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提升路徑
時間:2022-08-22 11:33:54
導語: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提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醫學期刊行業同樣如此。隨著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標的提出,人才強刊再次成為期刊界的重要議題[1]。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保證醫學期刊質量、提高學術影響力、具備強大競爭力的關鍵。尤其在“四全媒體”時代,醫學期刊編輯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要求。如何在新時期提升編輯隊伍勝任力素質這一問題被業內人士高度關注。20世紀90年代,隨著人力資源管理學科在中國蓬勃發展,勝任力模型理論逐漸被引入到各個行業領域,對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的研究為醫學期刊獲取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提供了科學和規范的理論依據,從而使醫學期刊提升期刊質量、縮小與國際一流科技期刊的差距、擴大國際學術影響力更具優勢。基于“四全媒體”時代和勝任力素質模型對醫學期刊編輯的勝任力素質要求,探討醫學期刊編輯的素質提升路徑,對提高期刊工作效率,促進其管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和國內外學術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四全媒體”時代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要求
在“四全媒體”時代,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2]。這就對醫學期刊編輯的勝任力素質從多維度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期刊編輯要具備選題策劃、約稿組稿和稿件審讀加工等傳統的編校職業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期刊編輯具備運用在線采編、編輯、審稿、校稿等線上編校技巧,運用強大的網絡媒體功能使素材和文章有機融合。這就在客觀上促使醫學期刊編輯的思維方式、工作模式、專業素質、個人能力等方面的不斷提高。如在“四全媒體”時代,編輯、作者、讀者之間呈現的是積極互動的雙向溝通過程,而不再是單向輸出,編輯參與作者科學研究的開展,學術論文的寫作評審、修改加工、最終刊發,以及刊發后收集讀者的反饋等整個過程中,編輯、作者、讀者三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精誠合作、相互信賴的雙向互動的動態過程。在此過程中,編輯的勝任力素質和能力成了期刊融合出版的核心,這就要求編輯在提升專業素質的同時轉變思維和工作模式,增強溝通交流和統籌協調的能力。此外,在“四全媒體”時代,隨著融媒體技術的突飛猛進,編輯要在熟練掌握傳統編校技能的基礎上,掌握高效率的線上編輯技巧,學會在電子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運用專業編校軟件,以及圖片、實驗數據、數理公式等處理程序對文字進行加工編輯。這就對編輯熟練運用各種數據平臺使用方法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相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的來說,在“四全媒體”的新時代,隨著讀者獲取新鮮資訊的途徑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愈加明顯,醫學期刊要想緊跟時代步伐并具有學術影響力,編輯人才隊伍這一發展核心要素就不僅要具備傳統的勝任力素質,而且在政治理論素養、專業技術素養、媒體傳播素養、職業倫理素養和人際交流素養等方面也需要有創新性的突破。
二、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要素
