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實驗室管理途徑
時間:2022-04-21 11:35:05
導語:高校音樂實驗室管理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解決高校音樂實驗室在運行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是保障音樂專業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從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效果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兩方面,分析了加強對高校音樂實驗室管理的意義,指出這是保證音樂實踐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有效措施,需要高校與音樂教師提高重視。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高校音樂實驗室的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制和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三條優化策略,希望能給相關人員一些參考,將其應用在工作中,實現工作質量與效率的雙重提升。
關鍵詞:高校;音樂實驗室;管理舉措
音樂實驗室是高校音樂專業學生進行音樂實踐的地方,是促使學生掌握音樂技能的基地。其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訓練效果,影響學生實踐技能提升的速度,影響學生學習音樂的效果。對此,高中音樂實驗室管理人員要深刻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意識到管理高校音樂實驗室的意義,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便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環境,促進其不斷錘煉自己的音樂技能,最終實現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為日后成為優秀的專業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1]。
一、加強對高校音樂實驗室管理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效果
音樂專業具備實踐性特征。如果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述,而沒有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那么學生多半是學不好的。即便部分同學能夠熟練掌握音樂教材中的內容,但因為缺乏訓練的機會而無法真正做到融會貫通,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正是出于這一點,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加大對音樂實驗室的投入,力圖通過這樣的方式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便于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理論知識的精髓,從而加強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的聯系,為日后擁有夯實的音樂基礎創造有利條件。然而音樂設備相對脆弱,如果沒有實施正確的管理與及時的維護,那么它們多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實踐。以鋼琴為例,一方面學生由于初次學習鋼琴,沒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于是在練琴時會做出各種不正確的動作,從而給鋼琴造成一定的損失;另一方面鋼琴使用久了,其琴弦等會出現松動情況,如果技術人員沒有進行有效的維護,鋼琴就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的水平。因此,加強對高中音樂實驗室的管理非常有必要,唯有如此,實驗室的價值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成為錘煉學生音樂技能的基地,為學生進行音樂實踐活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撐與動力[2]。
(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
學習音樂課程的最終目的,并非是對所有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強化,而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音樂知識、錘煉音樂技能,最終實現個人的創新[3]。而這也是高等藝術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之一。音樂實驗室則可以幫助高校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在音樂實驗室中,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指導,接觸到不同音樂流派在表達個人情感等方面的獨特創作風格,這既會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其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音樂作品;又能給予學生不同的聽覺體驗,便于他們在實踐中融入自己的感悟與理解,最終創作一首令人倍感歡喜的樂曲。此外,依托于音樂實驗室中的數字音樂技術,學生還能感受到更多音樂歷史等方面的知識,這會促使他們獲得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音樂知識,為他們日后擁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4]。加強對高校音樂實驗室的管理,就是為學生學習音樂課程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得到有效的培養與強化。
二、提高高校音樂實驗室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
實踐教學是高校開展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基地,是強化學生技能促進其成為合格建設者的關鍵。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高校要看到實踐教學的價值,意識到建設音樂實驗室的意義,在具體教學中通過多種舉措強化對實驗室的管理,如此才能為學生學習音樂課程提供有力的支持[5]。
(一)完善高校音樂實驗室的管理制度
科學的管理制度是確保音樂實驗室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的關鍵,是提高管理質量的根本。如果高校沒有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管理人員就沒有辦法做到“依法辦事”。在這種情況下,部分管理人員可能會礙于懶惰等心理,采取不當的管理措施,這給實驗室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為了保證音樂實驗室的工作得以順利地開展,使其效能得以有效地發揮,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此才能借助于制度的優勢,將由于人為操作不當而導致不良情況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必不可少的硬件支撐[6]。此前,多數高校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也開始積極制定實驗室的管理制度,但就目前來看,存在權責劃分不夠明晰明了、可操作不強等特征,對此,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正。首先,完善音樂實驗室的使用制度。就目前而言,音樂實驗室的人數是相對較多的,比如鋼琴等課程都需要應用實驗室。其次,學生操作音樂的經驗不多,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使用不當等行為。鑒于以上原因,高校必須構建科學的使用制度。比如向學生傳授使用各種樂器的知識,盡量減少使用不當的幾率。比如加強對愛護實驗器材的宣傳等等。其次,構建音樂實驗室的紀律制度。紀律是保障教師開展音樂授課的關鍵,是促使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根本。如果音樂實驗室沒有嚴格的紀律制度為準繩,那么授課活動多半亂成一團的,在這種情況下,其聽課效果必定是不佳的。因此,高校需要構建與授課活動相匹配的紀律制度,比如不能大聲喧嘩,以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比如,不能將實驗室中的樂器等帶出去,以免器材受損;比如不是本單位的教師學生,不能進入實驗室等。紀律制度要細化到音樂實驗室中每一處,如此才能對前來實驗室的人形成良好的監督,促使其嚴格按照實驗室的制度行事。最后,構建科學的安全制度。音樂實驗室的設備種類相對較多,數量相對較多,如果沒有安全制度做支撐,就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最終給高校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安全制度的重視,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分析當前音樂實驗室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進,以此降低各種安全問題出現的概率,保證實驗室中的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比如音樂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與前來進行實踐學習的學生,要注意用電安全,不能私自亂用電器,不能攜帶易燃易爆的物品等。
(二)落實責任制
