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測技術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策略

時間:2022-04-24 09:59:25

導語:食品檢測技術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檢測技術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策略

現如今,食品安全成為我國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食品檢測技術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應當由院校、行業和企業共同參與。要想食品檢測技術專業的人才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就必須在院校內部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這也是該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基于此,如何才能在高等職業院校之中建設高水平、高素質、“雙師型”的師資隊伍,需要相關院校進行探索,從而使食品檢測技術的專業教育為我國相關行業培養更多優質人才。教師是培養人才的關鍵,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能力以及辦學水平,取決于師資隊伍的整體能力以及素質。要想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同時為我國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就必須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雙師型”有別于以往的師資隊伍特點,其原因是“雙師型”的師資隊伍能夠將校內教育和行業教育有機結合,為人才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多的路徑。

一、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院校建設師資隊伍的新要求

(一)創新型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

當前我國的時代主旋律為創新,各個行業和領域都需要凸顯創新理念以及創新思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意見》的內容成為指導我國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思想。教師這一職業不僅需要在正式上崗前學習相應的知識,還應當在上崗之后接受專門的培訓。我國教師要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必須掌握教育的內在規律以及人才不斷成長的內在規律,同時充分學習課程開發、教學方式等內容。創新型的師資隊伍不僅要具備教學積淀,還應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理論以及方式方法加以創新。因此,《意見》之中明確提出:“加強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建設,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對教師尤其是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師,提出明確的發展要求。

(二)發展類型教育的要求

教育事業的首要資源是教師,同時教師也體現出了不同教育類型的特性,要想使師資隊伍滿足發展類型的教育要求,就必須重點關注其建設過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之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我國的類型教育,必須建設“雙師型”的全新教師隊伍。當前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定義,就是要求教師不僅具備理論層面的教學能力,還應當具備實踐層面的教學能力,但是,該定義的出發點只是教學相關。就我國發展的實際而言,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已經發展20余年,發展腳步逐漸加快,從成長階段步入成熟階段,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相關的模式也趨于穩定。然而,現實的高等職業教育仍舊存在發展層面的問題,其教學質量難以與我國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相匹配。針對上述情況,我國政府出臺發展類型教育的方針,使我國的職業教育具備更強的適應性,促進教育教學相關改革不斷深化,尤其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我國政府于2013年出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及2015年出臺《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試行)》。2019年,我國政府基于時代發展的大方向,出臺《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試行)》,提出12條職業教育的教師標準,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進行修訂,研制高等職業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專業標準。職業教育的教師發展更具特色,類型教育也得以不斷發展。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我國教育部等4個部門聯合印發的《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之中,針對職業教育的教師提出如下要求:“自2020年起,除‘雙師型’職業技術師范專業畢業生外,基本不再從未具備3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因此,職業教育的教師額外增加兩種來源:其一,職業技術相關師范院校所培養的雙師型教師;其二,招聘在企業內具備3年及以上工作經歷的優秀人員。就其政策而言,二者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院校內部所培養的“雙師型”教師具備理論教學優勢,而來自校外企業的教師具備實踐教學優勢,將二者有機融合之后,教育教學層面的改革自然會得到深化。但是在實際上,對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曾經存在爭議。例如,德國所實施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就存在參與人才培養的教師究竟應當為教師、還是工程師的爭議。早在20世紀初期,德國的職業教育從業教師就必須具備所在行業的工程師資格,而在20世紀20年代至90年代,職業教育的從業教師應當為專業的教學者,在進入21世紀之后,職業學校的教師培養實施本碩一體化方案。由此可見,如果完全在企業之中選拔職業教育的教師,會導致整個師資隊伍存在缺陷。因此,我國政府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要求,旨在從教育的源頭對“雙師型”教師進行培養,從而保證教師能夠結合理論與實踐進行教學。

二、食品檢測技術專業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等職業院校內部的雙師型教師,其來源單一化。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60%以上為大學本科或者碩士畢業之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的教師崗位,缺少應有的專業實踐經驗,而且在校內學習的通常為理論知識。單一化的教師來源,導致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也只能單一地獲得知識來源,由于長期接觸理論教學的教師忽視實踐教學,甚至出現部分高職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專業實踐活動的不利情況。其次,職業教育相關的部分教師沒有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教師如果進入崗位工作的時間較長,就會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業務水平,同時也會獲得更高的外部評價,因此教師不會產生自我提升的緊迫感,也不會專門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調整以及充實。現階段,食品檢測技術專業的教師應當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立足于高職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全方位發展,不斷更新現有的課程資源。最后,部分高等職業院校中,并沒有建設專門的培養機構,因此不利于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盡管我國政府已經出臺職業教師前往企業參與實踐的制度,但是并沒有對教師如何提升教學能力進行明確規定,教師在入職以后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但是在后期培訓的過程中,其成果并不能得到良好轉化,導致培訓活動的質量和效率低下,職業教師和相關選派單位的滿意度較低,而且通過“嫁接”而培養的“雙師型”教師缺少教學積淀,難以與專門化培養完全掛鉤。

