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心理學在人性化改造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8-19 11:15:27

導語:環境心理學在人性化改造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心理學在人性化改造設計的應用

【摘要】老舊社區已經很難與城市進步速度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并且對城市整體建設帶來了一定阻礙。論文針對環境心理學與個性化設計內涵以及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原則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當前老舊社區存在的問題以及環境心理學在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環境心理學;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

1引言

社區環境是以居民的參與為主構成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以人類行為心理需求為基礎,賦予景觀空間豐富內容。在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的當下,老舊社區改造成為增強城市宜居程度、促進城市美化水平的關鍵。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可以對社會空間進行重構,科學合理地開展社區重構,可以實現多元化、自下而上、個體的社會文化、經濟物質重構。做好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能夠結合城市整體規劃要求,將老舊社區歸納到城市統籌規劃當中,實現老舊社區與新建社區、城市整體空間的共存、合作、協調發展。為此,本文將基于環境心理學,對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相關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2環境心理學與個性化設計概述

環境心理學屬于一門綜合、新興的學科,所研究的內容是環境與人心理之間的關系,強調從心理學和人的行為角度,分析人處于各種環境下的行為活動,以便于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1]。21世紀,社會各個領域都更加注重“以人為本”,“人本觀念”成為社會發展主流思想,人的獨立性和主觀意識逐漸受到重視。人性化設計是指結合人的行為習慣、心理需求、人體結構等方面,對現有環境的功能與形式進行設計,以便于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更加溫馨的生活環境[2]。在當前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的過程中,應該基于環境心理學,從人本的角度對老舊社區當前現狀進行分析,以便于提出具備價值的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方案,在優化人們生活空間的基礎上,確保改造后的社區契合人們的審美價值觀念。

3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原則

在開展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時,必須要尊崇以下幾個原則開展。其一,注重“三生”。所謂“三生”,便是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應該以滿足居民生活為前提,在注重社區生態安全的基礎上,適度地發展社區生產、激發社區活力。其二,明確規劃“三性”。所謂“三性”,則是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應該以廣大百姓的滿意程度為目標,體現出人性觀關懷特點;規劃工作要尊重居民的實際意愿,并且體現出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的彈性;規劃工作應該關注廣大公眾的實際利益,并且將其作為硬性原則。其三,關注困難人群、群眾社區歷史。在進行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時,應該注重保護社區機理,杜絕出現大拆、大建等情況,還應該關注貧困人群、弱勢群體,并且對該群體進行“精準扶貧”。其四,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實施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時,需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結合老舊社區的地理位置、人群需求、生態環境等諸多內容,制訂出科學合理的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方案,確保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質量[3-4]。

4當前老舊社區存在的問題

4.1老舊社區樓體、基礎設施損壞

老舊社區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印記,老舊社區改造是每一個城市更迭發展必然經歷的階段。從客觀層次上來看,很多老舊社區都存在年久失修的問題,當前的老舊社區一般都是20世紀建設的樓梯建筑,很多樓梯出現了圍墻脫落、墻體倒塌、坍塌等情況,甚至一些老舊社區的樓梯出現了傾斜倒塌,一些老舊社區因為常年無人管理,出現了違章亂造等問題。無論從安全層次,還是美觀層次上來看,老舊社區都應該進行改造。很多城市的老舊社區所居住的都是退休職工、退休老人,因為他們對于公共設施維修意識、公共衛生意識相對較弱,所以即使墻角管線出現裸露,也不以為意。一些居民為了生活方便,會在樓道當中隨意將舊物進行堆積,久而久之,直接影響整個社區的整體形象,而且還非常容易導致諸多安全隱患。圖1為某老舊社區違章亂造現象。圖1某老舊社區違章亂造現象

4.2老舊社區活動區域不足

當前,老舊社區最為顯著的問題便是活動空間被占用。一般情況下,老舊社區一般都處于城市中心、黃金地段,所以居民們的用地十分緊張。在進行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走訪時發現,很多城市老舊社區原本設置的健身區域,都被人們用來停車、晾衣服,這就促使原本活動區域緊張的老舊社區空間更加狹小,原本臟亂差的社區環境更加不堪[5]。

4.3老舊社區綠化缺失、破壞嚴重

在我國積極建設生態城市的當下,城市建設應更加注重城市綠化。但是結合老舊社區實際情況來看,綠化空間缺失、綠化空間破壞成為老舊社區最為顯著的問題之一。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雖然一些城市的綠化十分到位,但是針對老舊社區的綠化管理工作不到位。社區綠化工作缺乏專門的人員管理,因為缺少綠化維護人員進行日常管理,老舊社區的綠化成為嚴重問題,甚至出現雜草叢生的現象。部分老舊社區甚至因為綠化管理不到位出現了蟲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傳統老舊社區并沒有設置明確的綠化區域范圍,部分社區仍然采用花壇、花卉等進行簡單的美化,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都很難滿足當前城市綠化發展規劃對社區的要求,直接影響了社區整體綠化水平,無法為人們提供綠色、優美、清新的生活空間。

