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理念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6-09 11:25:24
導語:CDIO理念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供應鏈管理是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作為現代管理理論的前沿知識,其在專業教學和育人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優化是高校經管專業普遍關注的問題。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課程內容重疊、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信息化水平低、學生實踐能力弱等問題,本文基于cdio理念,從課程教學觀念轉變和教學實施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研究,旨在為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CDIO;經管專業;供應鏈管理
1CDIO的內涵
供應鏈管理課程作為經管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管理學、物流學、生產運作管理等諸多內容,理論性較強。供應鏈管理能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實施運作優化、績效評價、風險管控,使整條供應鏈配合能力、成本、響應速度更具競爭優勢,保障企業平穩生產和成功銷售,最終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共贏。這與CDIO理念有契合之處。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系統掌握供應鏈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組織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課程教學設計、課程[1]梳理以及實現途徑方面嘗試教學改革,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CDIO人才培養模式包括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四個過程,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依托工程實際要求,以項目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過程控制為關鍵管控點,以產品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結合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將教育過程置身于產品系統生命周期的具體情境中,所進行系統的、一體化的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技術知識與推理、個人職業技能、人際交往等綜合能力。供應鏈管理教學的CDIO過程如圖1所示。采用此教學方法對課程進行重新梳理開發,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全局觀、團隊合作及溝通等綜合素養,提高管控供應鏈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能力,[2]滿足社會對新型物流人才的要求。
2基于CDIO理念供應鏈管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CDIO思想融入供應鏈管理教學之后,通過項目實施(設計、分析、實現)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學以致用”與“用以致學”的完美結合,能夠深化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制作行之有效的解決方[3]案,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新性,為綜合職業技能培養奠定基礎。
2.1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
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是現代社會企業競爭的焦點。培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既是高校義不容辭的使命,亦是新形勢下就業市場的要求。供應鏈是物流的高級形態,作為整體化網鏈結構模式,其涉及到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諸多領域,從原材料直到最終產品投入市場,無時無刻都會受到各種變量的干擾和影響。這就要求專業人才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應掌握熟練的實踐技巧。CDIO現代工程教育理念以整個生命周期為知識鏈條,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轉變職能和心[4]態,促使學生應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引導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無縫對接”。
2.2經濟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CDIO教育模式通過創造仿真的商業環境,合理制定實踐教學方案,通過實踐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職業意志品質。在經濟管理類供應鏈管理教學體系中,CDIO的培養模式與新時期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完全符合,得到了師生[5]的認可,提高了學生在就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3受學科本質屬性所決定
從供應鏈管理課程特殊性角度出發,結合課程內容更新變化的趨勢,現有理論知識和構架顯然滯后于實際發展。為了避免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應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為學生真正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創造有利條件。通過教學改革有效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使學生帶著解決工程問題的追求進行課程學習,用任務引導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課程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3.1教與學觀念的轉變
對于師生而言,CDIO教學是全新的一種授課模式,如何轉變教和學的觀念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教學方法的改變,一些學生對課程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無法全力以赴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另一方面,原有教學內容及講授時間調整之后,對于現有的課程評價體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高校教學管理部門應妥善解決上述問題,從根源上為課程的深入實施、順暢推進掃清[6]障礙。
3.2教師教學經驗的缺失
CDIO人才培養模式對于經濟管理類任課教師的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由于一些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理論式的教學模式,對于CDIO培養模式的研究仍處于淺層階段。為了提升CDIO在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應用質量,還需要教師加強探索、學習和實踐,不斷總結并汲取成功經驗,力爭CDIO教學模式能夠在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中發揮其最佳的效能。
3.3教學資源的不足
基于CDIO教學理念中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的四個連鎖環節,要求教學需要有足夠的保障性資源。然而目前經濟管理專業受學校財力、物力的限制,能夠為供應鏈管理課程提供的資源相對有限,導致部分銜接過程無法完成,最終影響到課程改革的進程和效果。
4基于CDIO理念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4.1做中教、做中學
供應鏈管理教育應注重能力培養,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心態,將主干課程內容分解成若干模塊。在講授時,應創建“工學結合、并行共存”的思路,開展基于項目式教育的和學習內容,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致力于實踐能力的開展。課堂中利用實際案例和各種社會活動與未來職業建立有效聯系,讓學生直接面向就業。作為知識和能力培養的載體,分階段安排小組任務,培養學生系統的建造能力。利用多種聯系方式和學習平臺,擺脫以往“言中教、聽中學”的不足,強化學習的主動性。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按照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校內學會供應鏈認知與分析、供應鏈基本運作、供應鏈管理方法、中小企業供應鏈網絡設計、調查報告、設計方案、軟件模擬、實訓報告等基礎知識;同時利用工學結合、任務、項目驅動等活動,提升學生任務分配—采購庫存—生產運營—運輸配送—企業供應鏈管理問題解決方案等實踐技能,力求在實踐中深化理解課程理論知識,實現教學理實一體化發展,確保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對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做出符合供[7]應鏈工作的角色反應。
4.2集成化教學
企業在市場需求多變的環境下,要想增強市場競爭力,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集成化供應鏈管理轉變的市場化趨勢,為了實現全局動態的最優化,在供應鏈管理教學中,教師應該了解相關學科知識,強調個人職業技能與人際溝通,按照知識—能力關聯性原則,引導學生全面思考。以任務為導向,強化信息化手段,使課程實踐真實得到落實。通過對方案的研究、參與、討論和質疑,既讓學生學會信息、制造和現代管理技術,又要通過集成化學習,使學生掌握快速響應商業環境變化的能力,例如個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系統構建能力。根據供應鏈業務流程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適當開展案例分析、情景模擬,使理論知識生動形象。把本專業最新的動態和發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感知,具體地認識供應鏈理論的本質,加深學生對供應鏈管理知識的理解。通過訓練項目來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項目實施過程會形成良性互動,最終利于培[8]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全方位能力。
4.3基于項目式的教學
基于項目的教學永遠是供應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這也是“做中教、做中學”與集成化教學取得成功的根基。校企可建實訓基地,實施校企合作,給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實現互利共贏。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采購、庫存、生產、配送管理等教學內容中,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可自由構建供應鏈,探尋供應鏈虛擬仿真軟件存在的問題。根據供應鏈業務流程,結合當下經濟發展將課程內容分解成若干項目,安排相應知識點的實訓項目。追蹤學術最前沿的內容,融入現代化信息手段,以真實的工作項目或任務貫穿課程始終,讓學生進行自主調研、統計分析。經過綜合分析總結之后提出改進方案,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能力,從而實現“教、學、做”合一,互利共贏。
作者:程沛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管理學院
- 上一篇:機械制螺旋纏繞內襯法大口徑排水分析
- 下一篇:高職院校動物遺傳育種課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