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方法

時間:2022-06-14 08:26:12

導語: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方法

【摘要】近年來,中職學校保教專業生源持續增加,如何培養優秀的幼兒保教人才,成為中職教育的重要課題。在保教專業中,幼兒舞蹈是一門專業必修課程,課程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幼兒舞蹈專業素養,使其今后從事幼教、保教工作時可全面勝任幼兒舞蹈教學,致力于培養幼兒正確的價值觀念,良好的舞蹈藝術涵養。基于此,文章從保教專業內涵出發,提出幼兒舞蹈的重要性,探討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優化方法,以期促進中職學校保教專業提高辦學水平,滿足社會幼教機構的從業標準。

【關鍵詞】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方法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行為,在提高人的審美觀念、生活情趣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幼兒舞蹈不僅滿足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同時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審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等,幫助幼兒從小奠定良好的舞蹈基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由此可見,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肩負著幼兒舞蹈素質培養、舞蹈技能塑造的重任,作為保教專業的學生應積極掌握幼兒舞蹈教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幼兒舞蹈的組織創編能力。因此,探討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方法,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1.幼兒保教專業的內涵

幼兒保教專業是教育部確定增補的一門新專業,隸屬于教育類專業范疇。該專業主干課程眾多,包括幼兒心理與保教、幼兒營養與衛生、學前兒童游戲、幼兒文學、舞蹈、音樂、美術等。專業教學旨在面向幼兒教育教學、幼兒保教崗位培養一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人文素養、職業道德,有著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能夠系統化掌握現代幼兒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善于組織管理及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擁有職業綜合能力、創新創造精神,可全面適應幼兒教育事業改革及發展需求,未來在幼兒機構、早教機構從事教學、保教、管理等工作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2.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2.1完善幼兒身體機能

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內容包括舞蹈基礎訓練、民族民間舞蹈以及幼兒舞蹈三大主要部分,學生通過學習舞蹈知識與技能,獲取開展幼兒舞蹈教學的能力,為幼兒開展多元化的舞蹈教學活動夯實基礎。幼兒在參與舞蹈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有利于提高身體機能,通過舞蹈動作強化身體肌肉、韌帶和骨骼,健全心肺功能,最終促使幼兒強身健體、預防身體疾病,提高身體素質。

2.2優化幼兒品德素養

幼兒教師通過營造輕松、愉悅、靈動的舞蹈課堂,幫助幼兒在舞蹈實踐中釋放活潑好動的天性,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行性格。良好的舞蹈課程構建,有助于幼兒在課堂和諧氛圍中學會與師生溝通交流,繼而促使幼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在豐富多樣的各類舞蹈教學中,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氣氛還能激發幼兒的表達熱情,促使幼兒形成大方開朗的性格,幫助幼兒塑造優良的品德素養。

3.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優化方法

首先,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畢業生,在中國長期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這些學生大多數在入學前并未接受過系統化的舞蹈學習,對舞蹈的認知能力存在很大局限性,一些來自農村的學生則表現得更為明顯;其次,這些學生的年齡普遍在十五六歲,身體骨骼發育已經基本成熟,在身體柔韌性、協調性以及靈敏性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弊端,身體水平的差異性也必然會給幼兒舞蹈教學活動的實施、教學實踐目標的達成造成一定約束性,同時學生對于幼兒舞蹈教學的興趣也不高,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往往較為被動。基于此,作為課程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方法

3.1滲透舞蹈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學校保教專業舞蹈教學,目的不僅是讓本專業學生掌握舞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舞蹈作為一種藝術文化,同時代表著一種民族傳統、宗教信仰、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的弘揚和傳承,學習舞蹈能讓學生從中體驗和感受到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舞蹈審美能力。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滲透舞蹈文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促使學生主動了解舞蹈所具備的豐富內涵及情感動力,繼而讓學生愛上舞蹈、樂于學習舞蹈。只有學生在思維意識上對舞蹈有了正確的改觀認知,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他們學好幼兒舞蹈這門課程,提高對于舞蹈的審美與鑒賞能力。

