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藝術發展歷程及價值分析

時間:2022-05-09 09:25:25

導語:素描藝術發展歷程及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描藝術發展歷程及價值分析

一、素描藝術的內涵

長期以來,素描藝術對被視作繪畫的一種形式,也是繪畫藝術創作的基礎。素描包括基礎素描、素材素描及創作素描等類型。藝術家以單色線條、塊面以塑造物體形象,表達自身的創作意圖并滲透自己的主觀意識、審美價值追求。在素描藝術創作中,除了以新穎視角觀察與洞察事物,提煉出事物本質特征與外在形式之外,還需要引入科學、前沿的繪畫藝術理論,借助透視、光影變化等藝術創作手法將在素描內容上賦予其深刻內涵,以更好地向受眾傳遞信息,實現在繪畫藝術精神領域層面的溝通。素描藝術不僅僅是繪畫藝術的基礎,抑或是一種簡單的繪畫藝術形式,而是具有獨立性的正式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素描以單色線條、塊面為基礎,本身對色彩的關注度較低,但高度重視結構與造型,抽象性的藝術表現以及其所隱含的象征意義、情感內涵與物象的形體。在基礎素描創作中,造型是每一位藝術家必備的基本功,對創作者的造型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除以線條、明暗對比等方式塑造物體造型之外,還需要滲透造型的基本要素、獨特的美學思想,反映出創作者精巧的構思與新的藝術視野;在素材素描創作中,創作者要對所收集的素材進行整理、篩選與加工,根據自身的創作意圖、創作理念對素材加以應用,或是以簡約樸素的線條描繪出生活中的場景,或是以線條與塊面的協調以刻畫人物形象,抑或是描繪出道具材料的草圖;在創作素描的創作中,素描藝術的內涵與外延更加豐富,不限顏色、造型、素材、表現形式,但保留素描藝術的基本要素,以素描的形式描繪靜物、風景、組畫、主題畫等。在素描藝術的創作實踐中,無論何種類型的素描藝術都關注對造型藝術的彰顯與提升。例如,王世廓的《血衣》最初為油畫作品的草圖,但該作品以素描藝術表現形式,生動、抽象、意蘊深遠地刻畫出人物的形象乃至心理、性格,體現出素描藝術的故事性與敘事性,被稱為具備成熟素描藝術語言的作品;再如倫勃朗的諸多銅版畫作品,有著與素描藝術相同的質樸線條、單色描述,也被歸類為創作素描作品??梢娝孛杷囆g涵蓋多種繪畫藝術領域,其概念內涵十分豐富,如中國水墨畫、銅版畫、石版畫以及單色的水彩畫、油畫等都可以被稱為素描藝術作品。不僅如此,素描藝術的風格也十分多樣,主要包括寫實性風格、表現性風格與抽象性風格。其中,寫實性風格的素描藝術以真實、客觀存在的事物為基礎,源于創作者對環境、事物及現象的真實感知,再以素描的形式加以表現;表現性風格的素描藝術具備寫意性,即注重意象的選取與意境的營造,著力展現出事物背后的內涵與象征意義,多以夸張、變形為藝術創作手法;抽象性風格的素描藝術是對素描創作方式的延伸與拓展,除基礎的線條、形體、造型、結構之外,加入了多維組合,在視覺上更具有層次性,在線條上更富有節奏感,且在多種藝術思潮的影響下,抽象性風格的素描藝術可以打造出虛實交織的審美空間,以表達復雜的情感與深遠的立意。

二、素描藝術的發展歷程

素描藝術是一種具有獨立審美意識的藝術語言,也是人類最早接觸的繪畫與造型藝術形式。在早期的素描藝術發展中其與人們的審美實踐、生活生產緊密相連,是情感的寄托與思想的表達。當下,素描藝術多為繪畫創作的一種訓練形式,是繪畫的基本功,忽視了素描藝術本身的價值。若想挖掘素描藝術的價值,便需要對其進行追根溯源,了解其在變遷中藝術價值的解構原因。

