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及建議

時間:2022-06-17 15:23:18

導語: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及建議

摘要:為了深入研究國內現代學徒制,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首先闡述了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然后分析了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熱點,最后對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研究熱點;CiteSpace可視化分析

現代學徒制最早由英國提出,由于其顯著的人才培養優勢而迅速被發達國家采用。現代學徒制是發達國家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在全球人才激烈競爭的條件下提高本國的人才競爭力,提高制造業等行業的科技水平和員工素養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2015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通知》公布了165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強調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等應積極推廣現代學徒制。截至2020年4月,我國已經有500多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通過驗證。與此同時,學術界對現代學徒制的研究也呈現出如火如荼之景,以現代學徒制為主題的研究論文數量節節攀升。然而現代學徒制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同時,它的研究現狀如何?研究熱點有哪些?已有研究有哪些不足之處?為了明晰這些問題,本研究采用文獻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對國內現代學徒制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和信息挖掘,并對以上問題做出回答。本研究以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作為文獻的數據來源,選擇高級檢索,檢索式=“篇名檢索”,檢索詞=“現代學徒制”,時間范圍為默認,為了保證搜索到的文獻的質量,在來源類別上勾選北大核心和CSSCI。檢索的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18日,共得到768條文獻,刪除會議、重復文獻和報告,最終得到690條文獻。

一、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

借助CNKI的文獻可視化分析功能繪制現代學徒制發文趨勢圖,如圖1所示。通過圖1可以看出現代學徒制研究的歷史發展及趨勢。根據圖1所呈現的文獻數量階段性特征,我國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研究起步階段(2003—2010年)。該階段的主要特征如下:①我國對現代學徒制研究起步較晚(2003年),這與我國國情及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密不可分;②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借鑒西方國家現代學徒制,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提供啟示。第一篇論及現代學徒制的學術論文是2003年北京師范大學許競、史明潔撰寫的《英國職業教育中的“業本學習”初探》[1],此后,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逐漸增多,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英國職業教育通過現代學徒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學徒質量顯著提高、數量顯著增加;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求,這一階段由于職業教育連年的擴招及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等,職業教育教學與市場脫節、就業矛盾等成為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緩慢增長階段(2011—2014年)。該階段現代學徒制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為研究的緩慢增長期。這與國家大力推行現代學徒制工作密不可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鼓勵職業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相關工作。2014年2月,李克強總理提出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2014年9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2014年12月,試點工作推進會在河北唐山舉行,會議中要求因地制宜地開展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第三,急劇增長期(2015—2020年)。由圖1可以看出,該階段發文量呈現幾何倍數增長,為研究急劇增長期。2015年,教育部印發《關于發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現代學徒制的相關試點工作,165家單位成為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單位,現代學徒制引起社會廣泛熱議。這一年,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發文量是2014年的兩倍,在2016年發文量達到頂峰,共有148篇,雖然在2019—2020年發文量有所回落,但整體發文量仍然較多。

二、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熱點

將節點設置為Keywords,閾值為Top=50,也就是說篩選出每年頻次最高的50個關鍵詞,其他參數不變,可得到關鍵詞知識圖譜,如圖2所示。在CiteSpace中,高頻次經常被看作確定研究熱點的重要指標[2]。如表1所示,出現頻次比較高的關鍵詞依次為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學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高職院校、雙元制、高職教育。同時,高中心性也可用于確定研究熱點,如表2所示,中心度較高的關鍵詞依次為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與培訓、學徒培訓、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養、學徒制度、職業教育、學徒制。綜合以上兩類數據,并結合現代學徒制相關主題研究中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可以判定,在現代學徒制核心議題下,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為研究熱點。

(一)現代學徒制

通過對已有文獻進行分析,現代學徒制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維度。第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關晶和石偉平[3]深入剖析了現代學徒制中“現代性”的意涵,指出其現代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組織、功能目的、教育性質等方面;趙鵬飛、陳秀虎[4]深入剖析西方現代學徒制,指出其工學結合具有非常大的靈活性,都具備“雙重”身份、“雙源”育人、產教融合的特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根本原則。第二,現代學徒制試點實踐。隨著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推廣和產教融合理念的實施,許多高職院校開始進行創新探索,尤其是2015年啟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后,現代學徒制試點實踐的研究逐漸增多,如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等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第三,從多元視角探究現代學徒制新內涵。如楊紅荃、蘇維[5]從工匠精神的視角剖析現代學徒制的培育路徑,指出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須融入現代學徒制,并分別從政府、職業院校、企業、社會四個方面分析了培育路徑;歐陽忠明、韓晶晶[6]從“成本—收益”的視角切入,剖析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動力和訴求,指出學徒工資、學徒制模式、培訓周期和招聘對企業成本有較大影響,并且這些因素會影響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

