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管理方法
時間:2022-05-20 15:02:07
導語: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管理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特長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唯有確保專業成績、文化課成績雙上線,才能確保高考成功。但在實際的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與管理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體育特長生的全面、良性發展。基于此,本論文圍繞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和管理的現狀進行了簡要的解析,隨之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策略,旨在提升高中體育特長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管理
新時代,體育高考愈加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尤其是伴隨著各大體育院校的擴招,體育逐漸成為體育愛好者關注的焦點,成為其進入到象牙塔的主要途徑。但是對于體育特長生來說,受到本身特點的制約,對其訓練和管理上存在較大的難度,不僅牽扯到學生的受訓時間、個人天賦、場地器材等,還涉及教練員的訓練方法。基于此,唯有共同管理、關注體育特長生訓練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管理現狀和原因分析
(一)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和管理現狀
第一,文化知識基礎薄弱。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之所以走體育特長生的道路,是希望通過體育這條道路走向大學。但是很多體育特長生常常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到體育訓練上,用在文化課堂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致使文化課的成績越來越低。第二,心理壓力比較大。與普通的高考生相比,體育特長生由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體育訓練,致使其在完成訓練之后,身體逐漸產生疲憊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文化課學習時常常出現走神、精力不夠集中的現象,在文化課學習中存在較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體育特長生在學習中常常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第三,體育特長生的訓練狀態不佳。當前,高中學校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大鍋飯”式的訓練方式,并未結合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在這種體育訓練模式下,難以突出不同體育特長生的個體優勢。同時,在當前高中體育特長訓練中,訓練內容呈現出極強的考試性,基本都是圍繞考試內容進行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導致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氛圍沉悶,難以真正提升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效果。
(二)原因分析
導致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和管理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比較多,集中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多數高中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培養的時候,忽視了其全面發展,更加關注其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基于體育特長生的特殊性,由于其人數比較少,只占一小部分群體,其文化課教育常常被學校忽視,因此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并未得到科學的管理、培訓等。從高中體育教師角度來說,由于其對體育特長生認識和研究不夠全面,過分關注其體育成績,忽視文化課教學,甚至導致其產生缺位的狀態,嚴重制約了體育特長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學校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和管理的時候,常常以機械化管理為主,經常借助直接粗暴的形式進行,并未與體育特長生進行親密無間的溝通。同時,高中體育特長生正處于思想、情感發展的高速階段,部分學校在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不夠到位,甚至處于空白狀態。長此以往,致使高中體育特長生容易出現多種心理問題,嚴重制約了其全面發展[1]。
二、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和管理的影響因素
(一)體育特長生方面
依據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部分學生在日常的文化課學習中通常表現出較為散漫的學習態度,對學習表現不勤奮、不努力,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自身的認識不足,對于未來的認識也不夠透徹。因此,需明確體育特長生的定位,并促使他們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將會從事怎樣的工作,如從事社會體育的教育或學校體育教育的工作,或是成為專業運動員。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奮斗方向,才會端正自己的學習和訓練態度,從而使學生實現學習和鍛煉的雙重收獲。
(二)學校方面
體育特長生的訓練與學習都是在學校內部開展的,這通常也是對體育特長生的訓練與管理效果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這就需充分重視體育特長生的訓練影響因素。首先,體育特長生不僅需面對平時的體育訓練,還面臨著較大的學習任務。相關調查表明,部分學校在面對相關體育特長生的時候,無法準確地把控體育訓練和文化學習的關系,過于關注文化知識的學習,這就會影響到體育特長生的訓練質量。過于關注體育訓練,就會影響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成績,難以真正滿足體育特長生高考的要求。其次,教師與體育特長生都過于關注應試成績,無法準確地把握體育特長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目前,許多體育教師以及教練在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都存有較強的應試性,也就是考試的內容是什么,就會反復訓練些什么,而不在考試范圍內的就不被列入到訓練科目中,這種狀況下,就會使體育特長生的訓練缺乏針對性,并影響到體育訓練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與管理方法研究
(一)轉變觀念,重視文化課教學
學習體育特長并不意味著文化課程不夠重要,為了全面提升體育特長生的綜合素養,必須要轉變傳統的訓練和管理理念,重視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教學,將其置于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校、體育教師必須要明確告知體育特長生文化課的重要性,使其明白文化課與體育成績同等重要,只有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課成績,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同時,還應指導體育特長生立足于當前文化成績現狀,必須提起足夠的重視,也不能自暴自棄,必須要及時利用空閑的時間,主動學習、補充學習。另一方面,從學校和教師的層面上來說,也要從傳統的體育特長生訓練觀念中解放出來,將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教育納入具體的教學計劃中,教師也不能占用文化課時間進行訓練,學校的文化課教師還應結合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文化課教學。
(二)加強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教育
體育特長生作為高中學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訓練和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品德和心理問題。基于此,為了實現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全面發展,學校還應關注其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一方面,體育教師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的時候,必須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思想道德教育,結合體育教學的內容,采用多種途徑,將其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促使學生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關注體育特長生的心理教育。教師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應肯定體育特長生的拼搏能力,并幫助其正確看待體育比賽的成績,以及體育訓練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等,幫助其進入健康的心理狀態。在強化體育特長生心理教育的同時,還應為其加開專門的心理輔導課,或者建立心理咨詢室等,解決其在訓練、學習中出現的不良情緒等;也可以在體育訓練之余,給其提供參與各類比賽的機會,使得其在實戰中經歷失敗,在逆境中逐漸成長,并逐漸克服自身在平時訓練中出現的不良心理障礙,最終引導其形成積極的、健康的心理[2]。
