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分析

時間:2022-06-06 15:32:57

導語: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分析

摘要:在“五實”教育的育人模式下,我專業提出并構建了以培養目標為依據、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基礎夯實、綜合提高、應用創新”三個層次的多個實踐項目,由淺入深,遞進式地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帶著真實問題學,對著真實技術練,按著真實崗位訓,拿著真實項目做,照著真實情境育”的育人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就業核心能力,為實現其高質量就業打好了扎實的基礎,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關鍵詞:“五實”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人才

1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對具有較高水平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創新型應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而實踐教學體系是學校進行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依據[1-4]。“五實”教育是根據我校“重點服務城市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新興產業”定位要求,為培養適合基層和工程一線需要人才而構建的育人模式,即:“帶著真實問題學,對著真實技術練,按著真實崗位訓,拿著真實項目做,照著真實情境育”的育人模式。

2基于“五實”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設計“基礎夯實、綜合提高、應用創新”三個層次的多個實踐項目,由淺入深,遞進式編排項目體系,擴展實踐技能,培養學生不同層次的能力。基于“五實”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對于基礎層次的實踐內容,主要以學科基礎課實驗、認知性實習、思政教育實踐等為載體,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綜合提高層次的實踐內容,要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各種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在創新層次的實踐課程中,以學生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學科競賽、X證書培訓、教師科研項目、第二課堂、學生雙創訓練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從而構建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各項實踐能力。

3基于“五實”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3.1帶著真實問題學

帶著真實問題學,就是通過入學教育、認識實習等,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將來做什么,為適應崗位需要應具備哪些知識,使學生帶著真實問題主動學。具體實施:交通運輸專業在每屆新生的第一學期進行入學教育,使其在大學伊始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方向、課程體系、就業崗位、就業方向、就業能力等信息,明確今后的學習目標與發展方向。認識實習是交通運輸專業的一門集中實踐環節。學生進入到相關企業通過校外指導教師的講解,即可深入了解與本專業培養方向相關的就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崗位職責、工作要求。使學生們在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前,就已了解其今后的就業崗位所要面臨的、解決的實際問題,帶著真實的問題進入專業課的學習。

3.2對著真實技術練

對著真實技術練,就是通過了解專業相關的職業需要哪些技能,使學生從每一個實驗做起,就針對真實職業技術進行練習。具體實施:汽車運用實訓,是我專業的一門獨立實驗課程,共設置9個實驗項目,主要的項目有:發動機檢測診斷、變速器檢測診斷、轉向系統檢測、制動系統檢測、發動機油、三濾的選用與更換等,學生完成課程的學習后,能夠掌握汽車養護、檢測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技術、操作規則;能夠掌握汽車主要總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并運用實驗設備對汽車主要總成部件進行檢測、分析實驗結果;能夠在團隊協作下完成汽車的養護、檢測的基本操作。

3.3按著真實崗位訓

按著真實崗位訓,就是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在真實崗位上實習實訓。具體實施:專業方向實訓,是我專業一門3周的集中實踐環節,方向一的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汽車售前、售后相關崗位的實操,在了解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的基礎上,掌握汽車售前、售后相關崗位的技術技巧,為今后的實習就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方向二的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的相關崗位進行貨物入庫出庫實際業務的實操,并根據單據地址找出最優路徑進行貨物配送。學生在工作過程時,能夠將理論知識很好地應用到實際中,提高了企業的實際生產效率。又如,專業實踐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我專業致力于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經過多年的建設,積累了多家穩定的校企合作單位,為學生對口實習、高質量就業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我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職業道德、創新意識、敬業精神、應用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充分認可,在學生專業實踐后,有約30%的學生與實習單位簽訂三方協議,實現提前就業。實習中,學生從事的崗位方向主要有汽車服務、運輸管理、運輸路徑規劃等。

3.4拿著真實項目做

拿著真實項目做,就是要求畢業設計在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中完成,真題真做。具體實施:交通運輸專業扎實推進畢業設計(論文)改革探索,將畢業設計(論文)與專業實踐深度融合,把企業一線需要作為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來源,把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技術瓶頸作為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并在專業實踐開始的同時啟動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努力為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源自實踐提供幫助。在2020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聘請了行業、企業資深專家與校內指導教師進行聯合指導,充分保證了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與工程實踐的結合度,達到校企合作育人的目的。2019屆、2020屆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來源于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的比例占100%。其中2019屆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來源于企業實際課題的占43.2%,2020屆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來源于企業實際課題的占45.9%,且20屆優秀畢業設計課題為企業實際課題,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后,有效地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問題。

3.5照著真實情境育

照著真實情境育,就是讓學生通過創新創業項目、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社團活動等過程,培育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的意識,團結協作、擔當有為的熱情,養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習慣。具體實施:交通運輸專業注重社會實踐,根據學校思政課社會實踐周要求,教育學生其作為必修課納入培養計劃的重要性。將遼寧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學校“暑期社會實踐”、“春季社會實踐周”、“秋季學期社會實踐周”、“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實訓實踐主要工程來抓,并納入教師參與和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量。同時,根據學校實施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辦法》,規定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和“志愿公益”可以獲得1個社會實踐學分。我專業也將社會實踐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近年來,我專業學生積極參與到“挑戰杯”、工程訓練大賽、數學建模、機械制圖大賽等各級各類科技競賽中,并取得優異的成績。獲批省級、校級多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生發表多篇科技論文。

4結語

通過基于“五實”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全面提高我專業學生應用能力、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使學生養成終身受益的品德、氣質與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孫偉,趙萍,王關平,張雪坤.基于“三層次、五模塊”的農業院校機械工程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隴東學院學報,2018,29(5):97-102.

[2]譚平.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價值工程,2017,36(5):177-179.

[3]張欣韻.地方本科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芻議[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17(1):84-87.

[4]黃華明,王萍,吳傲兵.工科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6):176-179.

作者:劉菲菲 宋小艷 李琪 單位:沈陽城市建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