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高職校園文化的融合策略
時間:2022-08-29 11:21:19
導語:茶文化與高職校園文化的融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茶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歷史淵源悠久,包含著豐富的文明和禮儀。隨著近年來茶文化的發展,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與校園活動組織中愈發注重茶文化的引入,這讓茶文化與校園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獲得更好的發展。基于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意義,高職院校應更加注重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發展,本文對此作了較為系統的分析論述,期望可以為從事此類研究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茶文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校園文化在教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引導作用和激勵作用尤為重要,能夠讓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中。中國是茶的故鄉,在長時間的飲茶、品茶、知茶中形成了可以反映我們中華民族文明與禮儀的茶文化,且這一種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弘揚。在近年來的校園文化建設中,高職院校愈發注重茶文化的引入,茶文化已經很好地植根于校園,其中的一些校園活動與茶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有形和無形中幫助學生樹立與鞏固了文化自信。為更好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高職院校應該進一步注重茶文化的引入與融合應用,以求發揮出茶文化的更大影響力,助力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發展。本文對高職院校融合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策略措施進行分析,現作如下的論述。
1對茶文化的理解
我們中國人飲茶最早可以追溯到4700多年以前,在如此長的時間里茶文化不斷完善和豐富,逐漸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有著歷史悠久和文化豐富的顯著特點。在現代文化體系中,茶文化日益豐富的內涵依然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全面地反映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與禮儀。在當前的茶文化發展與推廣中,茶文化吸收和借鑒了多種藝術形式,并逐漸拓展到藝術領域和文學領域,民族特色更加的濃厚。更為重要的一點,茶文化逐漸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對外宣傳的一種載體,國外不乏有知茶、飲茶、品茶、懂茶的愛好者,這無形中傳承和發揚了茶文化。就茶文化的文化特點來說,首先茶文化的類型多樣,主要包括種茶文化、制茶文化、品茶文化,也因此而衍生了諸多的茶道、茶藝、飲茶工具,這讓茶文化的文化特點更加豐富與多樣。具體來說,在多種茶文化的影響下,有的人飲茶時喜歡使用茶杯,但有的人則喜歡使用茶壺。茶杯的品種樣式較多,主要有木刻杯、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同的茶杯有不同的文化內涵。以玻璃杯為例來說,一些人之所以在飲茶時使用玻璃杯,主要原因是泡茶過程中可以清楚看到茶葉色素的滲出,這可以帶來一種別樣的享受,體現的是一種細致的茶文化。再以陶瓷杯為例來說,有較多的人會喜歡使用陶瓷杯,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很好地保持茶的味道,這體現的是一種順應自然與回歸本來的精神文化。就茶文化的價值來說,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茶文化在人們的日常飲用和精神塑造中均發揮著顯著的價值。從日常飲用價值這一方面來看,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無法離開茶,上班前一杯早茶,可以起到提神醒腦的效果;中午一杯濃茶,可以有效消除疲勞和提升精神;飯后一杯清茶,可以清心潤腸,且有助于消化。從精神塑造價值這一方面來看,茶與“禪”讀音較為相近,茶道即為禪道,尤其是“清新淡雅”和“清心寡欲”之間有著相通之處,均體現著無欲則剛的價值追求。除此之外,在現代企業的合作發展中,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平心靜氣的坐下來品茶,在品茶過程中交談,這既可以彰顯出獨特的文化品位,也可以傳遞出多方面的價值觀、認知觀和體驗觀。
2高職院校融合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意義
2.1茶文化植根校園的意義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校園環境與文化始終都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可以得到高度的重視。在文化強國戰略下,高職院校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愈發注重傳統文化的引入,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在校園文化中融入茶文化,可以促使學生知茶和懂茶,繼而感悟到生活之美。具體來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生活理念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缺乏正確的生活理念,無法很好地參與到日常的自我生活與教育中,直接影響到長遠發展質量。將茶文化引入到校園文化后,可以促使茶情滿溢校園,學生可以接受到更多的茶文化,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并且在弘揚茶文化的過程中,可以樹立起健康茶文化生活理念。以茶文化中的“綠色、健康、和諧”這些精神為例來說,當巧妙地融入到校園文化后,勢必可以較為全面的影響學生,幫助他們形成綠色、健康與和諧的生活理念。若是高職院校可以將茶文化長時間培根于校園,則傳統文化建設可以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構建出立德樹人的新載體和新路徑。
2.2茶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意義
