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港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和對策
時間:2022-07-13 11:39:43
導語:自由貿易港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服務貿易在一國(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持續升高,不斷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與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具有相互作用性。本文對海南省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自貿港;服務貿易;新興產業;均衡發展;營商環境
1海南自由貿易港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從2020年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省的對外合作日益增多,不斷涌現出新的經濟增長點。依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指示,海南正在積極推動服務貿易的自由便利,實施跨境服務貿易的負面清單制度,破除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移動模式下存在的各種壁壘,給予境外活動提供者國民待遇;不斷優化貿易方式,推動生產形性服務貿易、對外文化貿易等服務性貿易的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要求海南在2025年實現封關運作這將有利于激發海南實體經濟的發展,推動服務貿易的改革與完善。2021年以來,海南省服務貿易呈良好發展態勢,服務貿易總額呈不斷增長趨勢,市場主體規模也日趨龐大。海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136.77億元,同比增長81.23%,比2019年同期增長38.65%。其中,進口99.89億元,增長97.22%;出口36.88億元,增長48.6%。4.13講話以來我省服務貿易的市場主體也不斷增加,2018年全省注冊服務貿易主體增長58.9%,2019年全省服務貿易主體增長59.6%。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下,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海南省服務貿易的發展結構更加優化、重點行業高速發展。海南省新興服務貿易高速發展,2021上半年,我省新興服務貿易實現進出口90.90億元,同比增長1.91倍,占服務貿易總額的66.46%。數字貿易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數字貿易成為服務貿易中最活躍的因素。從合作對象來看,合作對象不斷增加,全省服務貿易伙伴共120個。
2海南自由貿易港服務貿易現存問題
2.1地區發展不平衡
海南各市的經濟發展情況非常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南北兩極發達,中部地區落后。在海南各市GDP的排名中,海口位居第一,三亞排名第二,白沙、保亭、五指山等地排名靠后。海南服務業占據了海南GDP的50%以上,撐起了海南的半壁江山,這說明海南各市縣服務貿易的發展同樣非常不平衡。中部地區不僅與南北兩地———海口和三亞相差甚遠,而且中部地區東西差距也較大。海南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服務貿易從東到西呈階梯分布的特點。
2.2內部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占比大
2019年,在全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大背景下,海南首次實現了服務貿易順差。這年海南服務出口額增長33%,高于服務進口總額增速23.8%,實現順差6.53億元,這是有統計以來海南實現的第一次逆差。海南在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進程中,各種新興產業也在不斷地加速發展,金融、電信計算機信息服務、商業服務、維修服務等板塊增長率較快。雖然海南服務貿易結構在不斷地優化,但依然存在內部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現代服務業占比小,其中金融、軟件業、科研和技術服務業在整個服務貿易中占比較低,并且競爭力較小;其中旅游、快遞運輸、零售批發、住宿餐飲等傳統產業占比較高。傳統服務貿易產業雖在近期能帶來收入的提高和解決一些就業問題,但是傳統服務貿易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強,其所占比重大,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不能有效地激發經濟發展的活力會和生機。
2.3人才機制不完善,高端人才匱乏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海南本土人才匱乏。海南本省高校較少由海南本土培養出來的人才較少;很多高校學生并非留在海南工作,部分選擇返回家鄉發展,部分則是奔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發展;優質教育資源緊缺,培養的學生相比于其它省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外語基礎方面,有待提高。針對海南本土高端人才短缺,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進措施。為了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和服務貿易的不斷發展,海南大力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戰略,加快推進“千人專項”引才計劃。通過各種人才引進的措施,加快高端優秀人才聚集海南,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隨著人才引進戰略的實施,海南人才引進取得一定的成就。自2018年以來,3年來海南共引進人才23.3萬人,同口徑增長675%。《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引進人才超過50%,順利完成了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初期目標。雖然引進人才的數量和速度都取得非常大的成果,但是海南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引進知名高校的分支成果并不明顯,顯然實施進程亟須加快。
2.4體制改革不徹底,營商環境不足
優良的營商環境是服務貿易繁榮發展的必要條件。自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政府出臺了各種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改善了海南的營商環境,促進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但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有著較大的進步空間。根據《中國營商環境與民營企業家評價調查報告》,從企業家對營商環境主觀評價的角度,對全國34個主要城市進行評價,海口得分64.71,在34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二,從海口的營商環境便可窺見海南全省的營商環境。海南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體制改革、出臺政策不配套。雖然一系列的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不斷出臺,但是由于行政體制改革沒有先行,這就導致多數已經出臺的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和執行。二是政策不夠連續。頒布一些新的政策,之前的政策便不再執行,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三是部分干部素質有待提高。有些領導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沒有真正貫徹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營商環境的改善,也極大地阻礙了海南自由貿易港服務貿易的發展。
2.5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服務貿易整體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由于各國家(地區)實行一定程度上的封閉,貿易經貿活動與人員活動受限,導致世界服務貿易量迅速下滑。疫情的持續性以及較大的波及范圍使得海南的對內、對外貿易總量均受到影響呈下滑趨勢,海南的服務貿易量也有明顯的下滑趨勢。
3海南自由貿易港服務貿易發展對策
3.1充分發掘各地優勢,著力促進均衡發展
首先,必須加強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建設的關鍵,中西部地區要想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首要任務。重點加強交通道路、信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其次,增強中西部地區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加強教育資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建設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提高師資水平。大力發展中西部地區的教育事業,能夠為海南自貿港服務貿易的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提供技術支持。最后,必須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中部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其地位如三亞的沙灘一般,由于開發力度不足,沒有形成知名的旅游景點。海南的中部地區可以依靠熱帶自然景觀,打造熱帶森林風光,凸顯當地特色。西部地區加強以洋浦為龍頭的工業園區產業規劃引導,大力發展新型工業。
3.2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傳統的服務貿易不僅附加值低、盈利少,并且缺乏發展前景。現代服務貿易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必須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必將要求更多的資金、人才、技術流向現代服務貿易,還需要有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發展現代服務業,應當緊跟當前服務貿易數字化的大潮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鼓勵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只有促進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服務貿易才能迎來光明前景。
3.3完善人才政策,大力發展本土教育
首先要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資金改善教育的軟硬件設施,讓海南的學生不僅享有齊全完備的教育設施,也擁有更加優秀的教師團隊;出臺教育相關方面的政策,提高對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要求;引進國內高校教授,促進海南高等院校的發展,建設更多高水平的高校,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端人才。
3.4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首先政策設計應清晰明了。政策設計應易操作、易執行,程序簡明、指令清晰、服務性強、可預測性等。政策的設計應站在市場主主體的角度,遵循便利性原則,讓市場主體辦事快、少跑腿,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務。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應當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其次,優化營商環境也應當加強政策的落實和執行。最后,借鑒其他地區成功經驗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向我們證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并不難,也不復雜,而只是需要政府敢于自我革新、勇于服務下沉,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到為各類市場主體著想,真正為民辦事,為民解決問題。
3.5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轉變發展方式
受疫情影響,海南乃至全國的服務貿易都遭受重創,尤其是在境外消費和自由人移動模式下的旅游服務、運輸服務、建筑服務等傳統服務貿易領域。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以及留下的后遺癥,海南服務貿易的發展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轉變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式要求服務貿易的發展更加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求服務貿易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變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式主要有:構建數字平臺,大力發展數字服務貿易;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推動傳統服務貿易轉型升級,促進新興服務貿易的發展。
作者:高璐 黃清 曲智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涉農法律人才培養機制探討
- 下一篇:談資金流動對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