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分析
時間:2022-07-22 08:52:41
導語: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完善教育路徑成為提升教師研究的重點內容。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學生作文效果的相關因素之外,基于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要求,進一步闡述了語文作文教學方案提出了創設場景、重視積累等多樣化教學策略。上述教學模式的出現符合中高年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語文作文教學;學習興趣;素材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關注的重難點,這是因為小學是學生系統接受語文運用教育的基礎階段,雖然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儲備,但是并不能有效地梳理文字、語句,導致作文質量整體偏低。所以為了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則需要教師能夠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尋找到提升學生學習樂趣的合理教學手段,最終通過作文教學夯實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成長。
一、影響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的因素分析
根據相關學者的調查研究發現,在當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會感受到學習難度,認為作文的寫作難度較高,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表現為:(1)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有限,無法適應作文寫作要求。從教育內容來看,作文是語文運用的重要體現,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字、詞、句式的相關知識點,能夠將其合理的展現在文章上,使讀者可以精準提煉出作文的主題思想。但是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想要實現上述目標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方面,學生的知識點積累嚴重不足,在作文寫作中經常出現“無法下筆”的問題,不了解應該寫什么;另一方面,學生并不掌握熟練運用文字、句式的方法,在作文中經常會出現缺少主句、語序顛倒的問題,導致作文質量不理想[1]。(2)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其思維受到課文的限制,難以從書本的素材中解脫出來。因此本文認為,影響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表現為:(1)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作文寫作中感受到難度,再加之作文質量不理想,長此以往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積極性。(2)教學方法的影響。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依然采用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學生可能在未掌握作文知識點的情況下被迫練習作文寫作,會影響學生下筆寫作的自信心。(3)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小學生普遍缺乏必要的文學積累,雖然在小學階段很早就開設了日記的相關課程,而多練習書寫日記也是提升作文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中高年級的小學生都未養成書寫日記的習慣,在日常學習中不重視素材的積累,這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的策略分析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需要教師認識到影響學生作文寫作積極性的相關因素,堅持采用多樣化手段來改進教學過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參與,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創設場景,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
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對課堂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根據情景教學法的相關要求,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能夠創設出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場景,使學生迫切表達內容,最終提升教學效果[2]。例如在《我的樂園》一課的作文寫作教學中,按照單元主題作文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針對單元文章內容進行拓展,例如在《鄉下人家》一課中,作者通過哪些方法來描寫景色,如門口種植的花朵、走來走去的雞等,讓學生可以掌握景色描繪的基本方法。之后教師按照情景教學法的要求,可以先利用課堂上的多媒體設備播放幾張自己心中的樂園場景,在樂園中可以有秋千、池塘、玩具以及絢麗多彩的花朵等;在樂園的天空蔚藍、太陽高懸在空中,有和煦的微風;在花叢中有翩翩飛舞的蝴蝶,樹枝上有嘰嘰喳喳的小鳥等。教師在介紹自己心中的樂園之后,可以快速激發學生對心中美好樂園的向往,此時趁熱打鐵,先鼓勵同學用畫筆劃出自己心中的樂園,再將樂園寫在紙上。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心中樂園的豐富多彩,如有的同學心中的樂園有高聳入云的火箭,有的同學樂園中有動漫人物等,學生將心中的樂園形象確定之后,就可以將其描述下來,降低了學生憑空想象的難度。從教學效果來看,在本堂課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快速建立了“心中的樂園”形象,再將其繪畫并描述出來,顯著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無法下筆”的問題。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創設場景并非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教師也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來創設多樣化場景,并引導學生正確參與。例如在《我的動物朋友》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小動物碰面的場景,鼓勵同學扮演自己的“動物朋友”,兩個“小動物”通過一問一答的方法表達觀點,彼此之間交流想法,為學生作文積累素材,也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
(二)重視積累,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針對當前小學生作文素材積累不足的問題,在未來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的素材積累,最終提升寫作水平。所以根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的教學要求,教師學生能夠從主題單元入手,在引導學生積累知識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創作能力[3]。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語文單元主題作文中所描述的內容具有多樣化的特征,從中尋找到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高質量素材,保證教育目標實現。例如在《我的奇思妙想》一課作文教學中,因為該作文題目重點考查學生的想象力,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為整篇作文寫作積累素材。如在單元主題中,有《飛向藍天的恐龍》等文章介紹了恐龍的演變過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素材積累的范圍,例如當前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無數英雄從太空中歸來,根據這一契機,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想一想如果你們是宇航員,你們在太空中會遇到什么呢?”并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同時根據近幾年社會出現的“三星堆熱”等考古熱潮,教師也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認為‘三星堆人’是不是外星人呢?如果在遙遠的未來你們遇見‘三星堆人’,會發生哪些問題呢?”