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問題及解決措施
時間:2022-06-16 11:28:16
導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問題及解決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創新,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呈現出來,促使教育行業的發展不斷地發展。在小學教育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需要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課堂中,使學生在自身核心素養的培養基礎上促進數學能力的提升,通過對課堂教學手段的優化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讓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更加靈活地進行教學,逐漸地激發學生學習信心。
數學這門學科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難度和抽象程度都比較大,對于一名小學生來說,他們自身的抽象思維和學習能力都處于成長時期,這就導致在學習數學時就會遇到一定的困難。而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基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所設計的,通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都會得到顯著的優化,這對于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很明顯的助力,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重視其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積極地去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數學綜合能力。對此,本文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組成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括多個方面,針對學生能力的整體性發展和成長而設定,分別包括數感、空間觀念、數據分析觀念、符號意識、幾何直觀、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和模型思想。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進行詳細的研究,能夠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并基于核心素養去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點及時練習,逐漸激發出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力。
二、為什么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信心
小學生會因為自身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在學習數學時經常難以理解相應的知識內容,這就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抑制學生學習信心的培養。通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知識的理解上就會變得更加方便,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認知都會得到優化,這就使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會進一步得到提高,從而收獲到更加豐富的知識點,使學生的參與感加強,以此來促進學習信心的激發。
(二)有助于趨向當前教育發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對教育培養的意識也在不斷地提高,因此,教育的發展也在不斷地進步。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應該得到發展和創新,通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認知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教師對教學理念的創新也會變得越來越積極,進而使數學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通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學科的發展能夠得到進步,從而促進教育行業的發展。
(三)有助于教師教學理念創新
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該是不斷進步的,并且在課堂上要根據教學氛圍的不同去靈活地進行調整,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去適當轉變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學習狀態,從而更加積極地融入課堂中。通過將核心素養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向,教師就需要積極地去創新教學模式,這就會使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得到一定的進步與發展,讓更加高效、科學的教學觀念融入課堂中,使數學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三、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解決措施
(一)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教學是一個靈活多變的過程,而不是一成不變、單一枯燥的環節,教師要多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狀態進行分析,根據課堂氛圍去靈活地轉變教學方式,讓課堂學習變得更有樂趣。但在目前形勢下的數學教學中,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仍在繼續使用,小學生在學習時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導致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抑制。所以,針對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這一現狀來說,教師需要積極地創新教學方式,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去設計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學習樂趣。
(二)教學重點不夠突出
數學知識點具有抽象程度較高、困難度較大的特點,在學習時學生很容易出現學習方向模糊的現象,由于找不到學習的重點,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而影響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質量。針對這一現狀來說,教師需要提前進行備課,并準備多套教學方案,將課本中的重難點知識標注出來,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和探究方向,以引導學生集中精力去進行探究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
(三)教學過程缺乏創新
盡管在新課程的不斷推廣下,大多數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對教學的幫助,但是在小學階段中,很多教師仍然忽略了其重要性,進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由于單一、煩瑣的學習方式而導致興趣低下,抑制了數學學科的發展。針對這個問題來說,教師首先需要積極地去創新教學方式,能夠對整節課堂上的教學流程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將趣味性和新穎性給滲透進去,盡可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鍛煉思維
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屬于學生所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同時,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會間接得到提高,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因此,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依據問題去聯想數學知識點,通過自主思考的過程來提高問題的解決速度,以此讓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充分鍛煉,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比如,在教學“小數加法”時,教師可以通過“整數加法”的知識點去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小數加法的計算方式,并以此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如先提出例題:計算14+28,讓學生進行計算,再提出例題:計算1.4+2,這時教師先將小數點的定義進行解釋,讓學生給出正確的計算過程,接著再次提出例題1.4+2.8,這三個例題雖然在數字上相似,但在小數點上存在著差異,因此計算的難度也會有所不同。最后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利用整數加法的計算方式去總結出小數之間如何進行加法運算,并解釋小數點在運算過程中的意義。”通過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并及時將例題給呈現出來,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加強課堂練習,鍛煉學生運算能力
