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教學創新路徑
時間:2022-05-20 09:04:10
導語:高校英語教學創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業對求職者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培育高素質人才基地,應充分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信息技術與現代化教育相結合無疑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新媒體技術的廣泛發展成為教育事業發展的新興動力,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創新教育模式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適應新時代高校英語教育,教師應在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技術,摒棄以往的思維觀念,將先進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將新媒體作為英語教學的渠道,豐富英語教學過程,凸顯新媒體的教學優勢,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知識,提升課堂實效,構建高校英語教學新生態。
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教育領域帶來巨大改變,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新媒體技術逐漸應用到英語課堂中,以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學生是新時代發展的希望,因此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備受社會關注,不僅要訓練學生的專業技巧和基礎知識,還應提高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在新媒體發展視角下,教師應借助新媒體輔助教學,創新英語教學模式,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保障。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發展滯后,教學方式單調,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影響英語的教學效果,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發展。為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重視新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增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綜合實力,培養高素質人才。
一、新媒體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媒體技術具有新穎、高效、便捷、靈活的特征,被社會各界高度認可與運用,英語是高等院校必修的重要學科,也是世界上通用的重要語言,將新媒體技術融入英語教學儼然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新媒體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也逐漸顯著。
(一)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滲透新媒體技術,不僅能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還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從多元化角度出發,不斷探索教學策略和開展實踐活動,改善英語教學現狀,有效消除或減少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通過引入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與設備,教學方式得以全面創新,教學內容進一步優化和充盈,新穎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得以運用,增強了教學實效,提升了課堂質量。傳統且陳舊的教學方法與模式難以支撐新時代發展的教學需求,難以滿足學生精神世界和發展,這就要求高校不斷革新教學模式,借助新媒體中的知識資源,更新和優化英語教學內容,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有力保障,促進學生、教師和課堂質量三方的全面提升。
(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
運用新媒體技術有助于高漲學生的學習英語的意愿。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依賴于課本教材、磁帶錄音等媒介進行英語教學,教學方法單一且資源較少,這種固化的教學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情緒,這種枯燥的教學形式會使得學生喪失興趣[1]。新媒體則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提供了便利條件,不僅可調動學生的學習意愿,還能促進學生跟隨教師的步調和思維,提高學習主動積極性。運用新媒體還有助于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自由、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加之在新媒體工具輔助下,課堂教學可借助網絡設備,用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難點內容,有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實現高效課堂。
(三)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
伴隨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越來越重要,將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讓學生成為主角,發揮其主觀性和能動性,進一步創新教學新形態。為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師應構建自由和諧的學習空間,改善以往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2]。高校應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使用,利用新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優化和更新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更有趣、新穎和生動,還能吸引學生眼球,提高學習成效。
(四)有利于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高校的學生大多為“00后”,他們視野開闊、追求個性、思維活躍,不愿接受單向灌輸,傳統的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新時代高校學生特點與需求,在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可有效彰顯學生主體性。首先,新媒體視角下,教師與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學生可依托新媒體平臺隨時隨地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英語內容,或在新媒體平臺中與他人討論社會熱點問題,保障學生對英語內容的自主選擇權,打破傳統英語教學中學生對教師與課本的依賴。除此之外,新媒體平臺中豐富多彩的內容與新穎的展現形式更易吸引高校學生,加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意愿,充分喚醒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動力。其次,新媒體視角下的高校英語教育可有效確保學生在英語教育中的話語權。傳統高校教學中,教師長期壟斷著課堂話語權,學生較少有機會發表個人見解,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新媒體視角下,學生可在新媒體平臺中自由發表言論、表達自身真實看法,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平等參與英語教育的主體,可有效強化學生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育
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過分注重書面知識,忽略實踐教育。在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將英語詞匯、句式等知識的積累和考核放在首位,重點講授課本中的詞句和語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在新時代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要全面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僅靠課本知識遠遠不夠,更要注重英語在實踐中的作用。考試對書面化學習的作用較大,有部分學生在語法分析方面能力很強,但是口語表達能力不足,要想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與素養,就要在課堂中增加相應的英語文化知識,并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高校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實踐教育,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二)教學方式過于局限且落后
我國大部分高校的英語教學體系尚不健全,難以運用新媒體進行多樣化和深入性教學,有些高校雖然將新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但仍沒有實現新媒體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在英語教學中,部分高校并沒有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僅將書面化教學轉變為PPT教學,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在英語課堂中,受以往教育環境的影響,很多學生的思想也較為落后和保守,這與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有一定關系。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就是背單詞和句式,面對這些無趣和乏味的詞句,學生逐漸降低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將難以有所長進[3]。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局限,只一味地強調書本上的知識,導致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和陳舊,將很難吸引學生投身于課堂,無法發揮其主動性,長期下去,學生成為只會聽課記筆記的“機械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三)英語教師思維閉塞理念陳舊