3.2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舞蹈基礎

在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中,舞蹈基礎訓練是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學生學習舞蹈基礎由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兩個方面組成。理論學習指的是對舞蹈基礎知識、音樂基礎知識、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不同的舞蹈都有其不同的發展根源,與當地的民土風情有著必然關系,而這些都能作為幼兒舞蹈創編的重要素材元素,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有關知識,才能更有利于發揮思維想象力、創新性,在幼兒舞蹈創編方面不斷提升自我。實踐訓練則指的是對舞蹈基本動作、舞蹈技巧的練習。一般,舞蹈基本動作包括手型手位、腳型腳位、身體韻律、動作組合等的練習;而舞蹈技巧通常以身體軟開度、身體協調性、身體力量等練習為重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主動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做好充足的教案準備,首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吸收;再利用多媒體視頻中的慢動作分解、標準動作示范、反復性訓練使學生直觀理解并感受到各個動作是如何分解的、都有哪些具體要領,課堂上沒弄清楚的學生還可課后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自主練習,同時教師還可要求學生將自我練習過程通過智能手機錄下來,方便自我糾錯查看,以便加深學習印象,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3.3突出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挖掘學生的舞蹈潛質

人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都存在差異性,在教學中則應適當突出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原則,主動關心和了解學生,掌握他們身體素質、領悟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分層的教學要求,實施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的個人潛質獲得最有效發揮。基于此,在舞蹈基礎教學部分完成后,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分組式教學。比如,舞蹈基礎較高的學生,可安排其開展專業舞蹈訓練,強調以興趣著手,以舞蹈創新為主,鼓勵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討論幼兒舞蹈的特征、幼兒的個性特點等,在此基礎上實施舞蹈創編教學活動;而一些舞蹈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則要求他們主要以舞蹈模仿學習為主,不強調動作的絕對專業性,但要求他們善于表達、富有吸引力,同時側重培養語言表述能力,使其能夠充分抓住幼兒的心理,通過語言的幽默性、創造性來配合肢體動作,繼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4著重培養學生對幼兒舞蹈的創編能力,提高其創造力

幼兒舞蹈創編能力是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學生必要掌握的舞蹈教學能力之一。在這個創新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迫切需求創造性人才,因此,創造力于學生而言就是未來在幼兒教育行業中長期立足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致力于塑造學生對幼兒舞蹈的創編能力,將決定保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情況。3.4.1模仿創編舞蹈動作的創編最早始于模仿,而創作則是在模仿中超越和改變。在此階段,教師可讓學生對細心觀察、用心積累的一些舞蹈動作內容進行簡單模仿,繼而引發學生對于舞蹈創編的強烈興趣,幫助學生以輕松無負擔的方式邁出舞蹈創編第一步,形成一個良好的開端。3.4.2合理改編在幼兒舞蹈創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對舞蹈理解基礎上進行大膽嘗試及改編。比如,將原來的經典民族舞蹈進行節奏調整,或是改動其中某些動作等,教師先針對動作的規律性問題進行講解,繼而為學生開展身體力行的示范教學,再要求學生隨同模仿,之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動作嘗試創作練習,最后教師可安排一節課讓學生進行創作展示,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熱烈的點評與互評,以此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舞蹈創編熱情,開拓創造思維,促進學生的舞蹈改編能力逐步獲得提高。3.4.3即興創編創編通常是靈感和思維的突然迸發,課堂上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找準時機激發學生開展舞蹈創編,比如在選擇一段樂曲并進行內涵解析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自由劃分小組,隨性編排舞蹈活動,然后要求各個小組將創編的舞蹈作品進行展示和互評,教師最后逐個評價及總結。此外,教師也可借助校園文化活動、校外匯演活動這些平臺,鼓勵學生報名參加各類文藝演出節目,讓學生自行組織編排舞蹈節目參加實踐表演,或是與社會幼教機構對接合作,安排學生定期參與實踐,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幼兒、了解幼兒舞蹈教學工作,在此過程中強化舞蹈實踐練習,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同時還有利于開闊專業視野,了解幼兒教育的前沿性發展情況,繼而更好地滿足未來就業的崗位需求。總的來說,要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舞蹈創編能力,教師還應有計劃和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舞蹈創編思維和技巧,繼而有效激發他們的舞蹈創作靈感及創新創造精神。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強調并要求他們不可滿足于單一、純粹的舞蹈動作模仿,要試圖將自身對舞蹈的理解、想法以及情感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以完整的身體和肢體語言形象生動、潛移默化地表露出來,不可總局限在幾種簡單的舞蹈基調和步法中,要善于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只有這樣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3.5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舞蹈元素

