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引發的若干財會問題探索
時間:2022-06-22 14:37:35
導語:金融創新引發的若干財會問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金融創新是企業緊跟時代的變化趨勢而不斷在其自身競爭力方面進行提高的一項創新活動。創新在帶來革新和進步的同時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所以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消極問題的出現不可避免。其中,財會問題是金融創新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財會管理可以降低創新成本,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而財會問題若得不到良好的解決在極大程度上會導致金融創新面臨失敗的局面。基于此,本文就金融創新引發的若干財會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金融創新;財會問題;意義;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健康發展,金融行業日益興起并且發展迅速。金融行業若想要實現全行業的平穩有序運行以及健康良性發展,必須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發展理念,切實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通過暢通資金融資流動渠道、有效規避金融管制、分散金融投資市場風險等手段以真正實現投資利益分配最大化。財務管理工作是國家組織開展資金籌集運動,處理同國家有關資金方面密切財務活動關系的一項重要經濟行政管理工作。財會經濟管理工作是一切企業管理經濟活動的共同管理基礎,它在確定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的中心性作用和重要性地位時也是一種客觀上的要求。
一、金融創新中涉及的財會問題
(一)財務報告的內容不充分
財務報告系統是以一種簿式電子記賬系統為主要基礎的,以編制和再加工一系列相關財務信息,并按照該報告主體使用者的要求來進行財務相應信息變換為主要功能的,最終形成一組既真實相關又有效可靠的重要財務數據的財務體系。財務報告一般可以完整準確地敘述某一個金融企業在開展金融科技創新業務活動過程中的具體實際財務經營情況,從而便于相關人員可以明確清晰地了解到企業財務方面具體的情況。但是由于金融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新型分析工具的出現,以至于企業財務報告很難能夠讓所有閱讀它的人員清晰直白地了解和看到一個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財務內容在表達時不夠充分,不能直觀、完整地表達出企業的財務狀況,以至于閱讀財務報告的人員會因此做出錯誤的決策。
(二)與傳統計量模式相沖突
會計學的計量管理模式通常能客觀準確地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包括經營管理成果和企業現金資源流動的各種具體情況。傳統的成本計量幣值模式主要采用基于歷史幣值成本表的計量幣值形式,是一種建立在根據幣值成本穩定性所假設的成本基礎之上,按照固定資產進行購置時所需支付的等額現金的成本計量幣值模式。但隨著現代金融技術創新,金融新核算工具隨之出現,傳統物價計量核算模式很難充分適應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情況,很難完整、客觀地及時反映計算出一個企業的具體實際財務狀況,同時它也不能準確地及時了解當前物價的具體變動影響情況,以至于企業相關財務人員在了解物價具體變動情況方面考慮得不全面。而且由于當前傳統金融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新計量工具的廣泛應用,更加突出了現代傳統金融計量管理模式的顯著缺點,導致傳統金融技術創新計量工具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傳統的金融計量管理模式,因而不能及時進行準確有效的金融計量,使得傳統金融技術創新和現代傳統金融計量管理模式相互沖突。
(三)財會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現如今,很多中小企業對于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充分意識到企業財務管理法律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正是缺少企業財務管理法律意識,并且沒有能力制定比較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大多數的中國企業在各自財務發展的過程中,都一直是以實現盈利性投資為主要目的,因而缺乏制度性和專業性管理并且忽視了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在企業財務管理技術方面進行有效創新,于是導致了公司內部其他方面的執行力度被剝削。還有一些金融企業,雖然建立了一系列的金融財務管理創新制度,但卻不能嚴格地按照金融財務管理創新制度執行,使得這些企業的經濟發展增長速度緩慢,金融管理創新制度跟不上經濟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不了新經濟時期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二、金融創新中財會管理的意義
財會管理不僅是一個企業健康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要素之一,也是一個大型企業重要的基礎管理工作之一。當代中國企業如果沒有對當前財會經營管理問題擁有高度認識和正確態度,那么當代企業的發展道路也就不能夠走得平坦,更不能夠走得長遠。即便是當代企業的財會經營管理狀況非常良好,那也可能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最終都有可能由于行業內無法避免的激烈市場競爭從而被徹底淹沒,這也是當代經濟發展浪潮的必然趨勢。現如今,中國企業仍然處于一個多變的發展環境之中,各種發展計劃和投資項目都不能百分百成功,所以失敗有時也可能會突然成為成功的主要動力,因為失敗往往是為了不斷創新,創新才有希望。當前的經濟社會以及企業正同時步入一個知識經濟化的社會,知識、科技、信息已經成為當前信息化時代潮流中企業成功的有力保障因素。企業內部財會財務管理體制的創新主要為了消除現代企業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等因素,滿足現代企業復雜經濟結構的發展需要。推進企業財會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變革,有利于同時帶動企業科技創新革命、管理創新革命以及財務創新革命。