(一)西方原始社會的素描藝術

素描可謂是人類最早孕育的繪畫藝術形式,早在舊石器時期,伴隨著信仰儀式、社會文化活動的興起,素描藝術便于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系,洞窟內以敘事為主的壁畫、陶罐等生活器具上簡單的線條紋理、部落的圖騰以及具有象征意義的紋樣等都可視作早期素描藝術的雛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國拉斯科洞窟與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內的巖石壁畫。在距今兩萬至三萬年的舊石器時期,人們便開始以單一顏色與簡單的線條描繪出自然萬物,巖石壁畫上栩栩如生的二百余種動物有著精煉、奔放但不失簡約的造型,這些巖石壁畫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素描藝術作品。新時期時期,素描藝術的表現形式愈加多樣,除巖石壁畫外,素描藝術也走入了尋常生活,織物、雕塑、陶器、幾何紋樣等,都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動物與植物的形態。至奴隸制時代,人類的造型技術有了新的發展,此時,具有代表性的素描藝術作品為古希臘時期的瓶畫與古埃及的墓室壁畫,前者線條流暢且活潑,造型靈動且優美;后者筆觸嚴謹、有著莊嚴肅穆的藝術氣息,其該時期的素描藝術已經具有立體的表現形式。

(二)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藝術

從奴隸制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中間經歷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時期,此時文化藝術有著濃厚的信仰色彩,并且,被教皇、教會所統治,無論是彩色玻璃上的鑲嵌畫,還是插圖,都受到信仰文化的影響,造型呆板僵化,線條固定阻滯,且有著程式化的特點。進入文藝復興時期,文化思想高度開放,文化藝術也獲得了發展動力,該時期涌現出一批繪畫巨匠,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他們大膽的創作思維讓素描藝術走出因循守舊的境地,開始回歸本質,有了深厚的人本主義精神。該時期的素描藝術創作開始探尋藝術與自然間的關系,伴隨著實踐經驗的愈加豐富,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素描這種簡單、直接的繪畫藝術語言逐漸獲得了獨立的美學思想與審美意識,也出現了有關素描藝術的理論著作,如《繪畫透視學》《繪畫論》等。至16世紀,藝術家們總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藝術、繪畫藝術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形成較為完善的素描訓練基本程式,對素描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現代“新概念”素描藝術

20世紀后期,是西方繪畫藝術流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涌現出諸多新型的繪畫藝術創作思潮,如印象派、野獸派等。該時期的素描藝術被賦予新的概念內涵,藝術家們突破古典藝術與傳統繪畫思維的限制,對素描藝術的造型、表現形式、素材、材料等進行大膽突破,在素描藝術創作手法以及材料運用上追求創新與獨特的風格,更加關注創作者主觀意識與審美追求的表達,通過對客觀事物形象的變形、夸張、抽象以呈現出不同的主題,以拼貼、筆繪等多種技法體現出素描藝術的創新突破,推動了素描藝術的發展,并且,豐富了素描藝術的表現力。

(四)我國素描藝術的發展

我國素描藝術的早期發展與西方素描藝術相似,都以線條造型表現事物,同樣出現了壁畫、雕塑、陶器、幾何紋樣等素描藝術作品。我國古代也有對素描的描述,如“繪事后素”等。雖然中西方在素描藝術概念界定上具有差異性,但素描藝術的表現及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我國商代的青銅器、戰國時期的帛畫等都體現出高超嫻熟的造型技藝。尤以戰國時期的帛畫最具有代表性,其蘊含著我國傳統的美學思想、審美觀念,以毛筆描繪線條,用筆著墨氣韻生動、自帶風骨,線條的疏密交織有著明顯的節奏感,筆墨的濃淡相和,將素描藝術語匯融入其中,體現出高超的造詣。再如我國水墨畫中的白描技法實際上也是素描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與西方素描藝術概念相得益彰。近代中國,西方素描藝術正式傳入我國,帶來了更為系統的素描訓練程式,但也將素描藝術逐漸轉化為繪畫藝術的輔助,一種基礎性的技藝。

三、素描藝術的價值分析

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繪畫藝術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除藝術思潮、審美觀念愈加多元之外,新媒體、計算機等的發展降低了繪畫藝術創作的技術門檻,也弱化了素描藝術的基礎性作用。為推動素描藝術的與時俱進,需要深度挖掘其藝術價值。

(一)描述性素描體現的認知價值

描述性素描,即寫意性風格的素描,注重從對客觀事物、現象、環境的真實感知出發,在以素描藝術語言加以藝術化處理,繼而將事物呈現在作品之上。描述性素描的創作需要創作者從宏觀上整體把握事物間的關系,從微觀上劃分出事物的結構,再以再現性、真實性與客觀性的表現手法加以描述。綜合而言,描述性素描的認知價值體現在三大方面:其一為觀察。任何一門藝術的創作都需要對美的敏銳感知力、捕捉力,而描述性素描以觀察為起點,是敏銳感知的來源,通過對事物細致入微的觀察便迅速把握好事物的特征,利用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局部的觀察力對事物進行加工與創作,果斷地剔除與事物不相關或關聯度較低的因素,以此實現對事物的高度凝練;其二是思維。素描藝術創作看似簡單,實則需經歷復雜的思維過程,從題材的確定,素材的整合,材料的選取,最后到創作技法的運用、材料的使用等,是一個復雜性、專業性的過程。描述性素描創作中,以感性思維為起點,依靠創作者的人生感悟、藝術修養、生命體驗等捕捉事物最為明顯的特征,再以邏輯及抽象思維對客觀事物予以分析、概括,最終實現對事物的解構與重構;其三為操作。素描藝術創作是對之前藝術體驗的付諸行動,集觀察、思維、實踐于一體,從最初的感性與理性認知逐漸營造出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