勝任力素質是指能夠有效履行崗位職責與完成工作任務的所應具備的各項能力特質,包括某領域知識與行為技能、工作動機、價值觀等可被準確測量的個體特征。近年來,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模型的研究也受到行業專家的高度關注。例如:于洪飛[3]基于勝任力模型構建了科技期刊學“編輯能力理論”,將編輯勝任力分為顯性能力和隱性能力,且比例為1∶9;洪璇、韋英、歐繼花等[4]認為新媒體時代下,編輯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專業素養、職業倫理素養和新媒介素養,要不斷加強學習以提高綜合編輯素養。劉遠[5]認為勝任力要素包括五個方面:①知識:新聞編輯專業知識、工作職業法律知識等;②技能:專業化的新聞編輯能力、新媒體學習、運用及創新能力;③社會角色:社會輿論傳播的正確引導者、新聞信息的加工、傳遞者;④職業價值觀:樹立高尚的職業價值觀、熱愛新聞編輯工作;⑤特質與動機:敏銳的編輯思維,信息共享傳播的價值意識。歐繼花等[6]認為新媒體時代編輯既要保持較高的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專業素養、文化素養和業務能力素養,還要加強信息素養、新媒介素養、數字版權素養、創新思維、整合思維等素養。周暢等[7]認為新媒體編輯勝任力模型由人格特質與職業素質、專業能力、新媒介素養三個維度,堅持、抗壓性、成就感、注重細節、自控、靈活性、誠實可靠、積極傾聽、主動學習、口頭理解、思維創造力、書面表達、制作與推廣、廣泛涉獵、領導力、新媒體的技術手段、新媒體質量把控能力、新媒體內容加工制作能力等18個勝任力特征組成。董悅穎、李欣、余黨會[8]認為醫學期刊編輯所需的能力素質包括素質、知識、技能,其中“素質”維度中責任心、誠信意識、敬業精神、主動性等各項勝任特征重要程度評分較高,“技能”維度中問題發現解決能力、專業學習能力、歸納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等重要程度評分較高,“知識”維度中僅醫學知識一項重要程度評分較高。待提高的能力素質包括判斷能力、系統思考能力、醫學知識。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從近年對編輯勝任力素質模型的研究中概括出,編輯勝任力素質主要包括在特定環境中,編輯立足自身崗位做出優秀業績所需的動機、態度、特質、技能、價值觀、行為等各項能力,包括政治素質、工作動機、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交流、統籌協調、心理調節等各項具體指標。
三、醫學期刊編輯的勝任力素質提升路徑思考
(一)提升思想政治站位,堅守學術道德紅線
醫學期刊作為黨和國家意識形態的宣傳陣地,其辦刊內容必須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把嚴把政治關、履行期刊社會責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通過各種方式培養教育醫學期刊編輯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去偽存真,主動提升政治站位。對涉及意識形態領域的文章內容準確鑒別、對涉及學術道德的問題要嚴格篩選,用實際行動踐行期刊編輯傳播、弘揚先進文化的責任。醫學期刊在工作中常見的政治性問題主要表現在涉港澳臺、國際醫療衛生政策、醫學相關保密要求、地圖、宗教、意識形態等方面。隨著國際學術交流的頻繁,稿件的政治性問題和意識形態問題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出現。醫學期刊必須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風險防控,注重加強對期刊編輯意識形態領域的宣傳、教育和普及,通過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及三審三校制度,定期開展意識形態領域的理論學習、實證分析、行業交流、風險案例分析等培訓,定期提醒編輯克服思想麻痹,時刻保持警惕等方法,努力提升編輯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使政治敏銳性在期刊編輯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達到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各項要求。醫學期刊要培養編輯堅守學術道德底線,對違反學術道德的研究堅決說“不”;嚴守學術規范,使科研學術在正確的道路上成長發展。
(二)激發創新意識和成就意識,樹立職業榮譽感和大局觀
如何激發醫學期刊編輯的工作動力,不僅事關編輯工作水平的提升,也將極大地影響醫學期刊的競爭力。激發創新意識和成就意識,樹立職業榮譽感和大局觀是驅動編輯成長和激發工作動力的關鍵。編輯工作者的職業倦怠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醫學期刊編輯也不例外,具體表現為不接受新鮮事物、缺乏創新精神、沒有團隊意識、執行力較差、讀者需求追蹤力較弱等。分析其原因:一是醫學期刊多隸屬于某所醫學大學或科研機構,編輯沒有職業生存的壓力,危機意識缺乏,以致創新精神和提升自我的動力不足;二是長期的期刊編輯工作內容枯燥,缺乏創新性,動力不足阻礙了個人追求新事物的主觀能動性。為激發醫學期刊編輯的工作動力,可從以下路徑著手:一是,醫學期刊要激發編輯主動創新意識和成就意識,增強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醫學專業和編輯行業的各種交流、培訓和會議等多種形式激發編輯在同行中探索問題,創新發現的熱情,使每一位期刊編輯都認識到自身工作對醫學期刊的發展和事業的進步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人都是一枚螺絲釘,要堅定職業自信,努力承擔一名編輯應盡的責任和使命。