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嘗試
時間:2022-06-17 16:30:08
導語: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嘗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著力解決打通和拓寬各級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發展通道,教育部和各地方先后出臺了中高職人才培養相銜接、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相關政策文件,本文以“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中高職銜接培養改革創新制度”為例,在深入分析制度落實中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提出了以“專業布局、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室建設、教育教學管理、招生工作、就業工作、教育教學研究”八個維度的教育改革統籌措施和“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試、教材、學籍管理”五個層次的統一教學管理要求,為深化中高職銜接的職業教育改革提供“商洛職業技術學院方案”。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八個統籌”;“五統一”;職業教育改革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商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秉持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的理念,搶抓國家和省上職業教育改革機遇,在推動“3+2”成為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五年制高職教育辦學形式以“三二分段”一體化辦學為主、聯合辦學、做大做強職業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學可鑒的有益做法和經驗。
目標強引領
學院緊緊圍繞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目標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瓶頸和難題:一是師資隊伍建設短板明顯;二是干部隊伍建設滯后;三是辦學經費緊張,學院改善辦學條件面臨資金困難。中職學校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教育觀念相對落后;二是設施學位普遍緊張;三是師資力量不足;四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深入調研找準制約職業教育的難題癥結后,學院的一班人深深認識到,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真諦在于改革創新,破解職業教育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更需要改革創新。基于此,學院搶抓中央和省上密集出臺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政策和機遇,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撰寫了《加強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做大做優商洛職業教育》的調研報告,牽頭制定了推動“3+2”中高職銜接、加強三二分段制五年制高職教育管理等相關規定,與商洛11所中職學校聯合,一場創新探路三二分段制一體化辦學的深層次職業教育改革拉開了帷幕。
統籌聚合力
學院依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及《陜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有關精神,為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建設,緊扣域情實際,出臺了《推動“3+2”中高職銜接實施“八個統籌”工作實施意見》,為中高職院校合作辦學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合力。1.統籌專業布局為真正把“3+2”中高職銜接的基本制度落到實處,明確要求各中職學校專業開設必須依據招生規模、師資力量、實訓設施、產業需求而定;對招生規模小、師資嚴重短缺、實訓設備落后的專業實行撤并制度。依據三二分段制聯合辦學專業設置,學院把全市劃分三大區域統籌布局,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所開設專業進行綜合評審,每個區域均可開設所需開設的全部專業,縣與縣之間原則上不開設相同專業,努力形成特色鮮明且有一定競爭力的優勢專業群。2.統籌人才培養方案為適應三二分段制高職培養模式,統籌中職三年和高職二年人才培養工作,切實做到中高職銜接貫通,由學院牽頭,中職學校協同,聘請行業企業技術人才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中職學校課程開設、考核方式等明文界定。方案個別內容的確需要調整的,由相關學校或參與企業代表提出意見,經學院批準后統一調整,有較大修改時由學院召集專家教授、聯辦企業代表參與修改,真正使人才培養方案成為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3.統籌師資隊伍建設遵循共建共享、相互補充、統一培訓、全面調配、保障需求原則,學院綜合研判,選派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等為各聯辦學校“送教上門”。建立師資資源庫,按照學院統籌聘用、中職學校申請使用、薪資報酬分擔制度,聘請客座教授、實行聯辦學校教學技能集中培訓、遴選優秀畢業生到聯辦學校頂崗實習或任教、組織聯辦學校教師來學院跟班學習、領導外出考察學習等多法并重,促進師資隊伍的優化提升。4.統籌實訓室建設遵循區域設置、突出重點、共建共享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實訓設施設備的基礎上,緊扣人才培養需求和專業規模,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基礎實訓室建設。資金籌措以爭取各級政府支持為主、企業等社會資本為輔的辦法,學院每年預算200萬元三二分段專業實訓室建設專項補助資金,分年度計劃,明確建設主體、建設標準、建設目標和服務區域,在三大區域內建成7個重點專業和布局合理的中心實訓室,充分發揮實訓室教書育人的最大效應。5.統籌教育教學管理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聯合辦學質量,學院印發了《加強三二分段制五年制高職教育管理辦法》,質化和量化了教育教學、課程標準、教學點的“四個管理”目標和任務。加強“四個教育”,即加強學風建設教育,促進學生優學成才;加強法治教育,引導學生遵紀遵規守法;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職業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和職業道德觀,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6.統籌招生工作為避免職業教育招生上的無序宣傳和惡性競爭,學院與商洛市內中職學校建立了中高職協同招生工作機制。依據各縣區生源數量和教育教學資源狀況,合理編制三二連讀招生計劃,逐步壓縮五年一貫制和中職招生,逐步擴大三二連讀招生規模,構建招生宣傳共同體。學院列支專項資金,除對招生規模大、轉段比例高的中職學校獎勵外,在實訓室建設、專業課教師派遣、科研課題立項、教師培訓等項目中也予以重點傾斜。7.統籌就業工作為暢通就業渠道,學院建立了中高職協同就業工作機制,聯合舉辦“校園招聘會”。依托中高職學校實習就業資源,以三二分段制中職、五年制高職為重點,建立實習就業一體化資源共享機制;根據校企合作訂單培養需要,學院投入教學場地,企業投入實訓設施,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與中職學校分享校企合作成果,按地域設立校企合作訂單班。依托學院簽訂的相關國際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參與國際合作,多渠道和高質量地保障學生的就業。8.統籌教育教學研究學院為強化教育教學工作,每年設立100萬元科研專項資金,開展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在院刊《商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增設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教育專欄,支持職業教育科研,獎勵研究成果,補助列入中省和學院教科研項目。牽頭每年召開不同類型的學術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育教學管理等會議,加快信息同步,共享教學科研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職業技術教學研究體系,為職業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支撐。
