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時間:2022-08-26 09:20:50

導語: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摘要:“十三五”期間云南省糧食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860萬t以上,“一核、六圈、七線、八節點”布局初步形成,“三鏈協同”趨勢明顯,“五優聯動”勢頭良好,高原特色糧食產業成效彰顯。但是,云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依然面臨諸多問題。從人們對糧食品質、糧食品種、物流效率的需求角度出發,探討“十四五”期間糧食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對于促進云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1“十三五”期間云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概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信息,“十三五”期間云南省深入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糧食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860萬t以上。全省糧食儲備基礎設施大為改善,“一核、六圈、七線、八節點”布局初步形成[1]。云南省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目標,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2]。云南省編制下發了《云南省糧食全產業鏈發展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三鏈協同”趨勢明顯,“五優聯動”勢頭良好,高原特色糧食產業成效彰顯。

2“十四五”期間云南省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面臨的問題

2.1人們對糧食品質需求轉變

從人民群眾對口糧品質需求看,日益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變。人們更加注重綠色有機、安全營養。影響糧食品質因素有很多,包括環境污染、農藥化肥超標、微生物、重金屬、真菌毒素、包裝材料有毒遷移物等。云南糧食企業無論是生產領域還是流通領域都缺乏經濟規模,各自為營、“小弱散”現象普遍,雖然對糧食品質重視程度已經有所提高,但是與國內著名糧企比較差距較大。

2.2人們對糧食品種需求加大

從人民群眾對口糧品種需求看,人們對稻谷、小麥以外的雜糧雜豆需求不斷提高。《黃帝內經》就提出了“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人們對營養學更加關注,更注意除了精米、白面以外還要多吃些粗雜糧保持身體健康。云南是雜糧、雜豆王國,但是云南的雜糧、雜豆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市場競爭力都處于弱勢。

2.3人們對物流效率需求增強

云南省地處山區,糧食企業配送與專業物流公司合作甚少,嚴重制約著糧食企業的銷售和發展。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購買商品的物流效率要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云南糧食企業市場競爭焦點在生產更在銷售,而銷售的瓶頸在于物流配送,云南糧食企業的目前物流配送狀況嚴重制約著糧食企業的發展。尤其是疫情期間,一些國家抬高出口價格,一些國家收緊糧食出口,甚至有一些國家禁止糧食出口,再加上非洲與南亞地區面臨蝗災風險,人們對糧食供應信息極度敏感,物流作為影響糧食產業穩定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更加突顯出來。為了適應人們對糧食品質需求、糧食品種需求、物流效率需求等諸多因素轉變,如何進一步優化云南省糧食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提高糧油品質,穩定優質糧油供給,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需要積極面對、認真探討、深入研究、系統謀劃的問題。

3發展路徑

3.1根據需求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云南省糧食產業要高質量發展,需要運用經濟思維,站在市場需求角度,“謀大、謀遠、謀新、謀實”,促進農民增收,推進企業提質增效。云南省糧食產業要高質量發展,需要對接好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做好打基礎利長遠工作,抓好重大項目儲備,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增添強勁動力。云南省糧食產業要高質量發展,需要切實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指導企業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促進云南省糧食產業“三鏈協同”“五優聯動”。

3.2發揮地理優勢,打造“綠色糧食”

云南地處低緯高原,立體氣候顯著,從南到北有7個氣候帶,在氣候、光照、土地、水源、物種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云南省糧食產業要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決守住云南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底線,認真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建設優質糧油示范基地,打造云南“綠色糧食”全產業鏈,確保糧油糧源品質優良,實現糧油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促進農民增收、農村增效,產業高質量發展。

3.3突顯高原特色,打造高原品牌

云南被稱為木本油料王國和雜糧雜豆王國,可開發潛力巨大。依托“云南好糧油”產品遴選和“中國好糧油”產品推薦活動,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主推木本油料、雜糧雜豆企業走“專特精新”的發展道路,開展特色糧油產品加工;對照“山西小米”等特色品牌營銷路線,擴大云南省木本油料、雜糧雜豆品牌影響力;推動云南省高原特色產業與民族文化、農耕文化融合起來,與鄉村旅游和保健養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糧食+文化”“糧食+旅游”“糧食+保健”模式,挖掘云南高原特色糧油的獨特優勢,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3.4強化質檢監察,依法治糧

運用已建成的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管理平臺,強化信息技術手段應用,提高監管效能;充分發揮以省級質檢中心為龍頭、區域性州市糧食質量監測站為骨干、縣級糧食質量監測點為補充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結合糧食立法修規,強化糧食生產、儲藏、加工等重要環節的質量監督檢查,建立糧食溯源制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糧食質量水平,依法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3.5依托中老鐵路,開拓兩個市場

據統計,云南國內生產總值的27%左右主要是靠鐵路來實現,其中的工業產值68%左右靠鐵路實現,鐵路是沿海、中部產業往云南快速轉移的有力載體。鐵路是實現我國糧食“北糧南運”和“南糧北運”的重要途徑,它將云南從原來全國路網的末梢地位,戰略性地轉變為面向東南亞、南亞,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大通道前沿。在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后,云南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和前沿將更加突出。因此,積極構建以鐵路為主體的糧食物流有助于降低糧食物流成本,打造多元化糧食物流通道,促進云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作者:楊蕙銘 單位:云南省糧油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