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普惠金融網點零售業務發展思路

時間:2022-06-09 11:02:14

導語:農村普惠金融網點零售業務發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普惠金融網點零售業務發展思路

摘要:農村地區一直以來是金融服務的空白區域,從“十三五”以來,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是黨和國家重要的戰略舉措,銀行等金融網點紛紛響應國家號召,逐步拓展金融服務半徑,將金融網點布局于鄉鎮及城鄉結合處。但在實際過程中,農村普惠金融體系的建設和業務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通過對農村普惠金融網點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零售業務發展思路和營銷策略。

關鍵詞:普惠金融;發展現狀;營銷策略

1農村普惠網點發展現狀

(1)金融網點單一。當前農村金融網點主要只有農商行、郵政等單位,網點較少,且相關金融品種較少,嚴重制約了居民的金融服務需求,導致競爭程度低,金融功能不完善。同時由于網點單一,居民選擇性有限,金融網點往往處于強勢一方,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2)品牌營銷不到位。尤其對于新加入當地農村的金融網點,在當地客戶基礎薄弱,品牌知名度不高,而金融網點之間的產品往往具有高度同質性,缺乏差異化,不足以形成特有品牌。同時容易忽視了品牌營銷,專注于產品營銷和關系營銷,易導致當地居民對品牌認可度不高,不愿意與新設網點開展業務往來。(3)產品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各家農村金融網點推出的金融產品在產品功能、客戶定位上基本一致,且產品較為單一,不具有各自的特色,客戶的可選擇性較低,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不高,客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資產遷移。(4)目標客戶有待進一步細分。當前農村金融網點不能夠有效地細分客戶,盲目營銷,不重視目標市場的甄別,仍然采取“大水漫灌”的營銷方式,反而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造成資源浪費,收效甚微,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村金融網點的負擔。(5)內控和風險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村普惠金融網點大多為不到8人的小型商業銀行,崗位配置單一,人員分工不明確,普遍存在兼職現象,缺乏外部有效的監督和內部制衡體系,違規事件屢有發生,加大員工內控培訓,提升內控管理水平具有較大必要性,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農村普惠金融網點零售業務發展思路

目前,農村普惠金融網點的主要業務是零售業務,而零售業務已經成為未來銀行業務發展的重點,是未來利潤增長的重要突破口,而農村地區零售業務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潛力無限,但農村普惠金融網點的零售業務發展差異很大,尤其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農村地區增設分支網點的商業銀行,面臨發展步履維艱的狀態,未來具有很大不確定性。本文將以某城商行為例,該城商行從2014年開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逐漸在城鄉結合處或者鄉鎮地區設置普惠金融網點,逐步擴大服務半徑,取得明顯成效。現有普惠金融網點15家,人員113人,總存款77.5億元,網均存款5.2億元,其中個人存款70.5億元;個人總資產93.8億元,網均個人資產6.25億元;個人貸款0.32億元,網均貸款0.02億元,服務個人客戶數達到25.36萬戶,各項零售業務均得到長足發展,尤其個人存款、客戶數在該行開設普惠金融網點以來,成績顯著、亮點紛呈。本文將以該城商行為例,對農村普惠金融網點零售業務發展的品牌營銷、服務營銷、關系營銷、產品營銷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營銷策略。

2.1注重品牌營銷,打開市場局面

無論是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商行,網點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區,在偏遠地區鮮有網點,在城市地區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在農村等偏遠地區知名度不高,客戶基礎薄弱,農村地區居民對該類銀行始終保持懷疑態度,認為該類銀行是民營銀行,是不可靠的。居民比較信賴農商行、郵政等老牌金融網點。面臨這種情況下,想要打開市場,必須首先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利用一切有利的資源,推廣銀行的品牌,提升知名度。一是加大線下廣告投入,形成多方位、高頻次、多角度的宣傳模式,達到規模效應,尤其在主流媒體上的宣傳,做好產品的宣傳的同時,更要著重強調品牌宣傳,強調銀行的屬性和特色。在線下宣傳時,要結合當地人文風情、文化等特點,選擇貼近當地居民生活且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宣傳方式,如宣傳車、橫幅以及張貼宣傳海報等,內容要新穎、要有特色,要突出主題,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持續性、廣泛性宣傳,線上是線下宣傳的補充,具有可持續性、低成本性等特點。三是開展多種宣傳活動,通過邀約客戶到網點,或者在當地村委,與居民面對面的交流,加強與客戶互動和溝通,消除客戶疑慮,提升品牌認知度。同時要積極進村入戶,樹立“走出去”戰略,深入村莊,與村民一對一營銷宣傳。

2.2做好服務營銷,讓優質服務深入人心

農村地區商業銀行的服務一直飽受詬病,銀行營銷人員本位思想嚴重,習慣于等客上門,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銀行業的競爭加劇,只有通過優質的服務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要變“坐商”為“行商”。一是增強服務意識,樹立責任理念。從內心意識到優質服務的重要性,不能有絲毫懈怠,不能抱著無所謂的心態,要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不定期將崗位練兵情況實行通報,增強員工的服務責任感。二是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縮短等候時間,提升服務效率,科學調整勞動組合和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自助設備使用率,充分發揮大堂分流引導作用。要熟悉零售業務產品和流程,不能“一問三不知”,影響客戶印象,要做到各種業務都能了如指掌。要做好客戶的延伸服務,豐富客戶服務內容,不能僅僅將服務局限于廳堂內,要延伸服務半徑,要跟蹤服務,如提供咨詢、上門服務、回饋活動、節日慰問等。三是改善服務環境、樹立品牌形象,要統一著裝、佩戴工號牌,微笑服務伴隨始終,為客戶營造整潔、優質的外部環境,努力做到讓每位客戶滿意。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抓手,滿足客戶的各項金融需求。

2.3強化關系營銷,借助“外力”促發展

農村地區居民普遍互相認識、熟悉,關系營銷較為普遍。通過當地有權威的人幫助或者帶動,能有效拓展業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通過具有話語權、影響力、號召力的鄉鎮干部、村干部等威望人員,利用他們的權威、威望,幫助宣傳,易于被當地居民接收,能夠更容易開展業務。二是發展“帶頭人”,通過老帶新,邀約新客戶,可有效帶動客群的穩步增長。三是打造一支本土化、接地氣,熟悉當地市場和客戶、有實戰能力和經驗的隊伍,在選人用人上,注重“人員本土化”和“縣鄉工作經驗”。

2.4加強產品創新,提高交叉銷售

產品是營銷利器,沒有好的產品,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就會大打折扣。在產品創新方面,要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和開發出客戶青睞的產品,同時開發出較他行的特色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在定價方面,要對不同客群,實行差異化定價,既要滿足利率敏感性客戶的需求,也要滿足客戶忠誠度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強客戶交叉銷售,不局限于某一個產品,讓客戶同時辦理多個產品,提高交叉銷售,可有效提升粘性,提高客戶忠誠度。

3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復雜不變的外部環境和激烈的同業競爭,新設銀行網點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去拓展零售業務,就要開動腦筋,拓展思路,不能局限于以前的營銷思維,要推陳出新、強化服務、加強宣傳、提升形象。只有不斷做好市場營銷、搶占資源,才能在新的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中國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課題組.普惠金融現狀分析及商業銀行發展策略思考[J].國際金融,2018,(2):48.

[2]黃益平,黃卓.中國的數字金融發展:現在與未來[J].經濟學(季刊),2018,(4):1489.

[3]王花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8,(12):94-95.

作者:胡金牛 單位:徽商銀行六安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