5環境心理學在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5.1建筑單體修繕裝修

基于環境心理學開展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最關鍵的內容便是對潛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建筑進行修繕,在保障建筑美觀性的基礎上,確保房屋建筑安全。1)在實施老舊社區改造設計時,應該對老舊社區各棟建筑進行安全檢測,通過現場檢查的方式,對房屋結構、結構性損壞等各項內容進行分析和把控。并且檢查老舊社區的管線、電氣設備,對社區屋面、外墻、單元入口、樓道環境、建筑里面等隨意堆放、懸掛物等開展綜合性全面治理。重新修繕老舊社區圍墻,改造的過程中應該構建出明確的設計方案,對于不同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處理。2)在改造方案當中,應通過評估社區圍墻的整體安全性,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對破敗的圍墻進行修繕,修繕殘缺墻體,確保老舊社區的美觀性、安全性。拆卸危險的墻面,使用新型不銹鋼材料或者不銹鋼柵欄對原本的圍墻進行維護檢修,對傾斜、倒塌的圍墻進行加固處理,確保墻體具備安全性和可靠性,從根本上確保老舊社區的安全性。3)為了確保小區建筑的美觀性,還可以對建筑外墻進行保溫更新、做好外墻粉刷。因為老舊的社區時間久遠,外墻顏色退化,為了確保小區的美觀性,應該對外墻進行粉刷,確保整個社區粉刷顏色的協調性和美觀性。4)還應該積極建議廣大住戶更換窗戶,選擇斷橋鋁合金和中空玻璃,這樣可以強化室內的保溫性,從美觀性和舒適性兩方面對建筑單體進行改造。5)老舊社區的單元門出入口高差較大,所以在進行設計改造時,為了方便老年人輪椅出入,可以設置無障礙通道,對高差大的單元門進行坡化處理,這樣在緊急情況下還能夠方便救援人員順暢進入單元門進行患者救治[6]。

5.2老舊社區道路系統改造

結合當前老舊社區道路系統實際情況來看,往往存在道路擁堵、道路陳舊等現象。為了實現對老舊社區道路系統的改造設計,應該整理和優化機動車入口,限定機動車的路徑和活動區域,確保步行區域的完整性和便捷性,不斷推行平道牙設計,倡導無障礙和彈性利用,有效保障老人和兒童的步行安全,保護原本的生態環境。結合當前老舊社區的現狀條件,做好道路系統設計規劃,設置出不同的組團步行區域,突出主入口。針對行車系統進行優化提升,道路在減少管線、樹木阻礙下進行微調。在社區內的交通道路應該以流線形設計為主,重視人行橫道的優化設計,采用通而不暢的步行流線連接居住組團,并且規劃設計環形健身步道,確保空間步行區不受機動車干擾,有效提升小區的生活質量。小區入口的形象也應該進行改造,進行入口拓寬處理,構建出“膠囊島”引導車流,并且借助綠帶分割行人和機動車,切實有效地結合老舊社區總體規劃,做好交通統一規劃和布局[7]。

5.3老舊社區綠化系統優化

環境綠化是老舊社區最為關鍵的改造內容。在進行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景觀分區、明確主題,并且明確不同環境系統的適用功能。增加室外群眾活動區域,增設老年交往和幼兒活動場所,優化室外場所設施部件、適老便民設施,強化人性化服務和設施,進行道路綠化以及設施更新。如圖2所示,對功能景觀和綠化開展統一整理工作,生態化處理路面、場地,打造出生態宜居的社區環境。景觀組團分布,結合老舊社區的實際現狀,設置有氧運動、健身交往空間,配置相應的健身設施,在強化老舊社區綠化水平的基礎上,創設老舊社區運動、健身空間[8-9]。

6結語

總而言之,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的核心理念便是讓廣大群眾承擔起社會發展責任,共享社會發展紅利。為此,應該在政府部門科學合理的戰略指導下、在財政部門的政策支持下,共同促進城市可持續共同發展。從客觀層次上來看,當前老舊社區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民的實際生活需求,做好老舊社區人性化改造可以為廣大市民創設出更加綠色、美麗的生活空間,強化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作者:馮如 單位:武漢設計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