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互聯網+體驗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技能
時間:2022-07-13 09:36:45
導語:談互聯網+體驗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技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進行了構建,認為“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利用互聯網平臺,結合信息通信技術,注重學生的體驗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技能和職業素養,是一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體驗式教學”;食品追溯;教學模式
1“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
構建“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構建,應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前、課中與課下有機融合,將教師授課與學生實踐探究相結合,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注重教師的個性化指導和學生的深度學習體驗。
1.1課程教學模式設計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與體驗式學習理論,按照《食品追溯》課程標準要求,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整合食品追溯相關的圖片、動畫、視頻、仿真軟件等學習資源,注重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滿足學生的學習體驗需求,確保師生之間的互動,設計了“互聯網+體驗”的課程教學模式。“互聯網+體驗”教學模式實現了互聯網信息通信技術與課堂體驗式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了知識與技能傳授的方式。
1.2教學組織
《食品追溯》教學內容的選擇,應遵循實用性原則,教師要根據食品安全追溯業務流程組織相關教學內容,按工作崗位需求設置技能任務模塊。課前,教師發布食品追溯工作任務,并把任務相關的微課、動畫、視頻等學習資源上傳到互聯網平臺,學生獲取任務后,既可以利用網上資源獨立學習,也可以通過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小組合作共同學習,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案例模擬體驗、網絡虛擬等方式,參與到多品種、多環節的食品追溯場景,獲取模擬場景下的感受,熟悉各環節各角色的定位和作用,學習食品追溯相關知識與技能,實實在在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食品追溯教學任務設計,見表1。
1.2.1角色扮演與網絡教學相結合
角色扮演法是“互聯網+體驗”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通過創設食品安全情境,由學生扮演食品安全追溯員的角色,從追溯員的角度去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課前,教師在線發布本次食品追溯的任務,提供相關學習材料,布置習題;課中,學生分組,上網查閱資料,設立情境,分組討論,由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法完成實訓任務;課后,通過互聯網可完成師生、生生互動,教師對各小組進行評價與總結。
1.2.2案例分析與網絡教學相結合
案例分析法是“互聯網+體驗”教學的一種常用手段,食品追溯教學中的案例分析法則是將食品經營活動的真實情景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案例引入課堂,大家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案例模擬體驗來找到解決方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在線案例分析與網絡教學相結合,最大的特點在于所有的模擬場景均來自于真實的食品安全追溯案例,非常符合當前食品安全追溯人才的培養需求,滿足大健康食品產業及食品安全追溯發展的需求,實戰的意義非常高,讓學生從簡到難,逐步深入,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學用緊密結合,讓學生真刀真槍動起來,確保了教學的質量。
1.2.3網絡虛擬體驗教學
隨著數據庫、網絡、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在“食品追溯體驗”虛擬實驗室,將現實中各種食品安全追溯場景虛擬到網絡中,比如“問題食品的模擬召回”,涉及農產品種養殖、物流運輸、食品加工、食品零售、市場監管等環節,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了食品追溯場景的再現。網絡虛擬體驗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很大的提高,學生愛學、樂學并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真正實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
1.3教學評價
“互聯網+體驗”的食品追溯課程評價,既要重視學習成果評價,更要強化過程性評價。教師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并及時評價,堅持“評價不僅僅為驗證學習效果而設,有效的評價等同于高效的學習”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科學設計并綜合運行定位性評價、學生作品評價、任務表現評價和小組合作評價等,要特別重視學生能力的評價。讓學生及時了解、反復明確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并能有不斷彌補與改正的機會,從而實現評價對教與學的促進作用。
1.3.1學生評價、學生發展和教師教學三位一體
“互聯網+體驗”的食品追溯課程評價體系中,學生評價、學生專業發展和教師教學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相互作用,共同推動評價過程的展開。評價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與依據,教師教學為學生專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而學生的專業發展又是學生評價的標準和目的。因此,在進行“互聯網+體驗”的食品追溯課程評價體系設計時,將學生的專業發展和教師教學納入到評價體系,實現評價設計的整合性。
1.3.2評價活動的層次性
有效的高質量評價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正確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的閃光點,為不同的學習者提供差異性評價,要重視學生的現在,也要考慮學生的過去,更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我們不是簡單地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并與他人比較,“互聯網+體驗”的食品追溯課程評價,要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懷,不但要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2“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改革實踐效果分析
2.1考試成績比較
使用“互聯網+體驗”式教學的實驗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和實訓成績,均高于對照組的成績。兩組學生成績對比,見表2。
2.2問卷調查分析
表3專職教師、企業專家、學生的“互聯網+體驗”針對學校專職教師、企業專家、學生的“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互聯網+體驗”的教學模式認可度高,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專職教師、企業專家、學生的“互聯網+體驗”教學模式調查,見表3。
3討論
3.1“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的特色
“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模式的應用,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平臺及資源,將信息技術與體驗式教學有機結合,學生在體驗式的深度參與食品追溯過程中,激發了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增強了戰勝困難的信心?!盎ヂ摼W+體驗”教學真正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
3.2“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改革實踐的反思
3.2.1食品追溯教學平臺的建設
實施“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重點是基于互聯網的食品追溯教學平臺建設。教學資源應包含動畫、視頻、仿真軟件、微課、技能訓練包和教學課件等優質素材。需通過多樣化技術整合資源,形成自主、智能、交互、個性化、一站式的食品追溯教學平臺。
3.2.2“互聯網+體驗”課堂下的教學設計
課程內容應緊扣食品安全追溯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盎ヂ摼W+體驗”課堂的重點是互動和反饋,教師應全方位關注學生。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與真實的食品追溯項目相銜接,教學設計遵循“課前認知—課中體驗—教學互評—課后討論”等四個階段,逐步深入,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學用緊密結合。教師需重點關注如何通過教學設計來解決知識轉化成能力的問題。
3.2.3教師角色的轉變
“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要求教師既能“言傳”,又會“身教”。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改變為食品追溯的共同體驗者、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與評價者。教師要根據食品安全追溯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把握好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及時答疑、指導與評價,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互聯網+體驗”食品追溯教學,需要教師走出書本,提升自身實踐水平,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適應新的教學模式。
作者:陸嶸輝 單位:上海食品科技學校
- 上一篇:應用能力為目標機械電子專業課程優化
- 下一篇:雙高計劃下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