幼兒舞蹈從本質上來說也屬于一門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將身邊生活小事作為觀察對象,積累生活化的舞蹈素材,同時對這些素材進行深入分析,從中遴選出有新意、典型性、意義深的元素內容,將之和幼兒的身心特征形成有機結合,更有利于學生發散創新創造思維,創編標新立異、豐富趣味的幼兒舞蹈作品。

3.6培養學生的愛童之心,提高與幼兒的溝通能力

中職學校保教專業的學生未來要從事幼兒教育、保育教育工作,所要面對的都是一群語言表達能力極低的幼兒,如果不具備良好的耐心、愛心和童心,將很難有效開展各種幼兒教育工作,更別提順利與幼兒互動和舞蹈教學。基于此,教師還應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愛童之心,更有利于他們與幼兒建立語言和情感上的溝通,為組織和開展幼兒舞蹈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3.7充分了解幼兒身體結構、掌握幼兒心理特征

針對幼兒開展舞蹈教學,必須首先了解清楚幼兒的身體結構,因為幼兒的肌肉擴張能力、身體平衡能力都有限,一些舞蹈動作跨度過大、難度過高則極易引發幼兒拉傷扭傷,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幼兒舞蹈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常敲警鐘,提醒學生幼兒舞蹈教學中應注意的各類問題。幼兒舞蹈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適當地穿插一些舞蹈力量訓練,在身體柔韌性訓練上不宜過多過量,要以訓練身體直立、身體靈活協調程度為主要目的。基于此,作為保教專業的學生還應加強幼兒呵護意識,使幼兒在學習中充分享受舞蹈樂趣,愛上舞蹈這門藝術活動。其次,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難以集中,通常情況下都是被動注意行為,而只有一些色彩鮮艷、外觀形象、靈活生動的人物和事物才能吸引他們,促使他們集中關注力,這是幼兒個性上的學習弊端。而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十分豐富,對新鮮事物從來都有著高度好奇心,情緒、情感體驗也非常濃厚,都有利于他們開展舞蹈學習。幼兒的這些心理特征從而決定了幼兒舞蹈與其他舞蹈的不同之處,幼兒舞蹈要具備活潑生動、淳樸形象、夸張擬人等特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以故事情節、立意創新加以渲染,舞蹈音樂也要符合童真趣味的風格,才能使幼兒在舞蹈學習中充分感受到快樂。作為專業課程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幼兒的這些身心特征,突出舞蹈的教育性,找準幼兒舞蹈的切入點。

4.結語

時代和社會的進步始終都建立在國家教育發展的前提之下,教育改革也要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需求。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強化,更應加強對中職學校保教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探究與思考,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專業教學水平,促使學生全面提高幼兒舞蹈專業知識、實踐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出色的幼教、保教崗位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曹曉寧.淺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方法[J].戲劇之家,2017(4):224.

[2]劉倩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方法[J].青春歲月,2018(19):139.

[3]孫艷.中等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8,5(17):343-344,352.

[4]李鑫.探究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舞蹈教學之技法與技巧[J].職業,2014(30):167-168.

[5]閻涵.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教學探究[J].魅力中國,2020(49):337-338.

[6]楊益.談中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山西青年,2020(6):188.

作者:楊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