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22 09:29:41

導語: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對策。首先分析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從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重要性來考慮,針對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提出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解決方案。企業加強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可以保證退休人員的生活具有一定的保障,為退休人員提供基本的便利服務。

[關鍵詞]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對策分析

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煩瑣的工作,服務難度比較大。對此,企業在開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時,要擴大社會化管理服務范圍,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功能,針對社會化管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質量。

一、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內容分析

企業退休人員到了退休時間后,如果其居住地和企業單位的地址距離很遠,那么企業單位可能不會更好地照顧他們,因此社會化管理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企業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進行社會化管理,全面保證退休人員的物質生活;在企業工作人員退休后,他們的檔案信息也會實施社會化管理,服務組織會給退休人員發一張社會化管理服務聯系卡,退休人員可以在聯系卡上面寫出自己的基本需求,并轉交給服務組織,服務組織針對聯系卡上的內容給退休人員提供最基本的幫助。企業退休人員的數量很龐大,在2019年,我國領取職工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數量是12310萬人;到了2020年,退休人員的數量增加至12762萬人,明顯增加了452萬人,如果算上已故人員的數量,預計每年退休人員的數量在800多萬。在這800多萬人中,通過退休人員彼此之間的互幫互助,讓更多的退休員工都可以享受到最基本的服務。尤其是退休黨員,退休黨員的社會組織關系會安置地更為妥善一些,企業還會像以前一樣對其開展相應的活動,對退休人員服務組織也會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險查詢服務。除此之外,服務組織還能全面了解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情況及居住地的流動情況,便于更好地執行基本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與此同時,社區的醫療服務組織也會在退休人員的生活中為其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保證退休人員可以更好地安享晚年生活。一旦退休人員過世,服務組織也會幫助家屬辦理喪事,并發放相應的資金補助。

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和諧社會的基本發展需求

在和諧社會的大環境背景之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全面消除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保證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滿足時代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順應時代社會的發展潮流。

(二)凸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就是尊老、愛幼。企業在對退休人員進行服務管理的時候,盡可能突出“尊老”的傳統美德。改革開放以來,企業退休人員為國家、社會的發展貢獻自身的青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所以,在這些工作人員的退休時期,企業要站在全局、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全面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保證企業退休人員的基礎生活條件,彰顯我們國家優良的傳統美德。

(三)有利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雖然我們國家已經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并沒有建立和完善和市場經濟體制相匹配的管理體系。而這其中,社會保險是一項管理面寬泛、政策性更高、參與人員數量眾多的一種體系,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實際落實過程中,部分企業不太重視社會保險,尤其是企業退休人員在參與社會化的服務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存在很多運轉不便的問題,所以,企業要建立相應的服務管理體系,才能保證退休人員更好地參與社會化管理服務。

(四)有助于完善社區功能

現階段,大多數的社區對于居民提供的基礎服務還不太健全,隨著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有效執行,不斷整合企業資源和社會資源,社區也從過去單一化的企業轉變為地方社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身的權利和義務。與此同時,加快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提高其服務品質,充分發揮地方社區的功能、價值。

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退休人員心理失衡,存在一定的“落差感”

退休人員是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在自身工作生涯之中比較重要的轉折點,在過去,職工人員可能是整個生產鏈上比較重要的中堅力量,也有可能是管理層、領導層的重要領導干部,但是,這些職工人員在退休之后,從原本忙碌的工作之中抽身而出,一時之間心理上難免感覺到失落及生理上有孤獨感。一旦產生這些心理層面和生理層面上的變化,大部分的退休職工人員都會有一種不平衡的感覺,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突然不習慣、不適應,大大削減了參與社會化管理的熱情。

(二)服務設施不足,很難滿足實際需求

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的老齡化人口比重逐年增長,企業退休人員的數量也有了明顯的變化,開始朝著大幅度增長的方向演變。但是,就目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進行分析,退休人員活動場地的人均面積在日益的縮減,再加上一些基礎公共設施的建設不足、部分設備出現老化、破損的問題,使得當前的服務設施不能滿足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活動需求。

(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不太健全

現階段,從實際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大部分地區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也只是做到了發放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對于退休人員的檔案信息管理、養老醫療、衛生保健、生活照料等基本服務工作內容的社會化,還是處于原始狀態,基本上都是依靠原本的單位來承擔。以社區為基本依托的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因為社區發展的不均衡,大部分的社區管理服務隊伍比較薄弱,缺少更為充足的財力資源,而且采用比較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企業退休管理工作專人管理服務、活動內容的豐富度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大部分的社區只開展最基本的退休管理工作,和我們國家提出的政策要求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滿足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社區客觀條件的不充分,從而限制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高效發展。

