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探討

時間:2022-08-25 11:35:19

導語:蛋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蛋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探討

近幾年,國內蛋雞養殖業發展迅速,養殖密度的增加造成各類疾病頻繁發生,養殖成本逐漸加大。為降低成本,養殖戶開始大量使用抗生素,雞只產生較強耐藥菌株,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發生疫病,養殖成本反而進一步增加。同時,藥物殘留影響了蛋品的質量,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綠色、安全、無抗蛋品已成為社會的強烈需求,而蛋雞無抗養殖也成了蛋雞業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蛋雞無抗養殖是指通過優質選苗、疾病預防、信息化環控、飼料營養均衡、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合理使用中草藥和微生態制劑等關鍵技術養殖蛋雞,全程不使用任何種類的抗生素。(見技術路線圖)

一、保證種雞質量

種雞的質量保障是蛋雞無抗養殖的源頭,無抗養殖必須從源頭抓起。

(一)種雞沙門氏菌凈化率

種蛋感染沙門氏菌可致商品蛋雞終生帶菌,雞蛋也易被污染。種雞沙門氏菌凈化檢測率要達到100%,陽性雞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這是實現減抗、無抗養殖的基礎。

(二)種雞支原體免疫覆蓋率

父母代種雞必須接種免疫滑液囊支原體和雞毒支原體疫苗。種雞感染支原體會導致垂直感染,雛雞早期感染支原體危害極大。滑液囊支原體感染近年來呈暴發狀態。

二、選擇優質雞苗

目前,山東省內的蛋雞品種以海蘭褐為主,其優勢是蛋破損率低、抗應激、適應能力強。挑選雞苗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查重點查看種雞場的雞群免疫接種程序和飼養管理水平,了解場內疫病發生情況。(二)看觀察雛雞健康狀況,雞群均勻性、精神狀態、采食狀況、糞便是否有異常等。(三)聽聲音清晰洪亮的是健康雛雞,聲音嘶啞或尖叫的屬于弱雛。(四)觸手摸雛雞腹部,觀察卵黃吸收情況;手握感受雛雞掙扎力度。

三、環境全面消毒

(一)消毒藥種類

選擇3種以上不同成分(戊二醛類、癸甲溴銨類、碘制劑類等)的消毒藥每周交替使用。

(二)消毒要徹底

對房頂、側墻、地面、雞籠等處進行全面消毒,特別是人與風的出入口、側窗內外、濕簾等處。車輛進入養殖場要通過1%的火堿水消毒池進行徹底消毒。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域前應進行更衣、紫外線消毒處理,避免攜菌入舍,造成雞群感染。盡量減少生產與行政區間人員流動。

(三)空舍期消毒

規模化養殖場實施“全進全出”制度,空舍后要對舍內進行徹底的清潔。用高壓水槍沖洗墻壁、地面、雞籠及頂棚等區域,水干后使用火焰消毒器進行灼燒。最后噴灑消毒、熏蒸處理。

四、采用智能化環控技術

溫差大是影響雞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夏季,舍內溫度過高會導致雞群飲水量過大,導致拉稀,腸道易發病;冬季舍內溫度過低,通風少,舍內有害氣體增加,雞群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升高。

(一)信息化智能環控

采用全封閉立體籠養雞舍和智能化環控手段,實現自動喂料、自動飲水、自動清糞、自動除塵清噪等養殖全程自動化,智能化開啟舍內小窗、濕簾、風機等,自動調節室內溫濕度、光照度。密閉式雞舍采用電腦控制的機械通風,24小時監控環境溫差變化,合理調整通風量,保持溫度相對穩定,杜絕溫度大起大落。智能環控到位,雞群可降低3%~5%的疾病損失率。

(二)養殖設備改造升級

采用層層輸送帶直接輸送雞糞到儲糞場或直接輸送裝車,可使雞舍內少存糞,降低有害氣體濃度。雞場不存雞糞能防止蚊蠅滋生,減少疾病傳播。采用機械化撿蛋方式直接將雞蛋輸送到雞舍外,裝蛋容器禁止進入雞舍,盡可能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

