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體育教學對策

時間:2022-06-16 09:18:04

導語:新中考背景體育教學對策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中考背景體育教學對策

摘要:近年來,全國各地對中考體育進行了一系列調整,除了根據(jù)學生實際身體素質調整了中考體育內容外,還提升了體育學科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比,由此產生的影響亟須我們關注和思考,筆者在此背景下提出幾點當下初中體育教學對策。

關鍵詞:新中考;體育教學;對策研究

在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越發(fā)不適應新時代青少年成長需求的現(xiàn)狀下,中考體育政策改革得以實行并迅速推廣全國:更重視初中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截然不同的考核辦法以及更高的體育成績中考占比,新的中考政策規(guī)定,初中學生應具備1~2項以上的運動技術,并對體育科目的考試方式進行了改革,使其在中考總分中的比例有所提高。由于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教學忽略了學生的運動能力,很難適應新的體育考試要求,所以必須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因此,對體育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體育師資配備不足

根據(jù)對本地區(qū)幾所中學的調研,新中考背景下各中學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體育學科師資不足。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肩負著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尤其對于體育學科極為重要,是保證學生人身安全、提升身體素質、快速學習體育技能的關鍵。由于新中考下學校對體育學科的重視度提升,使得各校體育學科師資力量不足,尤其是專項體育技能教師,如足球、籃球和排球類教師。

(二)體育設施老化、缺乏

新中考體育政策改革的背景下,加入了很多新的專項體育技能的考試,改革的宗旨也在于滿足青少年多元化的體育愛好,現(xiàn)狀則是多數(shù)學校體育設施存在老化、缺乏的情況。如果說書和筆是文化類學科教學的基本保障,那么各類體育設施則是體育學科教學的基本保障。通過對本地區(qū)中學的調研,一些重點中學往往配備有豐富的體育設施,但是缺乏定期的維護和管理,存在體育設施老化的情況,甚至個別體育教學設施存在高危因素,如加固件生銹存在傾倒風險、橡膠跑道老化脫落易致扭傷等;另外一些學校則限于自身條件,缺乏一些新加入考試范圍的體育項目設施器材。

(三)體育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手法單一,枯燥乏味,阻礙了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興趣,特別是對專項體育技能的掌握,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另外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下,體育課時往往被文化類學科占用,體育教師缺乏對學生的責任心,自身教學水平也不高,在體育課堂上習慣采用示范教學的方式,要求學生一板一眼地模仿自己的動作,不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解示意,非常不利于新中考下學生對專項體育技能的掌握。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輔助教學的各類設施在教育領域中層出不窮,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體育學科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四)學生對新中考缺乏認知

新中考下的體育政策改革對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學生作為長期應試教育的接受者,缺乏對新中考的政策認知,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普遍缺乏終身體育的認識,而這正是新中考政策所傳遞出的重要理念,讓體育考核不是突擊鍛煉或報一兩個體育培訓班就能通過的,而是需要扎扎實實從每一天做起,點點滴滴積累每天的健康生活成果。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為學生們答疑解惑,以積極應對新中考下的政策變化。

二、新中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新中考背景下,體育教學也產生了重要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開始重視體育學科

中考政策的調整,更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并提倡學生堅持每天進行體育鍛煉,同時也更重視對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根據(jù)對本地區(qū)幾所初中的調研,大部分學生都已經(jīng)認識到中考改革對體育學科的重視,也更加喜歡上體育課,但是存在部分專項體育技能缺乏專業(yè)的教師指導的現(xiàn)象;也有小部分學生對中考調整缺乏認識,忽視中考體育考試。無論在什么課程中,學生都是占主體地位的。體育教師專業(yè)知識水平的高低,對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只有教師熟悉了測驗的內容,學生們才能在日常訓練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需要教師積極培養(yǎng)其對體育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尤其在中考政策的調整下,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向學生普及調整措施,改變學生對體育學科的盲目認識,提升學生體育素養(yǎng)。

(二)課時增加,教學任務加重

伴隨體育考試在中考分值中的占比提升以及其他方面的調整,體育學科教學也逐漸被學校和家長所重視,在此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課時得以增加,但是與之而來的是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也要求教師積極糾正自身的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方法,并在中考體育改革對教學內容以及評價標準的新要求下合理安排所帶班級的體育教學計劃。尤其是要改變以往文化學科經(jīng)常占用體育學科課時的情況,新一輪的中考改革,對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學校都增加了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但有的學校卻只在期末前規(guī)定其他科目不得占用體育課。由于體育學科教學任務的增加,體育教師必須堅持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在保證學生備考項目的成績穩(wěn)定提升的前提下,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體育教學手段亟須更新

雖然新中考體育改革增加了許多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專項體育技能測評,但是回顧當下體育學科教育現(xiàn)狀,依舊存在大批體育教師照搬中考體育考試內容制訂體育教學計劃的現(xiàn)象,在提倡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的今天,照搬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新中考體育教學中,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新的中考制度下,老師要引導學生對體育課的再認識,使他們從被動地跟隨老師的指導學習,轉變?yōu)樽灾鞯?、積極地學習新的體育知識,這樣才能更快地掌握動作要領。在學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的情況下,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較短,這樣便很難充分掌握運動技巧。長此以往,枯燥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失去對體育學科的興趣,不利于學生中考體育成績的提升,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新中考對體育政策調整的意義,恰恰在于對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提升,而非強調學生對專項體育技能的掌握,尤其是在體育教學中,廣大體育學科教師必須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合理應對新中考。

