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教育的路徑
時間:2022-06-09 14:51:50
導語: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教育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浴血奮戰、艱苦奮斗,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形成了先進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就是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紅色文化與民族精神緊密聯系,它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我們應用創新思維尋求路徑突破,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和高校獨特優勢,從多層次、多視角探索研究對策,提高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紅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盵1]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本”,既蘊藏著傳統內涵,又具有時代價值,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紅色文化對人們的發展、民族的進步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加強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1.豐富高校教育內容,增加大學生教育的吸引力
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具有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它能夠進一步地深化高校思想教育的內容。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為了奪取革命的勝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在具體的革命歷史進程中積淀形成了紅色文化。紅色文化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以紅色文化為載體,加強高校教育資源多元化、內容多樣性,增進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教育的興趣,培養大學生的高尚品德。
2.創新高校教育形式,提升大學生教育實踐有效性
紅色文化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論資源,是具有一定物質形態的文化,包含諸多具體的物質文化,例如革命遺址、革命紀念品和革命文學作品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紅色文化,直接或間接地讓紅色文化進入高校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拓展高校思想教育形式,讓大學生體驗紅色文化的精髓、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與蘊意。
3.增強高校教育引領力,堅定大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仰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呈現多元化多樣性趨勢,因此,高校必須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堅定大學生的政治立場,防止大學生在思想教育中與我國的基本政治立場出現脫軌,進而做出危害國家的行為。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發揮其思想引領作用,在高校教育過程中使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政治信仰[2]。首先,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文化之中,其核心是愛國主義,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學生教育中,是愛國主義與思政教育的結合,能夠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次,紅色文化也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紅色文化與黨的思想教育相互促進,能加深大學生對理論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促進大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與信念。再次,紅色文化包含著革命先輩的奮斗史,借助高校文化教育的力量,能夠讓大學生們了解先輩革命事跡、學習先輩革命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鍛煉意志力,實現從認識到行為的轉變,同時讓他們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紅色文化運用于高校大學生教育的路徑
在哲學中,強調過系統優化的重要性,即在整體中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學生教育同樣需要調動各個部分的力量,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更好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增強高校紅色文化的教育影響力,社會和高校要協同配合、共同發力。
1.社會發力,營造社會紅色文化氛圍
(1)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扶持紅色文化發展政府在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上具有“領頭羊”的作用,而要發揮紅色文化的獨特教育作用,就需要政府帶頭負責。第一,地方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做好紅色文化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確保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完整有效,保護本地的紅色文化。第二,加強對紅色文化宣傳人員的篩選和培訓,特別是紅色文化基地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業務培訓,提高相關宣傳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第三,對于一些紅色文化宣傳場所,如紅色景區、革命遺址和博物館等,采取一定的優惠政策,向社會群眾開放紅色資源,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紅色文化,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2)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為了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離不開正確的言論指導和廣泛的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首先是正確的言論指導,要合理運用新媒體,采取正確的方式為社會發展創造正確的思想指導。第一是要使中國共產黨在新聞或輿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第二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要對新聞機構犧牲國家利益而滿足個人私欲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其次是廣泛的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了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紅色文化,政府需要把重心放在群眾上面,采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紅色文化宣傳,一切以人民為中心,讓人們真正了解紅色文化,尊重紅色文化。(3)提供紅色文化教育的社會實踐平臺只有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認識才是真理性的認識,想要人民群眾真正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僅是理論的宣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不斷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政府需要對紅色文化在學校的發展提供資金的保障,支持高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社會實踐平臺,高校在資金充足的條件下,保障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有效持續展開,深入紅色基地調查研究、參觀博物館和組織紅色文化宣講團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紅色教育”,在社會實踐中增加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和體驗,提高大學生的“精神高度”。
2.高校建設,發揮紅色資源對大學生的教育功能
(1)融入紅色資源,提升高校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讓紅色文化的內容進入到高校思政課堂中。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各高校應高度重視高校思政課對紅色文化的運用。第一,學校領導要發揮其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作用,制定相關政策,支持、鼓勵思政課教師挖掘紅色文化的育人價值,促進紅色文化與思政課程的結合,利用紅色資源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第二,高校要加強對思政教學專業人員的專業培養,定時開展專業正規的培訓,提高思政教師對紅色資源利用的敏感度,使他們有意識地將紅色文化融入平時的教學中。第三,思政教師要結合學生特點,創新紅色文化的教育方式。豐富和完善紅色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包括紅色歌曲、革命事跡、紅色影視作品等將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融入教學中,深層次分析紅色文化蘊含的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實事求是等思想,使學生產生深刻領悟。在向學生傳輸思想和價值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其教育者的作用,不僅要傳輸理論,還要重視實踐,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和交流活動,使大學生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接觸紅色文化,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其次,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所學的專業課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自身專業特點,抓住時機,調動大學生紅色文化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第一,專業課教師要深入挖掘專業課中包含有紅色文化的內容,在講授時利用自己的授課方式將其傳授給學生,既提高了專業課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精神的認識。第二,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設置一些紅色文化教育課程,將本學科的發展與社會實際相結合,融入紅色資源,使大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儲備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第三,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師的失格行為會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所以在教學與相處過程中教師都需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嚴以律己,做好榜樣示范作用,更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言行規范,啟迪心智。(2)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紅色文化氛圍高校要深耕紅色文化教育,重視紅色文化和校園文化的結合,在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中滲透紅色文化精神,打造具有特色的“紅色校園”,使大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自覺、主動地以紅色文化精神滋潤自己的思想。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高??梢愿鶕W校的文化特色,鼓勵學生們將紅色文化的教育內容融入其中。學校社團或組織可以在學校的教學樓或其他的設施上張貼紅色文化相關的宣傳標語,也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宣傳紅色文化,如知識競賽、音樂劇、演講比賽、紅歌比賽等,激發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自覺性。(3)搭建網絡平臺,提高紅色文化影響力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它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習慣,對思想道德產生巨大的沖擊。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把網絡作為高校大學生教育的重要領域,打造和整合高校文化教育的網絡化平臺,利用網絡技術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的教育和宣傳,創建紅色文化教育新模式。首先,為了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紅色文化的網絡平臺,高校可以創建自媒體平臺,開通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等社交賬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紅色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其次,紅色文化的網絡平臺構建完成后,需要不斷地完善其內容,選擇貼近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的內容,這樣才能讓更多大學生對紅色文化感興趣,吸引他們參與到紅色文化的網絡教育中。最后,要對網絡平臺的管理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他們不僅要有過硬的網絡技術,政治素質考核也要過關,要以一個合格的運營者、管理者的身份積極創新網絡平臺的運作,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保證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時效性,增強大學生對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徐中玉主編.大學語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郭培榮.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
作者:白倩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藥劑學課程思政分析
- 下一篇:犯罪學金課建設路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