三、食品檢測技術專業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策略

(一)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我國職業教育當前的辦學方向,就是與產業對接并且融入,職業教育的最高辦學目標,就是通過服務引領產業的發展。在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過程中,高等職業院校應當謀求校企合作的更多路徑,構建院校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管理人才培養的過程、共同為人才的發展負責、共享人才培養成果的長效機制。作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專業,食品檢測技術應當圍繞“檢驗”這一方向,構建具備自身特色的檢驗園區,并重點建設工業品、消費品以及生命科學等檢驗領域的教學機制,同時引進第三方檢測企業以及平臺、機構等,為高職學生打造辦公大樓、檢測中心、檢測實驗室等,從而使食品檢測技術這一專業的教育,能夠做到與專業相關產業的深度對接,院校與校外企業通過合作,實現產教融合,專業教師前往企業內部進行鍛煉,在鍛煉結束之后回到校內繼續開展教育活動,從而使“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得到建設,所有專業教師都符合雙師型標準。

(二)通過課程改革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高等職業院校應當重視自身的教育內涵,進而使人才培養的水平得到提升,也使職業教育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相契合。高等職業院校應當推動自身的課程改革,形成以專業教師為主導、食品檢測技術專業的學生為主體、核心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及素質的全新教育模式。在正式進行立項改革之后,運用2-3年時間進行教育項目建設,院校應當與企業合作,對課程資源進行全面開發,重點開辟線上教學平臺,使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同時對專業教師進行線上教學培訓,從而使教師獲得更高的教學水平。

(三)健全教師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

高等職業院校需要專門針對教師培訓活動,出臺專門的管理規章制度,同時關注專業教師的考核機制以及激勵機制。在此之中,院校應當將教師的實際教學質量、建設與改革課程資源平臺的情況、教師前往企業開展實踐活動的情況、社會內部的技術服務等,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評價范圍之內。院校在選拔骨干教師的時候,必須不斷完善相關制度,被選出的骨干教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教學水平,還要符合“雙師型”教師的素質標準。院校應當專門制定“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規劃,完成專項經費撥款,提升專業教師的待遇,鼓勵優秀的專業教師前往我國其他知名院校進行學術交流,或者選派優秀的青年教師前往其他院校進修,或者每年選派優秀教師進入當地知名企業實踐等。

(四)建立校企雙帶頭人培養機制

高等職業院校需要聘請食品檢測相關的企業內部專家,成為食品檢測技術專業的帶頭人,對于院校內的兼職教師,則應當建設不少于15人的人才庫,其中,兼職教師應當吸納當地知名企業的優秀技術人員和專家等。同時,院校應當選拔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通過前往知名院校學習進修、前往企業內部掛職實踐、組織校內學術研討會等,保證所有教師都能夠了解并熟練運用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開發新課程的技術、管理以及實踐能力等,進而使院校掌握食品檢測技術這一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建設該專業內部的核心課程,開展“老帶新”活動,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帶動青年教師一同學習,最終使“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在院校內部得到建設。

(五)重視校園內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

職業素養是所有教師都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其中包括與職業相關的情懷、理想以及工匠精神等。高等職業院校應當重視對專業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從而在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目標得以實現的同時,提升院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專業教師首先應當接觸和了解食品產業,在與食品產業對接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在增長職業素養的過程中,不斷為產教融合貢獻力量,實現通過服務引領產業發展的目標,培養出食品檢測技術相關的優質專業人才。高等職業院校應當使敬業愛生思想深入每一名專業教師心中,在校園內部開展樹立高尚師德、弘揚良好師風、鑄就教師靈魂的活動,使專業教師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崗位上積極進取、責任心強、在面對校內師生的時候充滿愛心。同時,專業教師應當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們進行良性引導。在對專業教師進行考核評價、職務升遷的時候,應當將師德師風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評選出優秀的專業教師并表彰,激勵所有專業教師在崗位上不斷突破。建設師德師風不僅是“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提出的要求,更是高職學生發展的需求所在,良好的師德師風能夠拉近專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結論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對于我國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我國相關高等職業院校應當加快腳步,建設質量更高的食品檢測技術專業,而建設該專業的關鍵所在,就是將師資隊伍建設為全新的雙師型。在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過程中,高等職業院校應當首先明確“雙師型”師資隊伍的重要性,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建設策略,在解決專業發展問題的同時,實現培養優質專業人才的根本教育目標。

作者:石福彬 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