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模式
時間:2022-05-12 15:38:23
導語: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既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大學生的客觀需求,也是促進大學籃球教學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必要舉措。大學籃球教學要貫徹“立德樹人”相關要求,必須構建基于德育的教學模式。本文在充分考慮大學籃球教學目標、教學實際以及大學生學習籃球運動需求的基礎上,以進一步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品德素養為目標,對德育視角下大學籃球教學模式構建進行研究。
關鍵詞:德育;立德樹人;籃球教學;教學模式
體育與德育具有緊密的關系,兩者都有共同的目標——促進人的健康發展。籃球項目是大學體育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深受大學生的喜愛。近年來,“立德樹人”觀念在大學各專業課程教學中得到積極貫徹。但是,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立德樹人”觀念貫徹的程度不深,大學生品德素質水平提升不顯著。為此,本文對德育視角下的大學籃球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旨在為大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融入德育提供一些參考。
1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1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是很有必要的。從宏觀層面而言,它是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重要體現。從中觀層面而言,它是推動大學籃球教學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從微觀層面而言,它是促進大學體育教師籃球教學水平不斷提升、促進大學生優良品質養成的重要工作。
1.2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可行性
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是可行的。首先,“立德樹人”觀念在大學各專業課程教學中已得到全面貫徹,并取得了可喜成績,這為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提供了經驗借鑒。其次,國內眾多學者已經研究證實,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對國家與社會發展、大學未來發展、大學籃球教學發展、大學體育教師自身發展以及大學生身心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最后,無論是學校領導、體育教師,還是大學生個人,對課程思政均持肯定態度,這為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2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模式構建
教學模式是教學活動中固有的、系統的、明確的、用于示范教學過程的一種邏輯框架(范式或模型)。教學模式通常包括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條件、教學評價5個要素。以下主要圍繞教學模式的5個要素,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構建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模式。
2.1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理論依據
教學理論依據是教學模式構建的基石,它能保證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理論依據包括以下幾個。(1)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論。它強調人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道德關懷理論。它強調道德情感在個體道德發展中的作用,要求大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通過講授、討論、練習、比賽、觀摩等途徑影響學生的思想和意識,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3)多元智能理論。它強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發現、交流等途徑進行學習,要求大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4)認知心理學理論。它強調個體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性,要求大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充分肯定、尊重、利用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除以上理論依據外,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理論依據還涉及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法學、文化學等學科領域的理論。
2.2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計劃制訂的起點和終點。任何教學模式的構建都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目標包括德育目標、身體素質目標以及運動技能目標,3個目標的具體內容以及各自在整個教學目標中的地位如表1所示。需說明的是,身體素質目標的地位之所以重于運動技能目標,一方面它是大學籃球教學貫徹“健康第一”觀念的客觀需要;另一方面它是為了避免大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自覺地再次進入傳統籃球教學模式的圍城。在大學籃球教學中,以德育目標為主、身體素質目標和運動技能目標為輔的教學目標,能對構成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模式的其他因素(教學流程、教學條件和教學評價)起到制約作用,同時影響到大學籃球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為此,大學體育教師在制訂籃球教學目標時要突出德育目標。
2.3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流程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有特定的操作程序。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流程見圖1。此教學流程包含實施德育的準備→德育實施→德育評價→綜合調控幾個環節。做好實施德育的準備是確保大學籃球德育質量的首要工作。建議大學體育教師與本校思政課教師多交流,認真聽取其對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建議;同時,大學體育教師要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查閱有關“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文獻資料,提前了解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可能遇到的問題,如籃球教學中通過直接理論講授進行德育,會讓籃球課堂變成思政課堂,從而導致大學生對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產生抵觸,減弱學習動機。另外,大學體育教師要圍繞“立德樹人”制訂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除此之外,大學體育教師還要盡可能多地收集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資源,包括紙質書籍、報紙、視頻資料、教具等。