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期婦女保健護理探討
時間:2022-07-13 15:43:17
導語:孕前期婦女保健護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對于孕前期婦女實施保健護理,分析妊娠過程中出現反應時的相應護理措施。方法:將本院收治的120例孕前期婦女納入觀察組,選擇120例已婚且身體健康未孕婦女納入對照組,時間在2021年7月份,采用心理自測評分表分析兩組婦女的心理情況。結果:兩組婦女的心理狀態比較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分析兩組SCL-90自測評分,觀察組(2.29±0.19)分高于對照組(1.65±0.04)分,(P<0.05)。結論:在孕前期婦女容易產生恐懼、焦慮、不安等消極情緒,與已婚未孕婦女相比較,此階段孕婦的心理狀況明顯更低,產科的醫護人員應及時采取相應的保健護理措施,減輕孕婦的消極情緒,保證孕婦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孕前期;婦女;保健護理
引言
孕前期建議在懷孕前做孕前咨詢,尤其是高齡、肥胖的女性或者在上一次妊娠時有過不良妊娠合并癥的女性,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1]。與此同時,孕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孕前檢查,夫妻雙方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2]。臨床上大部分孕婦因缺乏醫學知識,在懷孕前也會開展一定工作,如之后會考慮到自身的外貌,分娩的過程、食用的食物或者藥物會不會影響到胎兒健康等等,均會增加孕婦的心理負擔,導致孕婦出現焦慮、煩躁、不安、緊張等消極情緒,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長時間的心情郁悶會導致孕婦的血壓升高,嚴重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胎兒易發生先天性缺陷,導致胎兒早產或畸形,甚至會威脅到胎兒的生命安全。保健護理是指在疾患之前的預防,結合孕婦的具體狀況制定相應的保健護理對策。通過調節內心狀態、飲食搭配、健康教育指導,不僅可以保證婦女在妊娠期間的身體健康,更能夠從心理上去疏導、溝通、安慰婦女,保障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有助于孕婦順利地完成分娩[3]。選取特檢科2021年7月份接治的120例孕前期婦女與120例已婚且身體健康的婦女作為調研的樣本,特檢科就是一個輔助檢查的業務科室,能夠給予孕前期產婦相應的幫助,通過獲取數據重點分析保健護理應用于孕前期婦女中的重要性,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本院特檢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孕前期婦女納入觀察組,選擇120例已婚且身體健康的婦女納入對照組,觀察組年齡在20-34歲,平均年齡(27.12±2.33)歲;對照組年齡在21-33歲,平均年齡(26.46±2.46)歲。客觀比較上述每組資料,達到研究標準,P>0.05,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①參與本次研究所有婦女聽力、語言表達均正常;②臨床各項資料信息比較完整且齊全;③婦女及其家屬在知情的前提條件下,了解本次研究實施的診療方法,并自愿簽署醫療知情同意書;⑤婦女及其家屬能夠服從醫生安排;⑥報備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①語言障礙、意識障礙等其他精神疾病者;②存在有惡性腫瘤、肝癌等重大疾病者;③存在有貧血、營養不良現象。;④婦女及其家屬的配合度不高。
1.2治療方法
保健護理措施。(1)醫院定期開展講座,邀請孕前期婦女及其家屬進行參加,重點講解孕前檢查的重要性、相關流程、注意事項等等,由于婦女的年齡、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等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進行健康宣教的過程中,盡量少用醫學用語,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婦女可以對孕前檢查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可以配合完成孕前檢查。(2)孕前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婦女會考慮到嬰兒的護理、分娩時的疼痛、產后的身材恢復等,在這個時期婦女容易出現恐懼、不安、焦慮等消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地與婦女進行溝通,及時處理婦女的心理問題,同時需要注意語氣溫和,言辭恰當,留下良好的印象,盡量地去避開婦女敏感的話題,以免加重心理負擔,耐心地去傾聽婦女的訴說,及時給予語言鼓勵與肢體鼓勵,建立相互信賴的友好關系,減輕婦女的消極情緒。(3)風險評估。加強與備孕婦女之間的溝通,了解孕婦的妊娠史、流產史、遺傳病史等等,并展開相應的護理咨詢。對于高齡備孕婦女來講,在妊娠過程中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胎兒也會增加唐氏綜合征的發生風險,極易發生難產、產后大出血等等,因此,協助婦女完成孕前各項檢查,向其講解妊娠并發癥的防范措施。重點關注上一次妊娠婦女的切口疤痕,并指導其相應的護理措施。除此之外,應該向備孕婦女講解乙肝、艾滋病、梅毒母嬰阻斷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對于放置有宮內節育器的備孕婦女來講,應該及時提醒婦女取出和將宮內節育器取后的注意事項。對于患有感染病、急性病或者慢性疾病的備孕女性而言,應該前往醫院專科進行治療,客觀的評估此類備孕婦女的孕前風險,決定婦女是否可以進行妊娠。(4)避免不良的接觸。備孕夫妻應該提前做好懷孕的準備工作,例如:戒煙、戒酒,可以有效防止出現流產、早產或者死胎等不良情況。除此之外,備孕女性應該避免接觸小狗、小貓等寵物,以防出現弓形蟲病,減少流產、胎兒畸形的發生風險。同時備孕女性應該遠離各種有害物質,比如:疫苗、抗生素、農藥、鉛、輻射等等,可以有效防止胎兒出現畸形。告知備孕婦女應該營造良好健康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1.3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選擇自制的相關調查問卷評定婦女的心理癥狀與妊娠期反應自評表(SCL-90),其中SCL-90共有10個因子可以反映出備孕期婦女的實際心理狀況情況,包括:時常感到孤單;對異性的興趣減退;摔東西;擔心自己的儀態和外表;感到害怕;對事物不感興趣等等,所得分值越高,則表明婦女的不良心理狀況越嚴重[5-6]。采用自評表分析孕前期婦女的實際心理狀況,可以分為5個等級無(1分)、輕(2分)、中(3分)、重(4分)、極重(5分),婦女的心理問題越嚴重,則評分越高[7]。由特檢科的工作人員向參與本次研究婦女講解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使其可以嚴格按照自身具體的狀況進行填寫,保證調查問卷真實性與可靠性。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是研究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計數單位采用%進行表示,計量數據采用(x±s)來進行表示。