統一提質量
學院為加強三二分段五年制教學管理,切實做好中高職貫通培養,保證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因地制宜,靶向施策,出臺了《加強三二分段五年制高職教育管理辦法》,提出了“五個統一”的明確要求。1.統一人才培養方案三二分段五年制實施初期,學院即向中職學校下發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9年6月,根據對各中職學校教學情況的調研,由學院教務處牽頭,聯合中職合作校,共同設計了12個專業的三二分段五年制人才培養方案,組織9所中職合作校專業教師參與研討,廣泛征求意見及建議,集思廣益、梳理歸納,修訂和完善了學前教育、護理、汽車檢測與維修、大數據技術與應用4個主要合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三二分段五年制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統一課程標準學院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聯合10所中職學校,制定了中醫學、通用航空、大數據、建筑工程管理等一批專業核心課程標準,經過2020年8月暑期研修班討論修改后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學前教育學等近20門專業課程標準。選派專業課教師11名支持中職學校核心專業課教學和實訓工作,在各縣區企業、行業聘請了多名兼職副教授、講師供各中職學校選用。投資140萬元為各中職學校援建了7個實訓室,調動了各中職學校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3.統一考試直面各校教材統一程度不夠、課程開設不一、內容存在差異、影響中高職銜接的實際,在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的基礎上,學院克服困難、創造條件,2020年7月首次統一組織期末考試,涉及2019級護理、學前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大數據技術應用4個專業共7門課程。2020年12月將2019級、2020級4個專業16門課程納入統一考試。由學院統一命題,各中職學校具體組織實施,確保了統一考試的順利開展,有效推動了人才培養方案的落實。4.統一教材學院堅持把統一教材作為貫徹各級黨和政府決策部署的鑄魂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固本工程,選擇多個就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高新技術專業教材供參考應用,逐步做到統一教材。初期與中職學校緊密聯系,切磋交流,確定聯辦專業教材目錄。2020年12月學院統一向中職學校下發了專業課程教材目錄版本,通過統一教材使用、統一教學進度兩項工作,確保了教學質量,滿足了人們對高質量職業教育的新期待,適應了職業教育發展新要求。5.統一學籍管理貫徹落實省上《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規定精神,緊密溝通協調,設計實施方案,明確各方學籍管理責任。三二分段五年制學生學籍實行分段注冊、分段管理,前三年由聯辦中職學校負責,后二年由學院負責并承擔前三年學生學籍監管責任。針對部分中職學校學位緊張、師資短缺等問題,學院創造性地實施了“學籍管理3+2、教學管理2+3”制度,確保了學生學籍信息的準確無誤,發揮了學籍信息支撐教育治理和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的基礎性作用。
聯合促成才
學院為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現代化水平,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健全和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打好校校聯合、校企聯合“組合拳”,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實用型人才資源支撐。1.上下聯動抓聯合學院書記、院長高度重視聯合辦學工作,以上率下、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穩步推進,5次赴各聯辦學校開展專題調研,并將專題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密集召開院黨委會、院務會和院長辦公會研究聯合辦學工作10余次,協調解決聯合辦學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在市上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經市委編制部門批準,正式成立了學院對外合作辦公室,明確了工作職責,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大膽探索,為聯合辦學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2.校校聯合揚優勢為解決三二連讀一體化辦學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不足的問題,學院相繼在全市多行業聘任了72名兼職教師供中職校選用,為4所中職學校派遣專業課教師11名,舉辦了“三二分段五年制中職合作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設立專項資金100萬元支持中高職一體化辦學科研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實現了市域內中職學校全覆蓋,跨區域合作的中職學校達到4所,合作專業多達12個,兩年共招生1987人,拓寬了學生就業創業的渠道和空間。3.校企聯合促提升學院把校企合作作為理論課教學與實踐課教學相結合的重要平臺及培養動手能力較強、實現人崗匹配的重要途徑,先后與重慶、四川、湖北、陜西等地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4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聯合辦學,建立了互聯網、通用航空、高鐵、汽車等4個二級學院,在原有專業基礎上,為合作企業申報新的市場競爭力較強、就業前景較好的對口高新技術專業6個。目前在校學生1098人,為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探索了新路。4.設施共用享成果學院按照區域設置、突出重點、共建共享原則,嚴格按照協議要求,為合作企業提供足夠的實訓室建設用房和教學辦公場地。通用航空學院建有飛機發動機維修實訓室、拆裝工具實訓室、形體禮儀室、運動訓練室、一架三角翼飛機,占地約800平方米;高鐵學院建有實訓模擬倉和教學沙盤各一個,占地約300平方米;互聯網學院建有4個機房、配置了160臺計算機,加上瑜伽室、辦公室等占地約600平方米,有效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商洛方案”顯實效