(三)制訂訓練計劃,科學訓練
為了真正提升體育特長生訓練效果,還應結合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針對性訓練計劃,采用科學的訓練手段。首先,全面了解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在對體育特長生開展訓練之前,必須要“吃透”學生。具體來說,有的體育特長生有一定的體育基礎,也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有的體育特長生則是文化課成績一般,而是抱著僥幸的心理通過體育訓練走進大學;也有的體育特長生文化課、體育成績都一般,但具備極強的學習欲望等。可以說,教師唯有全面了解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思想動態,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和態度,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科學的訓練計劃。其次,科學設計訓練計劃。通常,學校基本上都是在高一年級的時候,就將體育特長生選拔出來,對其進行技能訓練。具體來說,在對其進行訓練的時候,上午應以“柔韌、靈敏、耐力”三項基本素質為主,下午可以球類項目訓練為主,旨在提升體育特長生各項身體素質;到高二年級時,進行更加系統化的訓練,對其進行專門訓練。但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僅要具備大目標、整體目標,還應對具體的訓練目標進行分解、細化等,使其成為若干個小目標,結合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切實在訓練初期就對其進行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另外,在制定訓練目標時,還應關注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個體情況,確保其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最后,因人而異,科學選擇訓練方法。體育特長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唯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其進行科學合理訓練,才能真正提升體育特長生的成績。在整個體育訓練過程中,必須要結合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環節,結合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靈活性的手段進行訓練,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功能性,確保體育訓練科學、合理、有序地開展。同時,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還應防止學生出現過度疲勞、意外傷等現象,及時管理學生的行為,科學安排體育訓練密度、強度等[3]。
(四)實施科學訓練方法
在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還應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確保體育特長生訓練的科學性。一方面,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應科學合理控制運動負荷,使其與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相契合,切忌按照運動員的訓練方式進行。唯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針對學生所選擇的項目進行訓練,才能更好地滿足高考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的時候,還應靈活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比如,在1000米和800米動作速度訓練中,就可借助牽引跑、順風跑的方式進行訓練,之后再開展練習,使得體育特長生在上下坡跑、托重物跑、逆風跑、持啞鈴快速擺臂等進行訓練中提升成績。另外,在落實體育特長生訓練計劃時,還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免體育特長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過度疲勞、運動損傷等現象。否則,一旦忽視這一點,就會導致體育特長生在訓練時出現運動損傷的現象,嚴重影響其正常的體育訓練和學習等。
(五)細化訓練時間安排
為了提升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效果,還應做好明確的時間安排。這主要是因為高中體育特長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如何才能從文化課中抽出時間進行訓練,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達到既定的目標。一方面,學校和體育教師必須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結合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規劃。由于高考對高中體育特長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低,學校應分配相關的教師做好文化課基礎知識教學,避免過度拔高訓練的情況,以免浪費時間。另一方面,教師還應了解學生的人體機能,為日常訓練時間進行科學安排。在早上空腹的時候,可對其進行一些耐力訓練;上午學生身體比較疲憊,大腦卻進入到興奮狀態,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下午三點,可開展政治、地理等思維能力要求不高的課程;四點之后,可再次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只有做到這一點,對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才能真正提升訓練效果,實現體育特長生的全面發展[4]。
(六)強化體育特長生管理
首先,強化招生管理。當前高中招收體育特長生的渠道主要是體育考試,這些特長生在各個項目分布上呈現出一些顯著的特點。有的體育專項開展相對比較容易,參加的人數比較多。這就給高中體育特長生的招生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此,學校應認真做好高中體育特長生的招生管理工作,促使其各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其次,加強體育特長生的紀律管理。為了強化體育特長生訓練和管理效果,學校還應制訂出更加嚴格的管理方法,尤其是針對上課遲到、睡覺、不聽講等體育特長生,無法按照管理辦法執行的學生,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適當的處罰教育等。最后,加強體育特長生的生活管理。在對高中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和管理的時候,還應全面加強生活管理,結合學生的訓練強度、內容等,指導學生進行正確飲食,平衡營養搭配等。同時,還應指導學生服用一些高營養的食物,切實提升訓練效果。另外,在對體育特長生進行生活管理時,還應教會其學會受傷后的應急處理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體育特長生的特點,在以往的訓練和管理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如忽視文化課、德育,訓練不科學等,嚴重制約了體育特長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學校唯有轉變觀念,重視文化課教學、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結合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訓練計劃,科學安排體育訓練時間,強化體育特長生管理等,才能真正提升體育特長生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崔文,靳友杰.探析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與管理方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8):61.
[2]楊永.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0):115.
[3]霍小衛.高中體育特長生培養機制與選育培養研究[J].體育視野,2020(11):95.
[4]郭長昇.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與管理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6):113.
作者:馮曉輝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第十五中學
- 上一篇:高校行政管理執行力正面應對策略
- 下一篇:勞動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