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斗爭精神內涵生成邏輯和實踐路徑

時間:2022-07-13 15:16:50

導語:黨的斗爭精神內涵生成邏輯和實踐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斗爭精神內涵生成邏輯和實踐路徑

摘要:斗爭精神與馬克思主義不可分割,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恒久底色,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勇于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的精神武器。理解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內涵,把握新時代共產黨人斗爭精神的生成邏輯及實踐路徑,有助于更好防范國內外重大風險,踢除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一個個“絆腳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美麗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新時代;斗爭精神;內涵;生成邏輯;實踐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提到,進入新時代我們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如今逐漸發展成熟的中國共產黨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拼搏斗爭出來的,在未來中國共產黨也必然要依靠斗爭戰勝未來征程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斗爭精神的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永續發展,新時代只有不放棄發揚黨的斗爭精神,中國共產黨才能奪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勝利。

1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的內涵

簡單來說,斗爭精神就是人們在解決矛盾的實踐中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和意志品質。隨著時代的變化,黨的斗爭精神的具體內涵也會隨之改變。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指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時,表現出來的一種信念堅定、敢于擔當、敢于碰硬的一種精神品格,能夠以闖關奪隘的意志品格,善于攻堅克難,沖破困境的現實行動。

1.1堅定的理想信念

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人的必要前提,也是新時代引領黨員干部的發揚斗爭精神的思想基礎。根據以往歷史經驗,我們應當充分了解到,新時代的偉大斗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歷史性過程。只有在堅定的理想信念的引領下,黨領導人民的斗爭才能煥發出無窮的精神力量,才能經受住風雨錘煉,為實現新時代的新使命而始終如一地奮斗。同時新時代的斗爭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部署下進行的斗爭,必須堅持政治忠誠,沒有了黨的堅強領導,斗爭過程也會與社會主義的方向逐漸背道而馳。總而言之,堅定的理想信念與政治忠誠是新時代斗爭精神不可或缺的政治靈魂。

1.2敢于擔當

敢于擔當意味著敢于斗爭的勇氣和能力,斗爭精神是敢于擔當的精神支柱,沒有斗爭精神的指引,就很難涌現出在艱難困境中敢于擔當的領導干部。敢于擔當是新時代衡量領導干部的黨性的重要參考。在現實生活中,有些領導干部遇事退縮絲毫沒有拼搏的勇氣、也不善于斗爭,在最關鍵的時刻不能挺身而出,不能豁得出去,反而選擇畏手畏腳明哲保身,這就是缺乏敢于擔當品格的表現,從本質上講就是極度缺失斗爭精神。努力做到敢于擔當,發揮好斗爭精神的動力作用,就要堅持把黨性原則放在第一位,在是非原則問題上,勇于明確立場,勇于正面對抗,迎難而上,絲毫不怯懦退縮;面對在各種艱巨復雜的改革發展任務,敢于挑起最大最重的包袱主動投身建設,埋頭苦干任勞任怨,以爭取最好的結果。

1.3敢于碰硬、敢于亮劍

從表面上看,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就是黨在面臨錯綜復雜的挑戰時表現出的敢于碰硬、敢于亮劍的精神,這種昂揚的精神狀態是黨的斗爭精神的內核。我們提倡這種狀態并不只是空談口號,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在斗爭歷練過程中,時刻保持在實踐中。“狹路相逢勇者勝”,只有斗爭向前才有獲勝的希望,沒有斗爭勇氣,繳械投降,只能受到更大的損傷。有沒有敢于碰硬、敢于亮劍的品格,決定著我們事業的成敗。列寧曾說,共產黨從來都“不是爭論俱樂部,而是戰斗的無產階級的組織”。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亦是人民最信任的政黨,肩負著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責任。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共產黨人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退縮逃避,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與一切困難硬碰硬,敢于在困難面前亮劍,將斗爭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永不服輸,在不斷拼搏斗爭中換得新生。

1.4堅持人民至上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發揚斗爭精神秉持的重要原則。中國共產黨每一次的斗爭無不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切身利益。人民的擁護也是黨時刻保持著昂揚的斗志的重要底氣。任何斗爭脫離了人民群眾的參與,都不會取得勝利。百年來,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破除了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在新長征路上,只有在凝聚群眾共識中才能確保不松勁、不停歇,不斷開啟新征程、肩負新使命,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

2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生成邏輯

黨的斗爭精神貫穿于黨和國家發展的各個時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進入新時代,面臨的挑戰增多,斗爭精神也總是在不同重要場合場合被提起,時刻提醒著共產黨人要不忘初心,繼續秉持斗爭精神,接續奮斗。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的邏輯性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呈現。

