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原則

時間:2022-06-15 16:28:35

導語: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原則

一、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的理念遵循

案例資源即案例庫建設作為案例教學開展的重要基礎,必須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當前,我國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立法、司法、行政執法和法律服務,以及各行業領域德才兼備的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治人才”。在人才培養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政治、道德、職業倫理,以及專業理論素養之外,尤其要重視學生法律實務工作能力的培養。為了確保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法學專業教育應當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明確當代法學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理念的踐行全面推進法學專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成果導向教育(OBE)的核心要義為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在專業認證中,OBE理念通常被具化為5個“度”,用來衡量人才培養機制的有效性[2]。OBE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錨定學習成果,通過對教育教學的全面保障和精細評價實現持續改進。新時代實現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的關鍵就在于改進實踐教學,提高法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為此,在法學專業教育中應當以OBE理念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法律實務能力培養實效為導向,持續改進教學培養機制。案例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法學專業案例教學要實現有效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最終目標,必須有正確的理念指導。以OBE理念來指導案例教學(見圖1)可以確保整個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學生知識學習、能力培養、素質提升的教學目標,在準確定位學生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在課程案例教學的各方面、各環節堅持成果導向,最大限度提升教學實效。

二、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的基本原則

課程案例庫建設是為滿足學生課程學習的需要,在既定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指導下進行的由案例素材篩選、案例內容撰寫、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方案實施、教學評價與反饋等環節構成的課程教學工作體系。課程案例庫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指貫穿于課程案例庫建設各方面、全過程的基本準則,對于課程案例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從國家對高等教育法律碩士人才培養的要求出發,遵循法學專業教育規律,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作者認為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應包括以下5項基本原則。

(一)成果導向、講求實效

成果導向教育作為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的理念遵循,應當具化為課程案例庫建設工作的基本準則。要堅持成果導向原則,講求學習實效,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時刻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案例素材的篩選和案例內容撰寫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學生實際,按需選擇、因材編撰。在教學內容設置和教學方案實施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案例適用度高、難易得當、新穎有趣、激勵性強。第二,堅持以學習成果產出為導向。在明確學生預期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在案例篩選、內容撰寫,以及教學內容設置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要堅持有利于學生知識建構、能力提升、素質提高這一核心標準。第三,科學評價教學實效,堅持持續改進。在課程案例庫建設中,要全面、準確、科學地評價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認真總結和反思在課程案例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案例素材的更新、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方案的完善等予以改進,以便不斷提高課程案例教學的實效。

(二)目標明確、自成體系

課程案例庫建設的首要目標是要滿足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需要,為此應當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成果的取得為導向進行課程案例庫建設工作。在課程案例庫建設中,首先應對課程目標進行研究,對課程目標的構成要素進行細化。經過研究,作者把“刑法學”課程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大方面。其中的知識目標細化為“知曉刑法規范的理論基礎”“掌握刑法規范的解釋”“了解刑法實踐中的問題”三項;能力目標包括“刑法解釋能力”“刑法思維能力”“刑事案件處理能力”三項;素質目標包括“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法律職業素質”三項。明確這一課程目標之后,在課程案例庫建設中應當關注刑法解釋及司法實踐問題,選擇具有解釋爭議、法律適用爭議的案例作為案例庫素材,案例撰寫要圍繞刑法規范的理論基礎、刑法解釋和適用中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方案實施中要突出學生法律解釋、法律思維、案件處理能力的訓練,注重學生政治素質、道德和職業倫理素質的養成。專業課程教學的特點決定了課程內容具有體系性特征,課程案例庫建設既要從課程體系的整體出發,實現案例素材對教學內容的整體覆蓋,又要有所側重,為教學重點、難點提供強力支撐。作者正在進行的法律碩士專業圖1OBE理念下的案例教學流程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刑法學”課程案例庫建設就遵循這一原則,案例庫體系(見表1)按照課程體系進行設置,擬建設的43個案例涵蓋了課程的整體內容,同時又針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了精煉和強化,如針對“刑法學”課程的重點內容建設4個以上的案例,均采用知識點案例和單元課程案例兩種類型,案件數量分布和類型設置合理。案例庫體系與課程體系相匹配,既自成體系又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是課程案例庫建設的鮮明特點,也是重要原則。

(三)注重典型、關注沖突

注重典型、關注沖突原則是指在課程案例庫建設中,要通過具有沖突性的典型案例的選擇、撰寫和運用來進行教學,確保學生知識建構、能力培養和素質養成目標的有效實現。“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關法律關系的內容和形式。對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原理、法律適用的方法和原則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3]典型案例是法學專業案例教學的重要根基,課程案例庫建設必須堅持典型性原則,優先選擇最高司法機關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司法實務中的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和被廣泛關注的熱點案例等作為案例庫素材。同時為了實現課程教學的三重目標,作者認為法律碩士研究生案例庫應當主要滿足討論型教學、模擬型教學的需要,知識點講授中運用的插入型案例不宜納入案例庫的范圍。據此,案例庫建設中選擇、撰寫和運用的案例應當具有沖突性的特點,案例中應當存在法律解釋、法律適用的不同觀點或者爭議。唯有如此,才能在案例教學中引導學生開拓思路、積極探索、激發潛能,取得知識、能力、素質全面提升的良好效果。

(四)常態互動、教學相長

OBE理念指導下的教學必須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常態化。就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而言,這種常態互動也應貫穿全程。具體來說,在案例選擇、撰寫環節要通過師生互動明確學生需求;在案例教學中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取得學習成果;在學習與教學效果評價中要通過信息交流與反饋對課程案例庫建設進行改進和優化。課程案例庫建設中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學生積極能動性的發揮,通過教與學的常態互動、順暢溝通、及時反饋,做到教學相長、教學雙贏。法學專業課程案例庫建設要堅持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引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成果導向、講求實效,目標明確、自成體系,注重典型、關注沖突,常態互動、教學相長等原則,通過課程案例庫建設工作的全面實踐,確保課程教學取得預期效果,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法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3.

[2]施曉秋.遵循專業認證OBE理念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

[3]魏鎖煥.案例教學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1(10):71.

作者:吳富麗 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