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農村經濟綠色發展路徑

時間:2022-06-20 08:51:04

導語:地區農村經濟綠色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農村經濟綠色發展路徑

鄉村振興提出后給我國鄉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鮮生命力,綠色鄉村經濟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分,通過發展綠色鄉村經濟可以改變鄉村人居環境、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提升我國鄉村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等,從而為我國鄉村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于目前農村地區環境資源破壞嚴重、土地資源浪費現象日漸突出、土地資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等問題,都嚴重影響著中國鄉村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整體水平。因此,基層地方政府部門應當把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在發展綠色經濟的過程中,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導向,利用綠色生產模式不斷完善農村經濟發展體系。基于此,本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研究背景,重點研究榮成市農村經濟綠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有效的發展路徑,以供相關人員參考。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城鄉發展不協調、居民收入差距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緩慢等問題。

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與農產品質量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不斷朝著現代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國大多數農民群眾的收入水平較低,加之市場上的農產品附加值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影響。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以及發展綠色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各個涉農行業領域中,為農村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這樣的環境下,綠色農村經濟發展必定會帶動農產品附加值的增加,為廣大農戶帶來了極其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還能夠有效監測、控制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化學農藥殘留問題,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日常生產對農業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有利于達成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實施目標在于“堅持以綠色生態發展為導向,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促進鄉村地區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從目標上能明顯看出,要想有效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成功實施,就必須要貫徹綠色發展思想。但是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時依然存在許多限制性的問題,例如,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落后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農業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不僅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時也限制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步伐。尤其是在傳統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成本投入與產出之間不成比例的問題,嚴重增加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成本。而農村經濟綠色發展則更加重視控制農業生產的經濟成本以及流通環節的優化配置,因此,發展綠色農村經濟是順利達成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關鍵因素。有利于豐富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在綠色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下,現代化農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也在逐漸的完善。例如,在構建綠色農村經濟發展體系的過程中,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模式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特色化發展的趨勢,鄉村休閑旅游行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發展模式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這足以說明現代化農業正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不斷發展,生態化農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特別是鄉村旅游產業的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因素,是能夠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繁榮發展的新興手段,與發展綠色農村經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發展綠色農村經濟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農村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由于地方政府對待綠色經濟發展缺乏正確的認知,導致鄉村地區的環境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最顯著的現象為大多數農戶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農藥與化肥,從而導致農業生產環境質量逐漸下降,水土肥力流失、土壤板結、鹽堿化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地治理。與此同時,農作物秸稈處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由于城鎮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廢棄物、工業廢水對農村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從而導致重金屬元素與有害化學元素大量滲透到水源中與耕地中,為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健康、綠色發展。綠色農業生產觀念較弱由于綠色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較高,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健康的口感,因此贏得了許多消費者的喜愛。近幾年來,榮成市各地在積極建設綠色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但是真正符合標準的農產品數量少之又少,并且農村群眾參與綠色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農民群眾都深受傳統“小農思想”的束縛,不具備較強的綠色生產、發展觀念,更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卻忽略了持續開發、利用農業生產資源,不利于實現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除此以外,大多數地區雖不斷擴大綠色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但是卻存在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不足、高產田比例低、低產田比例高的現象,這也對農村經濟的綠色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綠色農業產業鏈不完善大多數農村區域的綠色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偏弱,參與綠色農業生產經營的人員總量較小,企業規模小且產品質量低,沒有建立完善的綠色農民經營產業鏈,因此導致綠色農產品生產在市場中沒有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綠色農產品經營企業更注重種植時的綠色發展,而忽視建立完善的綠色生產管理體系;部分農村以加工綠色農產品為主,但深加工企業數量不足,綠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無法提高,無法實現綠色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綠色農產品的市場認可度相對較低,其營銷模式也存在一定滯后性,由于未能意識到直播營銷、網絡營銷等新影響模式的可能性,仍然采取了傳統的營銷模式與手法,使得綠色農產品的營銷渠道并不暢通,市場競爭力不足;雖然大多數農村地區都提高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程度,積極開發鄉村生態旅游項目,但是由于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限,認識還不夠深刻,缺乏專業人才、項目覆蓋范圍較低等問題的存在,導致綠色經濟的發展速度緩慢。

鄉村振興背景下推進綠色經濟

發展的有效途徑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程度,更要將其貫穿于發展農村地區綠色經濟的整個過程中。將綠色經營理念與管理理念作為核心,堅持綠色經濟優先發展的重要原則,形成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農村綠色經濟發展戰略。正確認識發展綠色農村經濟的重要性,在大力提高企業效率和農業產出質量的基礎上,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實現生態環保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均衡發展,嚴格遵循“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基本原則,這也是發展農村地區綠色經濟的必然保證。同時在發展綠色農村經濟時,對鄉村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與分配,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作者:畢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