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4-29 08:54:30

導語: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的作用

摘要:泥塑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在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方面對自身患有聽力障礙的聾生來講,不僅能夠提升其文化素養和動手能力,感受和體會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使其通過學習培養聾生持之以恒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自信心。文章主要從傳統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的作用出發,了解其目前的發展狀況,尋求更佳的教育環境和更先進的教育方式,讓聾生得到更好的職業教育。

關鍵詞:民間藝術泥塑;聾人職業教育;作用研究

在大多數情況下,聾人因為聽力受損,或多或少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輕微的情況下,這些心理問題會造成聾人偏執的性格;而心理問題嚴重的情況下,會對聾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在為聾人安排課程時除了重視其能力的培養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其心理健康的建設。民間藝術泥塑在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目前在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泥塑的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提高學生的藝術知識素養,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提高聾人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增強其生活能力和自信心。

一、傳統泥塑概述

所謂泥塑,其實就是利用泥巴通過手工的方式制作成各種人們需要的造型,泥塑的最大特點是質樸且不失意趣,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創造活動,泥塑是一門比較傳統又古老的民間藝術,在泥塑的造型中主要以動物或者人物的形式進行塑造,可以對其施彩亦可素面。總體來講,我國的泥塑藝術歷史許久,而泥塑的歷史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至今,在我國比較知名的泥塑手藝中有浙江的陶豬、陶羊,有天津的“泥人張”等,經過了數千年的歷史沉淀,一直不曾間斷過,所散發出的藝術魅力更是極為濃厚。

二、民間藝術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的作用,不僅與該學科的特性有關,還與對聾人進行教育的本質目標有關。

(一)知識的培養

民間藝術泥塑屬于藝術學科的一種,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如何造型的技巧和方法,還要講述有關泥塑的相關歷史文化。從學習知識的角度來講,因為聾人屬于弱勢群體,與正常的學生不同,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會造成其啟蒙晚、學習晚的問題。因此,比起健聽學生,聾人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弱。所以,從藝術的角度去教授聾人知識,一方面藝術知識比其他學科知識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這樣的方式也屬于潛移默化地輸入知識的形式。從內心滿足感的角度來講,聾人的生活因為聽力障礙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聾人除了有自卑感之外,還會感到內心焦躁。而泥塑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讓聾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作品,會促進聾人內心的滿足感提升。另外,藝術被廣泛喜愛的原因就在于能讓人陶冶情操,拓寬眼界,泥塑本身能夠提高人的藝術修養,同樣,可以豐富聾人的生活,提高其修養,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二)動手能力的培養

泥塑主要借助各種工具或者用雙手對泥土進行塑造,除了能夠增加聾人的藝術修養之外,還能夠提升聾人的動手能力。因為聾人需要用手語來互相交流,故而他們的雙手較之健聽人靈活、靈巧,所以他們學習泥塑有一定的優勢,日常教學中要多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其動手能力和生活能力。而泥塑還屬于一門技藝,通過這一專業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能,豐富聾人的謀生技能。例如,一般的彩陶、雕塑店鋪,或者手藝制造作坊、工廠等都會需要這方面專業的技術人才,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除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拓展外,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社會輸送職業人才。

(三)創造思維的培養

在對聾人學生進行泥塑教學的過程中,同樣也是對其進行創造思維培養的一個過程。在泥料的使用方面,可以隨著塑造者的需要對其隨意增減,可以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隨意制作泥塑造型,是一項極其自由的創作過程。學生無論在配色還是在人物的形態塑造方面,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制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思想,聾生可以通過制作泥塑,將自己的情感、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最終制作出令人驚嘆的泥塑作品。不過,無論聾生制作怎樣的泥塑作品,都離不開教師從旁予以耐心指導和引導,同時還需要幫助學生拓寬眼界和知識面,如此才能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提供助力。

