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院建筑方案設計問題分析
時間:2022-08-29 11:18:20
導語:現代醫院建筑方案設計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 :現代醫院建筑設計需要體現綠色發展理念、人性化理念,還應該在智能化、自動化等方面對內部結構進行思考。交通組織也是建筑設計必須關注的要素,從各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提高建筑設計的合理性。但是目前建筑設計人員沒有把握醫院建筑的自身特征,在設計期間由于意識薄弱,建筑設計方案存在較多問題。本文總結醫院建筑設計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從現代醫院建筑角度出發,給出建筑設計的優化建議。
1引言
我國新時代的基礎建設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在此背景下,國內醫院建筑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各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均推進改建工作或者新建附院醫院。醫院建筑設計與其他公共建筑不同,醫院內部結構復雜且對內容和空間秩序有極高的要求,在此前提下進行設計,必須考量諸多方面,提高建筑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2醫院建筑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
2.1對關鍵環節把控不足
對醫院建筑的設計必須考慮醫院自身具備的特殊性,應該考慮物資繁雜、人員流量大、水平和垂直交通錯綜復雜的實際情況,需要理清各功能分區間的關系,在資源共享、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對建筑進行方案設計,使醫療流程可以在優化過的建筑結構下順利開展。醫院應該在前期建設的過程中召開會議,成立建筑專業委員會,由醫院的領導擔任其中的重要職位,而委員可以由醫院各業務科室的主任擔任,對建筑項目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對設計內容進行論證,根據醫院自身的需求提供具有可行性的項目建議書、任務需求報告。院長需要提高對醫院建筑設計的關注度,同時從學科建設、功能定位等多個層面進行考量,務必保證建筑設計方案內容具備較高的可實施性,根據設計圖紙及設計要求,對工程預算進行編制,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但是,當下發現醫院沒能將這些要求落到實處,在醫院建筑設計中,主要負責人沒有履行職責、完成任務,對設計關鍵環節的把控不到位,使設計方案的內容無法滿足醫院發展戰略需求。不僅如此,在建筑方案設計中還有很多內容存在不確定性,這樣會使預算編制存在一定的誤差,難以精準地把控工程預算值,在此種情況下采用相應方案施工,可能會因為方案內容不科學而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增加工程項目的成本。
2.2設計人員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對醫院進行建筑設計,負責設計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綜合醫院相關的建設標準與設計規范要求進行相關工作。首先,盡管目前很多設計單位已經意識到現代醫院建設與以往不同,便設立了專門的醫院設計部門,希望可以通過專案設立,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更好地滿足現代醫院建筑設計需求,但是大部分設計人員因為工作背景的限制,對醫院工作情況掌握不足,只是按照過往設計經驗考量現代醫院建筑設計的方式,難以保證醫院建筑設計達到現代化建設標準。其次,設計人員對醫院看病醫療流程的不熟悉,使新材料、新技術無法得到良好的配合與應用。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醫院建筑有其特殊性,其布局會對病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掛號區域面積與位置設計不科學會導致掛號效率變慢等情況,諸如此類的因素還有很多。因此,現代醫院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病人心理康復及生理康復方面對建筑設計提出的要求,應該對病房醫技、門診等區域進行實地考察,完成功能定位。但是,由于相關工作并沒有得到良好的落實,所以設計人員提供的建筑設計不能滿足醫院醫療工作的需求。最后,由于很多參與醫院建筑設計的人員自身能力不足,對醫院建筑設計規范與標準掌握不足,沒有辦法提供滿足醫院發展需求的建筑設計方案。因此,當下應該著手推進設計人員綜合能力培養的工作,提高醫院建筑設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可以研讀與醫院相關的標準規范,并調研、考察醫院病房、醫技門診等活動區域之間的關系。
