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

時間:2022-07-12 10:52:51

導語: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有一些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環境,在教改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科學的、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法。但同時,我們也不能一刀切地把以前的一切都加以否定。有很多好的教學方法融入新的教學元素,科學地加以改進仍然不失為好的教學模式。隨著教育部“雙減”政策的落地和實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更加明確,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關鍵。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升這些能力,老師需要多思考、多實踐。科學、合理地利用啟發式教學,通過啟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一、啟發式教學的概念與特點分析

學生就好比一臺機器,如果發動機自身不發力,而是靠老師和家長的外力來驅動,就算老師和家長筋疲力盡,學生也不會走太遠。但如果老師和家長善于引導,挖掘孩子自身的潛力,內驅力一旦發力,機器內部的發動機自己運轉,學習的道路不僅輕松而且長久。

二、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

(一)合理地運用提問、點撥的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育主要是圍繞目的進行側面的引導,讓教育對象自然對問題核心進行思考和辨析,通過自己已經架構的知識作為途徑,較為輕松地進入未知領域,從而完成新知識的獲取。在啟發式提問時,問題的難易程度要把握好。太簡單,學生會產生輕視的感覺;太復雜,學生容易受挫,失去了啟發式教學的意義。教學中要多了解學生,從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和駕輕就熟的知識體系入手,這樣對學生的吸引力會更大,學生也愿意投入未知領域的思考和探索中,從而產生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二)創設情境進行啟發式教學

現在流行一個詞叫“代入感”,在聽一首歌曲的時候,看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里面的某一句歌詞、某一個情節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對歌曲或電影、電視劇的喜歡。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一首歌或一部劇,往往是因為在其中讀到了自己,從而產生了情感共鳴。在教學中,我們也經常采用情境教學,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情境創設,從而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烘托效果,在與情境產生相契合的情感與思維中,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所用的圖片、視頻與所教學的內容契合度越高,情境教學的效果就越好。

(三)設疑引導小組互動探究

人類的一大特點便是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和求知,正是這一特點使人類不斷的進步和成長。未知領域對我們的吸引力永遠都是無窮的。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妨運用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和探究。老師可以根據本堂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自主探究來掌握課文的重難點知識。在這樣層層推進不斷深入學習的過程中,架構了新的知識體系。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由于好奇而產生強大的驅動力,使學習變得相對輕松且自主。這樣的教學方法也符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

(四)通過情感啟發,感悟文章內涵

情感是文學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同時也是讀者對文章產生共鳴的重要橋梁。老師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利用“情感”這一有利元素,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入和透徹的理解。學生一旦融入作品中,和作品中的故事及主人公產生共情,對課文的把握、理解就會水到渠成。我國的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的詩歌,在情感高度濃縮的詞句中,往往包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所以教師不妨以詩歌為例,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更容易入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目標,科學地引入啟發式教學,而不能為了啟發而啟發,將教學流于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啟發式教學的作用和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高效課堂,從而讓其為語文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秀云.論“情感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9):48.

[2]李海花.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J].學周刊,2017(6):145-146.

[3]楊朔.把握好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度[J].現代教育科學,2014(6):147.

[4]張興堂.“探究體驗式”閱讀教學法研究報告[J].語文建設,2014(12):23-24.

作者:秦文良 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