二是,醫學期刊要培養編輯樹立牢固的職業榮譽感。培養每一位編輯充分認識到醫學期刊作為科技創新成果交流傳播的重要載體,是培養醫學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學術陣地和平臺,在匯集和傳播科技成果、指引學科建設、規范學術評價等方面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三是,醫學期刊要培養編輯的大局觀。每一位期刊編輯都應該意識到,只有主動地將自身的發展融入醫學期刊發展的整體規劃中,設定學習和前進的榜樣與路徑,為期刊發展事業貢獻自己力量,才能快速地驅動自我的成長。
(三)提升專業知識和業務素質
醫學期刊編輯的專業技能主要包括擁有文字加工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新媒體運用能力,以及醫學專業領域及相關專業領域知識等。期刊編輯首先是一個文字工作者,無論哪個領域的編輯都要求其對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邏輯順序、語言文字有較強的把控能力,這是保障文章編校質量的最基本要求。同時,在“四全媒體”時代,編輯要運用各種媒體交流平臺的資源,準確把握每個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熱點焦點和發展趨勢。還要考慮醫學專業的特殊性,掌握某一醫學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是保證稿件專業性、科學性的必要技能。提高醫學期刊編輯隊伍的專業技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在人才選聘和培養上向有期刊編輯學習背景和醫學專業學習背景的交叉學科人才傾斜,從而帶動整個編校團隊成員的專業技能;二是鼓勵編輯參加出版行業和醫學行業學術會議、業務培訓和編校大賽,同時研讀專業編輯出版類學術期刊、兄弟單位的醫學期刊、參加醫學學術沙龍,促進與同行專家和醫學專家的交流學習;三是通過線上線下培訓等方式培養編輯相關專業的知識技能,如外語能力、計算機軟件等的掌握能力,以適應新媒體融合對期刊編輯人才的相關專業技能要求;四是通過老中青傳幫帶的方式,在期刊內部定期開設專業學習課程,同時開拓思路,根據醫學期刊欄目特色和學科分布的不同,建立綜合、文獻、臨床、實驗、外語等學習小組,促進內部人員互相學習,有針對性、導向性地提高編輯人員的醫學專業學科能力,進一步提高專業鑒別水平。
(四)培養能力素質和個人特質
醫學期刊編輯的能力素質和個人特質主要從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統籌規劃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幾方面進行培養。通過培訓、會議和繼續教育等形式,以及注重利用日常工作機會加強鍛煉。一是培養編輯的學習能力。鼓勵編輯學會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搜集、剖析編輯專業和醫學學科的熱點話題、前沿進展、重要成果,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動自發地學習,以提高專業學術鑒別水平。二是培養編輯的創新能力。提升其對稿件創新性、原創性的辨別能力,分析其規律、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在選題、審稿、組稿、編輯加工中的質量把控主動性。三是培養編輯的溝通交流能力。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年輕編輯融入所在學科領域的學術群體,加入科研團隊,多參與醫學領域的學術活動和科研項目,增強在學術群體中的融入度和參與度,加強與作者、讀者的溝通協調,由“靜態式”辦公變為“動態式”辦公;由被動接收稿件發表,變為主動約稿、組稿。四是培養編輯統籌協調能力。組織線上征文比賽、不同類別線上線下學術活動、遴選青年學者編委和資深專家推薦的能力,加強高校期刊作者的凝聚力和穩定性。
四、結語
總之,提升醫學期刊編輯勝任力素質,對于個人而言有利于其選擇自己的崗位和自身的成長發展;對于醫學期刊而言,有利于提升核心競爭力,縮小與國內外一流醫學期刊的差距,擴大學術影響力;對社會而言,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學領域科研學術的交流和人類健康的發展。
- 上一篇:高校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新模式
- 下一篇:茶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問題與對策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