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常態化發展形勢研究

時間:2022-06-14 11:26:59

導語:地攤經濟常態化發展形勢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攤經濟常態化發展形勢研究

摘要:地攤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地攤經濟的火爆對于城市經濟回暖、助力經濟的復蘇與發展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從長遠來看,“地攤經濟”也可能作為國家經濟生態圈的重要一環,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在推動“地攤經濟”發展的具體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立足長遠、優化治理。文章以高陵地區為例,探討了當下“地攤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地攤經濟;大數據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互聯網+”

一、緒言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售賣產品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范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中央采取此建議,在2020年不將此項列入考核標準。李克強總理對“地攤經濟”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強調“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煙火,是中國的生機[1]。地攤經濟的松綁對恢復經濟、穩定就業、保障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要防止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交通擁堵以及公共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既要增強地攤經濟的活力,不能過于嚴苛,又要確保地攤市場規范有序,不能放手或放縱[2]。

二、地攤的歷史及高陵區的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約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朝、秦朝、漢朝、隋唐、宋朝、明清皆出現過類似的地攤模式或場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除了全國性流行傳染疾病特殊時期等,都是欣欣向榮的狀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時期,當時的中國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但在那個時期并沒有設立專門的城管部門,人們可以自由地擺攤。但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國的各大城市為了更好地發展,設立了城管部門,管理各種占地及其他違規行為的地攤形式,地攤經濟大幅度收縮,自此以后各城市對地攤經濟進行規劃,建設專門擺放地攤的集市,如現在的農貿市場和菜品批發市場。總之,依附于主流商業的小攤販流動模式,從古至今從未消失,深刻地融入了人民大眾的生活中。高陵區的地攤經濟主要分5個區域,即南新街、鹿苑轉盤北、天下榮郡小區門口、朝暉廣場、體育場門口,高陵區地攤經濟市場活躍,市場潛力非常大,在后期會形成美食一條街,滿足各個區域人們的需求。進行特定區域的地攤經濟的發展,使煙火氣息更加濃郁。高陵區地攤經營者主要集中在人流量大的道路兩旁、居民小區樓下、商業發達區域。地攤所售賣的一般為特色小吃及小物品,價格較低,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只有將食品及商品大量售出,攤主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地攤經濟真正地固定下來是當前的重中之重,這樣可以讓人們輕松找到美食,滿足自己的味蕾。本項目以高陵區地攤經濟為例,地攤經濟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是亟須解決的問題,為了地攤經濟健康、穩定地發展,我們對此展開研究。我們本次采取調查問卷、實地調研的方式對高陵區地攤經濟進行詳細研究,本項目全體成員分批次對此區域進行走訪調查,對地攤相關問題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220份問卷調查表,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20份。

(一)擺攤者的分類

由表1可知,調查問卷中全職攤主占據總人數的82.73%,兼職的攤主占據總人數的17.27%,擺攤類型以全職攤主為主,這一部分人員構成了地攤經濟的主要力量。從調查結果來看,地攤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說明一部分人有一定的、穩定的收入來源,全職地攤主占比大也表示了城市具有煙火氣息,說明地攤經濟的長期存在,使攤主具有固定的消費源,同時也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形成穩定的雙向消費系統。

(二)地攤經濟的類型

由表2可知,調查問卷中小吃攤主占比為81.82%,服裝攤主占比為3.18%,禮品小百貨攤主占比為7.73%,手機貼膜攤主占比為0%,其他攤主占比為7.27%。地攤的類型以小吃攤為主,這一部分人員構成了地攤經濟的主要力量。由此可知,地攤類型的種類繁多,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使消費者可以快速、便捷地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但小吃在地攤類型中占比過大,可能會造成消費的單一性,要不斷衍生新的可消費商品,使其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使市場經濟更加活躍,更加多元化。

三、高陵區地攤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地攤經濟在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經過我們的實地調研,發現高陵區的地攤經濟也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我們也不能忽視,能否解決好地攤經濟相關問題,會影響地攤經濟能否穩中向好地發展。下面是我們經過調研發現的幾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一)社會問題

