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SWOT分析
時間:2022-08-30 09:30:08
導語: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SWOT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數字經濟時代對財會行業帶來了沖擊,也對財會類專業的教育帶來了沖擊,這使得財會類專業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本文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數字經濟時代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優勢、劣勢、機遇與威脅,指出在教師能力提升方面,高校應重視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體系構建與路徑設計、教師應自身加強對綜合能力提升的訴求、應鼓勵教師利用現代化技術提升綜合能力。
一、引言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們的生活都帶來了影響。一方面,數字經濟帶來了人們生活的便利化,如快捷支付、數字貨幣、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極大程度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數字經濟也帶來了傳統產業與傳統工藝的轉型升級,使得企業需要認識數字經濟、了解數字經濟、適應數字經濟、使用數字經濟。而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同樣涉及到教育行業,一方面,在數字經濟的新科技時代,教育從之前的封閉狀態走向當前的開放時代,學生學習的途徑越來越廣,獲得知識的來源越來越廣,使得教師也同樣需要不斷的了解新知識,講授新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利用新科技賦予教育的新手段,包括在線課程、虛擬仿真實驗等一系列新的授課方式的出現,都要求教師需要用更多、更新穎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這也就意味著,在數字經濟時代,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提升自身能力,從而保證自身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環境與新的教育要求,這不但將影響高校整體的教學質量與發展質量,也順應了當前整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張紅巖等,2021)。作為傳統生產要素所依賴的工具和手段都發生明顯變化的行業,財會行業是受到數字經濟時代沖擊較大的行業之一。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科技等新技術的出現,促進了財會工作的提質增效,財會類人力資本管理的升級也對財會人員的能力配置提出了新要求。于是,這就要求傳統的財會類教育需要進行要素結構的創新,而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加強財會類師資隊伍建設的升級與創新,既要優化財會類專業教師的資本增量,也要優化資本存量(唐大鵬等,2020)。也就是說,數字經濟帶給了財會類教師轉型升級與能力提升良好的機遇,但也對傳統財會類教師帶來了挑戰。曹前(2019)指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商科背景下財會專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培訓力度,尤其是需要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馬慧穎(2020)指出數字經濟時代高校財會類專業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在教學理念與方法方面進行創新;王愛國(2021)指出數字經濟時代財會專業的建設需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需要鼓勵教師提升自身雙師雙能的能力。在數字經濟時代,財會類專業教師提升自身能力面臨著機遇與調整,那么財會類專業教師將面臨什么樣的外部條件與內部條件,以及如何在不同條件下做出相應的決策,本文將針對數字經濟時代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進行相應的SWOT分析。
二、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1.教師自身主動學習是能力提升最大的訴求。每名教師都具有主動學習的訴求,以及很多高校都為教師提供主動學習的環境與條件,從而很多教師就會主動在數字經濟時代對數字經濟對社會的影響以及數字技術進行學習。尤其是財會類教師,其自身會充分感受到數字經濟時代財會類行業的變化,從而就會積極地主動學習,這不但有利于教師充分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師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2.財會類教師的雙師型技能使其具有能力提升的基礎。由于財會類行業的特殊性,使得財會類教師往往具有雙師型的基礎,也就是說財會類教師往往與企業之間具有良好的關系。于是,在數字經濟時代,伴隨著財會類行業發生的變化,財會類教師往往會較快地發現行業的變化,這也就是有利于財會類教師能夠盡快地融入新的行業。通常,在與行業接觸的過程中,財會類教師通過發現的問題,主動尋求自身能力的提升,這不僅包括教學能力的提升,也包括財會類教師對自身科研能力、國際化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二)劣勢分析。1.教師現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字技術能力提升的程度。現有財會類教師,尤其是年齡相對較大的財會類專業教師,往往是傳統財會類專業的學習出身,對于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技術、新方法等并不熟悉。而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技術,如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都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與計算機基礎,這對于傳統的財會類教師就具有較大的難度。一方面,很多教師并不具備這一方面的學習基礎,如很多財會類教師是傳統的文科出身,數學基礎與計算機基礎相對薄弱;另一方面,即使部分教師曾經具備這些基礎,多年都未再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也使其無法快速掌握數字經濟的新技術。因此,這些教師在對數字經濟時代財會行業新技術掌握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耗費更大的成本。2.教師自身惰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綜合能力提升的積極性。教師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不但是需要對現有能力進行提升,還需要學習新的能力,這就使得教學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成本等,尤其是可能需要拋棄原先已經定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然而,由于人自身具備的惰性,使得教師在接受新鮮事物,在要求自身進行能力提升時,就會打“退堂鼓”。尤其是財會類專業教師,一方面,對數字經濟部分內容的學習與能力提升,是對自身傳統知識的一種顛覆,這需要其耗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對新課堂技術的掌握,同樣也是對傳統教學模塊的轉化,例如錄制在線課程,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從而自身的惰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教師能力提升的積極性。(三)機會分析。1.數字經濟為教師主動尋求綜合能力提升提出了時代要求。數字經濟時代,財會類行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使得事后會計轉變為實時會計,傳統會計也轉化為智能會計(趙珂昕,2021),這些新技術在會計行業的應用,促使教師比較主動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新內容,才能夠有效地將新知識講授到課程中。于是,財會類教師必須主動學習,主動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數字經濟帶來的財會行業的變化,這些新知識往往是現有教材中并未涉及的,從而使得教師需要通過各種其他途徑學習,否則教師依然只教授傳統的教材內容,不但無法“站住”課堂,所傳授的知識也無法讓學生能夠應用到日后的實際工作中。2.數字經濟為教師提升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向。