(二)表現性素描體現的情感價值

素描藝術作為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藝術語言,在情感表達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情感是藝術作品的內涵來源。在當代的藝術創作中可見諸多藝術作品,因技術門檻降低、題材選取寬泛、創作技法多元,使得部分藝術作品存在“炫技”之嫌,即過于重視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機械性堆砌創作手法,在同一作品內可見對客觀事物的變形、夸張、抽象,但忽視了作品的內涵及其所象征的情感色彩。素描藝術有著簡單流暢的線條、直觀靈動的造型,是創作者表情達意的最佳載體之一。例如,大衛·費爾班克斯創作的素描藝術作品,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個男性形象,在眼部的明暗處理使得其面部表情頹廢且茫然,背景上出現的隨意幾筆線條,勾勒出建筑物的外形輪廓,男人逆光而站,嘴唇緊抿,似是欲言又止。在欣賞此部素描藝術作品時,每一位受眾都可以獲得不同的感受,都可以在畫面中找到現實生活抑或是情感情緒的縮影,也可以體會到畫面的“弦外之音”。可見素描藝術有著深刻的情感價值,其與創作者的情感表達、欣賞者的情感體驗密不可分,唯有融匯情感,才能夠創作出優質的素描藝術作品。

(三)創造性素描體現的創造價值

創造性素描體現出素描領域的“新概念”,是對傳統美學思想、美學觀念、創作程式的創新突破。在藝術創作中可以發現,部分情感難以用傳統的表現方式、造型技藝等予以表達,此時,便需要創作者轉變自己的創作思路,從多層次、多角度分析情感的表達途徑,此時,素描藝術的創造性便應運而生。當前諸多素描藝術作品都體現出一種創新精神,或是在題材上天馬行空,有著荒誕與秩序相平衡的美感;或是在媒材上大膽突破,以新的載體進行素描藝術創作;抑或是在素材、材料、技法上體現出與時俱進,豐富素描藝術表現的形式語言。這些作品體現出時代的精神,展現出創造的驅動力,也賦予素描藝術以新的內涵。可見創造性素描體現出創新創造價值,在當代素描藝術創作中也需要具備這種創新意識,追求傳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在延續我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基礎上汲取多種藝術的精髓,以此,創作出獨具風格魅力的素描藝術作品。

(四)素描藝術所體現的審美價值

在價值視域下,素描藝術不再是一種“草圖”概念,而是作為一種獨立的審美意識、藝術語言,通過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與再現表達出深意。素描藝術的審美價值體現在兩大維度。其一為多元化形式所體現的審美意蘊。素描藝術有著多樣性的藝術風格與表現形式,以單色線條及塊面表現事物,且在創作工具上可以根據不同的創作需求予以靈活選擇。這些不同的素描藝術創作形式各有側重,但無高低之分,共同織就素描藝術的廣闊空間,形成五光十色的素描藝術世界。如畢加索的《牛》筆觸靈動且簡約,簡單的線條、造型便將牛的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牛最為本質的特點與獨特的形象;再如施馬利諾夫的《老農象》,以炭筆為創作工具,以精湛嫻熟的筆法與素描創作技藝體現出空間的層次性??梢娝孛杷囆g的多元化形式使其具備獨特的審美意蘊;其二為獨特的藝術表達所體現的審美價值。素描藝術是對視覺經驗的重新審視,善于找尋觀察的切入點,將時空觀念滲透至藝術創作中,不同光影、時段與空間下的事物有著不同的形態變化,而素描藝術善于捕捉此種微妙的變化,體現出創作者的審美想象力。

四、結束語

素描藝術是一種擁有獨立審美意識的藝術語言,經歷了原始社會時期的孕育,文藝復興時期的變革以及二十世紀后期的創新。自素描藝術正式傳入我國以來,其逐漸成為繪畫藝術的輔助,弱化其基礎性作用。實際上,素描藝術有著認知價值、思維價值、情感價值與創造價值,唯有保護其獨立性與審美意蘊,才能夠促進其創新化與現代化發展。

作者:陳華鋒 單位: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