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裝置藝術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的關聯性
時間:2022-05-24 15:06:18
導語:互動裝置藝術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的關聯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藝術在現代社會迅猛發展,在公眾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公共藝術作品幾乎已經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而公共藝術作品中,分支繁雜,種類繁多。例如,純展示類的公共藝術作品,景觀雕塑、壁畫、和紀念碑一類作品,都能夠很好地滿足公眾的欣賞趣味,展現其中的內涵,但是此類公共藝術作品的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只能起到觀看展示的作用,很難與公眾產生最直接的互動聯系。文章主要論述了可與公眾產生聯系的互動裝置藝術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的關聯性及應用。在空間和環境中引入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無疑能夠加大對公眾的吸引力,能夠讓公眾最為直接地感受到公共藝術的魅力,同時,也能夠讓公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公共藝術的概念,在公眾與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互動中,能夠發現公眾對公共藝術最真實的需要是什么,這樣可以使得公共藝術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公共藝術的定義,在本質上就是要考慮環境條件和公眾的感受,這種發展是相互的,既能夠促進互動裝置的發展,也能提高公眾對互動裝置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互動裝置;金屬材料;節能環保;環境因素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現代社會科技經濟發展迅速,公共藝術的興起還面臨許多問題,尤其是公共藝術作品的制作材料的選用,要避免資源浪費和對環境造成破壞。在公共藝術中,互動裝置藝術作為與公眾互動性較強,能夠讓公眾感受到極大參與感的公共藝術形式,尤其要考慮制作材料的問題。在完成自身制作與公眾友好互動的前提下,還要讓公眾能夠接受公共藝術的發展。
(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公共藝術就有條件走進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在目前時代背景下,節能環保是時代的主題,我們在發展任何的藝術形式時都要考慮到節能和環保,文章研究可回收金屬材料與互動裝置藝術的關聯及應用,就是要在節能環保的前提下,來制作互動裝置,進而促進公共藝術的發展,尋找合適的可回收金屬材料,去對互動裝置藝術作品進行設計和制作。在節約成本和不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前提下完成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創作。
二、互動裝置藝術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的關聯性
(一)適用于互動裝置的可回收金屬材料
1.已塑形類金屬材料已塑形類金屬材料是指經過生產加工過后,已經產生固定的外形,并且只能以特定的形狀存在的金屬材料。此類金屬材料的特性是,一經塑形就非常穩固,外在的形狀不易遭受破壞,并且在所有金屬材料中,已塑形金屬材料承受載荷的能力是最強的,金屬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金屬屬性,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金屬材料會面臨著變形、腐蝕和突然斷裂等問題,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金屬材料所制作的產品也就無法使用,甚至會對人身造成損害,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已塑形金屬材料因為其自身的獨特屬性,在面臨此類問題時有很大的優勢,在可回收的金屬材料中,已塑形金屬材料的安全性是較高的。已塑形的金屬材料與互動裝置藝術的結合中,趣味性和人性化的體驗可以得以最完美的體現,用已塑形的金屬材料回收來制作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安全系數是最高的,可以帶給公眾最放心的互動體驗,根據已塑形金屬材料的特性,其比較適合用作互動裝置藝術的零部件,作為互動裝置藝術作品造型和結構搭建的橋梁。(如圖1所示)2.可重鑄類金屬材料可重鑄類金屬材料,一般耐熱性較高和耐腐蝕性較低,其比較容易受到金屬腐蝕、電偶腐蝕、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的影響。并且相較于已塑形金屬,可重鑄類金屬的硬度也較差,這就表示可重鑄類金屬的耐摩擦性能不夠優秀。不過可重鑄類金屬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其可塑性極強,它相較于一般的金屬材料延伸率較大,在經過沖壓、冷彎、校直等工序后便可以改變其外形,這是其他金屬材料所不具備的優勢,在特定的場景和環境中,也許這樣的造型不適合擺放,那么可重鑄類金屬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特性,經過工序后改變自己的外形來融入環境之中。根據可重鑄類金屬的特性,其不適合用來充當互動裝置藝術的零部件,因為其硬度和耐熱性上的不足,很有可能會對互動裝置內部結構造成損害,并且它與互動裝置所結合,不適合擺放于炎熱潮濕的環境之中,會對其金屬性質造成損害進而影響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展示,其比較適用于擺放在室外,通風、空曠、陰涼的環境之中,這樣符合其本身的金屬特性,不易造成損壞,而且作為回收的金屬材料,我們必須要考慮其二次使用的問題,其金屬性質從各個方面來說肯定不如初次使用時優秀,各方面的機能一定是有所衰退的,所以在與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結合中,可重鑄金屬材料不宜當作核心部件來使用,可以作為作品的外在裝飾與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相結合,或是作為一些外在微小的,不能夠對核心結構造成影響的零部件存在,可重鑄金屬材料因其可塑性,與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結合方面是多種多樣的。