基于茶文化的優勢與作用,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考慮將茶文化融入到校園活動中。具體來說,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任務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重點培育學生的技術技能,這要求高職院校所開展的校園活動應盡量與“立德樹人”和“工匠精神”相契合,以求全方位的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在將茶文化融入到校園活動時,可以挖掘茶文化與專業教育之間的聯系,多開展飲茶活動。比如在“認名茶、學茶藝”這一校園活動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交流,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即“你們知道茶可以分為哪幾大類嗎?這些茶在口感上有什么樣的差異?”、“你是否知道泡茶的禮儀?”待學生思考問題后,教師便可以與他們一起開啟茶藝探索之旅,在此過程中學生勢必要參與到茶葉的制作中,在現場展示茶的沖泡過程,在邊看邊學中掌握茶藝,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有十分大的裨益。而學生在校園活動中有效培育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后,參與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也可以由此而提升,也就可以較好地實現“立德樹人”和“工匠精神”的培育目的。總的來說,在高職院校的校園活動中,茶文化的引入是較為新穎和有趣的,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參與意識,在充滿樂趣的活動氛圍中學生更愿意學習,學起來也會有模有樣。
2.3茶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的意義
茶文化進校園實則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茶文化進入到校園后,一方面可以較好地弘揚茶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極大地豐富校園文化,增強校園文化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讓學生處于溫馨、優質的校園文化氛圍中。首先,高職院校將校園文化與茶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可以在整個校園內營造出一種濃厚民族文化的氛圍,學生可以目濡目染茶文化,繼而增添學生的自我修養。比如高職院校將茶文化滲透在校園的每一處角度后,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驗課程,學生在看到茶文化后可以潛移默化的接受,獲得高尚和美好的享受,若是可以學習到較多的茶的禮儀與審美,則在待人接物和日常學習中會更加的有禮貌,遇事也可以平心靜氣的處理。再比如茶藝課堂上教師向學生講解“續茶時先人后己”這一文化后,他們可以從內心形成謙讓、長幼有序、寬以待人這些文化,此時傳統文化的種子可以在他們的內心生根發芽,助力他們的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在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后,不僅可以向在校學生時刻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學生判斷不良文化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借助校園文化來提升招生優勢。具體來說,良好的校園文化往往可以得到許多家長和學生的青睞,學生更愿意身處具有優秀校園文化的院校,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中,他們可以時刻接受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繼而獲得健康發展。因此可以說,高職院校為了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增強對外招生的優勢,應該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茶文化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更有必要融入到校園文化中。
3高職院校融合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策略措施
3.1注重茶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開展
高職院校在融合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校園活動的開展始終都是強有力的抓手,所以高職院校要格外注重校園活動的開展,在此基礎上融入茶文化。比如高職院校可以定期在校園內開展名茶進校園活動,吸引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既借助校園活動這一平臺促進茶文化的傳播,也借助茶文化豐富校園活動和校園文化。基于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教師要格外注重校園中茶文化濃厚氛圍的營造,將識茶、泡茶、品茶與知茶、懂茶、愛茶結合起來。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可以從以下方面落實茶文化進校園活動:一是開展“品茶香、識茶趣”的校園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到各種形式的茶文化之旅中,比如可以在幽靜古樸的茶室中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我們中國的十大名茶,并動手學習沖泡的方法與要點。在沖泡完成后,學生可以品嘗自己所沖泡的清茶,此時學生猶如在品讀古籍,可以在品茶過程中感知茶的不同味道,也能夠感知到茶文化的內涵。二是開展“認名茶、學茶藝”的校園活動。在茶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吸引他們全身心參與到校園活動中。以“認名茶、學茶藝”這一校園活動為例來說,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進入到茶藝室,讓他們自主感知茶文化相關的文化知識,比如茶葉的制作、功效、沖泡技巧。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以大大激活,愿意自主參與到茶文化的學習中,不僅掌握了茶文化的相關知識,而且思想與精神也可以得到塑造,這可以實現校園文化與校園活動的育人效果。三是開展“品茶、敬茶”的校園活動。將茶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與校園活動時,教師要考慮禮儀與文化的傳承,努力讓學生在茶文化的學習中培育更多的優良品質。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品嘗自己所沖泡的名茶,并互相敬茶和介紹,在此過程中學習敬茶的禮儀,此時學生可以被縷縷茶香所包圍。可以說,學生在“品茶、敬茶”的校園活動中不僅可以享受到健康飲品,而且可以接受到禮儀與文化,繼而參與到這些禮儀與文化的傳承中。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可以向學生推薦更多的茶知識與茶文化,讓他們在課余時間依然可以接受到優秀的茶文化和校園文化,實現育人的全過程和全面性。