德育實施環節是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流程的核心環節。建議大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通過以下4個途徑實施德育。(1)直接理論講授。“直接”并不等同于思政課教學中的“直接”,而是突出和強調。例如,講中國籃球運動發展歷程時,教師應突出中國籃球運動健兒為國家籃球運動發展而做出的努力拼搏,以及他們表現出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情懷,而不能僅強調中國籃球運動隊在各個時期在哪些比賽中取得了哪些名次。通過直接理論講授進行德育教學,較適用于籃球文化知識內容。因此,大學體育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聲情并茂地進行講授,增強大學生對品德以及籃球運動與品德的關系的認知。(2)在籃球運動技能訓練中滲透。籃球運動技能訓練是籃球訓練的主要內容。在籃球運動技能訓練中,大學體育教師不能采用直接理論講授的方式進行德育,而應采用滲透的方式進行德育。如在籃球集體戰術訓練中,教練員通過“注意集體配合”“相信隊友”等訓練指導,培養大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籃球個人技術訓練中,教練員通過“再堅持一下”“要相信自己”等訓練指導,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3)在籃球比賽參與中滲透。這里的“比賽”既包括籃球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比賽,還包括課外學校組織的、政府(或籃球協會)組織的籃球比賽。賽前和賽中,大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遵守比賽規則”“注意與隊友配合”“尊敬裁判員和比賽對手”“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棄”等指導,培養大學生的規則意識、集體主義精神、尊敬他人品質和不服輸精神。賽后,大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客觀分析自身長處與短處”“認真學習比賽對手的長處”等指導,培養大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能力以及互幫互促、戒驕戒躁的品質。(4)在籃球比賽觀摩中滲透。在籃球教學中,觀摩教學法能夠顯著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以往的觀摩教學法對籃球運動員運動技能的運用情況關注較多,而對籃球運動員品德的表現關注較少。德育視角下,大學體育教師在運用觀摩教學法時就需要把著眼點放在籃球運動員的德育表現上。大學體育教師應讓大學生注意觀察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是否存在“唯我獨尊,不注重團隊配合”“目中無人,藐視裁判員和對手”“意志消沉,自暴自棄”等表現,然后引導大學生分析這些運動員存在的品德問題,一邊分析,一邊反思自己,進而培養大學生自身的品德素質。
2.4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條件
教學條件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和基礎。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條件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培養具備優良品質的大學體育教師。大學體育教師要具備優秀的思想品質和專業素養,在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過程中以身作則,起好示范作用。二是健全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管理制度。為了保證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順利實施,學校應當建立健全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管理制度,如制定《體育教師籃球教學融入德育能力培養辦法》《籃球教學融入德育審核評估實施方案》《學生籃球課堂行為規范》《學生籃球課外活動行為規范》《學生籃球隊行為規范》等。三是創造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環境。德育強調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而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大學生思想的激發、調整和改變。因此,在籃球教學融入德育過程中,大學體育教師應強調大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小組協作,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同時,體育教師要把德育融入教學活動場所、教學設施、班風、師生人際關系,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5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評價
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評價包括對大學體育教師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評價以及對學生品德素質發展水平的評價。表1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的目標示例表類別示例具體內容在整個教學目標中的地位德育目標學生具備良好的品德素質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學生遵守規則、學生有集體主義觀念、學生尊敬他人等核心身體素質目標學生具備較高的身體素質學生體形勻稱、學生面色紅潤等主要運動技能目標學生具備較高的籃球運動技能水平學生扎實掌握并能嫻熟運用籃球運動技能次要實施德育的準備挖掘籃球課程的德育元素制訂籃球德育教學計劃收集籃球德育教學資源德育實施直接理論講授籃球運動技能訓練中滲透籃球比賽參與中滲透籃球比賽觀摩中滲透綜合調控調控教學目標調控教學內容調控教學條件調控師生關系德育評價確定評價指標確定評價主體確定評價方法圖1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流程示例圖無論評價對象是誰,都應將“愛國主義精神”“集主義精神”“團結協作能力”“誠信觀”“規則意識”等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另外,評價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輔助;同時要鼓勵評價對象進行自評。
3結語
在德育視野下,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意義重大。研究認為,大學應將“立德樹人”作為大學籃球教學的根本目標,將德育貫穿于大學籃球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條件、教學評價5個層面,構建大學籃球教學融入德育教學模式,促進大學籃球教學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武軍,向劍鋒,王海飛,楊紅丹.高校籃球運動課程的思政機理探索[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2):105-112.
[2]吳翔,吳向東,陳偉者.以運動為抓手,以德體教育為兩翼:“一校一品”籃球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8):122-123,133.
[3]李云鑌.“協同育人”背景下高校籃球課程教學策略探析[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2):39-40.
[4]張朝法.高校籃球“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7(4):75-78.
作者:任春香 鄭漢 單位:廣州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市科技金融指標體系探討
- 下一篇:電力物資如何應用現代化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