三、會計管理對金融創新發展的影響
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相關的創新型業務在不斷地增加,與此同時伴隨的風險也會逐步擴展,投資人員如果無法正確、合理地運營,很可能出現金融風險,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此同時,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落后、信息披露不完整等一系列問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金融創新存在的風險。例如:由于金融產品的發展延伸,相應的業務形式變得更加復雜多樣化,現行的會計準則無法滿足金融創新的實際需求。
(一)會計信息披露不準確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會計信息的披露一直是投資者比較關注的問題,在金融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完整、不及時等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相關的投資計劃以及利益分配,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判斷,很容易引發信用方面的風險。現階段實行的會計準則主要是以歷史成本進行計量的方式,無法準確反映出金融衍生工具變動時的相關價值信息,在會計報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影響了投資人員對風險進行預測的準確度,不利于金融創新的進一步發展。
(二)會計準則相對來說比較落后
金融創新為相關企業帶來了機遇,推動了金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伴隨著挑戰,延伸出新的風險問題。就現行的會計準則而言并沒有對金融創新的產品進行相關規定,這為以后的發展埋下了潛在的風險。由于缺乏較為嚴格的會計準則作為標準引導,再加上相關的金融創新產品推出的時間較短,使得不少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導致信息披露不準確,影響了投資人員的利益。除此之外,由于會計準則沒有緊跟時代的腳步,相關的準則不夠明確,使得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對相關的衍生工具進行打包銷售,不符合市場的規定,進而出現對沖盈虧的問題。
(三)公允計量的屬性對金融創新的影響
在金融創新的發展過程中,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也是造成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一項金融資產不是進行公開且活躍的交易時,那么其公允價值的相關計量結果便會失去可靠性。除此之外,由于企業進行會計報告的時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使得相關的公允價值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而一些不法管理者也會利用公允價值來為其帶來新的收益,在這個過程中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道德風險,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針對傳統金融創新模式引發的若干新型財會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完善財務報告內容
完善的財務報告可以使得閱讀人員更加清晰明確地了解企業的具體財務狀況,從而有利于管理人員根據財務報告的內容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編寫財務報告時,編寫者一定要嚴格保證其所有信息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其中一部分中型和小型企業,因為很大一部分中型和小型企業的數據在日常運行管理過程中管理不夠嚴格規范,對于編寫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重視程度不夠,從而會出現一系列財務數據造假的情況[1]。所以,企業對于自身提供的企業財務報告信息的具體來源必須做到密切關注,特別是針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有的資產、負債等具體情況,企業要詳細明確已經過確認和未經過確認的信息。例如,有一些大型企業在年度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中沒有明確要求在年度財務報告中體現固定資產、負債等核算情況,但是在我國企業會計管理準則中,規定實行企業會計應當按照財務交易或者其他事項的實際經濟效益體征情況確定各項會計核算要素,它包括固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營業利潤等。因此新型企業會計需要不斷努力來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會計管理、監督制度體系,并依照國家規定的新型企業會計管理準則來不斷完善一個企業的基本會計制度,從而實現財務報告在各個環節過程中都可以保證沒有虛假產品信息的情況出現。
(二)提高人員素質,完善財會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自身需要不斷提高其財務管理方面的經營管理水平,并積極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該項要求尤其是針對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主要負責人,只有企業的負責人具備了先進的財務管理基本意識,才能使一個企業具備不斷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當企業負責人能夠不斷地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趨勢、不斷地完善自身對于公司財務的企業管理責任意識時,才能夠帶領整個企業從自身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逐步改善并實現快速發展[2]。其次,各企業內部負責人必須不斷地完善各自企業內部財會事務管理制度,并根據每個企業自身發展存在的實際問題來制定相應的完善有效的財會制度管理規范。例如,企業現有資金的實際流動來源方向一定要非常明確、詳細,如發現有資金與企業數據來源對應不符的情況應當及時進行查證。為保證企業內部流動資金在統計數據收集上的準確性,要求各主管部門緊密銜接、互相對應,從而實現數據收集內容的真實可靠。如果我們發現企業財務數據確實存在虛假的情況,應對相關企業及時進行相應或對應的行政懲罰及其他解決問題措施。企業財會負責人也就需要對整個企業的內部財會財務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以促使整個企業內部的財會財務管理制度更加規范。最后,各企業人員應該加強好對財務人員的職業培訓管理工作,應要求財務人員具備足夠的專業財務工作經驗和良好的社會職業道德素質,并對自身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有著清楚的認識。