學院為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發揮龍頭作用,把落實“3+2”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開展聯合辦學作為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迎難而上,有的放矢,深化改革,強化落實,為中高職銜接和多元化辦學提供了“商洛方案”。1.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學院通過選派一批、培訓提升一批、聘任一批的方式,先后在各行各業聘任了72名專職教師,派遣了11名專業課教師。學院碩士研究生、副高級以上職稱、“雙師型”教師分別由2018年的68人、92人、209人增加到2020年的82人、108人、255人。通過學院龍頭帶動作用的發揮,中職院校專職教師、“雙師型”教師分別由2018年的736人、173人增加到2020年的845人、298人,有效緩解了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不足的困境。2.提升聯合辦學實力師資隊伍建設的加強,實訓室建設的穩步推進,中高職銜接教科研工作的開展,專業布局的調整,招生規模的穩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考試、學籍的統一,校企“雙元”育人機制的建立,專業和課程建設的推進,高質量就業的反哺,中高職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使學生從“融入”到“融通”,全面提升了職業教育辦學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3.擴大職業教育規模聯合辦學目標明確,教學改革的深化,校企多元合作辦學的驅動,職業教育在辦學規模、師資力量、教育教學等方面提升很快。學院高職專業、五年一貫制專業、三二分段制專業,分別由2018年的22個、7個、2個增加到2020年的26個、9個、12個,在校學生由2018年的6647人增加到2020年的10720人。中職學校合作專業類群由2018年的3個增加到2020年的5個,學生數由189人增加到2020年的2176人,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和滿意度。4.增強職業教育競爭力中高職銜接和聯合辦學的穩步實施,在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學院先后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建設項目學校、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試點項目學校、陜西省“一流專業”培育學校。此外,學院還相繼榮獲陜西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三所中職學校分別被授予國家級示范校和重點職業學校,大大增強了學院的職業教育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
實踐帶來新啟示
落實“3+2”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實施中高職貫通培養,是國家職業教育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在沒有成熟做法可鑒、缺少成套規律可循的情況下,學院依據中央和省上有關規定精神,大膽探索,克難攻堅,穩步推進,彰顯實效,做法彌足珍貴,經驗值得借鑒推廣。1.必須堅持強化組織領導學院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明確自身定位,以發揮職業教育改革龍頭作用、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為己任,組建成立了以上率下、高效權威的組織機構,設立了對外合作辦公室,市級領導指導抓,黨委書記親自抓,學院院長統籌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縣區領導配合抓,教職員工同心抓,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為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2.必須堅持統籌謀劃推進學院一班人深入調研摸準實情,主動匯報爭取支持,專題溝通化解分歧,思想碰撞增進互信,可行性分析研究論證,出臺配套政策文件,硬化各項工作舉措,在合作辦學及教學方面創新實施了“八個統籌”和“五個統一”,為中職教育排了憂、解了難、指了路,確保了“3+2”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辦學的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凝聚形成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合力。3.必須堅持精準對癥施策為促進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順暢推行,學院一班人足跡遍布市內每一所中職學校,分層分類召開座談會,探尋中高職銜接的良策,按照人才培養要求和市場需求,采取統籌現有中職專業向高職對口專業集中、逐年調整或新增對應專業等辦法,協調解決中高職專業銜接不暢、中職校學位緊張、師資力量不足、資金短缺等難題,為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辦學奠定了堅實基礎。4.必須堅持狠抓落地落實學院為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堅持把強化“3+2”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落實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申報新專業,鞏固傳統優勢專業,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聘請兼職專家教授供中職校選用,定期舉辦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搭建教科研學習和實訓交流平臺,投巨資援建實訓室,立項科研課題,在大幅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方面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林俊.“十四五”時期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導向、任務與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2(4):5-12.
[2]朱玲,趙厚程,李建霞,等.中高職銜接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31):140-141.
[3]張海艷,孫秀珍.職業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破解中高職銜接“兩段式”難題的新思路[J].職業,2019.
[4]劉杰英,王翠翠.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9(27):54-55.
[5]劉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中高職銜接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2):14-17.
[6]曾宏燕.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9.
[7]龐世佳,徐涵.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政策的內容分析[J].職教通訊,2015(19):16-20.
作者:程詩有 單位: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城市綜合體工程深基坑支護選型探討
- 下一篇:新時代背景中職有效德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