高校英語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過深,部分教師甚至出現將這些陳舊落后的理念“代代相傳”的想法。有些高校的英語教師缺少教學經驗和實踐能力,只能借助以往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方法,死板且枯燥地完成英語教學工作。學生依舊機械地默寫單詞、背誦句子和語法,不懂得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英語口語中,以至于出現只會考試不會表達的現象。高校在教學管理中,忽略了實際的教學目標和原則。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工作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更好地完成教學,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部分高校沒有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和正確引導,致使教師的教學觀念與社會脫節,令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需求不匹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不足,難以在未來的職場工作中有所發展。
三、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創新路徑
(一)有效構建微課堂
新媒體技術在各個行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行業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教育領域中,新媒體技術不斷被引入英語教學中,為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創新提供新的思路與途徑,通過對微課堂地開發,新媒體技術在實際的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高校應發揮新媒體的優勢,進一步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滿足學生和教師的發展需求,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和互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建立科學高效的微課堂,提高教學實效,并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高漲學生學習英語的意愿,以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4]。高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改變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革新課堂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輔助和引導教學,不斷優化和更新教學內容,為課堂氛圍增添趣味,營造自由清朗的學習環境,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有效提高學習成效。教師應革新教學方法,借助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能更輕松高效地掌握重難點知識。目前,有些高校對微課堂資源的應用不足,教師對微課視頻的使用缺乏經驗和技巧,甚至有些高校在英語課堂中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致使教學質量難以提升。高校應在英語課堂中充分運用微課視頻,優化和整合教學內容,還要加強教師對微課的培訓,借助新媒體平臺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將一些不重要的知識和內容適當刪減,加強文化資源和特色教學資源的融合。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增強學習效果。
(二)更新優化教學資源
高校的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所以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不斷革新教學方式,發展學生活躍性思維,發揮其主動積極性。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優化教學資源,并將其作為教師的工作重點。教師在備課中,要熟悉教材中的內容,構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全面的認知,結合教材內容、網絡資源、視頻、圖片等,豐富教學內容,結合大量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課堂實效。在新媒體技術輔助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具體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教學資源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高校英語教師的整體師資水平,了解每位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科學合理地分配資源,并找出存在的問題。例如,通過利用網絡技術整合教學內容,了解當前社會的發展和就業需求,并按照學生的要求,多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邀請新媒體技術應用方面的專家對英語教學展開指導,進一步優化教學資源。其二,在教學內容方面。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可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有效補充教學內容,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合理安排課堂教學,開展個性化教學,創新英語教學形式。例如在微信上關注公眾號,可獲取各類學習資源[5]。這些學習資源應有盡有,包括視頻、圖片、音頻;各個國家的文化、習俗;考試資料;旅游常識等各種信息。教師應將網絡資源和教材中的知識相結合,豐富課堂內容,不斷完善課堂教學,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與學生增進感情,促使英語教學更核心、精煉,真正實現英語創新教育。
(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在新媒體視角下,要想實現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與改變,教師應借助新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和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英語實踐中得到成長與鍛練,培養其語言應用技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等,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成才打好基礎,提高學生畢業就業方面的綜合優勢。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適時轉變自己落后的教育觀點,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實踐教學,以完善現階段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例如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和視頻直播等工具,結合不同的課程內容開展情境式教學,在確定主題后,設計不同的口語訓練環節,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體驗中,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了解不同人物的心理變化,逐步建立創新性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英文交流,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增強實踐活動的有效性,以達到良好教育目標。
(四)加強教師培訓構建師資隊伍
為順應新媒體時代高校的發展需求,有效促進教學改革,高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其應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傳統的教學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的發展,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新媒體的應用打下扎實的基礎,在高校英語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建立一支具備先進思想的師資團隊。在新媒體視角下,要想運用新媒體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求素質和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其中創新教學理念是改革的前提,只有在思想上做出改變,才能落到實處。因此,高校應邀請專家就教師進行理論培訓,讓教師了解新媒體的作用,在思想方面發生轉變。高校要不斷完善培訓制度,合理安排培訓任務,強化教師的培訓力度,建設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英語教師團隊,促進高校英語思維創新發展[6]。其次,培養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高校應加強培養教師的綜合素養,通過開展教育培訓和交流工作,不斷增強其教學能力,幫助學生增強學習效果。只有實現思想和實踐兩方面的建設,才能真正塑造優秀的師資團隊,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訴求,進一步促進高校英語教育的發展。
四、結論
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即時性、共享性和便捷性等優勢,是破除傳統英語教學手段的有效途徑,也為高校英語教育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教師應了解新媒體的發展趨勢,明確新媒體對英語教育的重要意義,科學合理地將其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在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探索英語教育的創新路徑,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新媒體革新教學方法,構建新穎的教學平臺,為學生營造自由、和諧、共同參與的學習氣氛,幫助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英語文化素養,以此提高英語教育質量,確保英語教育的主導地位,構建高校英語教育新生態。
參考文獻:
[1]蕭冰冰.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校園英語,2021(17):77-78.
[2]劉曉宇.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校園英語,2020(44):49-50.
[3]王嘉璐,閆仙慧.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英語,2020(07):115-117.
[4]方煦童.論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J].校園英語,2019(23):84-85.
[5]田玉,湯應.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創新路徑研究[J].校園英語,2019(08):70.
[6]杜蕓.新媒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分析[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3):51-52.
作者:劉璇 劉亮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酒店管理專業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 下一篇:信息技術對現代企業物流管理的影響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