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8-02 15:08:15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策略

【內容摘要】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壯大的基石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積極應對新常態背景下的重大變化,才能把握發展的主動和先機。面對新常態,意味著新機遇也有新挑戰,中小企業受限于可抵押品價值、自身資產規模和現金穩定流動等因素,其融資可獲得性受到制約,融資成本相應增高。本文從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現狀作為出發點,重點研究分析影響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因素,最后針對影響因素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以求有機聯系金融服務體系和中小企業,為提升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供一定幫助,有效促進中小企業順利完成融資。

【關鍵詞】新常態;融資擔保能力;中小企業;金融信貸管理

企業融資擔保就是企業貸款擔保,擔保機構作為第三方,為借款方和貸款方做融資保證[1]。若借款人不能在約定時間內償還本息,則由擔保機構代替借款方償還剩余的本息[2]。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人員規模、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其劃型標準主要參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2011年研究制定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執行。一直以來,融資難融資貴都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近年來,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等外部增信,已經成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方式和重點環節。此次分析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就是立足我國經濟新常態背景進行分析。

一、中小企業融資擔?,F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國家相繼出臺各種政策,完善制度設計,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狀態有所好轉,融資難融資貴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鑒于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建設的不充足,融資問題仍然制約中小企業發展,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效果[3]。據公開數據整理,截至2020年,我國約2,330余萬家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受到約束,31%的中型企業、40.2%的小型企業和44.8%微型企業的融資需求無法及時得到回應,中小企業通過正規渠道融資缺口約13.9萬億人民幣,融資缺口率達42.3%,占GDP比重13.7%。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提升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十分必要。

二、影響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融資擔保信息不對稱。融資擔保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以出現在不同對象之間,一是中小企業與銀行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的基本特征是數量大、規模小、地理位置比較分散,銀行機構獲取所有這些客戶的信息難度大、成本高;企業因內部經營原因提供給銀行的融資擔保信息不足,如果中小企業的還款能力不能得到保證,銀行從降低風險角度進行考慮,不會向其提供貸款[4]。二是中小企業與擔保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這些企業由于缺乏完整的歷史財務數據和固定資產抵押品,擔保機構必然要做風險評估,為了降低擔保風險,提高收益,會提高擔保費用,這也增加了擔保的難度。三是擔保機構與銀行之間的融資信息不對稱,在企業存在信譽問題時,擔保機構在融資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難以提升擔保機構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擔保業務的開展。

(二)企業融資信譽度低。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信譽度低的原因主要表現如下:一是中小企業規模較小,還款能力較弱,部分中小企業處于發展初期,缺少資本的累積,不僅資金短缺,還欠缺資金運營能力,對于銀行等機構的貸款存在依賴,抗風險能力較差[5]。二是中小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企業的經營與決策無法實現分離制衡,存在較高的財務風險,容易出現賬務問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的提升。三是信用意識淡薄,中小企業建立之初多以營利為目的,且急于營利,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并且資金周轉能力較差,難以及時償還貸款,或者不愿意償還貸款等問題時有發生,這就導致中小企業信息披露性低,資信等級低[6]。四是中小企業抵御風險能力差,存續期短,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出于降低信貸風險的考慮,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貸款。五是中小企業的項目收益率較低,盈利能力差,而大型企業則與之相反,因此銀行更青睞于為大型企業提供貸款。

(三)企業融資渠道少。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較少,融通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的間接融資,對銀行信貸極具依賴性,且銀行由于自身風險控制要求,多發放短期貸款為主,對于有長期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多是依靠多次周轉短期貸款的方式維繼企業資金循環,但是融資成本隨即上升。另外,我國對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門檻設置較高,一般企業無法達到要求,也就難以成功上市實現企業融資。另外,雖然民間融資的門檻低且較為靈活,但風險較高。綜上,融資渠道狹窄明顯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