終身學習是教師的責任與義務,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提升,有效地適應社會發展與教育發展,這也有利于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關系,并保證教育的持續發展。數字經濟的出現,為教師,尤其是財會類教師提供了進一步學習與提升能力的方向。教師通過掌握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知識,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不但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能夠提升教師適應行業變化的實踐能力,也有利于為教師提供在科研方面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技術,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核心能力,保證教師能夠抓住時代的脈絡。3.數字經濟為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手段。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不僅帶來了財會類行業的發展,還對教育基本手段也產生了影響,使得傳統教育手段已經在新時代中落后了。對于新的教育手段,教師應積極地適應并使用,這不但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夠保證學生更好地學習到知識。尤其是對于財會類專業,由于專業的實踐性較強,因此單純的通過傳統教學手段,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較慢,更加無法了解如何在實踐中進行操作(閆茜等,2020)。于是,新科技對于教學手段的賦能,促使財會類專業教師積極提升自身教學能力,鼓勵教師掌握包括在線課程、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師手段以及一些新的教學軟件,以此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將新的教學技術運用到課堂中。尤其是虛擬仿真實驗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能夠融入到真實的財會行業中,能夠直接模擬真實的財會案例,這就縮短了學生與行業之間的距離。(四)威脅分析。1.行業競爭使得財會類教師面臨極大挑戰。財會類教育行業中的競爭較大,尤其是傳統財會類教師面臨著新教師的挑戰,這些新教師部分是財會類專業畢業的,也有部分是大數據類、數學類等專業畢業的。這些新教師不但具有較強的自我提升動力,對于數字經濟技術的掌握能力也更強,從而就會“威脅”到傳統財會類教師的位置,尤其是科技能力較強的年青教師,其對于新知識的掌握能力也較強。2.高校培訓模式的單一影響財會類教師能力提升的主動性。對于教師培訓,尤其是某個學科教師的能力培訓,高校往往不會進行統一培訓,而是由教師自我進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會類教師能力提升的主動性。加之,當前社會層面組織的財會類教師能力培訓參差不齊,并不能夠完全起到提升教師能力的效果,從而使得財會類教師并不能夠完全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對策建議
(一)高校重視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體系構建與路徑設計。高校應充分認識到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需要意識到通過提升財會類專業教師的能力,以此提升整個財會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并有效提升專業發展的有效性以及財會類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是財會類專業所在的學院,更加應重視財會類專業教師的能力提升。一是應為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設計良好的方案。通過設計財會類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國際化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升的方案與路徑,保證能夠從路徑層面對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的提升進行綜合設計。二是應為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提供相應的資金保證。學院應鼓勵財會類專業教師通過各種培訓積極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并為教師參加培訓提供相應的資金保證,如每年給予教師一定的培訓費用額度,鼓勵教師在額度范圍內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方式,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三是應為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提升提供多渠道路徑。學院可以統一組織對財會類教師進行能力提升。例如,可以邀請其他高校知名學者或行業內的管理者為教師授課,也可以組織財會類教師分批分次進入企業,通過實踐的方式提升教師能力,這些都是有效地提升財會類專業教師能力的方式。而且,通過學校組織的教師能力培訓,也能夠讓教師感受到學校或學院對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視程度,也有利于提高教師自我能力提升的積極性。(二)教師自身加強對綜合能力提升的訴求。教師本身需要重視在數字經濟時代的能力提升訴求,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才能夠保證自身不被時代淘汰。一是財會類教師需要通過對數字經濟時代的行業變化進行關注,以此保證教學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財會類教師需要關注數字經濟時代財會行業的變化,了解財會行業新的趨勢,并將這些內容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保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這不但有利于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到知識,也能夠通過更新教學內容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財會類教師也應該及時地使用新的教學技術,通過掌握新的教學技術提升課堂效率,也能夠保證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二是財會類教師也應該通過對數字經濟時代變化的了解,以及利用新技術手段,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一方面,財會類教師同樣可以將數字經濟時代財會類行業的新問題,視為科研的新方向,以此保證能夠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例如智能會計與智能財務方向、大數據審計方向、區塊鏈+會計方向等。另一方面,財會類教師也可以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工具,運用到科研工作中,運用這些工具獲取研究數據或是選擇研究案例,這同樣能夠對財會類教師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三是財會類教師應主動加強各類能力提升的培訓。除學校、學院等提供的培訓外,教師也應該主動通過各種途徑主動參加各類培訓,尤其是可以參加一些線上培訓,這些線上培訓打破了傳統培訓的時空界限,有利于財會類教師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三)鼓勵教師利用現代化技術提升綜合能力。數字經濟對教育的最大沖擊就體現為教學技術的更新,以及教師、學生都能夠通過更多途徑自主獲取知識,因此提升教師現代化技術教學手段是提升綜合能力的關鍵因素。一是鼓勵教師在課題中使用更多現代化技術,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使用傳統的課本教學外,還應更多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這不但能夠增加課堂氛圍,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例如,雨課堂、對分易等現代化教學工具,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進度。二是鼓勵教師通過更多現代化教學資源,保證教師也能夠提升教學能力。當然,如超星網、中國大學MOOC(慕課)、智慧樹等多個在線平臺,都能夠提供多門在線課程、虛擬仿真實驗課程等,不但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平臺自主學習,教師同樣可以利用這些平臺提升自身能力。因此,學校可以通過這些平臺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有利于教師自主提升能力。
作者:潘瑤
- 上一篇:土木工程施工裂縫處理措施
- 下一篇:管理會計對保險企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