(四)退休人員對于移交社會化管理的意愿不強烈

對于大部分企業退休人員來說,更多的還是依賴原本的企業,將自己辛苦工作幾十年的企業單位作為自己“第二個家”,并對其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本著對企業單位最真摯的感情,不少企業退休人員不愿意將自己從“上班族”轉變為“社會人”。還有一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對原本工作的單位有著更強烈的依靠,不愿意社會化管理是不想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再加上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企業退休人員擔心移交到社會化管理后,相關的福利待遇也會跟著下降。但是社會實踐證實,對于一些小規模的企業單位來說,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執行得更為順暢;而對于一些大規模的企業來說,企業退休人員對于社會化管理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

四、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對策分析

(一)提高企業退休管理人員的自身素養

一方面,企業應該提高退休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政治素養、道德修養,促使更多的退休管理人員可以認識到退休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到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全心全意地為退休人員進行高質量的服務。企業退休管理人員本身應該具有一定的職業道德觀念,在實際開展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耐心和退休人員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對其開展細微的關懷,在退休人員遇到生活方面的困難時,盡可能地施以援手,必要的情況可以開展相應的心理疏導,促使退休人員快速融入社會發展進程中。另一方面,企業還應該加大對退休管理人員自身業務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退休管理人員了解我們國家針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補貼性政策,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促使其樹立高度的工作熱情,秉持一種積極、正能量的工作態度,促使自身的職業素養和這一崗位相匹配,從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質量。

(二)加大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關注

在具體落實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及時轉變傳統的管念,意識到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重要意義,采用更為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手段,提高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效果,保證企業退休人員自身的認可度、滿意度。在加強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質量的過程中,從退休職工管理者自身的服務理念和自我認識能力方面來考慮,從根本上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水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退休人員的退休服務和基礎生活保障也產生相應的變化,在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需求方面,退休人員比較注重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雙重服務享受。但是,退休人員同樣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子女在外地工作、生活,沒有陪伴在自己左右,在生活方面缺少子女的照料,由內而外產生一種孤獨感,因此在生活方面希望有人關心、陪伴。所以,企業應該不斷完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內容,在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過程中,從關心退休人員生活方面來考慮,促使退休人員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從而對退休人員的精神生活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過程中,基本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是大部分退休人員關心的問題,因為它涉及退休人員自身利益。對此,為了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將基本養老金的繳納、責任分擔、風險管理等不同工作交由不同部門負責。企業要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體系,提高其保障能力,讓退休人員在進入到社會后具備足夠的社會保障。在新的養老保險體系中,將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等納入其中,對于保險的層次來說,不僅要具備基本養老保險,還應該有企業單位補充的養老保險、個人養老儲蓄,號召有能力的工作人員通過投資商業保險為退休人員的養老提供更全面的準備。其次,對于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來說,我們國家的政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有效地解決了企業退休人員在生活和醫療方面的難題。但是,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需要社區共同承擔完成,但是相關的政策卻比較稀缺。所以,政府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落實情況,頒布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指導文件,明確提出社會化管理的基本規則,尤其是針對社會發展理論的研究,必須全面了解當地社區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此為基本前提,建立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體系,并邀請行業內專家、學者幫助社區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最后,對于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能力較低的問題,應加強社會化管理,保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方法符合時代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結合企業退休人員的實際生活情況,采用差異化的管理方式,具體落實“新人新方法、老人老方法”的工作觀念。同時,在社會化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全面發揮社會資源的功能、價值,不斷優化升級管理技術,采用全新的管理方法,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企業重點管理內容。但是,在實際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由于管理機制不太完善、退休職工群體比較分散等問題,導致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效率較差。對此,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創新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發展格局,針對其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建立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有效地保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持續、穩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顧穎.淺析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訊,2020(26):179-180.

[2]劉黔江.論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問題和對策[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9(08):220-221.

[3]王艷.國企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困境分析及對策[J].科學與財富,2020,12(09):201.

[4]葛梅.淺談企業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的難點及對策[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9(06):222.

[5]張志勝.淺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現狀及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20(35):2.

作者:尹文慶 單位:大慶油田離退休職工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