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研究思路
時間:2022-05-16 15:41:18
導語: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研究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導致高校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只有不斷提升高校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才能夠滿足其長遠發展需求。因此高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為后續財政撥款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基礎。高校在教育成本管理工作中雖然無需遵循企業的成本效益原則,但是可以在重視自身價值的成本補償原則下,進行教育成本的有效控制,以促進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這對于高校的長期健康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開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
(一)保障高校教育活動的經濟來源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新趨勢下,高校在教育活動開展中對于教學資金的需求量也進一步增大,導致了高校的經費籌集壓力進一步增大。目前我國政府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政府在對高校進行財政撥款過程中,主要是根據高校的教育效果以及撥款資金使用效益來進行撥款力度的確定。因此高校在各項活動中,還需要對學校的教育成本體系做好合理的績效評價以及精準科學的核算工作。因此良好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能夠幫助高校強化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并且直接影響到財政部門的撥款金額,其也是保障高校教育經濟來源的重要策略。
(二)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作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進行成本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需要在結合成本的經濟效益原則基礎上,對高校教育的成本進行核算管理,能夠幫助高校實現各種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幫助學校實施精細化管理,借此實現對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高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進行自身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在學校降低了教育成本基礎上不斷提升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讓學校自身的競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出來,促進高校的辦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因此說教育成本核算管理是提升高校辦學質量與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從而滿足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管理需求。
(三)提升高校全面預算管理水平
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對于高校的內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還需要加強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做好教育成本的嚴格控制。只有做好了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夠為高校的內部管理工作提供精準的數據信息,促進高校的全面預算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為各項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要素概述
(一)成本核算對象
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成本核算對象主要是高校在各項業務活動開展過程資源耗費的載體。為了滿足成本控制的實際需求,高校還可以將自身的業務活動類型以及具體教學項目作為具體的成本核算對象。為了滿足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需求,還可以從內部組織部門、業務團隊以及高校整體等角度入手,將其作為重要的成本核算對象。因為高校學生自身多元化的特點,要求高校能夠從多維度以及多層次入手,將院校的所有學生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成本核算對象的設定,以為后續高校成本核算工作的良好開展。
(二)成本核算周期
在高校會計核算過程中一般應用的是公歷日期,而教育活動則是嚴格遵循培養周期進行安排的。在進行成本核算周期的選擇過程中,一般還需要與產品的生產周期保持一致。因此各高校還需要將每年的9月1號到次年的8月31號作為教育成本核算期間,并需要在結合成本核算要求基礎上,進行會計期間各項財務數據的調整工作。
(三)成本構成分析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需要做好高校所有成本信息的分析與歸類工作。比如高校還可以通過成本能否直接進行對象的追溯,將成本劃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兩大類。其中直接成本可以包含有高校在各種業務活動費用中的教育費用,并且可以將其直接計入到成本對象之中。針對高校自身的教育成本而言,在自身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還需要科研、行政、后勤等多個部門輔助配合。但是這些經費還需要在經過分配之后方能夠歸集到培養對象之中,導致間接成本在高校教育成本中占據非常大的比例。在結合了效益涵蓋的會計期間進行教育成本劃分時,可以將高校的教育成本劃分為收益性費用以及資本性支出等部分內容,這樣能夠為高校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教育成本進行更加全面的細分,幫助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教育成本構成的有效分析,為后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基礎。
(四)成本核算范圍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財務會計要素之中,費用類取代了支出類要素,具體可以包含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以及經營費用等類型。在進行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過程中,因為高校內的相當一部分支出不是因為教學活動所發生的,而需要將其進行必要的剔除處理。在業務活動費用中的教育費用以及單位管理費用,要全部計入到教育成本之中。而業務活動費用中的科研費用與行政管理費用,需要在經過詳細分析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其計入到教育成本之中。此外行政管理費用中包含的離退休費用等費用類型與學生的培養工作無關,因此不需要將其計入到教育成本范圍之內。
三、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重視度不足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有對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重視度不足的問題,對于后續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第一,目前我國高校的主要經費來源是財政撥款,因此高校也不需要給予財政部門回饋以及分紅。在這一財務模式中,很多高校還存在有市場經濟意識不足的問題,也沒有做好各項經費使用情況的規范化管理。部分高校因為缺乏外界的成本核算壓力,在傳統管理理念影響下多是一味加大教育成本的投入力度,也就不愿意參與到成本經濟效益的管理上面。第二,因為高校財務分析的數量以及能力有限,因此在進行高校經費成本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還多是采用相對簡單的工作方式,在成本核算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得出的結果往往沒有現實意義。因此說對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重視力度不足的原因,也是現有高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二)成本核算方法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國高校對于成本核算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加上高校類別比較多的情況,教學特點也存在有較大差異性,導致了傳統的教育成本核算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各大高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實際開展需求。很多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模式無法跟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就容易出現比較多的問題,對于各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在傳統的成本核算模式中無法對高校的投入利用率進行真實有效的反映,得出的結果也就難以滿足成本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這也是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三)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
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已經進行了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相關政策的制定,對于成本核算的具體要求以及所需遵循的原則進行了明確,但是很多高校在成本核算工作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落實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很多高校在教育成本管理工作開展中,無法將高校的經費投入嚴格分配到各個成本核算對象之中,也就難以滿足相應核算工作的開展需求。此外部分高校所實施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與成本核算的相關政策制度還存在有比較大的差異性,我國財政部門也沒有針對高校業務進行教育成本核算政策的構建,現階段并沒有構建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對于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也就造成了比較大的阻礙。
