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語文作文寫作的實踐
時間:2022-04-22 10:24:30
導語:優化語文作文寫作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的素質教育中,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語文作為學生認識世界和學習的基礎學科,其教學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而作為小學語文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水平的高低能夠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以教師的講授為主,不注重小學生作文寫作技能的訓練和提升,使得小學生的學習意愿降低,不利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文章介紹了小學生語文作文寫作的課程目的,分析了寫語文作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并以此提出作文教學中合理化的措施。
關鍵詞:作文;優化;教學實踐
(一)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因為年齡特征,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的特征,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發現學習中的樂趣,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語文課程中的作文寫作沒有寫作欲望。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首要工作就是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對語文作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提升知識儲備量
寫作的基礎是學生掌握足夠的詞匯,能夠熟練造句,具備豐富的寫作素材,所以,想要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小學生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增加閱讀量,熟悉文章的邏輯思維,能夠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寫作展現出來。不僅如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提升學生知識儲備的方式之一,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故事,不斷豐富學生的素材庫,提升學生在語文作文課程中的學習興趣和能力[1]。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體現,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通過不斷的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強化學生的閱讀語感,進而使得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這種能力的體現不僅是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的提升,還表現在語言創新的能力上,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通常來說,“先說后寫”是語文作文寫作的基本邏輯,只有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其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才能落實到筆上,通過寫作的形式展現出來,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是語文作文寫作中的重要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2]。
二、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處于素質教育的初始階段,小學生對作文的寫作是對陌生事物的認知,如何在教學中讓小學生了解作文寫作,清楚寫作的格式與要求,提升對作文寫作的興趣成為教師教學亟需完善的工作。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主要有三個重要的問題。
(一)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清楚這一點,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處于發育初期,對文章或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無法獨立完成相關課程及任務[3]。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的形式對語文作文知識進行講授,課堂中沒有互動內容,這種教學方式是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容易對語文作文的學習產生厭煩或抵觸的心理,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在課堂上的知識講授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態度往往是被動接受,失去對語文作文課程的學習欲望。
(二)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創新內容
創新是語文作文寫作水平提高關鍵因素,這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為作文對小學生來說是新鮮事物,短時間內無法做到足夠的理解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在語文的寫作上沒有自主的創新意識[4]。而教師作為語文作文教學的主導者,很大一部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對于語文學科的教學理念還是以基礎知識為主,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做到作文的創新性引導。而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寫作格式和內容的解釋,對小學生作文的寫作創新不夠重視,不能做到有效引導,難以養成寫作創新的意識。教師的作文教學往往局限于一定的形式,不注重學生詞匯儲備和詞匯的創新訓練,這就限制了學生寫作創新能力的提升,沒有創新寫作的基礎,對學生的寫作創新產生了極大的阻礙。
(三)無法有效引導學生作文內容與實際的結合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有的創作都是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所以,將寫作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在生活中儲備寫作知識,這也是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體現。小學是學生接觸作文寫作,培養寫作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中教授學生基本的寫作知識,還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能力,善于發現生活中問題,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思維看待問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使得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接近生活,文章內容“有血有肉”,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不足
寫作教學從開始到現在都是學生的重要難點并且也是作為語文教學相當重要的教學內容,很多小學生的寫作內容一直得不到改善和糾正,第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程度低,在當今的教學中,一些教師自以為覺得學生年齡太小,還沒有寫作的能力和儲存的詞匯不夠,所以就將教學的重點關鍵重心放在了語文的基本知識點上。因此,小學語文寫作需要學生們積累一定的詞匯和寫作的資料,并且掌握好一定的寫作技巧。這些詞語的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范圍,如果教育工作者得不到重視,不引導學生怎么學習,更極大的對學生寫作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二是教育工作者教學的內容措施的效率太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受教育的影響,過于把教學的重心放在了和分數相關的內容上,并且在教寫作的時候只講題目和要求,而在寫作能力和技巧的方面上并沒有將學生正確的引導,還不能從基礎上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第三是平時上課訓練的時間少,提升寫作能力本身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它還是判斷一個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高低的一個指標,需要長期的培訓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然而往往許多教師只將寫作的技巧不斷灌輸給學生們,卻忽視了要培養學生們的洞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邏輯水平。在這種傳統單一過于枯燥無味的學習狀態下,學生們的寫作水平能力自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進行實踐活動,豐富寫作素材
