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高效學習需要技巧思考

時間:2022-07-11 18:00:56

導語:英語課堂高效學習需要技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課堂高效學習需要技巧思考

摘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遵循語言學習規律,注重聽、說、讀、寫的教學以及訓練強化。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定位,明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屬性,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以此來實施英語知識的傳授,學生的英語學習才有實效性。英語學習并不是任務,而是一種必備的基礎技能。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策略;高效課堂

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如何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巧妙利用學生的“興趣點”來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技巧?如何利用這些技巧來學習英語?如何把這些技巧貫穿地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這些是每一個英語老師都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從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尋找英語教學的破解之道。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師生一起攜手走進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最終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一、增強德育滲透意識,巧妙激發學生的興趣點

教師在教學中需通過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德育工作肯定要被我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是我們培養優秀學生的先決條件,也是貫穿教學始終的理念,是教育的終身目標。如今的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現如今學生接受的信息太多,學生要學會辨別,取其精華。我們英語教師要學會依據教學大綱、教育教學理念、教材知識點以及教學目標等靈活運用德育滲透的方法策略,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時機,利用好教學內容,適當拓展延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要善于創設扣人心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認同我們的課堂,享受我們的課堂,從而激勵學生去認真學習,從中獲得文化和德育的雙重滋養。

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有力保障

初中英語教學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師要利用好課堂的四十分鐘時間,向四十分鐘要效率,把握好課堂四十分鐘。但是我們都知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學生與任課教師如果關系和諧,相處融洽,那么,學生就會喜歡這門課,學生喜歡這門課,就會愿意學習這門課,上課聽講的效率就會提高,主觀能動性能夠充分發揮。學生想學愿意學才是關鍵,教學質量也能跟著提高,我們教師要開展差異化教學,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愿意參與,愿意表達,喜歡分享,并從分享中獲得自信心等的積極心理暗示。我們英語教師每天不僅僅只是負責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做學生的朋友,在生活中、學習中,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關愛體貼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做到與學生平等相處,和諧相處,成為學生愿意信賴的朋友,讓學生喜歡上英語教師,從而喜歡上英語學科,從而愿意學習英語課程,提高英語課程學習效率。但是,如果學生對教師感到害怕,或者不喜歡、討厭,那么就不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不配合課程教學活動開展,對學科學習失去興趣,或者產生抵觸心理,那么其必然會出現不按時完成課后作業、課堂表現不積極、不認真聽講等不良現象,對英語學習造成不利影響。以上具體現象表明,學生要對英語學習有興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關鍵。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要積極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英語屬于語言學科,根據語言學科的特性,即知識性、教育性、實踐性、交際性等特征,初中英語教學必須根據語言課程的特征展開教學,必須重視聽、說、讀、寫綜合應用,從聽、說、讀、寫四個角度來全面強化學生的英語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培養學生多說英語,敢說英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讓學生即使長時間學習英語、接觸英語也不會失去新鮮感,不會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而且在知識點越來越難的情況下,教師要一步步分解知識點來降低難度,使學生樂于接受,防止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的畏懼感,學生學習之前要有信心能學好,首先讓學生肯定自己,面對學習困難有信心,抱有必勝的信念,要戰勝并征服英語。我們教師在課堂中,一定要保證教學的“精”,確保核心目標的完成。我們教師上課時一定注意突出一個“動”字,動態、生動、靈動,確保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是活動的。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創設真實情境,運用直觀性教具,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真實案例以及角色扮演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其實是一種簡單的技能,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而且時刻都能用到。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中,我們英語教師可利用教材內容,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來進行對話交流,在對話交流中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英語知識點。再則,我們教師還可以通過演講、比賽、朗讀等方式,讓學生“張開口”,敢于開口講英語,然后在開口的基礎上再去培養其表達能力,一步步使其熟練運用英語,直至其能夠在英語和漢語之間切換自如,。如此循序漸進,逐漸簡化教學內容,輕松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實現輕松學習英語,快樂學習英語。

四、創造良好的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環境

教師、學生都要深刻意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而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我們教師要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不僅要求教師把英語當作一個交流工具來教學引導,還要學生把英語作為交流工具來認真學習,多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把英語作為一個日常應用的交際工具。從英語教學來看,聽和讀是英語學習獲得的過程,說、寫是英語知識技能運用的過程,聽、說、讀、寫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影響,相輔相成。“聽”是理解和吸收的過程,只有多“聽”多吸收才能保證下一階段能力的形成。“讀”則能快速拓寬我們的視野,掌握各種有效技能,是對聽和說的整合、批判和反思的過程,并對之前的知識進行鞏固,為接下來的“聽”拓寬思路以及反復應用夯實基礎。這要求我們教師課堂上盡量使用全英文教學,要善于運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積極開展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對話練習,引導學生用英文來回答、交流等等,盡可能讓學生張嘴說英語,一開始的課堂訓練可以慢點、少點,教師引導為輔,學生參與為主,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則會慢慢適應并最終達到聽說合一的效果。教師要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應用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其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五、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施直觀性的教具,還有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上課要善于提問學生,要求教師對學生情況了如指掌,針對不同層次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教師應該注意講練結合,光講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講不現實,講練結合才能出成效。一節課中一定要留至少3分鐘來復習本節課所學知識點,至少要保證最后5分鐘留給學生練習。每節課的課件中一定要設置幾道關于本節課的小練習,考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本節課重點,并達到輸入有效、輸出成功的目的。而且教師要善于表揚學生,激勵學生,能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善于運用表揚用語,要說到學生的心坎上,使學生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收獲。課堂中學生之間的競爭必不可少,想贏是每個人的天性,想拿第一的心態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通過不同難度的挑戰成功最終收獲滿滿。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要講究策略。首先要布置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都能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基礎作業主要針對重點單詞、短語以及基本句型在一定情境下的使用,注重學生常犯的錯誤以及薄弱點,基礎性作業要求全班必做,時間大概是每天十分鐘。理解性作業針對班級大部分的中等生,是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采取多樣性原則,此類作業大部分同學都可完成。思考性作業需要學生學完本節課程后對本節課程內容進行提煉加工。這部分作業既有可以獨立完成的作業,也有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作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如:英語演講,短劇創編,漫畫繪制,思維導圖繪制,視頻配音以及剪輯等。從不同的角度多方位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教師要積極進行課后的反思,反思自己這節課的不足,以及可以改進之處,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調整。積累本節課中大放異彩的部分,然后總結本節課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最終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六、結束語

教師要有能力使學生被英語課堂吸引,感受到英語的語言魅力,體會到學習樂趣,從而真正投入英語學習中去。教師課前要充分備課,教師要不斷學習,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教學情況。教師每節課后要反思本節課的不足。希望我們教師一直在成為專家型教師的路上努力,直至成為專家型教師。在課堂上大放異彩,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個人的魅力,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葉淑蘭.學生學習興趣在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與寫(上,下旬),2019,16(5):86,88.

[2]周冬東,雷艷偉.利用英語學習工具App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1):62-62.

[3]費良喜.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8).

作者:鄧佳 單位:安徽省潁上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