五、加強飼料質量控制

(一)防霉菌

霉菌毒素直接損壞雞的腸道黏膜。在飼料中加入酸制劑、脫霉劑以及微生態制劑等,可改善雞群胃腸黏膜以及腸道菌群的功能。儲存玉米時可采用網狀玉米倉,保證通風換氣,降低水分含量。飼料原料和成品飼料都通過管道輸送,可減少場內飼料輸送過程中的交叉污染。

(二)均衡營養

蛋雞分為育雛、育成和產蛋期,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的營養也不同,必須保證蛋雞全面均衡的營養攝入,為蛋雞的生長、產蛋、免疫打下基礎。從營養攝入的角度應對無抗養殖,應保證能量和蛋白、各種氨基酸、鈣磷及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搭配。

六、免疫程序科學減負

堅持遵守科學的管理理念,結合蛋雞的品種、飼養條件和季節等,對疫病進行實時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盡量優化疫苗接種次數,防止雞群過于依賴疫苗免疫來預防疾病。建立消毒、隔離、免疫三位一體的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在雞開產前,基本全部免疫完畢,減少應激,提高蛋雞生產性能。

七、科學使用中草藥及微生態制劑

(一)中草藥添加劑

中草藥替代抗生素,可確保蛋品質量安全,無藥殘,提高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提升蛋品的營養價值。中草藥添加劑具有抑制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寄生蟲等作用,可提高蛋雞的免疫力,降低死淘率。常用的中草藥添加劑一般有大蒜素、青蒿、花椒籽、山楂、生姜粉、白頭翁、黃芪、黨參、雙黃連等。在蛋雞飼料中分別添加1%的黃芪、苦參、艾葉和神曲,產蛋率可提高10%左右,死淘率可降低6%左右。在飼料中添加5%的松針粉末,也可提高產蛋率,同時可改善蛋黃顏色。在飼料中添加青蒿粉,可提高蛋雞的采食量、產蛋量,增加蛋重,加深蛋黃顏色,且具有明顯的抗球蟲效果。在蛋雛雞飼料中添加0.2%的大蒜素粉,可使雛雞成活率提高3%以上。在130天的海蘭褐蛋雞日糧中按100mg/kg添加大蒜素,結果表明,試驗組蛋雞產蛋率提高了3.6%,蛋重提高了3.15%,料蛋比降低了8.15%,破損蛋數降低了20.8%。添加大蒜素后的蛋雞肉及雞蛋的膽固醇都降低了,蛋黃、血清中膽固醇含量降低18%左右。黃芪多糖一般在疫苗免疫時作為免疫增強劑使用,具有調節機體免疫、抗氧化、促抗等作用。黨參與黃芪等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腸道菌群等功效;穿心蓮、甘草等有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與消化的作用;柴胡可改善蛋雞內分泌,促進卵泡發育,顯著提高產蛋量。

(二)微生態制劑

一般微生態制劑包括乳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等,可促進蛋雞腸道內有益微生物生長,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能產生多種酶類,有利于降解飼料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同時,產生B族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各種營養物質,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降低料蛋比例,提高蛋殼厚度,有效地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蛋雞養殖過程中,采用中藥添加劑+微生態制劑組合,制定預防保健治療組方,用中草藥添加劑一個療程(7天)后,可用微生態制劑飲水一個療程(7天),循環使用。

八、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

糞便直接出場后可委托第三方無害化處理后還田利用;廢水、糞污進入發酵池有氧發酵,用于本場綠化苗木及周邊農田使用,可取得一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病死雞可委托第三方直接運輸至無害化處理場進行無害化處理,有效阻斷疾病的傳播途徑。

九、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

可追溯體系的建立,讓每個雞蛋都有一個唯一的“身份碼”標識,通過手機掃描每枚無抗蛋的溯源二維碼,消費者可以直接查詢到產蛋信息,包括產蛋日期、養殖場的環境、防疫、用藥、飼料等信息,讓無抗蛋品的流向實現可追蹤,讓消費者吃上真正的放心蛋、無抗蛋。

作者:魏斌 楊振燕 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