(1)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教學課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生活實際中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的培養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關鍵,因為小學語文課程具有抽象性、枯燥乏味的特點,學生喜愛學習上難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熱情,在課程的理解上能力較差,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語文作文學習的興趣。教師還應在課程講授中增加趣味性的內容,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可,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加強觀察,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看待事物,增強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庫。比如,在寫作以動物為題材的作文時,引導學生通過對動物不同時間,不同狀態下的觀察,發現動物的生活習性及特長,并客觀的評價動物對人類的益處和重要性。以此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2)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小學生的生活活動一般都是在家庭范圍內,學生家庭中往往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并未感受到家長的辛苦付出[5]。基于此,教師可以進行家庭內容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勞付出。例如,“我為家庭做貢獻”中,嘗試讓學生在家庭中做家務等,通過觀察學習掌握一項做家務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體會到父母在家庭中的辛苦付出,通過這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提升興趣的同時,能夠在實踐中學會思考,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為語文作文寫作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
(二)引導審題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語文作文的寫作往往會有固定的標題,而標題作為寫作內容的主導,是學生寫作的方向指引。而學生理解題目意思成為寫作的開始,審題作為小學生寫作的基本能力,對文章的寫作方向和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題目內容進行理解,明確題目內容的寫作方向和思路,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確保學生在寫作時能做到題目與內容相符,避免出現跑題的現象。在審題能力的培養上需要教師借助語文教材,利用教材文章讓學生理解題目與內容的關聯,熟悉文章的寫作手法。在對審題能力的訓練上,教師應更具不同的題目特點進行分析,豐富學生對不同類型題目的審題能力。比如:《英雄黃繼光》,這種以人名為題目的文章,講述的是個人的英雄主義色彩和事跡,而有些以地點或事件為題目的文章,這是講述在某一地點發生的故事。通過這種不同類型的文章題目,使得學生能夠快速理解題目意思,準確構思寫作思路,提高寫作內容的與題目的關聯性,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加強學生的組詞造句能力
寫作是語言表達的書面形式,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以識字為基礎,在具有一定的漢字儲備后進行詞語的組合,然后通過造句將漢字串聯起來,完成意思的表達。但是語文學科學習的特性就是重復記憶,學生在寫作時往往不能運用平時組合的詞語或句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要及時記錄,并能夠理解句子和詞語的意思,熟悉運用的手法,通過各種修辭手法這樣使得學生在寫作時能夠熟練的運用詞語,對于想要表達的意思能夠通過寫作完美的展現出來。
(四)強化語文作文的寫作技巧培養
文章的寫作不僅要有華麗的辭藻,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邏輯性,如果文章內容沒有清晰的思路,就會使得閱讀者無法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所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注意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通過文章的閱讀,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寫作順序,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模板。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理解其寫作手法,為自己的寫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寫作的創新能力。
(五)及時修改作文,優化寫作能力
學生的寫作對學生來說是個巨大的工程,這不但是學生努力的結果,更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學生對于自己的作文渴望被認可,所以,在學生上交作文后,要及時進行批改,在批改中要以以認可和鼓勵的形式,對于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標注,并寫出評語,評語內容首先要認可學生的寫作,然后提出待改進的建議,最后寫出鼓勵學生的評語,這種形式的批改能夠極大的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寫作意愿,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及時的批改作文,還能在第一時間讓學生了解自己寫作內容中的問題,加深印象,方便學生根據教師的評語修改作文,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六)自我反思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是學生要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并且知道自己是因為什么而學習,該怎么才能有效率的學習,并且怎么才能通過哪種途徑判斷自己掌握的知識牢不牢固。另外是教育工作者,之前的思考的例題怎么講給學生們聽的,現在需要舉辦什么樣的學習活動來促進學生們學會,并且什么樣的評價才會讓教育工作者了解學生有沒有掌握了沒有。最后再次通過課堂傳授的知識理論讓課堂的氛圍變得好一點,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讓教育工作者明白為什么教這個知識點。
(七)豐富語文作文課堂上的教學模式
豐富語文作文課堂的教學模式,通俗的說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基礎之上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并且樹立正確的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來豐富語文作為教學模式的氛圍,舉個例子,教育工作者采取閱讀課堂的方式來開展作文的叫哦學。在一篇作文當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讓學生提前預習好這門作文展開閱讀,然后要求每個學生將自己閱讀內容的潛在含義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一系列的總結,并且在下一節課上進行自主發言。教育工作者還可以組織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討論和辯論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們在課堂中自主的發言自己理解的意識,積極討論,不僅促進了學生和教育工作者之間的交流,還能從中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具體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列舉了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對措施,明確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改進,使得學生掌握作文寫作知識和技巧,緊抓作文的題目內容,合理組織作文結構,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課程的進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盛武.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探究[J].散文選刊:中旬刊,2021(3).
[2]黃武輝.小學語文教學應突出“三味”[J].江西教育,2021(24).
[3]羅仁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甘肅教育,2021(12).
[4]胡麗茹.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究[J].新智慧,2021(6).
[5]胡錫靜.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探究[J].最小說,2021(1).
作者:劉曉紅
- 上一篇:木偶劇表演藝術創新路徑
- 下一篇:業財融合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
精品范文
9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