(四)成本核算系統不夠專業
在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前,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主要是為了滿足會計人員核算工作的實際需求所構建的,對于高校成本的了解程度不足,在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中也只是對學校經費的收入支出情況進行了解。但是在現實情況中,成本核算所需的數據與各方面的數據信息比較多,再加上高校的業務部門比較多,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力度不足。很多高校現階段還沒有構建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統,甚至是通過財務人員到各部門詢問的方式來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工作,不僅存在有工作量比較大的問題,成本核算數據的全面性與可靠性也難以保障,對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
(五)成本核算監管力度過低
只有在嚴格監管機制基礎上,才能夠為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目前我國財政部門對于高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監管力度不足,多是由高校自己進行財政資金的分配工作,使得很多高校都不愿意主動開展成本核算工作,對于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效果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應當是進行高校成本核算監管工作的主要群體,要求教育核算成本內容能夠定期進行公示,讓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管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但是現階段很多高校在教育成本核算中依舊存在有成本核算監管力度不足的問題,對于學校的經費支配信息以及實際成本信息難以進行精準反映,影響到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管理效果。
四、現階段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加強對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視力度
在以往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中,由于對教育成本核算重視力度不足,節約成本的觀念意識相對比較淡薄。因此在高校成本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需要緊跟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需求,加強對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視力度,促進成本核算管理標準以及管理合理性進一步提升,為后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校還需要進行專職部門的設立,在結果導向下開展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管理工作,并強化成本效益以及責任約束工作,讓政府部門的財政撥款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出來。此外還需要將成本核算工作以及部門人員的績效考評工作進行關聯性管理,讓財務管理人員對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進行明確,從而為后續成本核算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進行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選擇
在我國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對于高校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目前高校復雜發展環境的實際開展需求。新政府會計制度采用了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且重新進行了核算科目的設置。在這一趨勢下,要求高校能夠應用作業成本法開展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因為高校所培養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專業以及不同的學歷層次,在進行教育成本核算對象的明確時,其投入以及產出相對比較復雜,因此無法直接分攤到各個學生的直接費用上面。通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能夠直接將費用類的科目數據精準分配到核算對象的成本之中,這樣能夠有效解決數據信息分配到最合適核算對象中的針對性問題,讓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精準性與細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高校在應用作業成本法時,需要積極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高校數據庫的構建,構建作業成本法的運用標準以及運用規范,幫助高校對不同專業與不同學歷層次學生的教育成本的有效核算,從而為高校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精準全面的數據支撐,保障各項教育經費資源的最優化分配。
(三)進行現有教育成本核算體系的完善
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中,需要在結合教育成本核算體系不斷完善基礎上,促進教育成本核算的可操作性進一步提升。新政府會計制度引入了權責發生制,這樣可以為高校的全面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條件及重要基礎,促使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因此教育部門與財政部門要做好溝通交流工作,在不斷協調過程中共同研究出一套適用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進一步加強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制度建設力度。因此各大高校還要在結合自身實際基礎上積極采取相應的操作方法,就自身的教育預算與數據核算分配費用等具體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化管理,保障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開展時的規范性。這樣可以幫助高校實現財務部門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實,促使成本核算質量以及核算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構建專業的成本核算系統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基礎上,要求高校進行專業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借此實現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在現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中,還存在有工作人員與業務部門非常多,現金流比較大以及業務過于繁雜的問題。因此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要進行專業成本核算系統的構建,對各業務部門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將數據集合起來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處理,這樣才能夠為高校財務部門的成本核算工作進行理論與數據的支撐,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成本核算效果。
(五)加大對成本核算管理的監管力度
政府部門需要針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做好監管工作,完善監管體制,將監督審核與績效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加大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監管力度。此外各高校內部也要加強對各部門成本管控監督力度,實現成本控制與各部門績效考核的關聯度,協助高校完成教育成本核算工作。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斷增大,要求高校能夠加強對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視力度,強化教育成本核算管理理念,通過采用合理成本核算方法,對現有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這樣才能夠讓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于高校長遠健康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婷婷.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J].中外企業家,2016(6):173.
[2]趙蕾.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21):83-86.
[3]王媚.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J].首席財務官,2021(8):210-211.
[4]吳永立,張天義,李彥立.新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構建[J].現代商貿工業,2018(21):133-134.
[5]趙麗輝,左奕.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模型構建[J].高教學刊,2019(4):55-57.
作者:丁克崗 王諾
- 上一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現狀
- 下一篇:青年教師如何適應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