3.2將茶文化扎實根植于校園
校園文化的建設有著長期性的特點,高職院校要努力建構起校園文化的建設體系,促使更多的文化可以巧妙地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在將茶文化根植于校園時,高職院校應緊抓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確保茶文化與校園文化可以更加扎實的融合。具體來說,教師在將茶文化扎實根植于校園時,可以重點從以下方面來著手:一是打造茶文化健康聯盟。為促進茶文化在校園活動中更好的開展,高職院校可以考慮建設茶文化健康聯盟,借助這一載體來滲透茶文化。在建設好茶文化健康聯盟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可以向學生多方位展示茶文化,并組織學生參與到一些茶文化特色項目中,努力將茶文化特色項目做大、做強、做精,吸引學生更樂于參與其中。除此之外,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不斷增強校園文化的實踐性與體驗感,所以在引入茶文化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格外注重茶文化的實訓實操,多設計實踐性的茶文化活動。相信借助多種有趣的茶文化實踐活動,學生既可以感知到校園文化與茶文化的魅力,獲得良好的體驗,而且審美情趣、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二是深挖茶文化的內涵。在將茶文化根植于校園文化時,高職院校要深刻挖掘茶文化的內涵,并與校園文化結合起來。具體來說,一方面高職院校必須確保學生可以知茶,了解到茶文化的歷史,繼而感知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品茶習茶禮中提升文化素養,另一方面應該深挖茶文化中的教育內涵,將茶文化與“立德樹人”、“工匠精神”結合起來,落實專業教育和全面育人目的。三是做好宣傳教育。茶文化中飽含著太多的知識,高職院校應加大宣傳力度,確保學生可以知曉更多的茶文化知識,這樣既可以擴大茶文化的影響力,而且可以豐富校園文化。若是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較好,則可以考慮打造基于茶文化的校園文化品牌,做成品牌特色,以求為學生創設更加的學習與生活環境,時刻接受到優秀的校園文化。
3.3優化校園文化的建設途徑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非常需要優秀的校園文化,這需要高職院校不斷加大校園文化的建設力度,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校園文化的建設途徑。從當前一些高職院校所開展的校園文化建設來看,在融入茶文化時,選擇成立“教工茶藝俱樂部”,很好了豐富了師生的學習與生活。所建設的教工茶藝俱樂部由專人打理,可以向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尤其是一些高職院校會選擇聘請專業的茶藝師,不僅可以向師生提供服務,而且可以進行理論教育。毫不夸張的說,在教工茶藝俱樂部的運營過程中,廣大師生可以接受到多樣的茶文化,學習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也可以由此而提升,整個校園也可以充斥著這些健康的生活理念。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和學校課程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高職院校在融合校園文化與茶文化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校課程的建設與完善。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可以大力建設茶文化環境,開展與茶文化相關的茶文化課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和講解有關于茶文化的知識,豐富學生對茶文化的認知,努力促使茶文化成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與校園文化的特色品牌,相信此時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和教育學生,助力他們的健康發展。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來說,高職院校應始終注重學生的參與,促使學生可以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和主要力量。基于此,高職院校應該多為學生創造茶藝展示活動,促進茶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比如高職院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詩茶會”,以蘇東坡在這一大文豪為例,學生可以圍繞著蘇東坡愛茶的故事與詩歌來展開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感知到茶文化與詩詞文化,整個校園也可以呈現出濃厚的詩茶文化。
4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整個職業教育體系中所發揮出的重要性更加顯著,需要履行的育人職責更重,這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茶文化在育人方面有較多的優勢,融入校園文化的意義與優勢均十分明顯,高職院校應足夠重視,可以重點從茶文化進校園活動、茶文化扎實根植于校園這兩個方面來著手,促使整個校園可以有濃厚的茶文化,從而更好地育人。
參考文獻:
[1]周茜瀅.抖音號“非遺抖起來”:融媒體背景下民族文化傳播新路徑[J].視聽,2019(09):148-149.
[2]劉利敏,馬云.短視頻平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26+247.
[3]何依寧.新媒體時代故宮博物院的品牌文化傳播路徑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9(04):54-56.
[4]寧海林.“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76-81.
[5]宋揚.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新媒體運營戰略研究[J].傳媒,2018(19):45-47.
作者:劉玥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
- 上一篇:現代醫院建筑方案設計問題分析
- 下一篇:不平衡負載下逆變器結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