通過諸如上述的素材積累,學生的奇思妙想會逐漸被教師激發,越來越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出現,有助于提升學生創作《我的奇思妙想》的能力,如學生在作文創作中會描寫在未來的某一點乘坐時光飛船與“三星堆人”相遇的場景等,作文質量會有顯著提升。在教學中還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對作文的積累不應該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將作文素材積累作為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寫作能力。例如在人教版的《小英雄雨來》一課中,其中有很多關于雨來的描寫,如“呲溜”鉆進水里,表現出雨來具有高超的游泳能力,教師可以將這段課文作為學生積累素材,使學生有更多描寫人的方法。例如在描寫人物形象時,學生也可以仿照類似的句子,將“像風一樣”等詞語運用到作文中,使文章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三)由易到難,有計劃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寫作能力之間的差異性,正如前文所言,部分學生在作文學習中感受到困難,若教師忽視這一問題則會造成作文教學效率下降。因此本文認為,為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則需要教師正確分解課堂教育內容,能夠從語文單元主題入手,堅持在緊扣主題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寫作方法進行拓展。同時在教學期間,教師也應該在了解寫作內容的基礎上形成寫作計劃,堅持“由簡到難”的教學流程,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例如在《編寫故事》一課的作文教學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不具備編寫故事的能力,導致在寫作中遲遲不愿意下筆,所以教師可以遵照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寫作。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并以單元主題為切入點,以《獵人海力布》為例,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這篇童話故事的內容,獵人海力布的人物形象、故事背景等。在簡單回憶后學生可以發現整篇故事講述了獵人海力布為了保護村民犧牲的故事,從早期的一個普通獵人,到幫助小白蛇,最終犧牲自己變成石頭的過程,隨著故事的深入,同學心中的對海力布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脈絡等有更深入地了解。根據這一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分解,如先在寫作中練習對話的描寫方法,如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長頸鹿在遇到斑馬時它們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開動腦洞;在小動物交流描寫結束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拓展空間,例如長頸鹿與斑馬在河邊相遇,它們會去哪里呢?在旅途中又會發生什么呢?通過這種方法來引導學生的想象,并將想法寫下來。按照上述方法開展教學發現,學生可以將“長頸鹿與斑馬相遇”的這個點,拓展成“二者旅游”的線,最后分析“旅游中的見聞”,實現了由線到面的變化過程,最終形成了童話故事的完整脈絡,達到了教學目標。同時在本堂課教學中,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語文基礎的影響,能夠根據優等生與后進生的學習差異開展針對性教學。如在《這兒真美》寫作教學中,針對后進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簡單描寫一個美麗的環境,若學生缺乏參照對象,則可以允許學生描寫美麗的校園,將學校中高聳入云的大樹、美麗的花壇等寫下來。而對于優等生,則可以在后進生寫作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如在描寫參天大樹時,可以描寫學生觀看景物的感悟,如在作文中寫道:“未來的我要像大樹一樣,不屈不撓,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等。通過上述教學方法,能夠讓每個學生得到針對性地鍛煉,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四)重視評價,做好反饋
在小學生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作文做出及時有效的評價,在快速發現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之后,制定出針對性的教育對策,使學生能夠快速發現問題,避免在寫作熱情消退之后而影響教學效率[4]。例如在《我和__的一天》教學中,在作文評價中教師經常會發現學生作文的不生動,仿佛作文僅僅介紹了一天的生活,如部分同學會在作文中寫道:“我和XX同學在上午一起逛公園,中午買了一個美味的冰淇淋……”這種作文的質量不理想,而對于學生而言,在創作作文中也難以對作文內容進行拓展,導致故事脈絡不清晰。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價,如引導學生想象在與XX同學逛公園時發生了哪些事情?又有什么感悟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快速回憶當天發生的故事,并將自己與同學在公園中幫助環衛工人撿起地面的垃圾等事情添加到作文中,使作文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作文的可讀性也明顯增加。除了上述的評價之外,教師也應該重視激勵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例如在作文批改中針對部分高質量的作文,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范文粘貼在班級的醒目位置,并要求該同學走上講臺分享自己創作時的感悟等,鼓勵其他學生多學習。或者利用小學生之間的競爭心理,鼓勵學生爭當作文的“標兵”,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認可。從教學效果來看,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上述教學后,學生對于教師評價的優點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并且針對教師所闡述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修正,保障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五)重視單元主題的展現,引導學生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多樣化方法來展現單元主題思想成為保障教學目標實現的關鍵點,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立足于教材單元主題思想,采用多樣化方法來引導學生發現素材與教材之間的內涵,最終尋找到表達主題思想的有效方法,并在引導中促進學生思考。例如在《心愿》一課教學中,教師根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內容,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與《金色的魚鉤》背景條件相似的影視作品,根據作品中的故事脈絡變化,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心愿》主題,將其作為后期創作的重要素材。
三、結語
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在了解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深化作文教學的思想,并且在教學期間更應該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堅持及時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法,對整個作文寫作教學過程進行改進,最終增強學生思考閱讀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建.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高年級單元主題作文教學[J].天津教育,2022(2).
[2]孫向紅.小學語文高年級單元主題作文教學要點[J].啟迪與智慧(中),2021(8).
[3]李夢思.新時期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對策[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5).
[4]林清.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高年級情感作文教學淺思——以部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主題教學為例[J].教師,2020(24).
作者:馬君
- 上一篇:幼兒園科學教育問題及解決策略
- 下一篇:政策性破產社區減虧增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