小學數學雖說是數學學科的基礎部分,但對于年幼的小學生而言,同樣具有較大的難度,小學生也經常會在數學運算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而數學的運算能力同時也屬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課堂練習的方式,將相應的數學計算題給呈現出來,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運算方法去練習,及時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在自身的知識實踐中逐漸促進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運算”這個知識點時,教師通過在課堂上開展相應的練習環節,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做題思路和計算方法進行練習,從而逐漸地鍛煉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以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如先提出這道題:計算13+25,讓學生根據不同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進行思考,結合通分的知識點正確地運算,例如運算的過程為:13+25=1×53×5+2×35×3=515+615=5+615=1115。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分數加法計算過程,熟練之后可以適當簡寫。然后教師在課堂練習環節就可以加大例題難度,引導學生進行計算,從而實現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
(三)善于創建情境,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空間思維和空間觀念是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很多數學知識點都有著較大的抽象性,如果在學習時不加以解釋,學生很容易出現理解上的錯誤,進而影響了自身的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將抽象的知識內容借助情境實現知識具體化,使學生在學習時變得更加便捷,并將空間觀念滲透到課堂中,逐漸地激發學生學習能力,落實核心素養的滲透。比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節知識點時,首先要帶領學生去認識圓柱和圓錐,對于圓柱的認識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然后在不對折的前提下將兩張紙的寬給對齊,可以發現紙面有了一定的弧度,并且變成了一個新的形狀,這就是本節課所需要學習的立體圖形——圓柱。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下,教師可以基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式,利用圓柱圖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轉換來帶領學生進行思考,總結出相應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以及體積計算公式。具體的情境創建教師要基于教具,引導學生對相應的圖形進行實際操作,在教具的幫助下去降低立體圖形的幾何抽象程度,以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對于圓錐的學習也是如此,通過情境的創建去帶領學生進行學習。
(四)巧妙設計任務,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推理是學習數學的主要手段之一,因為數學知識點之間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聯系,這也就是“一節課不聽導致不會做數學題”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數學推理也是在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對于思維能力、知識理解能力都有著較大的提高作用。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巧妙地設計課堂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去進行自主學習,對相應的知識點及時進行自我推理,鍛煉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自主推理出相應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如對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來說,教師可以利用方格紙來引導學生對比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首先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要分別與長方形的長和寬對應,然后再引導學生正確地通過方格紙去觀察面積。接著教師就可以設計學習任務:“脫離方格紙,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去推理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已知長方形面積公式為S=ab,a和b分別代表長和寬,學生在方格紙上通過多次對比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經過自己的思考,已經有一個基礎的推論,這時教師可以將一個長方形框架作為教具,將框架的兩邊移動可以發現長方形會逐漸地變成平行四邊形,這也就使學生發現了兩者之間的聯系,從而確定了自己所推理的結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為:S=ah,a和h分別代表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五)構建數學模型,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小學數學經常會遇到應用題這種題型,這也是小學生最害怕的題型之一,容易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小學生沒有一個清晰的做題思路,導致思考角度模糊,從而引發一系列錯誤。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下,數學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應用題題型去構建一個數學模型,引導學生去總結一個知識框架,進而擁有更加清晰的做題方向和思考角度,將數學模型的思想充分滲透到課堂中,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比如,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雞兔同籠同樣屬于小學階段數學重要的應用題題型之一,對此,教師要借助數學模型的方式去幫助學生總結一個相應的做題思路,并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給滲透進去。如這道題:“籠子里有雞和兔若干只,雞和兔共有50個頭,160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對于這道題來說,教師就可以將假設法給滲透到課堂中,幫助學生去構建假設法這種做題的模型。具體的思考過程為:假設全是雞,也就是說籠子里一共50只雞,所對應的腳就應有50×2=100只,相比于雞和兔都有的情況下少了160-100=60只腳,而少的這60只腳就是將兔子假設成雞而少算的腳數量,所以兔子的數量為60÷2=30只,雞的數量為50-30=20只。
五、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盡可能強化學生自身的素養,從而提高教育的意義。因此,對于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培養來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問題的提出、任務的設計等方式,先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上的教學會變得更加高效,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程度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能夠讓數學課的教學質量提高。
(二)注意引導學生及時練習鞏固
數學知識點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如果在學習時忽略了知識實踐這一環節,就會導致學生只在表面層次理解知識,在實際運用時就會產生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鞏固練習,通過實際數學例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將知識實踐充分落實到課堂中,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數學課堂中實踐環節的設置,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熟練度得到加強,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尤其是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有趣、新穎的學習氛圍能夠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主動地融入課堂中。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核心素養培養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趣味化教學模式的創新,幫助學生逐漸改變對數學學習的認知,體會到數學課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中,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質量。總而言之,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及時進行創新和研究新的教學方式,能夠重視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對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找到影響數學教學的因素,并及時去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收獲,顯著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讓自身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充分的培養和鍛煉,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韓春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分析[J].新課程,2022(07):44-45.
[2]王錫考.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路徑探究及實踐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2(08):40.
作者:馬金華
- 上一篇:農機控制工程技術發展前景
- 下一篇: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