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組織精品開放課程的建設方案
時間:2022-07-15 11:24:39
導語:建筑施工組織精品開放課程的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精品在線課程建設是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進行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對“建筑施工組織”在線開放課程進行了初步的方案設計,以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布置為例,構建了教學設計,并在教學中應用實施,結果顯示教學效果有所提高,為“建筑施工組織”在線精品課程后續建設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單位工程;方案設計
1“建筑施工組織”課程簡介
“建筑施工組織”是建筑施工技術及建設工程監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其教學內容是土建類專業人才必備的知識。該課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項目準備工作、建筑工程流水施工、工程網絡計劃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的管理與應用、建筑施工組織實訓六個學習模塊,每個模塊包含若干子項學習任務,且內容緊密相連相互依托。
2“建筑施工組織”課程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的基本觀點是密切聯系實際,以“工學結合”辦學思想為引導,以我院現有辦學條件為基礎,以真實項目為依托,利用翻轉課堂,使“建筑施工組織”成為學生喜愛的、操作性更強的并且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精品課程,保證教學目標的精準實現。二、具體目標。根據建筑行業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新該課程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方案、教學設計思路、教學資源庫等。通過建立線上“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資源庫,讓學生能夠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的學習。同時教師能夠利用線上精品課程資源實行翻轉課堂教學,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建筑施工組織”課程的具體建設目標:①完善教學資源庫,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②建立線上精品開放課程,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增加學生的自我學習機會;③相對縮減理論知識教學時間,增加實訓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建筑施工組織”課程內容豐富,容量很大,結合目前線上教學需求及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等專業實際教學硬件和軟件條件,“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方案有下面幾點。①以目前線上教學資源現狀為基礎,充分利用我院現有的教學資源,豐富線上教學資源,更新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等,建設“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開放資源。②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進行“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充分地利用線上教學的經驗、線下積累的教學資源,將以往課上教學的方法與線上教學比較,改善目前線上教學的資源,提高學生的利用線上資源自主學習的效率。③以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進行“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充分利用我院現有的豐富的實訓教學資源,將過去“建筑施工組織”課程教學中相對枯燥的填鴨式理論教學改革為更加偏重實踐能力培養的,貼合工作實際的模塊化實訓技能培養教學。④廣泛深入交流,學習兄弟院校“建筑施工組織”課程建設的先進經驗,征求優秀同課頭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為“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深化校企合作,高度重視行業、企業專家的寶貴意見,制作符合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要求的教學資源,使得“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提高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等建筑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效果。
4“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
4.1課程資源建設
“建筑施工組織”線上精品課程的建設的基本觀點是密切聯系實際,以“工學結合”辦學思想為引導,以我院現有辦學條件為基礎,制作該課程教育教學資料: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學方案和授課PPT、授課視頻等,豐富該課程的授課內容。課程標準:優化包括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設計、教學設計思路、教學實訓的課程標準,使之更符合當下社會的需求。授課計劃:根據優化的課程標準,相應修改授課計劃,重新分配建筑工程流水施工、網絡計劃技術及課程實踐的授課學時,將理論授課時間縮減至48課時,實踐時間增加至24課時。教學方案和授課PPT:制作包括課時教學目標、學習任務分析、教學策略及方法、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反思、教學內容等word版本教案。優化每個小節的授課PPT,力求知識點詳細易懂,涵蓋所有教學目標的知識點。授課視頻:根據課程標準對知識點的劃分,錄制重點章節、較難知識點的教學視頻,并上傳網站供學生觀看學習。
4.2課程內容建設
和時代對接,緊密聯系土建類各崗位的需求、聯系BIM技術的發展趨勢,將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元素融進,優化課程內容;增加基于BIM技術的施工現場布置軟件及進度網絡圖繪制軟件學習內容,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4.3課程教學平臺建設
選擇超星學習通平臺作為“建筑施工組織”線上精品課程的實施載體,并在我校官網制作此課程精品課程網頁。使學生在沒有教師講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超星平臺進行學習任務的下發、布置作業、直播答疑,并能觀測學生學習的綜合情況,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評測。
4.4教學方式的改進
通過線上資源的建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改革,進行課前、課中、課后任務劃分,借助超星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課后鞏固、測試考核等項,并可根據平臺反映的學生學習情況的大數據對后續課程進行改進優化,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程度,對提高教學成果有較大的作用。
4.5教學評價方式的改變
傳統的“建筑施工組織”考核模式,注重考勤、作業及考試成績;利用線上精品開放課程進行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可以線上系統自動統計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學習資料觀看情況、課后作業的提交的分數、思考問題的解答等,將線上統計與課中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期末測試成績相結合,形成最終成績,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學習情況。
5“建筑施工組織”精品課程的實施
通過超星平臺,實施線上線下翻轉課堂,教師課前上傳學習的資料(包括教學學習視頻、PPT、教案等),發布學習任務;課中教師結合課前預習的情況進行講解,對于重難點各個擊破;課后根據學生的課中學習情況,布置線上作業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在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學效果的同時,可以減少教師重復講解重難點及大量批改作業的問題,相對增加了教師的時間,可以使教師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設計上。現以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布置為例,進行課程設計。
5.1課前設計
課前課程建設:在超星平臺上傳此章節的教學視頻、PPT、教案等學習資料。課前活動設計。導入討論問題: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設計的步驟是什么?根據視頻講解利用CAD繪制視頻中的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課前任務要求:在學習通上觀看本節學習資料,并完成上面兩個討論問題。
5.2課中教學設計
對課中教學進行設計,具體如表1。
5.3課后活動設計
活動1:利用CAD繪制項目案例的施工平面圖,并將完成作業上傳至作業1。活動2:建立案例項目的施工平面圖的3D模型,并將成品上傳至作業2。
5.4實施效果
將2019級的學生本小節學生提交作業的情況與2018級的學生作業情況相比較,可以得出,作業中案例項目的施工平面圖布置的合理度提高11%,模型建立的完整度提高17%。由此可見此教學設計對提高教學效果有明顯作用。
6結論
本文從課程目標、課程建設方案、課程實施等角度進行分析,通過實踐表明“建筑施工組織”的精品課程建設,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中,精品課程是信息時代的新教學手段,我們要利用好精品課程,使其在學生學習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麗敬.《機械制圖》微課精品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內燃機與配件.2021(09):226-227.
[2]陳茜.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精品課程的建設研究[J].工業設計.2021,(03):40-41.
[3]汪程可.職業培訓類在線教育平臺運營方案設計[D].浙江大學,2019.
[4]張潔,趙永清.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施工組織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40(05):53-54.
[5]趙笑男.基于BIM技術的建筑施工組織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9(24):100-101.
作者:梁巧真 葉飛 李正焜 單位: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研究生多元化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微課導學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