三、新中考背景下體育教學的應對措施

(一)擴編提質,強化師資

應對新中考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改革,首當其沖的就是完成初中體育教師隊伍的擴編,學校方面應該主動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廣招體育英才,尤其是一些優(yōu)秀的專項體育技能教師,在提升學校自身體育學科教學能力的基礎上,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解當下繁重的初中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特別是一些專項體育技能對于動作規(guī)范的要求較高,專項體育技能教師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并告知,有助于學生在中考中更好地發(fā)揮。同時,學校方面還應該組織體育學科教師,積極探討新中考下本校的應對措施,對當前體育教學的模式進行革新,例如: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根據(jù)學生自身體能素質制定體育教學課程安排,將大班制體育教學模式向小班制轉變。

(二)尊重差異,適度教學

世上從無兩片相同的葉子,對于人也一樣,教師應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每個學生自身的體能素質不同,對于體育學科的興趣也各不相同。新中考的體育政策也正是基于這點做出的調整。中學體育老師要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他們的興趣和身體素質進行全面的認識,并根據(jù)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避免采取一成不變的方法,以免給體質較弱的學生增加負擔,而要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方法。這就需要廣大體育學科教師,積極了解自己所帶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體育愛好、自身性格、身體素質等,并結合學生情況開展個性化、定制化教學,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體育教師的關懷。初中體育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f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手法,針對體能較好的學生可以增加其訓練內容,并積極提升專項體育技能水平;而對體能較差的學生,應該避免一開始就布置較強的體能訓練,鼓勵學生從點滴積累,堅持每日訓練,逐步完成個人體能的提升。以足球運動為例,在正式授課之前,體育教師可以事先準備相關設備,記錄每個學生的心肺、體能等基礎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對心肺、體能較差的同學,布置對其體能消耗一般的訓練,合理控制其訓練強度,既能夠維持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還能夠保障學生的安全。

(三)結合中考,設計課程

新中考的體育政策調整,除了促使學生鍛煉身心、強化體質外,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同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僅僅重視考試項目的訓練,忽視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當前的初中體育學科教學應該積極響應新中考要求,重新設計課程內容,提升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保障學生中考體育成績穩(wěn)步提升?;貧w到日常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將中考體育項目融入日常教學中,特別是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調整,以便提前讓學生熟悉考試項目,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作為備選。以中考體育項目中經(jīng)??疾榈拈L跑、立定跳遠為例,體育教師可以在初一階段就將其加入到體育課堂之中,并根據(jù)學生之間的不同的學習情況,再次微調教學課程,使學生對體育學科持續(xù)保持興趣,從多項專業(yè)體育技能中發(fā)掘自己感興趣、有潛能的項目。

(四)保障安全,普及知識

體育教學不像文化類學科的教學方式,是需要學生運動起來的,運動則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如扭傷、摔傷、過度運動等情況時有發(fā)生,這些因素對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有著極大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首先要求學校方面除了增加對體育設施、教學器材、體育場地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以外,還要注重對這些設備器材的維護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杜絕意外的產生來自非人為的層面。其次,要求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前提前備課,除了為學生講解運動知識要點以外,還要注重對學生規(guī)避風險的意識進行培訓,課前了解各個學生的身體情況,警惕個別學生運動時的突發(fā)情況。另外,不能因為害怕風險就拒絕體育鍛煉,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掌握自身急救常識,并將其傳授給學生,避免意外傷害得不到正確急救引發(fā)嚴重后果。

(五)語言激勵,培養(yǎng)興趣

體育項目的內核在于運動員持之以恒、勇于突破的精神品質,如何激勵一個人的精神,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語言。語言激勵作為激勵藝術中最基礎的方式,往往在日常教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體育學科教學中,語言激勵具有撫慰學生心靈、抹平學生失敗感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運用語言激勵,首先是保證課堂上語言的精煉,用最少的話講最重要的事情,提升教師的權威性;其次要提升語言的趣味性,保證體育課堂氣氛的活躍;最重要的是保證語言對學生的共情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注,共同作用下達到語言激勵的目的。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有的學生正在經(jīng)歷叛逆期,但是叛逆不意味著不需要關心,體育教師可以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行為上多聽多對話,發(fā)掘學生叛逆所在,抓住學生日常行為,如學生打籃球精于跑位,教師就可以多贊賞其跑位能力,使用類似“你的反應真快??!”等語句,多關心多鼓勵,成為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放下心理戒備,接受體育教師的教導。

(六)情境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

新中考背景下,如何創(chuàng)新體育學科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成為當下眾多體育教師的教學難點。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下,示范教學+體能訓練難免造成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低下,如今新中考背景下,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如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提升學生興趣,并逐漸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對于情境融合教學手段的實際應用,可以參照下述案例,如:在體操運動中,男女同學受限體操運動身體活動幅度大、個別動作美觀度較低的因素影響,天然拒絕體操運動,這時體育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引導學生從“解放天性”出發(fā),帶頭胡亂喊叫、模仿動物行為等,改變學生對體操運動的偏見,打破學生心理桎梏,達到課前熱身的目的,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四、結束語

總之,把體育課程納入中考,是中考改革的一大舉措,凸顯了體育學科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中學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主動參加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新中考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除了學校層面對師資、設備、器材、維護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外,體育學科教師也要積極更新理念,解放思想,重新設計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將學生放置在主體位置,通過尊重差異、語言激勵、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并在中考體育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曾王飛.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背景下的中考體育訓練教學實踐與探究[J].體育教學,2022,42(01):20-21.

[2]鄭宗英.新中考背景下體育教學方法改革[J].名師在線,2021(35):88-89.

[3]孫民康,張一民,孫有平.中考體育改革的價值取向與兩難博弈[J].中國考試,2021(11):26-34.

作者:魏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