在2021年10月,高陵發現確診病例,其行動范圍遍及幾乎整個西安市北部。盡管在此之前高陵區政府及時管控,在龍發時代廣場、昭惠廣場、北環廣場等11個檢測點做到每日消殺、管控精細化、排查常態化、檢測規范化、服務人性化,但還是避免不了病毒潛伏或外來攜帶帶來的嚴重民生問題,隨之而來的高陵區南新街、鹿苑轉盤北、天下榮郡小區門口、朝暉廣場、體育場門口五大塊地攤常聚集區所有地攤經濟停擺,經濟萎靡,待業人員急劇增加,直至11月10日高陵地區各門店才被允許營業,窺一斑而見全豹,這是個例,之后在類似的情況之下,我們應思考該如何應對?,F實的情況讓我們不得不直面固定場所規范使用、缺少與“互聯網+”相結合等這些顯而易見卻遲遲未能解決的實質問題。地攤售賣的產品重復性較高,無法滿足攤主和消費者的需求,地攤經濟怎么更好地發展,是目前有待解決的問題。同時我們通過查找官方資料,進行專業分析研究,發現高陵地區老齡化嚴重,由于靠近省會城市——西安,大量青年勞動力進入城市內部,流動力流失較為嚴重。

(二)食品安全、垃圾污染問題

如今,消費更注重的是怎樣能吃好,對食品材料的質量看得比以往都重要。同時某些地攤的衛生不達標,容易造成細菌的滋生,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時,攤主垃圾分類意識淡薄,在實際的實施中,成效并不明顯。垃圾堆積,不能對垃圾進行及時處理,有些甚至不經過處理直接將污水垃圾倒入下水道,這樣會導致下水道的堵塞,也會造成環境污染,更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危害。

(三)特殊群體問題

西安市高陵區2021年5—9月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匯表顯示,高陵區內崇皇街辦、耿鎮街辦、姬家街辦、涇渭街辦、鹿苑街辦、通遠街辦、張卜街辦,成人人數932人,兒童人數24人,均收到補貼總計金額58560~65160元不等;重度殘疾人獲得護理補貼總計金額243880~259000元不等,但是對于維持高陵區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這是遠遠不夠的,不能只停留在物質層面,還有精神層面,例如,維系社交,使之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才能讓這個特殊群體達到真正的“富足”。

四、高陵區地攤經濟問題解決的對策

(一)設立特殊攤位,保障特殊群體就業

我們可以借助地攤這種極具煙火氣息的氛圍,由政府專設低租金的愛心攤位,讓有一技之長的殘疾人有平臺施展才華,同時提高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度,發揚殘疾人自強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弘揚和諧友愛、平等互助的良好風尚,為助推高陵區“三次創業”添磚加瓦。我們可以和政府有關部門聯系和合作,可以為行動方便的老人和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殘障人士提供地攤位置,其作為社會上特殊的弱勢群體,我們有必要幫扶、關愛、保障其基本生活權益,對他們進行專業的培訓,幫助他們建立起專業經濟知識體系,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這樣做既能增加就業渠道,也能減少空巢老人的數量,豐富老人們的生活,同時也保證老人們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滿足他們的日常所需。

(二)給大學生提供崗位,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實際情況,給在校大學生創業的機會,建立“合伙人”等現代模式。臨時性的免租金的地攤成為積極體驗生活的活動,為大學生帶來機遇,為城市經濟盤活增添助力。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高度活躍的思維,獲取的信息也更為廣泛,但缺少社會閱歷和經驗,遇到問題不能快速做出反應。最重要的一點是,正因為具有臨時性,所以往往會怯于投資,選擇產品較為單一,短時期內產品集中,一段時間后熱度下滑嚴重,直至虧損。為此,解決辦法是聯合周圍長期擺攤主,攤主提供材料,學生負責經營,攤主在擴大銷量的同時,吸收到更先進的文化、想法。學生不用擔心貨物囤積的同時也會受到攤主的指導,達到雙贏的目的。攤位使用要不要交費,不能一概而論,對于相對偏僻的街頭巷尾和城鄉接合部,使用公共空間應當遵循免費使用原則[3]。

(三)定期進行食品檢查,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衛生方面,大多數人印象中臟亂差的問題較2020年之前已經有較大改善,可以看到大多數地攤周圍都有小垃圾桶,地面上,隨著居民素質的提高和清潔人員的努力,已經做到了及時清理,但這還不夠,仔細觀察地攤場所,仍然存在污垢,邊縫下仍然保留垃圾,我們需要與高陵區政府、商家建立聯系,使用互聯網對其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和記錄,為每家地攤做好編號,方便之后的及時檢查,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實現消費者“放心買、放心吃”的目標。對食品商品的來源進行登記,定期向公眾匯報,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對食品商品進行抽檢,為消費者提供干凈、安全的地攤環境。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建立監督部門,為消費者提供反映問題的渠道,對攤主進行專業化培訓,使地攤更加規范和專業。在食品安全方面,衛生許可證給了我們一些基本保證,除此之外,地攤管理者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每日自覺及時清潔,做到基本的干凈整潔。