2.3沒有圍繞醫院需求進行設計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推進期間,各領域均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醫院為了擴大自身規模,更好地為民眾服務,對自身建筑進行改造。但是在此過程中,由于醫院建筑設計仍是照搬國外的設計方案,所以醫院主體訴求難以得到滿足。雖然國外有些建筑設計領先我國,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差異,國外的建筑設計與我國對建筑的需求存在定位差異,若照搬對方的建筑設計,將難以滿足醫院戰略發展的需要。在此情況下,設計人員必須針對不同醫院的不同使用要求進行精準化設計。目前,醫療技術呈現國際化發展趨勢,而建筑師與國外建筑企業也有著合作關系,在此過程中,我國醫院建筑設計人員接觸對方設計方案與理念,認為對方的設計方案十分成熟,就直接套用在我國醫院上。因為設計方案沒有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對設計進行去粗取精,而是照搬全抄,在此種情況下出現了設計無法滿足工作需要的情況。比如,上海某公立醫院在醫院新建方案中,將門診室設計為沒有窗戶的房間,此設計是希望給予患者更多窗戶,此種方案為設計人員直接照搬國外設計方案的結果。我國公立醫院醫生接觸病人的數量極為龐大,以上海該醫院的醫生為例,平均一名醫生每天會診的病人超過35名,從此可以看出,我國醫院與國外醫院的病人數量、醫療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此種情況下,如果照搬對方的設計方案,明顯無法滿足該醫院醫生的工作需要。除此之外,醫生在會診中也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以舒緩緊張的工作情緒,但是我國大部分設計人員在醫院建筑方案設計中僅從病人的角度考量,沒有對我國醫院的運營模式及就醫方式進行調查,因此設計方案并不具備合理性,采用此種方案打造的醫療建筑,會影響醫院就診工作的順利進行。
3現代醫院建筑設計方案優化策略
3.1在建筑設計中貫徹人性化理念
現代醫院在建筑設計期間應圍繞人性化理念進行設計,人性化設計便是在“以人為本”的思想下對建筑進行的設計,在此過程中,服務主體為人,包括病人和醫務人員。設計需要從人的心理與生理兩方面進行考量,還應該保證建筑設計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及物質需要,人的感受需要及情感均是醫院建筑設計需要考量的要素,應該正確地區分醫務人員與患者的空間、醫務人員與患者的需求,為其構建安逸寧靜且富有人情味的空間,滿足醫務人員、病人不同的需要。建筑還應該體現醫院的主體思想。在建筑設計期間,應該從多方面進行考量,在滿足醫務人員、患者對空間及其他方面需求的同時,使醫院的思想及文化可以通過建筑體現出來,通過建筑傳遞醫院的文化,并讓醫院文化可以持續地傳承下去。
3.2構建合理的內外交通組織
醫院建筑設計需要考慮交通組織流向,此項工作在之前一直被忽視,醫院建筑設計需要將醫療組織模式與交通組織相互關聯。研究顯示,醫院管理、醫院、醫療組織與交通組織息息相關,為了提高醫院建筑的智能化程度,交通組織設計需要在傳統物流、內部人員及附近車輛等基礎上,解決醫院物流外部人員與車輛的問題。調查醫院的病人接待量,對醫院附近的車輛進行調查,根據所處位置確定水平交通的情況,使水平交通與垂直交通均可以得到合理的設置,保證醫院的有限空間得到合理的應用。另外,醫院應該提供潔凈物的供應通道、污物的運送通道,此類專用通道應該包含垂直方向。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公共場所,人流量龐大,如果出現交通交叉的情況,會進一步惡化交通環境,使物流、車流、人流無法得到有效的組織,使交通流線復雜化發展,難以在外界指揮下快速梳理交通線,抵達目的地。本文對各醫院的交通流向進行調查,發現交通流向復雜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對物流、車流、人流進行合理的辨析。針對此種情況,醫院必須要求設計人員圍繞醫院所處的位置給出交通總平面設計方案,要求方案設計時考慮到急診與門診地區的人口分設要求,還應該預留綠色通道,使醫護人員可以單獨出入醫院,實現醫患分流。設計人員需要多方參考成功的建筑,分析醫院出入口設計形式,圖1為某醫院的入口。污物流與潔物流也必須分開設置,這是設計工作必須關注的內容,設計人員需要按照醫院給出的設計要求,在考慮物流、車流、人流的基礎上,綜合其他方面的因素進行科學的設計。
3.3在綠色理念下進行建筑設計
醫院在建筑設計中應該確定設計的規范與標準,還需要在綠色發展理念下完成設計方案內容,對醫院總體布局與建筑設計進行充分的考量,依據城市衛生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進行設計,評估市場需求、地方人口、醫療資源水平,對相關數據進行整理統計,給出建筑項目可行性方案,通過可行性與必要性的論證,確定建筑投資規模。對醫院建設的用地進行分析評估,確定綜合醫院建設標準,考量醫院的功能需要與指導條例,從多個層面進行考量并給出科學的規劃方案。醫院建設需要完成規劃用地的分析與評估工作,確定醫院的功能分區情況,按照綜合醫院建設規范與標準,以及“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設方針進行建筑設計。設計需要考慮醫院的地理位置,盡可能合理地使醫院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多增加內部區域的采光面積,提高內部空間的采光。醫院中病人居多,病人自身便攜帶病毒或細菌,提高建筑內部通風能力,可以防止因人流涌動而出現的二次感染情況。而且增加內部采光面積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情,提高患者康復的速度。合理的醫院內部環境設計,有利于醫務人員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是現代醫療發展的要素。醫院內部應該增設供氣、供水、供電的設施,需要合理設計能源中心的建設位置,以最短的輸送距離完成能源輸送工作,提高醫院有限空間的使用效率,使各部門在此前提下高速運行工作,在控制運營成本的同時,與綠色發展理念相契合,這對醫院健康長久地發展意義重大。
3.4總平面設計