(如圖2所示)3.可拼接類金屬材料此處所提及的可拼接類金屬材料是指不經過工序處理,在人力的作用下就可以結合產生新造型或結構的金屬材料,類似于木制產品之中的榫卯結構,為了達到拼接效果需要金屬材料有一定沖擊韌性作為支撐,在金屬材料相互拼接過程中,要能夠承受拼接所帶來的沖擊、磨損和腐蝕,并且在拼接過程中必須要考慮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比如其中的抗氧化性,尤其是要注意在金屬拼接的過程之中潛在的風險。例如,金屬拼接所造成的金屬損傷,以及需要拼接金屬之間的尺寸比例,同時金屬本身的物理性能也是必須要考慮的要素,例如密度、磁能和導電率。根據可拼接類金屬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此類金屬可以作為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內部構件,可以用木制品的榫卯結構作為參照,在合適的結構、比例、尺寸下,能夠保證內部構件的堅實和穩固,但是其作為金屬材料也必須要考慮金屬材料所存在的缺點,要存在于合適的環境場合之中。
(二)互動裝置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的結合點
1. 造型設計互動裝置藝術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相結合的造型設計,要基于所使用的金屬和復合材料的性質,進行制作。現代互動裝置藝術主要是通過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影像攝影技術以及硬件和軟件技術來實行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所以在設計裝置藝術作品時需要考慮到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方式,所設計的造型需要為裝置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提供便利,金屬材料具有穩固、堅實的特點,這就說明所設計出的裝置外觀是結實堅固的,但是需要考慮安全性方面的問題,在與公眾產生互動的同時,一定要保證公眾的人身安全,不能夠對公眾造成傷害。裝置的造型設計也需要表達出一定的寓意,以雕塑公共藝術作品為例,雕塑作品大多都表現了明確的立意,或是文化背景,或是時代風貌,而互動裝置更是如此,需要在于公眾互動的同時,讓公眾明確地體會到,裝置所表達的含義。以回收技術材料制作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外形應該穩定,帶給公眾一種堅實的感覺,裝置外觀應該做到棱角分明,塊面清晰。同時,外觀的設計可以涉及多個領域,多個方面拉近公眾與公共藝術之間的距離,互動裝置是傳遞信息的載體,而這種信息的傳遞是需要在與公眾的良好互動中才能夠體現的。2. 結構設計互動裝置的功能性主要是通過結構來體現的,可以說結構是互動裝置內在的靈魂,而互動裝置的制作與金屬材料相結合,在結構的設計上就要考慮到金屬材料的特性。首先,金屬材料的導電性,我們可以運用現代的電子技術驅動,使得內部的結構得以更好的運轉,在使用互動裝置功能時,也可以使用電能啟動,這就需要考慮內部結構的制作,以及電路的分布,傳統的公共藝術作品,例如,雕塑作品或者是壁畫可能難以通過現代的電力技術驅動,但是使用金屬材料來制作互動裝置就可以搭建電路,使得互動裝置的功能得以更好實現。其次,使用金屬材料來制作互動裝置,可以達到技術與藝術之間的融合。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其本身就是技術和藝術相互運用的體現,在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和工業技術都能夠產生不同的設計思維和展現手法,而運用金屬材料制作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可以使得這些手法得以更好的體現,從而提供更多元、更多樣的藝術形式。3. 色彩設計文章所研究的是互動裝置與可回收金屬材料的結合及應用,所以在進行色彩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金屬表面的特性。而且要設計出不同的色調用來搭配不同的顏色,要考慮到冷暖關系以及色彩搭配,更需要所設計的色彩能夠融入環境氛圍中去,在環境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同時,因為互動裝置藝術作品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性較強,所以色彩的設計也要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公眾能夠感受到互動裝置所帶來的樂趣。色彩是物體極其重要的要素,人類對物體的第一印象,首先,物體的外表色彩。其次,物體的造型,最后,物體的內部結構,所以好的色彩設計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就抓住使用者的眼球,吸引公眾來使用。色彩的設計需要考慮環境的因素,不能夠完全脫離環境,使得整個互動裝置看起來過于突兀。例如,在商場之中要建立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就要考慮商場之中的整體色調和冷暖,商場之中的店鋪繁雜,使用的配色也是五顏六色,在此時互動裝置的色彩設計就不適合過于暗淡和單調,應該使用鮮艷和明快的色彩,用多種色彩進行組合。例如,要是在地鐵站和火車站等地方建設互動裝置,那么就不宜使用過于鮮艷和繁多的顏色,適合使用深色沉穩的色調。由于金屬本身的固有性質,我們在進行色彩設計時也需要考慮金屬的著色性,我們可以直接用噴漆印刷的方式在金屬表面進行著色,如果使用的金屬種類難以著色,那么就需要使用一些復合材料包裹在金屬的表面,在這些復合材料上面進行著色,又或者一些金屬材料在回收之前,其本身就具有一些固有色,那么在回收制作裝置藝術時,就要考慮其本身的固有色,可以用固有色作為基礎來進行搭配,別的模塊的色彩要與固有色相鄰產生呼應,這樣才能設計出令公眾感到舒適的色彩。
(三)金屬材料與互動裝置結合的要素