(四)發展、使用互聯網進行網絡營銷

在特殊時期,地攤主利用互聯網對其食品或商品進行售賣,利用目前所有網絡平臺展示攤主所售賣的物品,劃定特定區域擺放攤位,根據防疫相關規定做好防護,進行定期的核酸檢測,檢查攤主的行程一碼通,聘請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攤主進行專業的培訓,定期對攤位進行安全消毒,保證攤主和消費者的雙向安全。同樣作為非正式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攤經濟”,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與經營模式創新,依靠高端人才搭建平臺并進行管理規劃,由地攤主采取實際運營與售賣相結合的方式,逐漸形成專業化與規?;洜I的主流經濟模式[4]。

(五)合理利用資源,做到資源不浪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合理地利用資源,使用清潔能源,保護環境。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做到物盡其用。響應國家對資源保護的號召,區域內地攤可以集體購買,有效地減少費用成本,在滿足了攤主經濟利益的同時,又能將區域內的物價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為整個高陵區經濟復蘇做出貢獻。

(六)各重點區域的地攤改進措施

1.南新街“門面式擺攤”門面式擺攤以門面為基礎,主要是靠門口這一塊進行銷售,也屬于“地攤式”經濟,適合多人聚餐類、長時間消耗類商品,讓攤主進行模塊化擺攤,不占用公共通道,對地攤產生的垃圾及時清理,讓該區域的道路整齊整潔有序,共同促進該區域人們的幸福指數的提高,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構建和諧地攤經濟模式。2.鹿苑轉盤北“小車經濟”鹿苑轉盤北為“小車經濟”,眾多擺攤者開自家小車來經營食品,對這類地攤,可以進行專門的地方規劃,實行合理統一管理,對各類地攤主進行登記,形成規范的地攤美食街。這樣的擺攤方式有利于消費者即買即走,減少人員的聚集,降低疾病的傳染率。登記地攤攤主的信息,將其錄入地攤行業的信息平臺,定期對地攤經營者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為“小車經濟”的專業化打好基礎,從而使“小車經濟”更好地發展。3.天下榮郡小區門口“友好式擺攤”天下榮郡小區門口為“友好式擺攤”,形成外立面良好、商品的外觀、環境的整潔和服務的質量一體化,對服務人員進行培訓,在實際中注意個人說話語氣、態度,雇傭相關人員對垃圾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同時,擺攤者可以選擇設計新穎的商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為消費者進行全方位介紹,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結合地攤特色,充分發揮“友好式地攤經濟”的價值。4.朝暉廣場“古風式擺攤”以朝暉廣場為中心,對地攤經濟進行統一規范管理,前期與地攤主進行討論,之后制定合適方案對他們進行管理。同時進行登記,制作專門的牌子,形成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風采。每到傍晚,家長便會帶孩子來廣場散步,抓住孩童的心理,進行商品的售賣。將商品與現代“國潮”結合起來,形成創新性產品,比如將高陵地區的傳統文化植入商品的外觀裝飾,既可以使消費者了解高陵地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滿足了部分消費者追求個性、追求品位的需求。5.體育場門口“運動相關類擺攤”體育場門口為“運動相關類擺攤”,體育場門口,只要是有關運動類的商品,都好銷售。同時,人們大量運動后需要充足的水源補給,因此飲料類要以各類礦泉水為主,其他飲料為輔。體育場周圍以運動產品為主,除了常規的運動產品外,也可以適當購進網紅產品,可以做一定的廣告牌進行推廣,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五、結語

在防疫常態化背景下,將地攤經濟合理化、規范化成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可提高低收入人群、老齡化人群等人群的日常收入,“煙火經濟”的健康發展是我們必須重視的,攤主和消費者有效的銜接也是當前所必需的。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其要進行合理、規范的扶持。同時,需要相關的政策和法律來進行規范,劃定合理的擺攤區域,在不影響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占道許可條件,派遣監管人員開展區域化管理,促進地攤經濟規范化,有效降低監管成本,使地攤經濟良性發展。根據法律保護攤主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面對未來,地攤經濟可以促進就業,并能提供一定數量的工作崗位,對社會的和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為一些弱勢群體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生存空間,同時,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息。

參考文獻:

[1]王延偉.“地攤經濟”,應高質量發展[J].金融博覽(財富),2020(7):22-23.

[2]周超,陶小婷.基于SWOT分析的地攤經濟發展策略[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20(6):75-81.

[3]王成棟.引導“地攤經濟”有序發展[J].人民論壇,2020(20):77-79.

[4]蒙昱竹,姚旻.“地攤經濟”的理論邏輯與中國路徑選擇[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60(1):45-52.

作者:屈盼 樊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