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藝術與文化格局分析
時間:2022-07-26 10:39:54
導語:紫砂壺藝術與文化格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紫砂壺藝術擁有極為開闊的創作視野,一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藝術因子都是其借鑒、融合的重要內容。《寶鼎》一壺之“寶”在于融合多種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圖騰等,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對中國古典美學氣質的一次較為全面的展示,形成了開闊、包容與創新的藝術與文化格局,彰顯了紫砂壺藝術長于學習、敢于探索的精神。
【關鍵詞】紫砂壺;寶鼎;格局誕
生于中國明朝正德年間的紫砂壺是一件“珍寶”,在它身上,集合了陶與瓷的優勢,融合了實用與賞玩的功能,全方面地展示了中國傳統制壺工藝的特點與茶文化精神。中國豐厚的傳統文化與藝術是紫砂壺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紫砂壺在借用這些資源實現自身藝術構建的同時也完成了對這些資源的傳承與弘揚,這是構成紫砂壺價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此件《寶鼎》之“寶”就在于其對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圖騰元素等的巧妙融合,紫砂壺的造型比較有限,本不適合運用太多的元素,此壺中的各種元素特征明顯,相融和諧,原因在于各元素的文化一致性。本文對此壺進行分析,以說明紫砂壺工藝在表現、融合傳統藝術方面的獨特性,揭示出此壺的藝術與文化格局。與一般的陶器不同,紫砂壺堪稱色彩斑斕,有高雅溫厚的紅色,有清雅樸素的黃色,也有奇特的灰色、綠色等,不同的色彩證明了紫砂泥性質之獨特與種類之豐富。不過在眾多泥料當中,總有一種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便是底槽清,即此壺所運用的泥料。此壺的泥料并不只有單一的紅色調,其中可見淡淡的紫色光澤,構成了高貴、神秘又儒雅的東方紫紅色,顯示出底槽清的與眾不同。泥料的色彩飽滿,質感極佳,最鮮明地體現在壺體表面的細膩與光滑之中。此壺展現出了紫砂泥的特質,首先打造了古典的氛圍,也可見創作者在制泥方面的精益求精,這也是制作一件完美紫砂壺的重要開端。
鼎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紫砂壺創作者經常借鑒的造型。此壺既名為“寶鼎”,那么它的基本造型即為一只結合了紫砂壺特征與氣質的鼎。此壺的整體心態比較嬌小,這與雄偉的鼎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能夠襯托出紫砂壺的精巧特征。壺身的部分為圓形,小巧且飽滿,玲瓏可愛,透露著智慧與嚴謹。弧線與弧面之間結合緊密,十分流暢,顯示出紫砂圓器獨特的結構特征。帶有弧度的底部是無法保證壺體平衡的,除此之外,足也是鼎的結構特征之一,因此創作者在壺底部鑲嵌了三只圓潤小巧的足,構成了“三足鼎立”的經典結構。三只足是上大下小的造型,在創作時較難把握,做好了便非常靈巧可愛,做不好整件作品都會失衡,所以與壺身相比看似沒什么存在感的足是具有非常高的創作難度的,也更能體現出紫砂壺工藝的精致。壺身上部鑲嵌高度、直徑恰當的壺頸部。壺頸部之上是光鮮的壺蓋,壺蓋與壺頸部的邊緣是立體的圓線,形成了典型的“子母線”結構。筆直的圓筒形壺嘴鑲嵌在壺身一側,很像是功夫茶壺的壺嘴,與圓形壺身相對比,可見直線與曲線的不同氣質。環形把手鑲嵌在壺嘴對面,又與壺身形成對照,一直一曲,韻味無窮。
此壺中有非常多的裝飾,首先就是圖騰裝飾。創作者雕刻了一只神獸鑲嵌在壺蓋中央作為壺鈕,工藝精湛,盡顯神獸之霸氣,位于壺的最高處,威風凜凜,矯健的身姿寓意神州大地一片祥和,安穩踏實。把手上端則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圖騰——龍,同樣雕刻細致,與把手主體配合構成了玉豬龍的造型,祥龍環繞,代表幸福與吉祥。壺頸部上有均勻排列的紋樣裝飾,刻繪清晰,并具浮雕效果。在壺身上,創作者先用圓形劃分好空間,再于圓形內部打造出圖騰圖案,進一步強化了作品的工藝價值,豐富了作品的文化表達。在裝飾的融入下,作品更具中國古代鼎的風范,藝術格局得以確立。創作者將各種元素有機結合至各個結構當中,充分顯示出紫砂壺工藝的塑造能力和創作者的審美能力。這些元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且包含著深刻的歷史價值,作品的文化格局因此確立。那些傳統元素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向人們送去祝福或是使人們得到啟發,更具有文化普及的重要意義,以精湛的紫砂壺藝術形式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藝術,更彰顯了紫砂壺藝術的優秀品質。此件《寶鼎》的確當得起一個“寶”字,從造型的確立到各個裝飾,均可見創作者超乎尋常的細心與耐心,這是工匠精神,更是促使此壺藝術與文化格局得以確立的重要部分。
《寶鼎》一壺端莊沉穩,有宏大的一面,也有儒雅之美,中和了鼎、紫砂壺與各傳統圖騰的美學氣質,構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本文對此壺進行了分析,顧全整體的同時也重于細節,說明了此壺藝術與文化格局的構建,以及紫砂壺藝術的工匠精神。
作者:方開明
- 上一篇:林業造林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 下一篇:金屬零件清洗技術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