醫療區設計需要確定各單體的位置,進行總平面設計。必須保證各功能分區合理,在相關部門發布的設計標準中,結合要求與醫院自身建筑面積等限制條件,提高布局的緊湊性,保證潔污線路清晰;醫技區、醫療區必須安排在環境安靜、衛生條件好、交通便利的核心位置,急診部與門診部設置在主要交通干道處;應該對不同部門的交通線路進行合理的安排,防止出現交通線路交叉混雜的情況。科學地組織暖電設備供應線路,在線路設計時,從綠色施工的理念出發,盡可能縮短線路長度,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良好的通風、充足的采光和日照是醫院內部應該具備的條件。醫院在進行總平面布置工作時,必須關注相關內容,為內部擁有良好的衛生與環境條件提供堅實的保障。
3.5為將來發展預留空間
醫院建筑設計需要關注當下、展望未來,圍繞醫院自身發展目標對建筑進行合理的規劃,因為醫院建筑內部功能分區眾多,工程非常復雜,因此醫院的建設周期一般較長,而當下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醫療技術相關的設備也快速地更新換代。在此種情況下,管理者對體制把控不足或是其他原因,使新建成的醫院在不久后出現無法滿足應用需求的狀況,需要再次進行建筑改造。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醫院必須在建筑前期設計階段考慮此方面問題,需要為將來的發展留出足夠的空間。目前,隨著智能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建筑設計朝著智能方向推進。在此背景下,醫院應該結合自身發展需要,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還應該在建筑方案設計期間,為將來自身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留出足夠空間。醫院需要確定每天就診患者的人數,對不同階段就診人數趨勢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留出足夠的空間,由此滿足未來患者對病房的需求。設計人員應該關注醫技等醫療用房的使用需要,隨著醫院智能化的發展,對污水處理、鍋爐處理水等方面的構建,均需要考慮擴容需求,在單體設計中對變化較多的部門從結構、基礎、層高、荷載等方面進行考量,預留改建的空間。醫院改建牽扯到很多內容,設計人員必須關注醫院建筑設計規范與標準,嚴格按照規劃內容進行設計。此外,考慮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需求,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期間便需要考慮醫院未來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對各類系統建設的需要,預留足夠的空間,為醫院更好地發展創造條件。
4結語
醫院內部結構復雜,作為特殊服務性機構,其承擔著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病痛的重要使命。為實現醫療服務功能需要,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應該令全體醫務人員共同努力,同時還應該根據服務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在我國大力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醫院應該根據發展需要構建現代化建筑,在全新發展階段從智能化、人性化、綠色節能等方面進行設計,考慮醫院內部設計是否合理,關注交通組織,對各類要素進行統籌把控,及時發現工作存在的問題。建筑設計人員需要圍繞醫院建筑進行深入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的方式獲取設計需要的信息,圍繞醫院建設規范與標準確定醫院建筑的設計要求,根據醫院內部各區域的使用需要進行合理的設計。參考國外醫院建筑設計的突出優勢,與我國國情相結合,在此前提下設計出符合現代醫院發展的建筑,為患者更好地就醫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程磊,王嘉.淺談現代醫院建筑設計中自然和文化的表達[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20,21(05):50-51.
[2]陳日振.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8):128-129.
[3]鄭仲旭.現代醫院規劃建筑方案設計中的關鍵問題探究[J].建筑設計管理,2020,37(09):90-93.
[4]文靜.簡析智能建筑設計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J].建筑發展,2020,4(03):69-70.
[5]牟惟勇.現代醫院建筑設計變革初探[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9,20(01):62-64.
[6]方志成.現代醫院建筑的結構設計[J].陶瓷,2020(11):105-106.
[7]陳文東,申沁竹,陳卓宇,等.“兩觀三性”指導下現代醫院建筑創作的理念與實踐[J].建筑與文化,2020(11):134-135.
[8]魏清橋.論醫療建筑設計中的空間優化措施[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24):26-27.
作者:倪超
- 上一篇:插畫在平面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茶文化與高職校園文化的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