三、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的現狀

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有些特殊教育學校未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社會本科院校和職業院校的區別就在于本科院校更偏向于學術教育,而職業院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或者實操能力。一些職業院校未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學校的原因,學校對學科有總體規劃的能力,因此學校對學科的教育目的不明確,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學校在安排課程時,因為是特殊教育學校,實踐活動應該占據主要部分。不過,一些學校因為聾人身體狀況,很少安排實踐活動。相比學習同樣學科的健聽學生,聾人缺少實踐經驗對以后的就業會產生影響。第二是教師的原因,教師的原因較為復雜,從專業能力來講,教師的專業能力較差直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從教師的教育方式來講,未把握好學生的基本情況,在教學安排中設定錯誤,同樣會造成學生學習質量較差的問題。另外,教師的專業能力還包括教師的心理素質,有些教師對于身體有殘疾的學生會產生偏見,而作為教師來講教書育人是本職,對待每一位學生要一視同仁,更何況是在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的教師,在專業能力過關的同時,心理素質和道德標準也要過關,力求通過對學生的悉心照顧,讓其和正常的學生一樣生活、學習。其次是教學環境的問題。雖然泥塑的制作材料較為簡單,主要利用黏性好的泥來完成。但是其所用的工具較專業且繁多,聾人在學習該課程時需要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果教學環境不能夠提供相應的制作工具,僅僅通過紙上談兵去教學,最終學生的學習質量就會受到影響。另外,除了實際操作所用的工具之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進行詳細講解。針對聾人自身的特點,教師最常用的是手語、觀看視頻、圖片或作品展示。從目前的教學教具來看,能夠提供幫助的教學工具主要是作品模型以及互聯網技術。如果學校在課程教具的采購上出現不完善的問題,對聾人的學習情況就會造成影響。不僅如此,泥塑有素色和彩色之分,針對顏色的把握同樣需要教師進行多次細心的指導,從視覺的角度加深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最后,從泥塑的本身入手,目前該行業的發展緩慢,急需去創新,為傳統技藝的新發展尋求通路。泥塑的現狀與國內的一些傳統文化現狀類似,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泥塑中的造型樣式保守,推陳出新的速度慢。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大眾的選擇更偏向于新興事物,而對于傳統技藝的關注點不高。需求量降低的這種趨勢就會導致民間藝術傳承人員的大量流失,與其他行業融合融入新鮮血液的速度減緩。第二,市場秩序混亂。泥塑市場并沒有統一的準則,例如包裝、公司名稱、典型標志等都沒有統一的規劃,而市面上大部分泥塑行業也僅僅是獨立的小作坊形式,沒有對于泥塑制品的一些行業準則、安全管理,也不會形成大批量的售賣。第三,泥塑行業中陳舊氣息濃厚。作為傳統技藝,泥塑自然飽含我國傳統文化的氣息,但是很多手藝人過于故步自封,很難將現代化產業融入其中。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下去,對于泥塑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泥塑產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的教育水平。

四、關于提升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的措施

關于提升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的措施應該是全方位的,其中既有整個泥塑行業的問題改進,還有學校教育的問題改進。

