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新形式課后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時間:2022-08-30 11:33:20
導語:初中英語新形式課后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的作業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師生及家長的關注,為學生“減負”的呼聲日益高漲。英語學科內容相對枯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為基礎,針對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因素,以優化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方法,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后作業;因素;策略
大部分初中生自控能力和英語學習能力較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并優化作業布置。布置英語課后作業的主要目的是及時檢驗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1]。然而,本應是學生英語學習路上“助力劑”的英語課后作業,現今卻逐漸成為很多初中生的負擔。本文分析了影響英語課后作業質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及提升策略,以期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一、影響英語課后作業質量的因素
(一)教師方面的因素
1.教師對學生作業的點評過于單調部分英語老師只是簡單地用“優”“良”等標準對作業做出評價,卻沒有對學生的英語作業進行針對性指導。這就導致學生只知道自己哪里出現了問題,但學習主動性沒能得到提高,也難以利用課后作業的反饋功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2]。2.教師未充分采納學生意見教師布置作業時沒有適當采納學生對于作業的建議。例如,有學生反映英語作業比較多,而且大多數都是抄寫類型的作業,寫起來枯燥乏味,完成作業過程中也不會主動去記憶抄寫的英語知識,但是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并沒有就此做出相應調整。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英語這門學科失去興趣,也無法實現師生間更深層次的互動和交流。
(二)學生方面的因素
1.缺少自主創新意識部分學生在對待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時總是應付了事,甚至存在抄作業的現象。這就導致作業的完成質量不高,反饋效果不好。2.動手能力不足盡管部分教師積極響應新一輪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和“雙減”政策,在英語作業上有所創新,如布置實踐類作業或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所學單元的單詞進行整合和擴展等,但是由于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足,不能發揮主動性,因此無法有效完成老師布置的新形式作業。
(一)課后作業布置無新意
科學的課后作業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很多英語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缺乏新意,僅僅是將英語課本上的課后習題布置給學生,不僅作業量大,而且很多內容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復性。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前就已經猜測出英語教師要留的作業,無非就是把單詞寫幾遍、完成英語練習冊等。這樣的英語作業很可能讓學生漸漸覺得厭煩,從而逐步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3]。
(二)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
以學生為主體是課堂教學應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則。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總是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導,沒有真正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造成部分學生整天都在與大量的課后作業打交道。這不僅磨滅了學生學習的激情,還降低了其學習自主性[4]。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學生認為目前的英語課后作業對其英語學習幫助不大。如果英語教師不積極順應教育理念的變化,完善英語作業的形式,學生完成作業的自主性將大大降低。
(三)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布置初中英語課后作業這一環節,教師經常讓學生把今天學習的每一個單詞都抄幾遍,甚至將這種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與課堂測試聯系到一起。例如,在小測試中,學生寫錯了某個單詞,教師就會讓他課后將這個單詞抄5遍或10遍。這種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四)課后作業脫離生活實際
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復習。有效的課后作業能夠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有效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然而,如今很多英語作業已經偏離了日常生活,學生缺乏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充分理解,更不知道課后英語作業及其中的英語知識可以被運用于何處[5]。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如果課后作業中有小練筆,那么很多學生交上來的作文都是套話、空話,脫離了生活實際,缺乏情感。
三、初中英語新形式課后作業布置策略
(一)初中英語新形式課后作業設計方法
1.設計分層作業教師布置課后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并通過作業提高其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教師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注重作業層次的設計,使作業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三個層次的作業,從易到難分別為掌握本節課學習的單詞、學會運用本節課的語法完成習題、撰寫有關本節課知識的小練筆,從而滿足不同英語學習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做到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面向全體學生。2.設計趣味性和創造性的作業趣味性和創造性是英語實踐類課后作業的基本要求,英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適當增加實踐類作業。實踐類作業不僅具有很強的趣味性,還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符合新課標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例如,為了引導學生對已學各單元英語知識和內容進行鞏固,教師可以對一些重點詞句加以分析和歸納,以日常教學過程中搜集的相關教學知識為基礎,鼓勵學生畫英語小報或者思維導圖,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發散性的思維訓練和自由創作,在提高其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同時塑造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3.設計交流性的作業布置初中英語課后作業時,教師還需要注重英語這門學科具有的交流性。交流性課后作業,是需要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一種作業形式。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組編配英語情景對話,在其中運用已學過的英語句式等,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將優質的對話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起來,形成英語學習資料,在班級內部傳閱。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完成英語課后作業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生成學習資源,提高其英語知識水平。交流性課后作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綜合性、理論性、實踐性與應用性語言表達能力。
(二)提升策略
1.拓展、創新課后作業形式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習慣的重要教育實踐階段。教師布置初中英語課后作業應充分發揚創新精神,注重拓展形式、類型,選用多種作業形式,讓學生隨時隨地保持好奇心,積極投入英語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例如,布置交流性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學過的英語對話編排情景劇;同時以學生喜歡的動畫形象為依托,設置對話情景、編寫英文歌曲,并在全班進行表演。這一形式受到學生的廣泛喜愛[6]。教師也可以運用短視頻的方式,將學生的優秀作業記錄下來,并通過家校互動平臺分享給家長,讓家長看到學生的成長,不斷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環境。2.將課后作業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為了有效提高初中英語作業的教育功能,教師應全面研究并優化初中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方式,注重將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更好地應用英語。然而,將初中英語基礎知識有效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是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經常忽略的一點。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一定經驗。比如,筆者指導學生寫作時,在班級的花盆中種下一粒種子,并在每天的課余時間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并讓學生將內心感受記錄下來。隨著種子的萌發,小小的花芽不斷長大,最后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學生也在觀察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描寫片段。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再也不寫空洞的套話了。
四、結語
由于教師對作業的教育功能存在認識偏差,使得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課后作業缺乏針對性和互動性,其育人功能也沒有得到有效發揮[7]。因此,為了提高英語課后作業的有效性,首先要引導教師認識到作業的育人功能,并全方位分析和考量家長、學生和教師三方面的影響因素,注重初中英語課后作業布置的層次性、趣味性和交流性,創新作業形式,拓展作業類型,有效地將英語課后作業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作者:黃婷婷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
- 上一篇:社團活動對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作用
- 下一篇:測繪技術對水文地質勘查的應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