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4-18 11:27:42
導語: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簡要闡述工程保險內容及其特點、應用原則,分析土建工程施工階段風險類型及其產生原因,探討工程保險對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意義,并具體研究基于工程保險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模式,從而幫助企業分散、轉移部分風險,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風險管理;土建工程;工程保險;施工安全
1工程保險概述
1.1工程保險的概念
工程保險是指業主或承包人向專門的保險機構(保險公司)交納一定的保險費,由保險公司建立保險基金,一旦發生所投保的風險事故造成財產或人身傷亡,即由保險公司用保險基金予以補償的一種制度。其實質上是一個風險轉移的過程,即業主或承包人通過投保,將自己應承擔的風險責任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1]。目前,我國工程保險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強制性保險與自愿性保險,其中,強制性保險是我國明文規定業主單位必須購買的保險;自愿性保險是業主單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以及自身需求自愿選擇購買的保險,雖然無強制性要求,但卻是業主單位實施風險管理的重要舉措。工程保險種類主要有意外傷害保險、造價責任保險、設計責任保險、信用保險、財產保險、責任保險以及新險種CIP等幾種類型,不同險種的保障重點不同,具體需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以及業主單位的利益訴求進行選擇。合理利用工程保險可以使業主單位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一定保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1.2工程保險的特點
工程保險的特點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1)風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工程保險的保障具有綜合性;(3)工程保險的被保人具有廣泛性;(4)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具有不確定性[2];(5)工程保險的保險金額具有變動性。
1.3工程保險的應用原則
在工程保險發展過程當中,逐步形成了3項必須遵循的原則。1)誠信原則。這是工程保險的基礎,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時必須向保險單位全面、準確地陳述項目各項情況。2)可保利益原則。所謂可保利益指的是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投保人對于保險標的具有的經濟利益,其主要涉及所有權、據有權以及因合同派生的利益,這是保證保險合同效力的基礎。可保利益原則要求當保險合同成立或發生保險事故時,投保人必須對保險標的具有可保利益,否則視為合同失效。3)賠償責任原則。當投保人的財產因風險事故造成損失時,保險企業應承擔保險責任范圍內的賠償金額,目前主要有3種賠償方式,分別是按比例分攤賠償、第一危險賠償以及限額賠償。
2土建工程施工階段的風險類型及產生原因分析
在土建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主要存在的風險類型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和技術風險等,下面對各種風險類型以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1)政治風險。指工程項目所在地的政治背景與變化可能帶來的風險。穩定的政治環境會對工程建設產生有利影響,反之將會給建筑市場的主體帶來顧慮和阻力,加大工程項目風險。2)經濟風險。主要指的是因市場經濟環境變化產生的風險,如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上漲等,這些因素均可能導致項目建設成本增加。3)自然風險。主要指的是在項目施工階段因自然原因產生的風險,如地震、臺風、洪水以及暴雨等,這些因素均會對項目施工活動產生不利影響。4)技術風險。主要指的是在項目施工階段因技術因素產生的風險,如使用新技術、技術規范失誤等。5)商務風險。主要是指項目合同條款存在缺陷造成的風險,如工程變更、違約責任、支付方式以及相關費用變化等。6)信用風險。主要指的是參與項目建設的某一方因業務能力不足、資金不足或其他因素導致無法正常履行合同約定而對其他參建方造成損失的風險。
3工程保險對于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意義
3.1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工程保險是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投保人或者單位根據工程項目實際需要以及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合理選擇購買工程保險,可以通過支付較低的成本換取較大的保障,將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的風險分散或者轉移,尤其是一些無法預測、控制或者防范的風險。投保人或者單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應對項目施工階段產生的風險,從而強化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
3.2有助于項目融資
土建工程項目投資規模較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依賴于金融融資,而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必須綜合評估項目的風險性以及收益率。若業主單位根據工程項目實際情況購買工程保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項目的安全性,從而增強投資者對項目的信心,對項目收益產生良好預期,最終做出投資決策。合理利用工程保險可以為業主單位創造融資基礎,確保項目實施階段可以順利獲得融資,從而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3.3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的不確定性
