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平臺的學生德育管理解決對策
時間:2022-07-11 09:59:45
導語:智慧校園平臺的學生德育管理解決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智慧校園平臺運用于高中生的德育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提供給學習教、研、財物、人事、生活、后勤的信息服務,通過信息系統的構建,清晰的結構,對學生的德育進行有效管理。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智慧校園及其特性進行闡述,并提出智慧校園下的學生德育管理的方案。
關鍵詞:智慧校園;平臺;德育;管理;方案
高中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德育工作屬于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校在管理中,可將德育工作作為入手點,通過德育實現潛力的挖掘以及質量的提升。但是,德育與教學質量通常無法形成正比,學校的生源好,其各項成績都較為突顯,相反,辦學質量就會下降,產生“大小年”的狀況。對其原因分析,還是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缺乏實效性與針對性。因此,想要使高中學校的德育工作實效性得以提高,學校就需立足于智慧校園,創建德育管理的平臺,通過網絡、計算機、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等相關技術,將學生的行為量化,經過數據分析與診斷,形成相應的教育方法,以此對高中德育的工作問題進行解決,突顯出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從而使高中生形成適應社會與自身發展所需品格與能力的同時,促進高中學校的辦學質量提高。
一、智慧校園及其特性闡述
(一)智慧校園概述
所謂的智慧校園,其主要指通過虛擬化、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轉變學校的資源、環境、人員的交互形式,以促使校園的管理、教學、服務等相關資源實現智能化整合,促進應用交互的靈活性、明確性以及響應速度,最終構建出個性創新、以人為本的智慧化管理與服務的校園模式。從手機消費、手機開門、手機點名、未來教室、智能選課等,實現網絡學習、創新網絡科研、高效透明的校務治理、多彩豐富的校園文化、便捷的校園生活的智慧校園的特征。依據業界與教育界達成的共識,智慧校園是校內智能化運用,不能只是局限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學校的服務管理,還需促進知識轉化、教育質量提升,以達到教育公平,并促使學校教育實現信息化、現代化。
(二)智慧校園的特性
首先,技術創新以及理念更新。智慧校園平臺的構建,其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是將學校培養人才以及全面發展作為核心的,因此,在程序設計、功能服務、模塊配置上和學校的管理、教學、服務等都具有密切聯系,特別是著力在學校的遠景規劃以及辦學定位。同時,寬視野、高標準、大格局地做好相應的配置工作,學校可在理念與技術相結合上做文章。其次,整體規劃以及系統應用的效果明顯。智慧校園平臺的構建,其更關注整體的協同管理,依據科研、教學、服務、管理、學生活動等各方面資源的調度,系統化、規劃性地達成信息化管理目標,并實現學校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查詢以及業務協作,以此為全校的師生都提供多維度、個性集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這通常是智慧校園關注整體、系統的主要體現。最后,智能化水平與個性化服務的提升。目前,智慧校園廣泛運用移動互聯、智能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知識管理、數據挖掘等技術工具,更關注以人為本、用戶參與的創新,尤其是把人性化服務觀念滲透到技術創新中,并構建相應的制度環境,從而達成智慧技術的高度集成、智慧服務的高效便利、智慧業務的高端發展的一種智慧校園。
二、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學生德育管理方案
(一)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德育氛圍營造
只有將通過時間與實踐檢驗而形成的精神凝練于高中教育與發展的各方面,才能促使高中階段的教育水平與質量提高。想要做好相應的德育工作,就需將高中的精神培育以及定位明確作為基礎,構建智慧校園中的“智能化”。德育的本質就是提倡個人價值觀念的追求,將現代化高中精神所遵循的人文科學以及德育完美相結合,在判斷、思考、落實、執行德育工作理念時,經過高中學校的精神及定位發展相統一,構成共同的價值,以促使德育內容實現“智能化”。因此,高中學校在具體教學實踐以及德育活動開展中,注重以生為主、以生為先,通過該氛圍,構建中等教育的發展規律的認知,并構建在學生的自我認同以及學校發展的自我定位規劃上,只有將相關脈絡梳理與落實好,才能找出德育工作的開展支點,并構建相應的德育氛圍,實現教有所得、教有所獲。
(二)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管理隊伍建立
