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的應用效果
時間:2022-08-28 09:39:40
導語: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的應用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其對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就診的82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其中觀察組實施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比較2組患者依從性,同時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2組患者在健康教育開展前后心理狀態,使用健康教育護理滿意度評估表比較2組患者的滿意度。結果健康教育干預前2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健康教育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對健康教育方式的依從率(97.56%,40/41)高于對照組(80.49%,33/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健康教育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53±3.62)分,高于對照組的(80.46±4.5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骨科患者實行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提升患者對護理的認知水平,提高患者依從率和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骨科護理;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應用效果;滿意度
骨科創傷性疾病患者術后骨質生長速度緩慢,使骨折愈合減慢,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1],因此加強骨科護理保障措施十分必要。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是根據患者個體化差異,針對性實施的辨證健康教育干預,從而提高宣教計劃的針對性、整體性和連續性,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為疾病康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治療護理滿意度[2]。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20年3月—2021年11月在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治療的82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其中觀察組實施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為23~75(49.12±12.02)歲;前臂骨骨折11例,脛腓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5例,軟組織損傷10例;初中以上學歷26例,初中以下15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為24~77(49.23±12.35)歲;前臂骨骨折12例,脛腓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5例,軟組織損傷11例;初中以上學歷27例,初中以下14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1.2健康教育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健康教育模式,主要以口頭教育為主的形式,提升骨科患者對自身疾病、功能性鍛煉相關注意事項和護理內容的認知水平。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前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的相關事項。指導患者使用便盆,防止術后出現尿潴留。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目的,使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手術相關知識,提升患者在術中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患者麻醉清醒后,護理人員在術后1h對患者疼痛狀態進行評估,耐心講解,第一時間將手術治療情況告知患者。如果患者出現疼痛難以忍受的表現,及時采取鎮痛治療措施,按照醫院常規護理服務系統開展護理服務[3]。觀察組針對患者具體情況,采用個性化健康教育:(1)根據骨科患者的特點,組織骨科相關護理人員接受新型人性化護理健康教育內容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護理內容的熟悉程度,在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開展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4]。(2)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向患者推送健康教育內容,使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更加全面、多樣[5]。使用微信公眾號推送骨科健康教育的信息,結合圖片、視頻、案例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患者可隨時查閱信息。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特點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提升患者認知,同時對健康教育的內容,如用藥指導、心理護理、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進行健康教育[6]。對患者進行健康飲食教育,根據骨科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7]。(3)開展骨科門診健康教育。運用電子屏幕及現代視頻手段,宣傳健康教育內容,提升骨科患者對功能性鍛煉的認知程度,保障在患者出院后也可以按照正確的方式進行功能性鍛煉,提升患者健康生活狀態。(4)利用智能床旁多媒體幻燈片對骨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應用PowerPoint、Word等軟件,整合圖片和視頻內容,直接向患者演示健康教育內容,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針對患者開展個性化的心理干預,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對醫院治療環境的舒適度感受,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情緒也會影響骨科疾病的治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控制負面情緒,建立積極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對負面情緒控制重要性的認知[8]。為患者講解治療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包括使用劑量、使用時間以及患者服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告知患者合理用藥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用藥的安全性意識[9]。提高患者對康復鍛煉重要性的認識,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知識宣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提升宣教的效果,根據疾病不同部位制定個性化康復鍛煉方式。護理人員初期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并監督和協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10]。(5)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的過程中,收集并評估患者意見,總結新型個性化健康教育模式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合理調整健康教育方案,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需求,保障健康教育模式的順利開展。1.3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實施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依從性,根據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表現評估劃分等級[11]。完全依從: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可以依照醫護人員的指導,正確服用藥物,堅持開展功能性鍛煉。一般依從:骨科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對醫護人員開展的治療護理措施依從性達到了75%,能夠在護理人員監督指導下開展功能性鍛煉。不依從:骨科患者對醫護人員臨床采取的護理和治療措施出現抵抗態度,安全用藥意識不足,不能堅持開展功能性鍛煉。骨科患者依從率=(完全依從+一般依從)例數/總例數×100%,患者依從率越高,說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the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12]評估2組患者在健康教育開展前后心理狀態,2個評估量表均有20個條目,每個量表的總分為8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慮和抑郁情況越嚴重。使用健康教育護理滿意度評估表比較2組骨科患者在臨床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滿意度[13],量表評分總分為100分,需要患者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客觀地評估。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組內干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骨科患者依從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2組骨科患者心理狀態情況健康教育干預前,2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健康教育干預后,觀察組骨科患者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2.32組健康教育護理滿意度評分觀察組健康教育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53±3.62)分,對照組為(80.46±4.57)分,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256,P<0.001)。
3討論
健康教育是骨科患者護理的重點。在骨科臨床護理中,常規的健康教育因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健康教育的內容也較為簡單,不能針對患者病情具體情況開展個性化的健康教育[14]。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相對常規健康教育,具有針對性、系統性和明確性的特點。其明確地向患者講解護理要點、護理方法、疾病知識及治療相關的內容[15],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對自我保健的認知程度,促進疾病康復,讓患者正確面對疾病,積極配合相關的護理人員開展臨床治療[16]。對骨科患者實施新型個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更好地幫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體系,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在患者疾病治療的不同階段,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從而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升骨科患者對疾病和治療方案的認知,促進患者疾病治療效果優化,因此在臨床護理中要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常規健康教育模式中,護理實施效果不顯著,健康教育內容相對片面化,沒有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內容不全面,沒有系統化是現階段需要進行優化改革的重點。骨科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依從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心理狀態也優于對照組(均P<0.05)。研究結果提示,針對就診患者實施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對于SAS和SDS評分降低效果更加顯著。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是貫穿于患者就診-護理-康復的全部階段,在醫院骨科開展相關健康教育的內容是根據不同患者不同治療階段選擇性地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滿足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消除患者由于對臨床治療方案不信任造成的焦慮和抑郁負面情緒。本研究結果與張娜等[17]健康教育促進患者負面情緒改善研究結論相同。比較2組骨科患者在臨床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滿意度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對優化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探究緣由,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滿足了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健康教育知識需求,不僅能提高和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還能提升護理人員學習能力,同時患者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也能夠自我調節,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功能鍛煉。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的實施能有效加強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自然對臨床實施護理方案滿意度有所改善,這與陳智慧等[18]研究實施護理方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相同。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能夠從多個方面有效地幫助患者緩解焦慮不安的情緒,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措施滿意度。綜上所述,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骨科護理中應用,能夠針對性地優化患者對自身疾病、護理和治療方案的認知,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作者:黃俊梅 趙志 宋紫薇 周新社 單位: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
- 上一篇:新時代大學生價值觀念及成因分析
- 下一篇:中職化學實驗教學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