在土建工程施工階段存在多種風險因素,部分風險因素可以被預測、控制或者防范,但部分風險因素無法被預測、控制或者防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于業主單位來說,通過購買工程保險可以將無法預測、控制或者防范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單位,從而減少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的不確定性。對于保險單位而言,其本身就是專業的風險處理機構,擁有科學、完善的風險分析評估以及應對機制,整體風險管理水平較高,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控制不確定風險因素。
4基于工程保險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模式研究
4.1施工安全風險識別
準確識別風險因素是分析評估風險所造成影響的基礎和前提,風險管理人員需要采用多種方法對土建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各個方面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以及分類,最終整理形成風險識別報告。在施工安全風險識別方面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專家調查法、德爾菲法、工程類比法、實地調查法以及核對表法。關于施工安全風險識別方面需要遵循兩項原則:1)整個施工風險識別過程需要采用多種識別方法。土建工程項目施工較為復雜,整體風險性較高,在同一項目中可能存在不同形式、不同性質的風險因素,若采用單一風險識別方法無法得到全面、準確的結果。而采用多種施工風險識別方法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對土建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進而得出準確、全面、客觀的結果,最終形成的施工風險識別報告可靠性也更高。2)動態識別原則。土建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存在的風險因素具有不確定性,隨著工程項目推進、施工環境或者施工條件發生變化,可能會產生不同風險,甚至施工人員流動也可能帶來風險,并且這些因素還會對風險性質、風險發生概率以及風險造成的損失產生影響,因此,在土建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必須保持動態識別,一直持續到項目施工結束[3]。
4.2施工安全風險分析
施工安全風險分析主要是從項目投資、工期、技術、人員、機械設備以及材料等方面分析評估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簡單而言就是對風險因素的量化分析,從而為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奠定基礎。土建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分析總的來說是以項目安全為主要目的,在對項目存在風險進行識別的基礎上,研究風險事故發生后可能出現的結果以及結果的嚴重程度,并按照嚴重程度對風險進行分類排序。在施工安全風險分析方面一般主要采用風險矩陣法、貝葉斯概率法、故障樹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蒙特卡羅法以及人工神經網絡法。施工安全風險分析需要遵循兩項基本原則:1)全面性原則,即風險管理人員需要對已經識別出的風險因素或者風險事件進行全面分析,以確保風險分析結果全。
4.3施工安全風險管理
土建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是建立在準確識別風險因素和全面、客觀、量化分析評估風險的基礎上,為降低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或者有效防范風險造成的損失、提高土建工程項目抵御風險能力,從而制定的管理策略。從工程保險角度而言,土建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對策主要4種,分別是回避風險、減輕風險、轉移風險以及接受風險。其中,回避風險主要通過采取一定措施避開風險因素,從而降低風險事故發生概率。比如,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施工場地就可以有效回避非作業人員傷亡的風險。回避風險的主要方法包括程序法、教育法以及工程法。減輕風險主要是通過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控制或者分散風險,其中,降低風險通常以預防為主,即通過采取預防性措施使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控制風險則以事后控制為主,盡可能控制風險擴散范圍或者造成的負面影響;分散風險的主要做法是將風險性較高的分項工程承包給第三方,以達到分散風險目的。轉移風險主要通過購買工程保險或者其他措施將風險轉嫁給他方,但這種方式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選擇購買工程保險是比較常見的方式,這也是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重要的舉措之一。接受風險指的是沒有方法規避風險,只能選擇接受風險,但是若涉及人身安全,則不能被動接受風險。此外,若回避風險、減輕風險以及轉移風險的整體成本遠高于接受風險產生的損失,則往往也會采用接受風險的方式。從工程保險角度來說,選擇轉移風險是強化風險管理的最佳舉措,其付出的成本相對有限,但可以獲得較高保障,可顯著提高土建工程項目抵御風險能力。
5結語
綜上所述,對土建工程項目而言,合理利用工程保險可以降低施工階段風險的不確定性,營造良好融資環境,強化業主單位抵御風險能力。在土建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風險管理人員需要準確、全面地識別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進行量化分析,提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并以此為基礎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鄧建勛,周怡,黃曉峰.引入保險機制的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模式研究:國外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建筑經濟,2008(3):3-4.
[2]賈俊峰,梁青槐.工程保險在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施工技術,2005(12):14-15.
[3]賈俊峰,梁青槐.WBS-RBS與AHP方法在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7):4-5.
作者:于江 孫顥瑜 單位: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山東公司 山東省魯商冰輪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云會計與高校財務決策機制構建策略
- 下一篇:高校異地校區財務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