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

時間:2022-07-03 10:52:41

導語: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

摘要:應用型本科學生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理論應用實際問題,要區別科研類的本科做更深入的理論研究,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課要盡快改革,避免理論沒研究好,實踐不能適應的情況,尤其是交通運輸相關的課程,應用型院校更應該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汽車保險理賠課程是一門交通運輸相關的專業課程,需要學生不但掌握汽車相關的理論知識,汽車保險與理賠的理論知識,更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建立在崗位應用能力的培養目標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的課堂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以滿足當今學有所用,理論應用實際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因此,本文闡述了我?!镀嚤kU與理賠》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汽車保險與理賠,教學改革,崗位應用能力

1《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汽車保有量增長速度突飛猛進,2000年產量207萬保有量1609萬輛,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同比增加114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駕駛新手的不斷涌現,汽車出現交通事故的機率也不斷增加,人們為了減少損失,得到保障,紛紛購買汽車保險,因此保險公司的汽車保險與理賠的業務市場非常繁榮,需要大量的既有理論又能靈活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既有懂汽車基本理論、駕駛理論及應用、汽車保險等理論知識,又有能力進行保險銷售、理賠、定損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更快的適應工作環境,提高業務能力,非常有必要從多角度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實現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的轉變。

2《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現狀

我校交通運輸專業2017級以前學生的《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采用純理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只是從書本上掌握純理論,而且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保險已經基本被大眾認可,再有我國近年來交通法規的不斷完善,交通事故率在不斷降低,保險公司車險業務利潤不斷增加,國家相關部門對汽車保險公司的服務范圍及收費方式也不斷的革新,尤其是汽車保險理賠條款在2020年9月又有了大的改革,所以實際執行的保險理賠等業務與原有的課程內容已經不能一致,所以仍然學習陳舊的純理論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汽車保險公司從業人員的能力需求,而且單一的教學形式更不能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對保險公司汽車保險從業人員能力需求調研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及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改革。

3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3.1教學性質改革

我們學校的《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是曾經是交通運輸專業的專業選修課課,隨著汽車保險與理賠業務的增加,崗位需求量的增加,汽車保險與理賠從業人員需求量不斷增加,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修改成為交通運輸專業的必修課,這是基于崗位需求的教學改革的必須的項目。

3.2教學內容設置改革

我們學校的《汽車保險與理賠》2017級以前的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內容不但空談理論,保險條款等已經不能符合2020年9月份之后的汽車保險改革,學時比較少,16學時或者24學時,而且純理論講授的過程中比較枯燥,不能更加充分的講授汽車保險的險種類型、汽車保險險種的選擇、汽車保險與理賠的工作過程,因此從17級培養方案開始,學時不斷增加,到20級增加到40學時,同時增加了課內實踐課,實踐課程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環節,使學生猶如在工作崗位上的感覺,并且把教學內容按項目進行歸納,形成教學模塊,既能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鍛煉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置身其中,學以致用,學生能夠靈活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崗位業務問題。

3.3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從灌輸課堂、封閉課堂、知識課堂向對話課堂、開放課堂、能力課堂的轉變。本課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3.3.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最基本講授方式,也是所有的課程都必須的講課方式,教師需要交代清楚汽車保險與理賠相關的概念、原則、險種類型、險種組合、金融信貸、查勘理賠等基本理論知識,要抓住重點,準確的傳授。3.3.2項目或任務驅動法項目驅動法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前布置課程項目要求,學生可通過分組的方式在課前對教學項目搜集相關信息,學生在搜集信息的過程中不但能夠鍛煉他們檢索信息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而且在搜集整理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就能有深刻的印象,學生帶著未解的問題學習,通過同學間的研究及老師的講授和分析一個個迎刃而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更能認真聽講和思考,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印象深刻,課上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環節,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全程起到引導的作用,并對學生的參與情況進行客觀點評,充分體現能力為本位,以需求為導向的教學目標。3.3.3典型案例分析法《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無論對于學生將來從事相關崗位,還是作為車主來講,都是隨時可以應用得到的,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實際理賠的過程中有的會出現保險公司拒賠和投保人騙保等汽車保險理賠案例。有的是利用保險原則,保險條款知識就能解決的案例。有的是車主覺得保險公司應該賠付保險公司沒有賠付,有的是保險公司覺得是車主有騙保行為等復雜爭議的案例,通過這些實際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學生理清汽車保險與理賠相關的基本知識及理賠范圍,并且能夠從保險公司保險理賠業務人員的角度甄別投保人是否有騙保的行為,提高學生從事汽車保險與理賠相關工作崗位處理問題的能力,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3.3.4角色扮演法在授課過程中增加實踐環節,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身份,如:投保的車主、交通肇事的第三者、汽車保險公司查勘理賠人員等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充分理解理論知識,并且靈活的應用到實踐中來完成崗位工作,學生更容易掌握各個崗位的工作需求、行為規范、工作流程等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還充分利用類比法、演示法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將來快速適應崗位需求的能力。

3.4教學手段的改革

教學過程中采用板書與電子課件、典型案例分析視頻、學習通等網絡平臺等多手段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首先把教學內容按照項目進行劃分,按照項目作出精美的內容完善的課件,避免學生只看到單獨的板書或者是文字說明的課件,在課件里有微視頻,學生如果課上沒有把知識記全,可以通過微信掃碼隨時隨地的來看微視頻,學習精煉過的理論知識。再有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進行建課,可以開展在線教學,還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上優質的與汽車保險與理賠的資源,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同時學習通平臺還能夠進行簽到、測試、討論等多種教學活動,最重要的是這些活動情況學習通平臺能夠不斷的進行統計記錄,并且可以打印輸出,這樣有利于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形成完整的教學過程考核。另外能夠深入與汽車保險相關企業合作,企業的優秀從業人員能夠給學生講授理論知識,演示實踐工作情況,更密切的與崗位工作接軌,提升學時的應用能力。

3.5考核方式的改革

首先逐步完善過程考核,例如學習通等網絡平臺學生完成情況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它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積累,較客觀的反應學生完成的程度及質量。其次從2018級交通運輸專業學生開始,實行了教考分離,建立題庫,考試時從題庫隨機抽題,這樣能夠更加客觀而且公平合理,能夠促進學生認真研究理論及實踐問題,從而適應崗位需求。總之無論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還是在考核方式上都充分的進行基于能力培養的改革,以便提高教學效果,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適應將來的崗位需求。從而實現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的轉變;改革評價方式,實現終結評價向發展評價轉變。如圖一教學改革技術路線所示,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更好的實現了崗位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俊玲.基于崗位應用能力培養的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04.

[2]胡珀.基于O2O模式的汽車4S店營銷策略研究[J].現代營銷,2020.02.

[3]胡文娟.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改革探討[J].時代農機,2018,45.

作者:李俊玲 單位:沈陽城市建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