2.1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生成的理論邏輯

首先是對馬克思主義革命性斗爭基因的繼承。黨的斗爭精神是在馬克思主義革命性斗爭理論中孕育成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受馬克思主義所特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影響。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斗爭精神繼續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將革命基因落到實處,延續了馬克思主義“改變世界”的斗爭實踐。其次也繼承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斗爭基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一貫堅守的斗爭立場根本上就是人民立場,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最后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中的斗爭基因有了良好的延續。辯證法始終堅持以批判和革命的觀點來看待現存的一切事物。發揚新時代的斗爭精神既要看到矛盾對抗性的一面又要承認其同一性的一面,惡意貶斥斗爭非但解決不了矛盾甚至可能帶來更大的惡果,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2.2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生成的歷史邏輯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依據當時的革命環境和切身實際狀況,和黨內一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反動的勢力和力量進行了不懈的斗爭,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偉大精神的背后定是偉大革命的支撐,在這一次次艱難困苦的斗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在與敵人的戰斗中淋漓盡致地把展現了不畏強敵的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也在險惡嚴峻的境況的磨練中不停提升。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面臨著國內百孔千瘡、百廢待興,國際上各種反動勢力對我國包圍封鎖的緊急局面下,迅速擔起了重建家園的歷史重任。帶領人民同極端頑劣的環境條件作斗爭,大力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中國國情為立足點,把人民意愿作為出發點,領導人民整頓轉變思想,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這些開拓性的舉措,在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中沒有現成的正確答案,都要在斗爭精神的引領下探索完成。

2.3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生成的現實邏輯

首先,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交融,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不斷深入,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趨勢不可阻擋。但同時,世界也處在一個挑戰層見疊出、風險不斷增加的時代,對發揚斗爭精神有了迫切的要求。作為一個深深卷入經濟全球化的大國,今后一個時期將不可避免出現一種復雜的局面,合作之中有競爭、競爭之中有合作,而競爭必然包含著斗爭。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擁有更大發展機遇的同時還有更難的關卡等待我們去跨越。國內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考驗和危險持續存在,面對國內困境的挑戰,我們需要堅定決心,積極探索創新,保持積極應對的姿態,時刻做好斗爭的準備,沖破困境創造佳績。再次,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輕輕松松完成,因此,黨政干部要把黨的斗爭精神內化于心,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堅如磐石的信心和決心,不忘黨的初心使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保證全面從嚴治黨順利推進,將弘揚斗爭精神在黨內進行到底。

3新時代黨的斗爭精神的實踐路徑

斗爭精神不是生而就有的,斗爭本領也不能憑空擁有。同志強調:“領導干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從總書記的講話中可以看出新時代涵養共產黨人的斗爭精神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3.1講求思想淬煉,夯實斗爭根基

革命理論是革命行動的先導,在先進理論指導下才能鑄就先進的革命戰士。各級黨員干部只有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才能政治上不偏不倚,永遠保持正確的方向,這樣才能避免許多失誤,在實踐中最大程度發揮出斗爭精神的無限力量。對各級黨政干部進行嚴格的思想淬煉是新時代科學培養共產黨人斗爭精神的路徑之一。首先要明確黨員干部在認識層面浮現出了哪些問題,然后再對癥下藥,讓其在思想層面弄清進行斗爭的原因、對象及目的,清晰明確我們黨無論何時進行的斗爭,都是為維護人民的利益而行動,引導所有黨員干部能自覺傳承弘揚黨的斗爭精神,使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更加扎實穩固,做積極向上、充滿斗志的戰士。

3.2強化政治歷練,重視黨內政治生活

黨內政治生活是新時代領導干部培育斗爭精神的主要平臺和重要方法。首先必須要規范健全黨內政治生活的紀律規定,要求全體黨員堅決貫徹執行到位,在遵守原則中不斷使思想覺悟提升、使斗爭意識增強。其次,要在學習上創新和完善學習制度,要經常舉辦多種主題教育活動,最大程度調動黨員干部參與的積極性,并使其成為制度化的學習機制,在活動中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基本政治素養,做到隨時保持政治清醒,讓黨員在踐行斗爭精神時不逾矩。最后要時刻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開展活躍的思想斗爭不斷發現自身問題并改正,不被歪風邪氣污染,時刻堅持原則,在“團結—批評—團結”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強化斗爭意識。

3.3注重實踐鍛煉,提高斗爭本領

實踐是檢驗斗爭性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是磨練斗爭精神的重要途徑。黨員干部長期在實踐中見世面、壯筋骨,斗爭能力也會逐漸積累提升。能力的有效積累一方面要求在實踐中要勇擔責任,在改革發展中主動承擔艱巨的任務,提高本領,提升靈活果斷處理繁雜難局的能力。另外,要善于歸納實踐經驗。每次的實踐斗爭無論輸贏都要認真反思總結,要從中提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斗爭方略以及多種斗爭方法,形成一系列規律性的解決難題、化解矛盾的經驗策略,這對我們以后少走彎路,提高斗爭效率取得斗爭成功具有建設性的作用,也能夠更好地為培育新時代領導干部斗爭精神、增強其斗爭本領提供非常豐厚的經驗滋養。回首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我們黨多少次歷經挫折而依然煥發、歷經困苦磨難而偉岸挺立,一個最重要原因就在于黨能夠始終注重發揚斗爭精神,為奪取斗爭勝利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斗爭精神從來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黨員干部也要與時俱進,時刻立足實踐,大膽創新,豐富斗爭歷練,增強斗爭本領,為更快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

作者:母亞茹 吳虹 單位:沈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