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模式與實踐

時間:2022-06-22 09:39:49

導語: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模式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模式與實踐

摘要:闡述了我國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現狀,以蘇州儲備地塊為例,分析了其土壤污染防治項目以環境監理為主,以工程監理為輔,由環境檢測單位提供獨立監測服務的監理模式實踐特點,以及環境監理、工程監理和環境監測各環節的實施要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實施過程中落實監理全覆蓋,夯實監理的安全監管責任,以及將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有機結合,形成一套有針對性的行業監理規范等建議。

關鍵詞: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環境監理;工程監理;儲備地塊;蘇州市

1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現狀

土壤污染防治項目不同于一般的建設工程項目,除了具備工程建設的特征之外,還有消除環境健康風險的屬性[8]。深入項目主體的專業監理,對項目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把控,是確保治理質量、防治二次污染,以及實現治理修復安全、進度控制和投資目標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11-14],同時也對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建設工程監理和環境監理人員往往不具備全面的土壤污染防治專業技能[15-17]。我國的土壤污染防治起步較晚,目前尚無統一的監理規范[8]。江蘇等多地[18-22]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地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環境監理規范,雖然涉及環境監理的職責、程序、方法和制度等方面,但仍然缺少對項目整體質量、造價、進度控制、安全生產管理、治理(施工)合同管理等的明確要求。在土壤污染防治項目中,多采用工程和環境雙監理制度,以期達到監理全覆蓋的目的。然而,由于缺少相關規范性文件,容易出現雙監理之間推諉扯皮的現象,不利于項目總體目標的順利實現。今基于蘇州儲備地塊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模式的實踐,分析其監理工作的實施要點,探討其創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2蘇州儲備地塊監理模式

自2011年以來,蘇州市土地儲備中心在對已收儲污染地塊開展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中,從最初特種油品廠地塊僅委托單一工程監理,到安利化工廠地塊引入工程和環境雙監理,再到塑料廠地塊同時委托工程監理、環境監理和環境檢測單位,逐步形成了以環境監理為主,以工程監理為輔,由環境檢測單位提供獨立監測服務的監理模式。凡涉及場地平整、大型土石方工程、止水帷幕、鋼板樁、圍墻、邊坡支護等工程建設的監理工作均由工程監理參照建設項目相關要求實施;地塊內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治理修復工程的全過程監理工作由環境監理負責實施,包括且不限于原位熱脫附、異位熱脫附、固化穩定化、水泥窯協同處置、地下水抽出處理、廢水廢氣噪聲處置、檢驗驗收、臨時設施設備、密閉大棚建設及二次污染防控等;項目實施過程中涉及的環境監測工作均由環境監理聯系檢測單位,由其獨立開展樣品采集和實驗室檢測分析。針對蘇州儲備地塊實施的監理模式分別從污染治理和工程建設兩個方面,對修復(工程)質量、造價、進度控制及安全生產管理、治理(施工)合同履約等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管理。特別是環境監理,以計量支付權為抓手,在提供專業化環境保護咨詢服務的同時,還有力敦促各參建單位切實落實在治理修復工程全過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控和安全生產措施,保障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的順利實施,以及各項目標的順利達成。

3蘇州儲備地塊監理模式的實踐特點

蘇州儲備地塊的監理模式立足于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范圍全覆蓋,逐步形成了由環境監理牽頭、以工程監理為輔助的模式,并且通過直接發包委托環境監測服務單位的方式,強化環境監測的獨立性。該模式不僅有別于建設工程項目的工程監理和環境監理模式,與現行地方性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環境監理規范的要求相比也有一定的創新性。建設工程中的監理工作以工程監理為主,監理內容主要包括施工進度、工程量、工程款及施工安全[10,23];以環境監理為輔助,主要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15-16],對工程實施過程中涉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開展監督和管理。各地發布的地方性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環境監理規范雖然考慮了土壤污染防治工程自身就是環境保護工程,對治理工程質量和二次污染防治提出了監理實施要點,但在施工進度、工程量計量、造價審核及施工安全方面涉及不多。蘇州儲備地塊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考慮到項目既有環境保護的特征,也有建筑工程的屬性,在監理模式的實踐發展過程中,既借鑒了建設工程有關規定,又落實了地方性環境監理規范,并且結合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的特征和監理人員的專業性,明確了工程監理和環境監理的工作范圍和職責。尤其是在環境監理方面,不僅以環境監測作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通過對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修復工程重點施工環節的環境質量,以及土壤和地下水等介質進行監測等方式,控制治理工程質量和二次污染防治效果,還將安全風險辨識報告作為監管依據之一,敦促治理單位提前做好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管控安全風險,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采用“計劃和建立-實施和行動-檢查和評價-優化和改進(PDCA)”循環管理模式,敦促治理單位建立涉及修復(工程)質量、造價、進度控制及安全生產管理、治理(施工)合同履約等方面的立體管理體系,科學、平穩、安全地推進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實施。

