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時間:2022-07-27 11:04:40

導語: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摘要:為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探討了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高職學生的作用及提升對策。分析了傳統中醫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傳承中醫藥文化。論述了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現狀,表現在重技術技能,輕人文素養;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提出了加強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的對策:宣傳傳統中醫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學生人文社團;開設第二課堂,豐富教學模式;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從融合的理念、原則和內容等方面,闡述了中醫院校融合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期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高職學生;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現階段,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職責,加強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將思想教育切實做到位,促進學生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1傳統中醫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1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

傳統中醫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除了能夠治病救人以外,同時也是文化載體,對其加以充分利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傳統中醫文化,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培養更多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過硬的技能型人才。

1.2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

部分高職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和習慣,排斥傳統書籍,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民俗習慣更是知之甚少。高職院校普遍將教學重點放在技能提升上,學生的文化素養較為薄弱。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高職技能人才培養中,能夠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1]。13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傳承中醫藥文化傳統中醫藥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對其加以有效利用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養。高職院校應圍繞傳統中醫藥文化資源組織相關活動,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培養人文精神,引導并鼓勵學生傳承中醫藥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觀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現狀

2.1重技術技能,輕人文素養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所需技能人才的主要職責,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因而學校將教學重點放在了職業技能培養上,思想道德教育明顯不足[2]。

2.2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

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同樣非常重要,思想教育是學生形成良好道德修養的基石。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對思想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師通常會將關注點放在專業課教學上,專職從事思想教育的教師不足,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

2.3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應加強高職學生在專業學習、個人修養、待人接物、精神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學生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思想文化教育,以勝任未來的崗位工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3]。當前,我國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較大,但技術型人才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雖然部分學校已設置了相關思政教育課程,但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且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師生溝通交流較少,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受到影響。部分學生未認識到思想教育對未來工作的重要影響,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脫節,學生的人文素養未得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不理想。

3加強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的對策

3.1宣傳傳統中醫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到傳統中醫文化的價值所在,在開展思想教育時主動將其有效融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宣傳和弘揚傳統中醫文化,邀請專家、學者來校開展相關講座,并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到校園環境建設中。高職院校可以中醫文化為主題開展板報評比、辯論賽、中醫文化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升教育效果。強化教師的培訓工作,確保廣大教師能夠挖掘傳統中醫文化具有的育人價值,科學制訂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有意識地融入傳統中醫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提高學生對傳統中醫文化的思想認同,豐富學生的醫學常識,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

3.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學生人文社團

高職院校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依據中醫文化教育的實際需要制訂更為完善的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將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地方政府可為高職院校提供物力、財力、人力等方面的扶持,促進高職院校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的有效開展。高職院校要根據當前思想教育的實際情況,從自身現狀出發,構建更為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明確評價標準。要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思想教育帶頭人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道德修養,高職院校可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和學習,使其對傳統中醫文化形成正確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提升思教隊伍的整體素質。此外,輔導員應發揮自身作用,引導并幫助學生成立中醫人文社團,并組織好相關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社團成員選拔必須做到公正、透明,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并學習到更多知識,實現自我提升[4]。

3.3開設第二課堂,豐富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應將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運用第一課堂進行學科知識傳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第二課堂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高職院校學生眾多,應充分發揮班級的作用,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第二課堂教育工作。班級活動是第二課堂的主要形式,可將傳統中醫文化作為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實際案例、視頻錄像、小組合作等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適當的引導、啟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傳統中醫文化潤物無聲的作用,進而提升教育效果。此外,第二課堂不應僅局限在課堂中,還要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充分利用草地、圖書館、種植園等場所,使教育活動更豐富且具有趣味性,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引導其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公眾號、APP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并有效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輔助教學作用,對于學生的身心成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4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高職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因此在組織教學時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確保教學更具針對性。中醫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傳統中醫文化,從而使自身掌握的中醫知識更具系統性。西醫專業學生也應了解并具備一定的中醫診療思維,積極傳承傳統中醫文化。非醫學專業學生若對傳統中醫文化感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其接觸相關中醫文化知識,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教學中應本著“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于基礎較好且性格開朗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對傳統中醫文化展開更為深入的學習,并負責一些宣講工作;對于基礎較弱且性格安靜內向的學生,可安排其從事文字宣傳方面的工作[5]。

4中醫院校融合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4.1融合的理念和原則

高職院校要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正確認識思政教育規律,保證傳統中醫文化教育更具實效性。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其中。首先,落實綜合滲透原則。思想政治教育若想取得實效,應利用不同渠道開展教育工作,教師應正確認識“大思政”內涵,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確保思政教育、傳統文化能夠真正融合起來。其次,秉持主體性原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育主題,教育過程必須做到循序漸進,實現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最后,堅持辯證原則。傳統文化的形成需要經過歷史積淀,且和社會環境、歷史環境緊密相關,因而在傳承傳統文化時必須依據客觀實際選擇最合適的教育方法[6]。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全面認識和了解傳統中醫文化,選擇合適的內容開展思想教育。

4.2融合的內容

2014年,我國頒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其中明確指出在開展青少年教育時必須將培養愛國精神作為核心,將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以及人格修養等方面的教育落實到位。高職院校必須提高認識,充分發揮指導綱要的導向作用,使這些題材能夠真正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切實發揮傳統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和功能。中醫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醫藥類經典則是展現中醫文化的有效途徑,在開展專業課教學時應該充分發揮經典著作的作用。在開展思想教育時,教師可有效利用經典書籍,挑選其中與思政教育相關的內容,依據教育活動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素材。中醫藥典籍中的大部分內容與儒家思想相契合,對其展開深入學習能夠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優秀思想,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從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現狀來看,部分學生對儒家文化的了解較少,現有知識基本來自于初高中的語文教材,且對相關文章所要傳遞的思想內涵并未形成深刻的理解。當然,傳統中醫典籍中體現出的儒家思想比較深刻,學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難的問題,為了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可引導其先學習《論語》《大學》等非醫學傳統經典,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此外,中醫文化中的許多理念、療法是源于道家文化的,可以引導學生對道家文化展開深入研究,將道家經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加深學生對傳統中醫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道家的代表人物,通過典故呈現道家文化的精髓,提升學生的認識。當學生對儒家、道家的相關學說有了一定了解后,后續學習也會更加全面、深刻,更能深入理解傳統中醫文化,對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起到了推動作用[7]。

5結語

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中華優秀文化納入其中,傳統中醫文化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加以有效利用能夠促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職責,要為社會輸送創新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較強的人才,在開展教育教學時,要將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認識到思想品德培養的重要性,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馮利,趙玉玲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的作用與對策[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27(17):135-137

[2]余亞微,隋華杰傳統文化對中醫心理思想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5):27

[3]邢華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醫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06):865-867,901

[4]劉奕君中醫養生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3):23

[5]江玉,譚群英,王明杰中醫養生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5,36(05):90-92

[6]陳小平,孫相如,何清湖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中醫藏象理論的影響[J].中醫藥文化,2014,9(05):4-6

[7]段曉鵬傳統文化的“中和”思想與中醫養生觀[J].河南中醫,2012,32(09):1163-1164

作者:王志強 單位:蘭州現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