(一)泥塑行業的進步

泥塑行業要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的主要措施在于如何通過多種手段吸引更多的人和如何通過各方面考慮完善行業準則。首先,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不僅指泥塑的受眾,還在于泥塑行業的手工藝人。從吸引顧客的角度來講,泥塑的設計者應該掌握整個市場的趨勢,多迎合如今的潮流,為泥塑產業注入新的力量。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講,這與泥塑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是相互的。泥塑提高了聾人學生的動手能力,而聾人學生的加入提高了泥塑的影響力。另外,泥塑屬于手工藝的一種,但是如果一味地采用人工,整體的泥塑行業是不會進步的。因此,在為泥塑注入新潮元素的同時,也應該加入現代科技的應用。其次,完善泥塑的行業準則是促進其發展的基底所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泥塑行業的發展同樣也適用這一準則。目前,很多泥塑行業分布十分散落,大部分是店鋪和小作坊的形式,主打為大眾提供休閑娛樂產品。因此,從實際來講,泥塑產業的發展處于一種比較局限的狀態。所以,行業準則統一之后,泥塑可以進入產業化生產,相應地泥塑也會生成一些相關的周邊行業,這同樣是這一傳統藝術發展的機會之一。關于泥塑行業的準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行業生產準則。現在有關泥塑的店鋪大多未有制作工藝的標準化規定,其中的原因與店鋪的定位有關,也與整個行業的風氣有關。通過走訪各地的泥塑店鋪,其最終的成品主要依個人的愛好所定,并且在泥塑的某個地方還會印有地方特有的標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泥塑是帶有地域風格的,這也是統一規劃的阻礙之一。如果要形成行業的生產統一準則,首先應該要從地域入手,分類別進行統計。第二,質量準則。針對不同形式的泥塑制品,各地還要制定統一的質量準則。如彩塑上的顏料質量、穩定性等。另外,泥塑本身的硬度、強度、耐濕度等性質同樣也要制定相應的標準。第三,安全準則。這里的安全準則與上述的質量準則無關,與泥塑工廠或者泥塑店鋪的安全措施有關[1-2]。

(二)學校教育的改進措施

學校教育的改進措施主要從教師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環境改革入手。針對教師教學的改革,第一要改進教學的教具。為了提高聾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實踐工具和互聯網技術為學生進行課程的講解。一方面泥塑是一門實操性質的課程,教師盡可能利用立體的模型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其結構。另一方面,有關泥塑的文化知識課程如果僅依靠教師口述,或者讓學生進行自學,學生并不能從中感受到泥塑的文化魅力,那么其文化特性帶來的心理慰藉也不會有明顯的效果。除了文化知識課程的教學教具需要改進之外,實踐課程的教具也需要改進。實踐課程是主要的課程,也是與實際生產直接相關的課程。因此,學校在安排實踐課程時,所用的教具應該盡可能結合實際。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目前提倡教師進行多元化形式的教學,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其傳統教學形式,采用更符合聾生學習習慣和更符合學科特性的教學手段。其中,因為聾生的特點,教師應該熟練地用手語進行教學。從泥塑的學科特性入手,該行業的發展問題中產品的創新是一大難關,因此教師在進行基礎教育的同時,也要制訂相應的創新型課程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第三要提升考試制度。泥塑課程的考試制度主要從實踐成績、平時成績,以及考試成績入手。其中,實踐成績可以分階段進行,例如在每一章學習完后測評一次得出分數,期末考試后綜合所有分數,通過制訂不同的百分比進行評分。平時成績主要是上課時的成績和作業成績的綜合。一般情況下,關于上課成績的評分教師主要從出勤率的角度考慮,但是學生真正的學習質量并不能完全通過出勤率來決定。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上課時的狀態,回答問題的狀態等方面進行評分。第四,教師安排作業時應該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手工制作成品、有關文化知識的綜述等都可以被認定為作業形式的一種,教師在評分時從學生作業完成度評分是主要標準之一,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從作業完成的努力程度也可以進行評分。關于考試成績的評分教師可以從卷面考試和實踐考試兩方面入手,這與一般的考試是類似的。因此,綜合來看,教師需要細化學生的平時成績評分準則,力求學生在每一階段的學習質量都能達到制定的目標3-4]。

五、結束語

泥塑在聾人職業教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泥塑屬于藝術學科,能夠為學生帶來藝術上的享受和相關藝術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學校在安排泥塑課程時重點還是在于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其中,有關生活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通過動手能力去提高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還在于培養一項技藝豐富的謀生手段。因為泥塑教育對聾人職業教育的重要性,相關學校方面要根據目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其教育環境,為聾人營造更好的教育氛圍。

參考文獻:

[1]白華靜,李強.我國聾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現代化,2020,7(28):5-8.

[2]王學宏.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實效性研究[J].才智,2019(31):214-215.

[3]張學鋒.特殊教育學校聾人職業教育的研究//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C].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6.

[4]杜靜.聾人創新創業教育方案論述[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0):149-150.

作者:向峰 單位:平涼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