(二)校企合作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校企合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機械團結的初級階段、有機團結的初級階段、有機團結的高級階段[7]。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加快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開展校企聯合招生,推進校企一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學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高職院校雙元制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與培訓學徒培訓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養學徒制度職業教育學徒制頻次中心度關鍵詞中心度頻次關鍵詞體化育人”,體現了國家對校企合作育人的高度重視。在國家的支持下,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性成果,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缺乏程序和政策依據,頂崗實習的質量難以保證,缺少滿足各方利益需求的機制等,阻礙了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新型的職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地緩解我國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難題。孫佳鵬、石偉平[8]指出現代學徒制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有效滿足了學生、學校、企業和政府四方面的需求,破解了我國校企合作的難題;趙鵬飛[9]通過充分剖析國外現代學徒制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現代學徒制探索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我國現代學徒制實施的關鍵點在于校企共同管理、雙證融通、產教融合、校企聯合招生等。現代學徒制對我國校企合作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隨著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實施,校企合作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三、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建議

相較于國外,國內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起步較晚,但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學界的不斷努力下,目前也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具體來說,國內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研究起步階段(2003—2010年),該階段主要特征為發文量少,研究主要停留在分析借鑒西方國家現代學徒制上;第二,緩慢增長階段(2011—2014年),在這一階段,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許多學者開始關注現代學徒制的相關研究,發文量逐漸增加;第三,急劇增長期(2015—2020年),該階段發文量呈現幾何倍數增長,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主題逐漸多元,許多學者從新的視角出發探究現代學徒制。根據現代學徒制研究高頻關鍵詞及高中心度關鍵詞,并結合現代學徒制相關主題研究中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可以判定,在現代學徒制核心議題下,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為研究熱點。其中,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現代學徒制的意涵和特征、歸納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從多元視角探究現代學徒制的新意涵上。其中,關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方面,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學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實踐探究了校企合作的最新進展[10]。根據以上對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現狀和熱點的梳理和總結,筆者提出了以下有關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的建議,以期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第一,需要拓展思路,從多元視角出發探究現代學徒制。國內學者多是從職業院校、企業的視角探討現代學徒制應該如何構建,普遍缺乏從學徒(學生)和師傅的視角分析現代學徒制。學徒和師傅是現代學徒制的主要利益相關者,他們之間的利益訴求和參與的動機會直接影響現代學徒制的順利開展[11]。因此,有必要厘清學徒、師傅、企業和職業院校教師之間紛雜的關系。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企業管理、民間學徒制、工作本位及成本效益等視角開展深入研究,即從社會宏觀角度出發,從細處著手,創新現代學徒制研究的視角。第二,從交叉學科的角度出發探究現代學徒制的新意涵。目前,關于現代學徒制的研究成果比較豐碩,但多數研究是從教育學本身角度出發,從社會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角度出發開展現代學徒制的研究還需加強。從其他學科范疇出發進行研究,能夠強化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和協同合作,加強現代學徒制相關研究的整體性和深入性,從而更順利地解決現代學徒制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三,拓展現代學徒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縱觀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職業院校或企業頂崗實習中的應用上,研究停留在事實描述的表象層面,且研究分析側重于某個試點院校、某個師范專業,欠缺對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普遍規律的探索,并且個別院校、專業實踐研究成果是否能進行推廣尚無進一步探討。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熱點之一,對國內現代學徒制的研究現狀、熱點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既能夠掌握其動向,又能夠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國內現代學徒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相關教育者還需進一步探究分析。

參考文獻:

[1]許競,史明潔.英國職業教育中的“業本學習”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2003(5):61-66.

[2]林德明,陳超美,劉則淵.共被引網絡中介中心性的Zipf-Pare-to分布研究[J].情報學報,2011(1):76-82.

[3]關晶,石偉平.現代學徒制之“現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4]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21.

[5]楊紅荃,蘇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當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職教論壇,2016(16):27-30.

[6]歐陽忠明,韓晶晶.成本—收益視角下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6(6):85-90.

[7]徐國慶.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構建中的關鍵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30-38.

[8]孫佳鵬,石偉平.現代學徒制:破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難題的良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7):15-16.

[9]趙鵬飛.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152-153.

[10]劉娜娜,齊云霞.國內現代學徒制應用研究[J].決策探索(下),2021(10):73-74.

[11]蘇蕾.云南省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政策執行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21.

作者:宋璐 龍琴 李釗 單位: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