智慧校園通常涉及各個方面,其管理隊伍也包含了多領域的學者,特別是虛擬化技術、云技術、網頁制作、軟件開發、網絡安全、物聯網、計算機網絡等技術專家。對于智慧校園而言,其好處隨處可見,大部分學校都認識到了其重要性,但是,只有部分學校開展了智慧校園,對智慧校園的發展造成阻礙的重要因素是缺乏專業人士,而優秀人員的缺乏會影響到智慧校園的管理隊伍發展與完善。因此,高中學校需積極地借鑒先進的經驗以及數據分析,在學校中構建專業化數據分析的隊伍,經過校園數據的分析,對學校的運轉狀況進行判斷,以促進高中學校的發展與完善。除此之外,專業化的教師隊伍還能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
(三)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云課堂
云課堂對于現代化教學帶來的方便性、性價比、易維性都是極其重要的,學校可經過購買授權的座席數,獲取到終端的操控數量,云課堂可勝任許多基礎課的要求,但由于其技術是以分時復用的效率、鏈路響應的速度、大儲存空間為基礎,因此,課堂應用超出某個參數時,就會對課程范圍造成影響。同時,云課堂的開展,不僅需考慮到硬件設備的升級,還需考慮到軟件的優化,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
(四)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智慧教室構建
智慧教室對學生來說是個全新化的課堂體驗,其將課程與教師作為中心,不受地點與時間的限制,能隨時隨地開展學習。通常而言,智慧教室組成的部分包含了開放式的教學系統、答疑輔導系統、學習評價、電子作業等。智慧校園平臺的建設主要是開放式的教學資源系統,想要確保智慧教室具備的價值實現,就需相應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撐,其中,教室資源既有傳統資源,也有多媒體資源,而電子作業既包含了作業布置、完成提醒、統計與批改等功能,這就能夠使學生及時完成各學科的作業,并通過學生完成作業的狀況進行智能組卷,提供給學生個性化習題庫。另外,學習評價主要指經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對其實施客觀評價,其不僅能掌握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狀況,而且能實現教師自身教學水平與質量的完善。答疑輔導則能促進師生彼此的交流互動增強,以促進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升。
(五)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德育監督機制構建
基于智慧校園平臺的德育工作開展,其更注重多方力量以及各種資源的整合協調,以全員聯動實現網格化合力,構建長效的監督與管理機制,以確保德育工作實現良性互動。首先,需注重大傳播、大數據、大德育、大信息的教育理念,在智慧校園下,構建大德育的具體發展視野,把學校的德育工作融入學校發展中,促進各方力量的充分發揮,以形成大德育的工作形式以及科學化的德育氛圍。其次,構建良好溝通與協同的機制。尤其是學校、社會、家庭三方的聯動,構建“三位一體”的德育網格。依據智慧校園具備的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各方資源實施有效聯結,促進第一、第二課堂的優勢充分發揮,以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與校園文化等活動進行學生的人格塑造、意志鍛煉、情操培養,從而促使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最后,注重智慧校園中的人文關懷發掘,形成網格化的監管機制。將信息、網絡作為主體的技術革命運用于校園的信息化建設中,就會使學生出現人際交往變異、認同偏差、價值混淆等主觀困境,并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方式造成相應的影響。因此,通過智慧的發掘轉變為監督機制的建立,促使德育機制能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校園平臺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學校教育者通過德育工作的分析形成相應的教育方法或者策略,在教育實踐當中,啟發學生的思維,糾正學生在學校的行為以及人生方向,發展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步入實際生活,從內心深處對于真、善、美產生渴望,從而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安立魁,王一定.智慧校園背景下中學德育工作的路向[J].教學與管理,2018,739(18):50-53.
[2]吳魯方.智慧校園背景下中學德育工作的路向[J].新智慧,2020,000(005):36.
[3]瞿如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智慧校園的技術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400(06):222-224.
作者:彭建堂 陳萬明 單位:甘肅省景泰縣第二中學 甘肅省景泰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新媒體環境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 下一篇:家校共育下高中生德育開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