4蘇州儲備地塊監理模式的實施要點

4.1環境監理實施要點

通常在土壤污染防治項目中,環境監理的重點關注領域為治理方案審核、二次污染防控、修復質量控制等。然而,在蘇州儲備地塊監理模式的實踐中,環境監理是牽頭方,其工作緊密圍繞著治理工程,實施要點除了落實環境保護相關要求外,還應履行安全生產管理、造價控制、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監理職責。(1)施工準備階段。審核治理單位及人員的資格;檢查治理單位修復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體系的建立及運行情況;核查修復工程實施方案及其他治理方案;參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制定環境監理工作方法和制度;審查施工總進度計劃,確認治理工程開工等。(2)施工過程階段。組織工地例會,起草會議紀要;以旁站、巡視、平行檢驗、見證取樣等方式,開展修復工程環境監理工作,核查治理工程實施情況、環保設施運行和環保措施落實情況,監督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和環境影響監測落實情況,獨立開展污染物排放及環境影響監測;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通知治理單位,抄送建設單位;對治理工程進行計量,審核治理單位的付款申請;簽發工程款支付證書;檢查施工進度計劃落實情況,及時上報建設單位實際進展;組織審查和處理治理工程變更、停復工、索賠及合同爭議等;參與或配合治理質量、安全、環保事故的調查和處理。(3)效果評估階段。審查治理單位修復效果評估申請,復核治理工程的完成情況、治理效果的達標情況、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配合效果評估工作,編制并提交環境監理報告。(4)竣工階段。審查治理單位竣工申請,組織治理工程竣工驗收,向建設單位移交監理資料;組織審核竣工結算。

4.2工程監理實施要點

在蘇州儲備地塊監理模式中,工程監理作為環境監理的有效補充,重點關注場地平整、大型土石方工程、止水帷幕、鋼板樁、圍墻、邊坡支護等工程建設,其監理周期為階段性,待此部分工程建設完成后便可臨時撤場。(1)施工準備階段。審核施工單位的資格和人員資質;檢查施工單位現場質量、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及運行情況;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方案)及其他工程建設方面的相關方案;參加設計交底,組織建設工程圖紙會審;審查施工現場開工準備情況,簽發開工令等。(2)施工過程階段。參加工地例會;檢查進場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的質量;驗收檢驗批、隱蔽工程、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組織審查單位工程質量檢驗資料;處置發現的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隱患;對工程建設部分進行計量,審核施工單位工程建設部分的付款申請;組織審查和處理工程變更;參與或配合工程質量、安全、環保事故的調查和處理。(3)效果評估階段。組織編寫工程質量評估報告,配合效果評估工作。(4)竣工階段。參與竣工驗收,向建設單位移交監理資料;參與審核竣工結算。

4.3環境監測實施要點

環境檢測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提供真實、有效的環境監測服務。(1)施工準備階段。參加設計交底;根據施工進度,結合環境監理工作方案,制定環境監測計劃、工作方法和制度等。(2)施工過程階段。及時響應環境監理的監測聯系,獨立開展環境樣品采集和實驗室檢測分析,將真實、有效的檢測數據及時反饋至建設單位和環境監理單位。(3)效果評估階段。配合效果評估工作,編制并提交環境監測報告。(4)竣工階段。參加治理工程竣工驗收,向建設單位移交環境監測資料。

5思考與建議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生態環境部門已經明確將“相關工程監理”納入從業單位信用記錄管理[24],但尚未形成行業統一的監理規范要求。蘇州儲備地塊監理模式將土壤污染防治項目中的“環境”和“工程”有機結合,雖然仍采用雙監理方式,但其賦予環境監理的工作既包含二次污染防治、污染物消除的監督與管理,又涉及生產安全、施工進度和經濟指標等目標達成的管理與協調,屬于土壤污染防治行業監理模式的實踐探索。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監理是一項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監管復雜的工作[25]。結合蘇州儲備地塊的監理實踐經驗,對土壤污染防治行業監理模式提出以下建議:①管環保還要管安全[26]。在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實施過程中落實監理全覆蓋,特別是在安全風險的辨識和控制方面,夯實監理的安全監管責任,從而更好地敦促治理單位落實各項安全風險控制措施,避免安全風險。②跳出“環境”和“工程”的束縛,將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有機結合,形成一套有針對性的行業監理規范,使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監理工作有規可依。

作者:劉澤權 李良 宋敏 單位: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 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市土地儲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