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網+賦能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07 16:06:52
導語:互網+賦能數學課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融合,已成為創新課堂教學的新趨勢。基于“互聯網+”創設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既能夠創新數學課堂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又能夠滿足教學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幫助學生實現全方位、個性化發展。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的意義,探討了“互聯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效果。
實施分層教學,優化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一個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教師可開展分層教學,將學習的方法與內容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級。例如,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采用引導式學習,教師要引導其獨立思考,并解決相關問題;對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采用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強化基礎知識講解,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深層次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解、記憶,最后實現有效應用。具體來講,教師可根據相應的課堂教學內容提出2~3個問題,讓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回答有深度的問題,帶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學會利用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回答簡單的問題,教師及時給出指導建議,讓其繼續進行深層次探究。如此一來,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可以掌握對應的知識,學有所獲。在教學方案優化過程中,教師應在數學科目設計環節融入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打破思維局限性。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進行演示、細化,引導學生正確推導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教學智慧化,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與效率。例如,在“空間幾何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小視頻,直觀、動態地向學生展示空間幾何圖形的三維立體結構,并配合講解與勾畫,為學生展示幾何圖形的斜二測畫法。這種教學方式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簡單、明確、直觀,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學內容。
組建學生研究小組,提升學生自主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工作任務繁重,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還有待優化。部分教師會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演示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但這種單方面灌輸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參與度,削弱了學生主動觀察分析、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而使得教學成效大打折扣。因此,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教師可采用學生自主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應用的教學方式打破了過去單向教學的弊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對生活中的事件進行整理分析,并思考結果背后的數學原理,從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與主動性思維能力。建立研究小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具體來講,教師可通過劃分學習小組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例如,在進行“等差數列”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多個研究小組,讓學生針對問題“1+2+3+4+5+6+……+n數列的和為多少?”開展分組討論。教師可利用適當的時機對各小組進行引導,并要求各小組選出小組代表上臺分享研究結果。研究討論的過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獨立思考習慣與科學思維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應用教學輔助軟件,創設合理教學情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驅動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可利用教學輔助軟件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在創設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實際生活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創設多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基于已有的數學理論基礎與生活經驗,探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這也是新形勢下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同時,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必須緊密圍繞數學教材進行內容的革新與創設,突出數學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運用知識、鞏固知識及升華知識,進而使教學應用價值最大化,讓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不會曇花一現,而是深刻地影響小學生的身心。課堂教學情境的設置應真實、客觀地還原日常生活場景。教師在進行情境設計時,應從小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營造生動、愉悅、客觀的數學教學氛圍,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應用教學輔助軟件,讓學生在使用教學輔助軟件的過程中提升綜合應用能力。以“幾何圖形”教學為例,學生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僅通過教師的講解,難以對復雜的平面幾何圖形、空間幾何圖形產生全面而深刻的認識,遇到幾何類數學問題時會陷入看不懂題意、無從下手的窘境。因此,教師在進行這一部分內容教學時,可利用幾何畫板這一教學輔助軟件,為學生繪制各種復雜的幾何圖形,并通過其他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該圖形的結構特點。學生通過主動操作軟件,自行繪制相應的圖形,加深對該圖形結構及相關理論知識的認知。這一過程不僅簡化了教師教學流程,也將抽象的數學理論轉化為具體的事物,更加易于學生理解。綜上所述,要實現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教師應當充分認識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學生參與度低、教學模式陳舊等問題,創新課堂設計理念與思路,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彰顯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性,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充分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組建學生研究小組,引導學生應用教學輔助軟件,讓“互聯網+”賦能數學課堂,切實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王坤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鳳翔學區李家嘴學校
- 上一篇:機械制圖對機械制造的作用
- 下一篇:民間美術在藝術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