2結果
2.1比較兩組心理狀態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可見表1內容。
2.2兩組婦女的SCL-90自測評分比較
分析兩組SCL-90自測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表2內容。
3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觀察組的婦女的心理癥狀陽性率為32.50%(39/120),其中出現輕度心理癥狀有29例,發生率為24.17%,出現重度心理癥狀有10例,發生率為8.33%,與已婚身體健康且未孕婦女的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輕度心理癥狀與重度心理癥狀的發生率更高。分析兩組SCL-90自測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說明與已婚未育的婦女相比較,孕前期婦女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在孕前期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調節婦女的心理狀態,減輕婦女的消極情緒。孕前期對于女性而言是一個獨特的階段,伴隨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給婦女的身心帶來的很大的影響。隨著臨床深入研究發現,備孕期婦女在妊娠早期的非健康行為會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剖宮產、胎兒早產、妊娠期高血壓、死胎等不良事件[8]。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于妊娠期間的護理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在現在社會背景之下,人們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而導致先天性心臟病、唇裂等缺陷的新生兒出生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對孕婦、新生兒自身的身體健康以及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實施有效科學的孕期保健工作,對保證新生兒和孕婦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應該積極做好孕前期保健護理工作,可以及時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預防并發癥的出現,可以有效防止孕中晚期發現問題。孕前期的健康行為通常包括科學的飲食、良好的壓力管理、避免高風險活動、自己的生活目標、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等等[9]。在孕前期的健康行為可以對孕婦的心理狀況以及生理狀況起到了良好的改善效果。在孕前期保健護理中,首先加強對婦女的健康教育宣導,尊重每個孕婦的差異性,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孕早期的注意事項、分娩的過程、分娩過后的護理、新生兒的護理等等,不斷地去糾正婦女的錯誤認知,做好孕前期風險評估工作,對高齡備孕婦女講解并發癥的預防措施,重點關注上一次妊娠婦女的切口疤痕,并指導其相應的護理措施,引導婦女逐漸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夠嚴格的進行自我管理。加強對婦女的心理反應,主動與婦女進行交談,耐心傾聽婦女的訴說,給予更多的安慰與鼓勵,有利于良好關系的構建,及時地處理婦女的消極情緒,使其在孕前期可以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引導家屬給予婦女更多的陪伴與肯定,使其可以體會到被重視,被關愛,緩解其消極情緒。不良的心理狀態會給孕婦以及吸收而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醫護人員應指導孕婦保持樂觀、平穩的良好情緒。如:①指導婦女通過寫日記或者與親朋好友講解自身的情感以及處境,可以將自身的不良情緒進行釋放;②通過看漫畫、聽音樂、參加社交活動、讀書、看電視等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將婦女的不良情緒由焦慮轉為喜悅;③指導婦女散步,做體操等運動方式協調婦女的不良情況,可以有效減輕婦女的緊張、不安等消極情緒;④通過自我告誡法,進而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緒,有助于婦女在孕前期始終保持一份舒適、愉悅的心情。對婦女進行宣傳飲食營養的重要性,如果在此階段因缺乏葉酸,將會導致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甚至會出現早產的風險。因此應該從計劃妊娠開始攝入深綠色的蔬菜、富含葉酸的動物肝臟、豆類等食物,適量補充葉酸,不僅可以避免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還可以減少妊娠高脂血癥的發生風險。在孕前期孕婦應該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以防因缺鐵而造成的早產、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孕期母體體重增長不足等現象。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包括:肝臟、動物血、紅棗、木耳、干紫菜等等,必要時可嚴格遵醫囑補充小劑量的鐵劑,日常飲食應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以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除此之外,在孕前期若缺乏碘,新生兒容易發生克汀病,因此在孕前期保證攝入加碘鹽,適當增加海產品的攝入量,包括:魚蝦、海帶、紫菜等[10]。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孕前期婦女容易產生恐懼、焦慮、不安等消極情緒,與已婚未孕婦女相比較,此階段孕婦的心理狀況明顯更低,產科的醫護人員應及時采取相應的保健護理措施,減輕婦女的消極情緒。
作者:徐偉村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婦幼保健院特檢科
- 上一篇:彩超診斷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價值
- 下一篇:人性化護理方案在血液透析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