高校音樂專業課程相對較多,為了保證學生的上課質量,高校實驗室引來許多與音樂課程有關的設備等,這促使實驗室的規模越來越大。如果沒有落實責任制,一方面各個管理人員對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范圍是不清楚的,這不利于他們根據工作內容選擇有效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增加了問題處理的時間。面對問題,多數人會選擇互相推諉,如果沒有責任制為準繩,處理問題的時間就會無限期延長,這對于學生學習音樂課程是較為不利的。因此,高校需要按照學校每期的工作計劃制定責任制,并加以落實,以便音樂實驗室的作用得以有效地發揮。首先,音樂實驗室的技術人員。該人員要負責對音樂實驗室教學活動的管理與監督,做好設備保養維護工作,對實驗室所有人員、設備、使用狀態等進行詳細的記錄,確保實驗室管理趨于規范化、現代化、科學化。為了保證實驗室的技術人員始終具備高效完成工作的能力,相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的考核,以此管理質量等內容作為評估他們工作的標準。其次,要想方設法調動技術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是相對枯燥的,時間一長部分人員就喪失了工作的熱情,如果不能喚醒他們工作的熱情,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必定會受到影響。高校可以通過宣傳音樂實驗室的重要性、提高技術人員的薪資水平等方式,幫助他們面對職業倦怠,從而走出工作的瓶頸,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工作[7]。其次,琴房管理員。該人員的主要職責是輔助技術人員對實驗室中的所有設備進行分組,記錄琴房使用的時間,對每天前來學習的學生進行身份核對,登記外借樂器的信息等相對細化的事情。此外,還有勤工助學的學生,其主要任務是輔助琴房管理員,負責琴房實驗室的衛生、督促學生簽到等等。對于前來練琴的學生,相關人員也要做好監督,通過多種途徑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以便他們能夠自覺遵守琴房的紀律。后兩種屬于流動人員,對于他們的職責要時刻提醒,比如將其負責內容張貼在墻上等。最后是音樂實驗室的負責人。他們的職責是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行,促使實驗室成為錘煉學生音樂實踐技能的基地,為學生擁有高超的技藝創造有利條件。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負責人需要定期和琴房管理人員、勤工助學學生等開會,一同探討解決實驗室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所有問題,并加以監督,確保所有細則都能得到有效的落實。每個學期開學之前,負責人都需要根據專業不同等提前制定本學期琴房的使用時間,并對新增的管理人員與學生進行本職工作的培訓,確保他們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達到完全勝任的目標。當音樂實驗室的管理人員與前來學習的學生都各司其職時,實驗室的優化管理就會達到最佳,此時,實驗室的價值才能有效發揮,對音樂專業的學生形成良好的熏陶與感染,促使其朝著優秀的方向邁進[8]。
(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
當前,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比如,學生多半是根據每學期排好的時間表來練琴的,如果那個時間該學生剛好有事無法趕來,那么音樂實驗室就只能空著,而其他想練琴的學生由于沒到自己的預約的時間而不能前來上課。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不利于實驗室功能的充分發揮。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在由信息技術構成的在線平臺上,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練琴時間的預約。這樣一來既促使了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便于他們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又提高了音樂器材的利用率[9]。當學生由于某種原因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練琴時,則可以借助信息平臺提出撤銷請求。其他學生在這個時間如果有練習需求,則可以繼續預約,這會有效降低音樂實驗室的空閑率。此外,學生具體撤銷課程的次數、設備的使用情況等具體細節,都會在平臺上顯示。這樣一來琴房管理員就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上的內容,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內容,這提升了他們工作的效率。而高校也無需為了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行而投入過多的人力成本等,對于高校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最后,在信息技術應用模式下,學生前來練琴需要通過刷卡的方式,這有效避免了搶占教室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為教師開展實踐活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硬件保障。而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平臺,對每個學生練琴情況、掌握技能情況等做出科學的判斷,這有助于他們制定更為科學更為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對于提升授課質量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系統考評的結果,在每個期末評選出優秀學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設立優秀考評獎金,促使學生克服各種困難按時練琴,為日后實現音樂技能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又或者請優秀人員上臺講述自己的練習經歷,以供其他學生進行參考。為此,高校音樂實驗室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比如加強對管理人員信息技術水平的強化,以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工作質量與效率的雙重提升。對于管理人員疑惑不解的地方,學校可以聘請專業人員通過信息平臺進行解答,指導管理人員開展工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還可以為實驗室管理人員提供交流的平臺,讓他們通過與別人的交談,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比如,加強對實驗室計算機設備的投入。實驗室負責人可以根據實驗室器材的種類、使用年限等,購買與之相符的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以便能為管理人員提供最大的支持。比如制定科學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確保管理人員在借助于信息技術開展工作時,能做到“有法可依”。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音樂實驗室的管理,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生錘煉音樂技能、豐富音樂實踐經驗、提升音樂學習效果的地方,為了保證其作用得以有效地發揮,相關人員有必要借助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實驗室在運行中的不足進行有效的改進;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全面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通過各種途徑完善制度,以便制度的價值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對所有人員的重任進行落實,確保他們能明白自己的職責范圍,并采取科學的措施進行實踐。這注定是一個艱巨且需要較長時間完成的任務,因此相關人員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
參考文獻:
[1]吳超.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共性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大眾標準化,2021,(12):22-24.
[2]楊惠娟.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共性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與創新,2021,(10):29-30.
[3]袁飛.高校音樂實驗室的管理與優化[J].大眾文藝,2020,(17):190-191.
[4]林華斌.淺談如何進一步做好高校音樂實驗室的管理[J].現代職業教育,2020,(32):222-223.
[5]李孟華,高健,冉龍姣.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共性問題的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07):134-135+158.
[6]郭小玲.高校音樂實驗室的優化管理策略探討[J].黃河之聲,2019,(18):122.
[7]陳曦.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共性問題的探討[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5(03):61-64.
[8]鄭靜怡.淺談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J].現代職業教育,2018,(23):254.
[9]孫妃.淺析高校音樂實驗室的優化管理建議[J].藝術評鑒,2017,(23):175-176.
作者:詹晶晶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優化策略
- 下一篇: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構建路徑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