(四)金融機構信貸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一般金融機構發放貸款都會遵循風險定價原則,即資金成本與貸款風險成正比例。且在實操過程中,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對企業抵押貸款的條件比較苛刻,生產設備無法向銀行進行抵押貸款,使用自用廠房和土地評估價格進行抵押貸款的比例由70%降至50%[7]。二是金融機構現在主導思想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其對所屬員工的績效考核標準主要集中于衡量風險損失,員工為降低風險,加之貸款審批流程也相對負責,其發放貸款的積極性較差。三是金融機構對貸款企業缺乏監管約束的有效手段。因此綜合多方面原因進行考慮,金融機構信貸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全面、高效的管理是產生這一系列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企業融資擔保政策支持機制問題。國家對于企業融資擔保的政策支持機制存在問題,如行政干預問題嚴重、資金扶持力度不足、相關監管機制缺失、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中小企業要想在融資擔保方面有所發展,需要國家有關方面及時出臺相關政策解釋,加大力度促進發展一批信譽度高、影響力大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促使中小企業擺脫原有的弱勢地位。

三、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融資擔保信息對稱性。一是從參與融資擔保的市場主體著手,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推進在允許范圍內盡可能提供全面真實的融資信貸信息,減少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擔保機構等各方面之間交易溝通成本,逐步提高各機構間的信息對稱性,以期降低企業融資擔保成本,提升融資擔保額度。二是從國家制度建設層面著手,由國家有關部門繼續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堅持以法律為準繩,以構筑社會商務領域誠信建設為重點,有關職能部門以表揚表彰各類先進誠信示范企業和查處曝光一批擾亂市場正當競爭和失信典型事件為兩翼,有力促進市場經濟的各類主體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發揮積極作用。

(二)提升企業融資擔保信譽度。要想提升企業融資擔保信譽度,一是應著眼于中小企業自身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特別是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中小企業應以內部財務制度改革提升為突破點,提高企業的經營發展能力、企業信貸融資的成功率以及企業的服務能力,加強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完善,助力提高企業財務決策能力,增強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意愿。二是擔保機構也應擔當外部監督角色,對擬提供擔保的企業和已提供擔保的企業要持續加強監督,經常性與上述企業進行溝通回訪,并適時引進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進行跟蹤評估,督促被擔保企業切實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認真抓好企業自身誠信建設和發展能力提升,共同促進擔保信譽的程度不斷攀升。

(三)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渠道?,F如今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為此,應不斷創新融資工具手段,借助中小板、創業板、“新三版”以及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票據、信托)等融資方式的開展,豐富直接融資手段方式,形成多層次的融資服務渠道,以緩解企業的融資壓力,滿足企業多樣資金需求,降低企業對于銀行貸款的依賴性。

(四)完善金融信貸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機構信貸管理制度主要從:強化企業信用信息機制建設、優化企業融資擔保信用機制等方面進行完善。一是應建立企業的信用披露制度,由此提高企業信息共享性,建立完善的企業融資信用體系。二是也需要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自身的擔保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理性選擇適合的民間金融機構進行借貸,提高企業的信譽度,提升企業貸款能力,同時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良好聯系,通過協同合作增加信譽度。四是增強風險控制能力,通過自主資金補償等方式降低企業的融資風險。

(五)健全融資擔保相關支持機制。一是應當加快構建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法律法規,監督指導金融機構、擔保機構等有關單位在法律框架范圍內開展業務活動,推動融資擔保行業健康平穩發展。二是本著公開、透明等原則,完善擔保行業的內部機制和制約機制,確保對信用擔保機構的監管到位。三是根據經濟發展需要,由國家有關部委牽頭,探索建立中小企業擔保財政風險補償機制,構筑風險補償資金池,逐步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困難、融資困難等問題,推動中小企業良性借貸,理性發展。

四、結語

本文對新常態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能力提升策略進行研究,可知中小企業提升諸如風險控制能力、社會信譽度、操作規范性等綜合能力水平是有效提升融資擔保能力的前提保障。雖然本文研究從理論上作出了詳細分析,但未進行實例驗證,未來將在此方面作出補充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婧.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以H公司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163~164

[2]朱越.匯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版,2019,24:58~60

[3]王偉,寇楠,李明媛.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創新科技,2020,248(10):56~63

[4]付明.新常態下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及金融支持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5:112,120

[5]馮嬋娟.融資擔保公司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貴州省遵義市為例[J].財富生活,2019,39(12):28

[6]陳滿雄.新時代融資擔保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研究———以郴州市為例[J].湘南學院學報,2019,182(3):7~12

[7]王振紅,王黎明.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成因及對策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2):18~22·

作者:任航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