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滲透傳統節日文化的策略
時間:2022-05-07 08:33:09
導語:語文教學滲透傳統節日文化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西方節日文化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強烈,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不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局限于知識層面的教學,而要客觀地審視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將其融入課堂教學,強化學生弘揚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意識,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本文意在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一、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重要性
傳承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對弘揚民族精神有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一些節日對我國節日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有的學生認為過洋節是一種光榮的事情,而對我國傳統節日不夠重視。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自然融入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中蘊含著感人的故事,體現了人物的優良品質。比如,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義士介子推。相傳,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割股為晉文公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分封群臣,獨介子推不愿受賞,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仍不愿為官,躲避到山里。晉文公命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講解與我國傳統節日相關的故事,讓學生了解人物的優良品質,以此激勵他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正確比較中西方節日文化的異同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單元的課文是以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進行編排的,從不同層面展示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在講解這類課文時,教師可以“中西方節日文化知多少”為話題組織學生開展活動。首先,學生通過上網查閱、到社區訪問等方式搜集有關中西方節日文化的資料;其次,教師按搜集到的資料內容將學生分為傳統節日小組和西方節日小組,在班里進行演講比賽;最后,小組成員列出自己知道的、喜歡的節日,然后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每一個小組推選出一個代表發言,陳述自己小組的觀點,對喜歡的節日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發掘出很多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繼而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熱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中國傳統節日知多少”活動。例如,在端午節,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舉行詩歌比賽來紀念屈原。學生可以創作詩歌,也可以搜集一些自己認為優秀的詩歌。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將這些詩歌匯編成冊,作為班級詩集存檔。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以此鼓勵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培養愛國情懷。
(二)豐富學生的知識
我國的每一個節日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其獨特的成因和習俗。在特定的節日里,教師為學生講述節日涉及的方方面面,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還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比如,在元宵節,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元宵節的由來,讓學生知道元宵節的習俗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飯,象征著團團圓圓。元宵節還要吃元宵。教師可以準備做元宵的食材和工具,帶著學生一起做元宵,讓學生充分享受節日氣氛。在實際動手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地了解關于元宵節的相關背景和知識,感受到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進而有意識地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又如,在臘八節這天,人們以臘八粥來祭奠先祖,然后要在中午之前將臘八粥贈送給親友,最后全家人一起享用臘八粥。總之,每一個行動都代表一種好兆頭。如果在臘八節這天把臘八粥送給一些貧困的人,更是為自己積福。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做心中有愛的人,發揚樂于助人精神。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體驗記下來,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在不斷豐富傳統節日文化知識的同時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節日文化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節日文化氛圍,促進傳統節日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走廊等地方張貼關于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知識的海報,鼓勵學生搜集更多的節日文化故事或資料,以此制作以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動手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手抄報制作情況定期開展比賽和評審活動,評選出優秀作品并給學生一定的獎勵,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營造出人人講解傳統節日文化的課堂氛圍。在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下,交流和溝通方式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傳統節日文化的滲透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教學中,而應以多種方式進行。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文化館、博物館等,加強學生對當地節日文化的了解,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領略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國傳統節日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節日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肩負起的一種責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傳統節日文化的熏陶中學習,使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發揚傳統節日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作者:姚岑 單位:河南省實驗學校鄭東小學
- 上一篇:智慧林業在森林資源管控的應用
- 下一篇:鋼琴音樂教育融合茶文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