(三)引進先進的技術,對財務管理的相關理念進行創新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當前的市場環境也變得更加復雜,為了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需要對財務管理的相關理念進行創新,形成開放、高效、積極的財務管理理念。首先應該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最大限度地尊重客戶的利益,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市場分析決策以及財務預測的準確性,企業應該進一步探索財務管理的智能化建設,工作人員也應該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夠及時、全面、迅速地收集各項財務信息,進而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可以將相關的技術融入財務管理工作中,促使財務與業務管理的一體化發展進程,進而更好地實現事中動態會計核算、在線財務管理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遠程操作。現階段網絡財務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運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企業需要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意識,利用相關的網絡技術建立起智能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對財務管理進行動態、實時的監控,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四)對會計計量模式進行創新,完善相應的預算管理機制
為了使會計計量模式能夠更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該項工作進行創新優化。傳統的會計計量模式是以歷史成本為主導的工作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該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為了更好地與金融創新進行融合,一種公允價值計量的模式出現,該模式是指負債以及資產等部分內容,是按照市場參與人員在計量日以內發生的有序交易進行價格計量的一種方式,與傳統的計量模式相比,公允價值計量的方法能夠進一步保證相關會計數據的真實性,更加適應金融創新的發展,有利于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具決策性的信息。除此之外,相關的工作單位還應該盡快完善企業內部的預算管理機制,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不同階層與部門間的預算管理權責,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科研、管理以及財務部門之間要做好溝通交流,協同合作將相關的制度落實到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中。與此同時,科研管理以及財務部門應該詳細了解項目中對于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以及具體內容,對相關的預算編制報告進行嚴格審查,進而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金融行業創新發展過程中可能涉及和遇到的一些關于金融財會管理方面的重要問題予以深入探討,分析這些問題可能出現的社會背景及形成原因。筆者根據自身多年所學的金融知識和在實踐中應用獲得的豐富經驗可以發現,金融行業創新發展是實現社會公平進步以及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而在金融創新中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則更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尤其是關于財會管理方面的問題。有效解決現代金融技術創新過程中引發的業務財會問題就必須不斷完善金融企業財會報告管理制度、完善企業財務報告的具體內容,做到真實、準確、具體、可靠。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各大企業若能適應現代金融技術創新的發展趨勢,解決金融創新引發的財會問題,必將實現企業自身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嘉穎.商業銀行金融理財的現狀及問題對策[J].財會學習,2019(26):203-204.
[2]張景明,朱淑珍,曹馨譽.基于傳播理論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擴散研究[J].財會月刊,2019(18):153-157.
[3]趙健,任春青.強化焦作財政系統財會監督對策研究[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37(4):36-38.
[4]吳曉蕾.強化財會監督的幾點思考[J].上海商業,2021(12):176-177.
[5]武建華.新時代加強財會監督職能的思考[J].中國農業會計,2021(12):78-80.
[6]張同旭,白娟寧,趙小琴.對財政財會監督職能的探索與思考:以富平縣為例[J].西部財會,2020(11):11-13.
[7]劉星,晏曉波.教育經費的財會監督研究[J].財政監督,2021(2):53-61.
[8]張紅,鄒軼君.加強高校內部財會監督的策略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12):68-70.
[9]彭蛟.淺談政府基層單位財會監督[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111-113.
作者:徐媖梓
- 上一篇:高校校園韌性評價方法
- 下一篇:高校大學生新媒體平臺思政育人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