1.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是任何公共藝術作品都需要考慮的要素,公共藝術作品如果脫離了環境,那么就變成了單一的產品或者物品,就失去了作為公共藝術作品的屬性。在使用可回收的金屬材料來制作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時更應該考慮這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環境氛圍之中就應該表現出不同的造型。例如,在科技館之中需要建立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就很適合運用回收金屬來制作互動裝置,因為在科技館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使用現代動力技術,和金屬材料制作,這樣所制作的互動裝置可以與周圍的環境相呼應,在相同的材質和動力技術的映襯下,顯得和諧統一,不會造成突兀的感覺。若是在一些展覽會或是時裝秀的現場,需要互動裝置作品,那么這么作品的制作就需要考究一番,因為使用回收金屬材料所制作的互動裝置可能會過于生硬,棱角分明,無法融入周圍環境。環境因素往往是已然形成的,是一個先決的條件,在使用可回收金屬材料制作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時,一定要對實地的環境先做出調查和研究,確保制作的互動裝置適合于實地的環境。2. 體驗感受20世紀以來,計算機電子技術和互聯網網絡技術促進新媒體融入了公共藝術之中,這就必然帶動了互動裝置的發展,在這個前提下,互動裝置的設計更需要考慮公眾的體驗感受,我認為互動裝置帶給公眾的感受主要氛圍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兩大類,顧名思義,一類是以外在身體接觸帶來的感受為主,而另一類是以給公眾心理造成的影響為主。回收金屬材料與互動裝置相結合,所制作出來的作品必然會給公眾帶來一種新奇的體驗,根據金屬所制作的互動裝置作品必然需要體驗金屬的性質和特點,而這些因素是其他材料所不能帶來的,可以在外在感受體驗上帶給公眾較好的體驗感。而內在的心理感受需要作品具有一定的內涵和寓意,例如,結合時代精神,或者紅色文化背景,又或者是可以與當下年輕人喜愛的電影及影視作品相結合,在內在含義中賦予其豐富的內涵,而且這種內涵可以根據作品來放置的環境來進行設計。例如,作品需要放入校園之中或者圖書館之內,那么作品的內涵就可以考慮向民族精神文化和書香文化方面靠攏,在與公眾互動的同時,讓公眾切實地感受到作品所傳達出的文化內涵,從而滿足公眾的心理感受需求。
三、結語
金屬材料通常都用來作為工程材料,在工程物體中充當結構材料,其疲勞性能就影響著物體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可回收金屬材料與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結合中,金屬材料的疲勞性能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回收利用的金屬材料無論是耐疲勞性,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相比于初次使用時都是有所下滑的,此時就需要認真考慮回收利用的金屬材料在互動藝術裝置中充當部件,在不影響互動藝術裝置整體安全性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結合。研究金屬材料和互動裝置藝術的結合,我們需要有豐富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尤其是金屬本身的性能,和互動裝置藝術的基本要點,明確這些前提,才能進行深入的研究。現代對材料使用技術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和細化,互動裝置與材料相結合能夠發揮出更好的作用,這也必然成為互動裝置藝術發展的趨勢。現如今,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都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相結合,任何公共藝術作品都離不開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會刻上時代的烙印,在互動裝置的發展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適應公眾的理解能力,與周圍環境的巧妙融合,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平衡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完美解決可以使得互動裝置藝術發展開啟新篇章。
參考文獻:
[1]任川兮.金屬材料表面旋壓強化機制與疲勞延壽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
[2]炊曉毅.磚砌結構金屬材料的制備與力學性能[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
[3]張琦.金屬材料高溫特性超聲表征方法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20.
[4]欒浩聰.金屬材料在繪畫領域中的應用[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0.
[5]馮大林.金屬材料在當下國內綜合材料繪畫中的運用研究[D].成都:成都大學,2020.
[6]陳德智.互動裝置藝術的體驗性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7]杜成巍.互動裝置藝術在城市商業空間中的設計應用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9.
[8]陶然.互動裝置藝術與大眾審美趣味之關系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9]陳子歸.互動裝置藝術在中國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發展思考[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4.
[10]王紫晗.互動裝置藝術介入城市公共空間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9.
作者:武漢欽
- 上一篇:河道治理中護岸工程設計與施工探討
- 下一篇: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破損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